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本文已影響1.41W人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我們都知道中秋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許多人都很期待它的到來。因爲親人們可以聚在一起,訴說一些溫馨的話語。下面是關於中秋節的含義介紹,希望對大家瞭解有幫助!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1

中秋節的含義

中秋節從其最早的含義來看,就是一套禮儀,它體現了當時的人們對於自然界的崇敬,但就更深層次而言,它也表明了人們對於人與人之間關係的一種認識,體現了一種對於家庭的重視。

月是民族和諧、家庭幸福的象徵。自古以來,中秋節不僅是小家團圓的日子,更是舉國歡慶的時刻。從時令上看,中秋是“秋收節”。當然,現在看來,名義上拜月亮,其實念念不忘的應該是自己的祖先吧,還有就是思念那些遠方不能夠團圓的親人們。總之,中秋節,就是團圓節,就是溯宗追遠,就是一家團聚的節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中秋節武夷山旅遊攻略

首先要先分清楚景區內的路線。武夷山的景點統一從兩個大門進入,分別是南大門和北大門;主景區的'景點有:天遊峯,九曲溪竹排漂流,虎嘯巖,一線天,水簾洞,大紅袍等,除了水簾洞和大紅袍這兩個景點外,其他的景點都要從南大門進入。

武夷山交通比較簡單,從市區到火車站、機場、印象大紅袍劇場、度假區以及兩個景區入口,都可以乘坐6路公交車、星村班車和仙店班車直達。星村班車沒有經過景區南大門,其他的地點也都有經過。

景區內的各個景點之間往返只能靠景區觀光車,每個景點以及大門都設有專門的調度室,只需告訴工作人員你的遊覽景點,就有專人指引你怎麼坐車,因此,在武夷山完全不必擔心會找不到景點或者在景區內迷路之類的。

第一天早上可以先遊覽天遊峯,天遊峯大約需要3小時的遊覽時間, 結束後也剛好到了午飯時間,可以乘坐觀光車返回景區南大門,再返回度假區吃飯。

用餐地點可以選擇在舊街,那裏有很多小吃攤和小炒店以及快餐店。從南大門坐6路車到太陽城站下車,走到馬路對面,選擇一條小路走進去就可以了,舊街的街道四通八達,很容易找。如果要到酒樓飯店吃飯,則可以在度假區內隨意找一家,度假區有很多飯店。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第2張

吃完飯後到虎嘯巖,一線天遊覽,這兩個景點是連在一起的,合起來剛好是半天時間。可以先玩虎嘯巖,遊覽虎嘯八景,繞巖一週後又回到了起點,耗時約2小時。返回出口處再做觀光車到一線天遊玩。一線天景區遊覽時間比較短 ,一小時之內就可以結束了。

從一線天出來後,就可以返回度假區了,吃晚飯可以還是選擇在舊街,或者在度假區找一處大排檔用餐。吃完晚飯可以到茶博園觀看印象大紅袍演出 ,這是一場以武夷山的真山實水爲舞臺配上360°旋轉觀衆席,配以燈光打造出來的視覺盛宴。不過票比較不好買,劇場購票也沒有打折,建議提前預定好比較方便。

第二天早上需要早點起牀,最好7點鐘就起牀,吃完早飯直接從南大門坐觀光車到九曲溪竹筏碼頭購買竹排票。坐竹排之前可以先買幾包魚食,到時候可以餵魚。上了竹排後,記得要給竹排艄公10元景點講解費,這樣就可以一路觀光並聽艄公講解景點了。

竹排漂流大約是1.5個小時,下了竹排後就是武夷宮景點了。武夷宮遊覽大約40幾分鐘就差不多了,如果要買土特產的話可以到外面正規的商店購買,特別是蛇製品之類的東西。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第3張

