留守兒童恨父母

本文已影響2.72W人 

留守兒童恨父母,養孩子畢竟不是養動物,除了吃喝穿,更需要感情上的聯繫和投入。下面來看看爲什麼留守兒童恨父母。

留守兒童恨父母1

從小沒有父母在身邊,親情的淡漠乃至怨恨並不少見。成年以後重新回憶這段過去,可以嘗試從以下角度思考:

首先,意識到小時候的寄養,父母的缺失不是你的錯

很多留守在家,父母外出拼搏的孩子會在自己的觀念裏不自覺地種下是因爲“我不可愛,父母纔不要我的”的念頭。哪怕成年以後意識層面知道是父母因爲生計不得不把自己寄養在親戚家,仍舊會在深層裏影響自己的'人際交往。

對此,除了意識層面一遍遍提醒自己外,就是去體驗來自生命中其他人的友善。比如如果寄養家庭是全心全意地照顧你的話,那麼他們的溫暖就是一束光;

如果生命中還有其他的至親好友在與你的互動中也讓你感受到美好,那麼這些溫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彌補和父母的疏離帶來的自我否定和自我懷疑。

即使都沒有,那也不意味着你不夠好,不可愛。而是命運給了我們更多的考驗,我們有理由心疼自己的不易。

留守兒童恨父母

其次,從第三人視角瞭解父母

身爲孩子,對父母的這個角色會有很多期待。顯然,現在的你們在父母和孩子這樣的身份互動裏陷入了僵局。

嘗試跳出來,去看到父母作爲一個人,一名男性、女性在你出生前後的人生際遇,會更多的以旁觀者去理解他們是如何成爲今天這個樣子的。理解意味着你們的關係已經在悄然發生着變化。

最後,尋找專業的心理人士,陪伴你進行自我探索

十幾歲前父母的缺失,積壓了太多的過往情緒,如果只是你自己一個人去經歷這些想要去讓自己現在和未來過得更好的摸索,會非常辛苦,也容易走進誤區。

如果你願意,可以尋找一個心理諮詢師等專業心理人士,陪伴你走過這段晦暗的時光。

留守兒童恨父母2

養孩子畢竟不是養動物,除了吃喝穿,更需要感情上的聯繫和投入。寵物有主人的關愛也會通人性。孩子沒有得感情上的關愛,會孤獨、冷漠、憤恨,如果看到同齡人與父母快樂擁抱、撒嬌,心裏可能不平。

當孩子與父母因沒有情感聯繫而如同陌路時,即使父母自稱愛孩子,以關愛、教育孩子的名義向孩子提出行爲上和學習上的要求時,孩子可能更反感父母,如果因孩子不服從而暴力相向(以教育的名義),孩子很難不恨父母。

隨着上世紀末本世紀初我國城市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向城市聚集。然而,受多種社會因素的影響。

多數農民工從鄉村到城市舉家遷移的夢想難以在短期內實現,在家庭生計和子女成長的兩難選擇中,不少外出務工農民選擇把子女留在農村生活,農村留守兒童由此開始大量涌現。

留守兒童恨父母 第2張

隨着時間的推移,出生於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大批農村留守兒童已經陸續長大成年,他們有的繼續外出務工成爲“新生代農民工”,有的選擇了創業造福家鄉和社會,還有一部分憑藉自身的努力和家庭的支持成功考取了大學,甚至是國內的211、985“重點大學”,成功實現了農村寒門子弟的逆襲。

作爲農村留守兒童羣體中長大成年的“寒門精英”,曾經有農村留守經歷的大學生(以下簡稱農村留守大學生)無疑具有農村留守兒童羣體中最多的優秀品質。

農村留守大學生的發展不僅關乎現有解決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實踐路徑的成敗,而且還關乎農村留守兒童國家政策的走向。

留守兒童恨父母3

學業成績與其他羣體無差異

爲了解農村留守大學生在校期間的整體學業水平,研究團隊從學習成績、能力發展、自我概念的發展三個方面與其他大學生羣體進行比較來進行考察,發現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業成就既有驚喜,也有不足。

考慮到學習成績在不同班級和學科的可比性,研究團隊先通過大學生在班級內的相對成績排名來了解其學習成績現狀。研究團隊發現,農村留守大學生樣本的班級成績排名爲前30%的佔總樣本數52.6%,成績排名在班級後30%樣本比例不到兩成。

按照5分制計分對班級成績排名進行轉換後,農村留守大學生的學習成績在班級中的排名均值得分爲3.52,整體處在中等偏上水平,而非農村留守大學生樣本的成績得分3.53,兩大羣體的學習成績在統計學上無顯著的差異。

在學校教育環境一致的情況下,學習成績主要反映的是個體的努力程度和課程學習能力差異。

研究團隊認爲,農村留守大學生能夠順利考取大學,說明其此前的學習努力程度和課程學習能力並不差,他們可以通過自身的努力來提升自己的課程學習成績並消除與其他大學生羣體的差異。

留守兒童恨父母 第3張

能力發展偏低但善於合作

研究團隊經過數據對比統計分析後發現,農村留守大學生的學業在能力發展方面的得分相對偏低。

分析發現,農村留守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平均得分爲3.55,整體上處在中等偏上水平;非留守大學生綜合能力平均得分爲3.66,農村戶籍中的非留守大學生綜合能力平均得分爲3.63。

農村留守大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分同比不僅顯著低於其他的非留守大學生羣體,而且也顯著低於農村戶籍的非留守大學生。

研究團隊對1147名農村留守大學生的分項能力進一步考察後發現,該羣體的有效合作能力的得分均值最高,達到了3.82,組織領導能力的得分最低,均值爲3.36,其他能力得分均值由高到低,依次爲解決問題能力、溝通協調能力、運用信息技術能力。

研究團隊認爲,農村留守大學生在組織領導能力、信息技術運用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方面都需要加強培養。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