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的特性有什麼

本文已影響2.31W人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恐龍特點有後額骨缺失,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着胸鎖三角肌,長度約是肱骨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腸骨後部有個突出區塊,髖臼穿孔 ,下面來看看恐龍的特性有什麼。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1

恐龍的生活特徵:

1、覓食:草食性恐龍能夠吃到的植物受限於它們的身高,所以有些小型草食性恐龍爲了吃到高處的植物葉子,會用後肢站立。肉食性恐龍以草食性恐龍和其他動物爲食。各種恐龍不同的覓食方式也會在它們的牙齒上體現出來。

2、鬥爭:銳利的牙齒和爪子是肉食類恐龍獵食的武器。暴龍類恐龍會尋找落單的草食性恐龍,因此常常單獨行動。而有些恐龍則會羣體行動,鎖定獵物後蜂擁而上,並用第二根趾頭的腳爪割開獵物的腹部。

恐龍滅絕原因猜測:

1、、小行星撞擊地球

有人提出一種可能,那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在恐龍時代的末期,地球外面突然有小行星襲擊地球,導致了地球上出現了許多的火災,恐龍沒有辦法撲滅大火,只能夠等待着火災將其燒死。

2、物種之間的爭鬥

恐龍和其它物種發生了混鬥現象,兩大陣營打得兩敗俱傷,但是這些小生物喜歡吃恐龍的蛋,恐龍蛋被吃完了,恐龍就沒有了後代。

3、彗星撞擊地球

彗星撞擊地球導致了火山的大爆發,雖然恐龍有着強大的奔跑能力,但是不能夠抵抗的住火山岩漿的襲擊,最終葬身火海。

4、氣候的變遷

在恐龍存在的末期,地球上氣候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恐龍由於沒有現代科學技術,不能夠抵抗住寒流的入侵,最終走向了滅亡。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
  

5、大陸的漂移

由於板塊的不斷運動,大陸之間有的會聚成了山川,有的被分裂成了峽谷,然而,恐龍沒有習慣這種變化,最終滅亡。

6、酸雨的`毒殺

在恐龍時代,天空中下起了PH值非常低的酸雨,酸雨不僅腐蝕了恐龍的身體,而且讓恐龍吃的食物中含有許多毒素,恐龍抵抗不住毒素的入侵滅亡。

7、地磁之間的變化

地球之間的磁極每隔很長一段時間就會發生一次變化,恐龍不能夠熟悉這種變化,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最終滅亡。

8、自相殘殺

恐龍後期由於食物的缺少,食草恐龍和食肉性恐龍之間發生了自相殘殺,恐龍的數量因此驟減,內部十分不和諧。

9、恐龍後代減少

在恐龍的後期,由於氣候十分的嚴寒,很多恐龍的後代在出生之前就被活活的凍死,恐龍母親不能夠培育它們的後代,因爲後代的減少,導致恐龍數量也在減少。

10、生態系統的改變

雖然恐龍在地球上存在了1.6億年,是到了後期地球上哺乳動物數量不斷增多,導致了恐龍的食物在不斷減少,很多恐龍被活活餓死。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2

恐龍到底是什麼呢?

從英文名字的字面意義來看,恐龍是“可怕的蜥蜴”。恐龍是爬行動物的有鱗後裔,會產下有着硬殼的蛋。站立的時候,恐龍是將雙腿從身體下方垂直伸出的,而不是像鱷魚那樣從身體兩側伸出。更令人感到驚訝的是,有一些恐龍身上還長着羽毛。此外,有些恐龍身上的特徵,在鳥類身上也能找到。事實上,根據某些定義,鳥類也可以歸爲恐龍。

恐龍的種類很多,體型和習性也差別較大。從體型來說,大個頭的恐龍,可能會有幾十頭大象加在一起那麼大;小個頭的恐龍,卻只有一隻公雞那麼大。

從食性來說,恐龍中既有溫順的草食者,也有葷素都吃的雜食者。在全球陸地系統中,恐龍支配了超過1.6億年之久的時間。它最早出現在三疊紀時期,距今約23億年。到了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由於發生了滅絕事件,所以恐龍也跟着滅亡了。地球上過去所存在的生物,都被記錄在了化石中。

恐龍化石就是在中生代的地層中被髮掘到的。科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呈現各式各樣形狀的骨骼。不過,在緊接着的新生代地層中,卻完全不見恐龍化石的蹤影。

這說明恐龍在中生代已經滅絕了。直如世紀前半期,學家們和大衆媒體都把恐龍描繪成動作緩慢、行爲的冷動物。然面,到了20世紀7年代開始的“恐龍文藝復共”,科學界開始提出龍也許是活躍的溫血動物的說法。甚至有科學家指出,恐龍可能還有社會行爲。近些年科學家發現的衆多恐龍與鳥類之間關係的證據,支持了恐龍是溫血動物的猜測。

恐龍起源於什麼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 第2張
  

恐龍統治着整個中生代,共生存了約1.65億年,不過在三疊紀和侏羅紀早期、恐龍還沒有成爲強大的動物。也就是說,恐龍並不是如同人們認爲的'那樣來勢洶洶,瞬間成爲地球霸主的。

恐龍是經過了無比漫長的演化,慢慢地在智力上、體型上凌駕於同時期的其他動物之上。那麼,恐龍起源於什麼呢?這依然是一個待解之謎,學術界也存在着各種各樣的推測和假設。大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爲恐龍可能是直接或間接地演化自三疊紀早期或中期的祖龍類。一些古生物學家堅信恐龍的祖先是由單一的槽齒類族羣演化而來。