游完武夷宮,可以直接在武夷宮宮門對面馬路邊等車,乘坐星村班車到崗亭站下車,1元/人,約5分鐘。然後就到了舊街了。下午吃完飯後,前往北大門 ,乘坐觀光車到水簾洞景區遊覽;然後再返回下車點乘坐觀光車到大紅袍景區遊覽。水簾洞與大紅袍之間有一條“巖骨花香漫遊道”,也可以走這條路步行至大紅袍景區,但需要走很久,也會比較辛苦。

漫遊道一路都是茶田,如果不想辛苦的話,建議直接坐車就好了。大紅袍景區主要是觀賞大紅袍母樹,在生長母樹的茶園下方有一家茶亭,可以在茶亭裏品茶,值得一提的是,這裏的茶葉蛋很值得一嘗。從大紅袍景區出來後,就結束了武夷山二日遊了,如果要當天返回則可以選擇傍晚或晚上的飛機或火車返回了。

由於武夷山景點基本以半天爲一個組合,所以會比較好安排路線。武夷山門票有分二日遊和三日遊,但每個景點只能遊覽一次,因此抵達武夷山的時間點不同,遊覽景點的順序也需要做相應調整。基本上講上面的順序調整一下就可以了,如果還需要更多詳細的路線和景點資料的話,可以到武夷山旅遊之家查詢。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2

中秋節代表什麼意義

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有着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緩慢發展而來的。隨着時代的變遷,在中秋時節,人們對着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更多地被賦予了思念親人的色彩。“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詞句貼切地反映了中秋佳節的意義,反映了人們對月圓的期盼和對相思之人的牽掛。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第4張

中秋節的象徵意義簡述

團圓

“身在異鄉爲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節日是民族凝聚的促進劑,有着強大而又神祕的力量,“團圓”是老子“道法自然”的產物,是“天人合一”哲學理念的高度體現,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文化價值理念。花好月圓之夜,就是骨肉團圓之時。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從天上的月亮聯想到人間團圓,這是中國人特有的思維方式。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第5張

團圓中秋節

和諧

中秋慶賀着期待着豐收,因此也期待着和諧。和者,禾旁加口,人人有飯吃也;諧者,言旁加皆,大家敢講話也。希望我們的祖國“政通人和”,社會“和諧有序”,外交上要堅持“和平共處”,國與國之間要“和而不同”,幹事業要“和衷共濟”,處世要“和光同塵”,鄰里之間要“和睦相處”,做生意信奉“和氣生財”,待人要注意“和藹可親”,說話要“和顏悅色”,批評要“和風細雨”,夫妻之間要“和和美美”,等等,不一而足。

“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追求。中秋佳節闔家團圓、鄰里和睦、階層和合、社區安定、民族團圓、家國和諧、世界大同,其樂融融。正如蘇東坡說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張九齡說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敬老

中秋文化傳統源遠流長,這種文化生髮於夏商周之時,並與古代養老實踐相結合,可以說是一種敬老、養老文化。《禮記》有言:“凡三王養老皆引年,月令仲秋養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飲食。”三王指夏禹、商湯和周文王。因爲仲秋時節“月至四陰,陰已盛矣。時以陽衰陰盛爲秋,人以陽衰陰盛爲老。”三王順應時令,於仲秋舉行養老儀式,對身疲力衰的老人,贈予手杖行路,賜以糜粥飲食,體現了對老年人的尊重。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第6張

中秋節

什麼是中秋節

每年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又叫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全國衆多民族中的傳統文化節日,因爲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爲中秋。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在中國的農曆裏,一年分爲四季,每季又分爲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此夜,人們仰望天空中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與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J隋,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的含義介紹 第7張

據說八月十五夜月球距地球最近,月亮最大最亮,所以從古至今都有飲宴賞月的習俗;回孃家的媳婦是日必返夫家,以寓圓滿、吉慶之意。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如寧波、台州、舟山,這與方國珍佔據溫、臺、明三州時,爲防範元朝官兵和朱元田的襲擊而改“正月十四爲元宵、八月十六爲中秋”有關。此外,在香港,過了中秋興猶未盡,還要在十六夜再狂歡一次,名爲“追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