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班級管理精細化探討

本文已影響7.06K人 

一、班級環境創設精細化

幼兒園班級管理精細化探討

環境作爲教育中的隱性因素,對幼兒的發展起着潛移默化的作用,精細的利用好環境,創設良好的氛圍是我們一直在做的工作

在班級環境的創設中,我們儘量的做到安全、舒適,但是總免不了的有一些“危險區域”出現,如櫥櫃的尖角,插頭門縫等地方,對於這些地方,也需要我們細緻思考,做好防範。在創設角色活動區,我們將一塊小郵局的分區板拆了下來,攔成小醫院的進口,分區板上有兩個尖角,孩子很容易撞到頭,於是我們將兩個包蘋果的泡沫紙袋粘在上面,給它加上了個“安全墊”。在插頭門縫等處,我們也貼上了禁止觸摸的標誌。

小班的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對於許多各種規則很不適應:喝水要排隊,吃完了飯要漱口等等。對於還沒養成習慣的孩子,經常的提醒很重要,但是如果能在環境中做一點小小的佈置,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如在喝水的地方貼上一些小腳印,讓孩子踩着腳印去倒水;或者在角落裏製作一個“你漱口了沒?”的區域,讓孩子們在漱完口之後插上一支小牙刷;孩子們睡覺時,常常會把小鞋子隨手一扔,放的亂七八糟影響美觀不說,起牀後還會找不到鞋子。我們在小牀邊的地上貼上一對小鞋子,指導孩子在午睡前將鞋子放在小腳印上,讓小鞋子也到“小鞋子的牀上”睡個覺,孩子們高高興興的將小鞋子放的整整齊齊的,還要和小鞋子比一比誰睡的好呢!

二、教學活動中的細節管理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教學是最爲精細的的思想情感藝術。在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每一個細節設計都會引起幼兒的不同的反應,即使是同一句提問,教師使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手勢都會收到不同的效果。

記得在大班的《恐龍》主題中,我發現了這樣的一個問題:男孩子很喜歡,女孩子卻很不感興趣。上課時,男孩子們議論紛紛,巴不得要把自己知道的事情都說給大家聽,女孩子們提不起精神來。可能“恐龍”只是男孩子感興趣的內容。那麼應該怎麼辦呢?我正好看到了一篇特級教師朱靜宜老師的文章《女孩子回答,男孩子補充》,對啊,可以讓女孩子們去積極的收集材料,而男孩子只需做適當補充就可以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採用了這個方法,果不其然,女孩子的熱情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而男孩子儼然成爲了權威,教學效果和前段時間比起來,明顯有了進步。

三、日常生活精細化

今年開始教小班後,我發現小班的孩子天真好動,對於周圍生活中各種物品,他們都想玩一玩,碰一碰。加之自控能力較弱,模仿能力強,即使只有一個孩子做了不被允許的事,也馬上有不少的孩子會跟着他的行爲,忘記了老師強調過的所謂規則,這些特點給孩子的日常生活管理增加了難度。

與其一味的強調“你不能這樣,你不能那樣”,不如明確的告訴孩子“你可以做什麼”,在可以做的前提下,再向孩子提要求當然就容易實現的多。

春天到了,天氣暖和了,人們身上的衣服也越穿越薄。蟄伏了一個冬天的孩子們,也慢慢的甦醒過來。下課的時候,不少孩子就開始在教室裏跑來跑去,互相追逐;還有的呢,衝進娃娃家、小超市,把裏面陳列的物品當成武器,玩起了打仗的遊戲。雖然我以前曾多次與孩子談話,強調了下課應該去小便或者看書,但是孩子們早就把我的叮囑拋在腦後了。

那麼,下課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這時,我想到在安吉實驗幼兒園看到的場景:孩子們在區角中,專心的給“小動物”餵食,用橡皮泥做出各種形狀的物品,有的孩子甚至還能繡出好看的花。那麼,讓孩子在下課時從事一些比較安靜的動手遊戲不是很好?

首先,我將一些吸管剪碎,成爲一個個小段,再將廢棄的風箏線剪成一段段,成爲穿線,一項簡單又實用的穿項鍊活動準備好了。然後,我找出去旅遊時買的.小木勺,一些黃豆和赤豆,還有玻璃彈珠,用泡麪碗做上三個小動物的笑臉,剪開它們大大的嘴巴。嘿!給“小動物”餵食孩子們一定會喜歡。最後,我也沒有忘記我們班的特色活動——泥工,拿出有心收集的切月餅塑料小刀,一些塑料模具和橡皮泥。鋪上桌墊,一個方便的特色活動區也誕生了。我向孩子們提出要求,下課可以到動手區角去玩一玩,但是老師敲小鈴之後,就要馬上放好,收拾乾淨。

下課了,孩子們對這些新鮮的活動區很感興趣,有的用橡皮泥捏棒棒糖,有的用吸管串出好看的項鍊,有的給小動物們餵食,再也沒有人在教室裏亂跑了。

有時候,生活管理中需要物質準備,特別對於小班的孩子,做好充分、細緻的物質準備非常重要。

最近天氣暖了,孩子們的活動也變大,在室外沒活動幾分鐘,不少的孩子就滿頭大汗,風一吹,難免就覺得冷了。一開始,我總是提醒孩子們熱了脫衣服,冷了趕緊穿上。可是,還是發現有些體弱的孩子得了感冒。一次,一名的家長的做法提醒了,她在孩子的背上塞上塊毛巾,能很快吸乾汗水,防止孩子受涼。

於是,我也請孩子們從家裏帶來一塊小毛巾,如果出汗了就給孩子塞上,慢慢的我們發現,感冒的孩子少了,小小的一塊毛巾,作用還真挺大的!

對於細節,需要發現,也需要思索,只有做到“從細節中來,到細節中去”,我們的工作才能順利有序的開展,我們的孩子才能健康快樂的成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