1985年,一位名叫諾曼的古生物學家提出,最早祖龍類是一種小型的食肉類動物,主要生活在高原地區。隨着自然環境的改變,這些祖龍類演化爲不同的形態,奔跑速度越來越敏捷,以便於捕捉獵物,同時這也給它們一個成長爲大型掠食者的機會。接下來,這種掠食者的四肢直接銜接在軀體正下方,改善其移動的能力,使其具備快速奔走的潛力。

對於掠食者來說,速度是十分重要的,而想要達到最高的速度就必須使用頎長的後肢支撐軀體,前肢可以擡舉起來,而尾巴則必須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科學家們通過遠古化石來推算,這些發展變化過程是由三疊紀早期完成的。

古生物學家認爲最早的祖龍類外形與派克鱷類十分相似,派克鱷類是一種小型的槽齒目類,四肢匍匐前行,後肢比前肢長,並具有一個長而強壯的尾巴。派克鱷的頭骨十分碩大,牙齒深埋並且具有非常尖銳的鋸齒邊緣,同時它的頭骨在眼眶前方有一個小孔。派克鱷是一種極爲活躍的掠食者,古生物學家推測在大約2.05億年前,類似派克鱷的一支祖龍類演變成第一支食肉類恐龍的祖先。

恐龍可以活多少歲

在現生動物中,爬行動物的壽命比較長,龜被譽爲最高壽的動物,可以達到200歲以上,甚至有人發現了2000-3000歲的龜。相對而言,哺乳動物的壽命比較短些,大象的壽命比較長,據說它可以活到60-70歲;而猴子的壽命通常是20年,最長壽的活到了53歲,這已經是非常罕見的了。

作爲遠古時期最龐大的爬行動物,恐龍是否也可以如同龜類一般高壽?科學家通過研究恐龍骨骼的生長環,以及恐龍現生近裔的壽命來推算,發現這些恐龍死去時的年齡大約是120歲。

不過科學家發現很多恐龍或是死於事故或是死於被捕殺,那麼年老、病殘的恐龍大多成爲食肉恐龍的捕食對象,至今還沒有發現它們是慢慢老死的證據。也就是說,在排除意外死亡等因素外,大多數恐龍可以活到100歲到200歲,這在動物界可以說是高壽了。恐龍壽命的長短與其生長模式有關,通常來說非限定生長的動物比限定生長的動物的壽命長。如果我們將現生動物的非限定生長模式用於推測恐龍的壽命,那麼一些恐龍從卵中孵化出來到成年所需要的時間分別爲:原角龍需要26-38年,中型蜥腳類恐龍需要82-118年,腕龍則需要百餘年。

由此可以推測,腕龍可以活到300歲左右。同時,新陳代謝也是影響恐龍壽命長短的關鍵因素,一般來說冷血動物比溫血動物的壽命要長。溫血脊椎動物的生長速度比冷血動物快10倍,而動物的生長速度越快壽命越短,生長越慢壽命越長。

恐龍是冷血動物還是熱血動物,這是我們推測其壽命長短的關鍵。古生物學家勞拉·米爾斯指出,體型較大的恐龍的壽命通常在75-300歲,當然這個結論的前提是它們是冷血動物。如果恐龍是溫血動物的話,它們的壽命則要短很多。雖然大部分恐龍可以活到一兩百歲,但是當時最兇猛的霸王龍的壽命卻十分短。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3

體型特徵

恐龍整體而言的體型很大。以恐龍作爲標準來看,蜥腳下目是其中的巨無霸。在漫長的恐龍時代,即使是體型最小的蜥腳類恐龍也要比它們棲息地內的其他動物要大,而最大的蜥腳類則比任何出現在地表的動物都要大出幾個等級。

大部分的恐龍要比大型蜥腳類恐龍還小得多。現有的*據表明,恐龍的平均大小在三疊紀、早侏羅紀、晚侏羅紀和白堊紀都不斷變化。大部分獸腳類恐龍的.體重在100到1000公斤之間,而全新世的掠食*肉食動物則多半在10到100公斤之間。

恐龍的體重估計值,大多介於1到10公噸之間。倫敦國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一個研究指出恐龍的體重平均值約在100公斤左右,而新生代的哺乳類體重平均值多在2到5公斤之間。

從現有的狀況較好的骨架來看,最高和最重的恐龍是長頸巨龍(giraffatitanbrancai,原名布氏腕龍)。長頸巨龍的化石在1907年至1912年間發現於坦桑尼亞。

從多具大小相近的個體所組合而成的骨架模型,現正展示於柏林洪堡博物館,該模型高12米,長22.5米,預期活體的重量在30到60公噸之間。最長的恐龍是27米長的樑龍,是在1907年發現於美國懷俄明州,現展示於賓州匹茲堡的卡內基自然歷史博物館。

骨骼特徵

恐龍的特性有什麼 第3張
  

恐龍的骨骼具有一些衍化適應,可使它們與原始的主龍類祖先辨別出來。在後期的恐龍中,這些特徵經過更多的演化改變。

恐龍的共有衍徵包含:

後額骨缺失。

肱骨有低矮的三角嵴,附着胸鎖三角肌,長度約是肱骨的1/3到1/2。

腸骨後部有個突出區塊,髖臼穿孔。

脛骨末端邊緣寬廣,有個往後的凸緣。

距骨有個明顯上突與脛骨契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