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墓祭祖的來歷

本文已影響6.32K人 

掃墓祭祖的來歷,從傳統文化來看,上墳是中國人家庭生活和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們告慰逝者、激勵生者、尋求親情、精神歸屬、家庭歸屬和社會歸屬的重要手段,以下分享掃墓祭祖的來歷。

掃墓祭祖的來歷1

古代北方中原地區在初春季節氣候乾燥,容易引發火災。所以上古時期的人們就在這段時間中舉行祭祀活動,將上一年保存下來的火種全部熄滅,即“禁火”。在“禁火”期內人們只能吃冷食、生食,所以便有了“寒食節”。

到了春秋時期,晉國大夫介子推不惜“割股奉君”,幫晉國公子重耳度過了人生中最艱難的那段時光。後來重耳成爲晉國國君,即晉文公。介子推功成身退,隱居深山。晉文公明知介子推不願出仕,但覺得自己還是應該報恩。

由於不知介子推究竟隱藏在深山何處,於是下令燒山想借此將其逼出,結果卻意外燒死了介子推。爲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難之日不生火做飯,要吃冷食。因此,“寒食節”又和紀念介子推聯繫到了一起。

掃墓祭祖的來歷
  

那麼,寒食節和紀念介子推又跟清明節掃墓祭祖有什麼關係呢?其實彼此之間關係不大。後世之所以將清明節同寒食節以及紀念介子推聯繫到一起,主要是因爲日期上接近(寒食節在清明節前一或二日,清朝曆法改革後正式定爲清明節前一日),至於具體祭祀活動內容則沒什麼相關。

清明節掃墓祭祖習俗真正源頭其實要從漢末至南北朝這段時期的家族墓葬開始說起。

東漢晚期,家族成員埋入同個墓地的做法開始在精英階層中盛行。到了南北朝時期,這種家族墓葬的方式成爲主流。原本人們掃墓祭祖往往是發生在三代之間,即兒子給父母掃墓或孫子給祖父母掃墓,但隔了更多輩的'子孫後代則不會給祖先掃墓。

家族墓葬出現後,那些原本沒什麼聯繫的遠親也會因爲共同祖先的緣故參與掃墓祭祖。這種活動不僅是爲了緬懷先人,同時也有利於加強家族凝聚力。在南北朝這種戰亂不斷的年代中,家族凝聚力顯得尤爲重要。

掃墓祭祖的來歷 第2張
  

由於掃墓祭祖被賦予了更多現實意義,所以逐漸發展成爲連接親緣紐帶的儀式。這種儀式一般發生在冬至過後的第105天左右,即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所以清明節掃墓祭祖漸漸演變爲習俗,親屬們到四代或五代以前的祖先墳地掃墓祭祖成了很常見的現象。

從唐朝早期開始,家族成員會在寒食節和清明節前後齊聚祖先墓前掃墓、祭祖,並享受盛宴。那些原本八竿子打不着的親戚也因此重新獲得結識的機會。

這樣就有可能形成規模更大、更有自覺意識的家族,使家族成員能夠一起行動,或是在遇到困難時互相幫助。朝廷也鼓勵清明節掃墓祭祖的習俗,因此將寒食、清明列爲法定節假日。唐代的假期從四日至五日不等,宋代更是將假期延長到了七日。

綜上所述,清明節掃墓祭祖源頭出自漢末至南北朝的家族墓葬,到了唐朝時期演變爲正式節日,其重要性也不斷得到加強,後來成爲了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

掃墓祭祖的來歷2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紀念祖先的傳統節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掃墓。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日子。幾千年來,人們在這個“氣清景明”的節氣中,進行“祭之以禮”的追遠活動,爲已逝的親人、祖先,莊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與敬意。

這神聖的生命交流儀式,一年年輪迴、一代代傳承,構成了人們清明掃墓 熱鬧景象頑強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續展開新的有機構成。因此有專家、人大代表呼籲將清明節等傳統節日法定化,增進文化認同、民族認同、國家認同。

祭祖民俗相沿數千年,是具有深刻意義的`一個古老節日。據史書記載,秦漢時期,墓祭已成爲不可或缺的禮俗活動,《漢書.嚴延年傳》記載,嚴氏即使離京千里也要在清明“還歸東海掃墓”。

隨着祖先崇拜和親族意識的越來越強固,遠古時代沒有納入規範的墓祭,也歸入了“五禮”中,之後朝廷的推崇也使墓祭活動更爲盛行。

爲什麼要在清明掃墓呢?這是因爲冬去春來,草木萌生,人們到先人的墳墓,會親自察看墳墓是否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或是往外地被狐兔穿穴打洞。

掃墓祭祖的來歷 第3張
  

在祭掃時,給墳墓剷除雜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燒豬,燃香奠酒,焚燒紙錢及舉行簡單的祭祀儀式以表示對祖先的懷念。

清明祭祖掃墓,是中華民族敦親睦族、行孝品德的具體表現,清明節因此也成爲全球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不少海外僑胞、華裔,都有清明回鄉掃墓的習慣,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的愛國之情。

國家與文明的歷史,靠個人與家庭的傳續來完成;沒有個人與家庭的傳續,歷史將是蒼白、抽象而沒有人情味的;清明節的祭奠儀式是個體與歷史連接的精神臍帶,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聖。

“追遠”不僅有“民德歸厚”的教化意義,還會讓我們獲得面向未來的力量,確定個體與時代的歷史位置。在崇拜“新”與“未來”的今天,這是必不可少的儀式。

我們緬懷先人,在祭祀先祖,因爲他們是自己的來源,他們的辛勞和奮鬥乃是我們繼續前行的起點。這是尊重生命與敬畏歷史的不絕之流。

祭祀就是靠個人與家庭的傳承,也是祖先留下來的儀式,人生處處都是需要儀式感,人生在世需要儀式感,當然逝去的人也是需要儀式感的,只不過這個儀式感是我們這些在世的親人,晚輩來進行的。

掃墓祭祖的來歷3

掃墓的實際意義:

①掃墓不僅可以向上表現孝敬、尊老愛幼,還可以向下表現良好的豐碑引導,這是一種親和力、良好的傳承表現。

②對於現在年輕的人來說,覺得掃墓很艱辛沒有意義,其實是沒有體會到文化傳承的內在意義。

通過掃墓這項活動,可以讓情緒得到徹底的宣泄,不僅可以排空自己的壓抑和痛楚,還可以表達對逝者的哀思。

掃墓的意義不僅能夠讓自己和先人有一個聯繫、緬懷先人,還可以爲先人做一些事情,上述就是關於掃墓有哪些實際意義的詳細介紹。

人死了上墳有意義嗎

當我們面臨着親人、朋友或其他人的死亡時,我們往往會感到心情沉重,因爲我們知道這個人已經永遠離開了我們。然而,對於許多人來說,上墳並不僅僅是爲了追念逝者,更是一種傳統習俗。

上墳的目的之一是爲了盡孝道。在文化中,孝道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價值觀念。盡孝是每個孝子孝女的義務,他們將盡全力爲逝者提供祭品和儀式,以保證逝者在來世能夠安享幸福。

掃墓祭祖的來歷 第4張
  

所以,很多人認爲他們需要不斷地前往墳墓向逝者提供祭品和慰問,以表示對逝者和家族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此外,上墳還可以讓我們維護家族傳統。墳墓可以用來記載過去的家族歷史,因此,它們是非常重要的家族遺產。上墳可以讓人們宣揚家族的歷史和情感紐帶,並維持家族聯繫。通過上墳,人們可以感到家族的團結和發揚。

上墳也可以是一種緩解痛苦的方式。逝者的離世往往會造成人們的傷痛和悲痛,但是,去看望逝者的墓地可以給人們一種緩解痛苦的方式。通過上墳,人們可以感到逝者的.存在,他們可以安慰自己並緩解自己的情緒。

然而,有些人認爲上墳並不必要,因爲它會消耗大量時間和金錢。他們認爲,逝者已經在另一個世界中安靜地安息,我們應該通過好的行爲和記念來紀念逝者,而不是通過上墳來讓逝者感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已經被遺忘了。

對於上墳這個問題,不存在絕對的對和錯。對於那些重視傳統和孝道的人來說,去看望逝者的墓地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儀式;

對於那些不太在意傳統和儀式的人來說,上墳並不是必須的。無論如何,上墳都應該被看作一種個人選擇,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來紀念和追憶逝者。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