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十篇

本文已影響4.96K人 

作爲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藉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麼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麼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10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實用的幼兒園大班教案彙編十篇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瞭解核桃的種類及特徵。

2.嘗試用不同的工具打開核桃。

3.體驗參與活動的樂趣,注意安全。

4.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5.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並尊重同伴的講話。

活動準備:

各種種類的核桃若干、各種工具若干、餐盤4個、筐子4個、大筐16個、小揹包16個

活動過程:

1.認識核桃,瞭解核桃的種類及特徵

——給每位幼兒提供4種核桃:“你們認識它們嗎?它們叫什麼?”

——出示大組記錄表,幼兒說教師記錄

——說一說你看到的寶貝是什麼樣子的?

——你們有沒有吃過這幾種核桃仁呢?你們想不想嘗一嘗?

——引導幼兒用手打開紙皮核桃

2.幼兒嘗試利用工具打開核桃

——沒有打開的核桃怎麼辦呢?

——老師爲你們準備了四種工具,請你去試一試,看幾種工具能把核桃打開。

——出示記錄表,請幼兒把實驗的結果記錄在表上。

——教師提醒幼兒使用工具時注意安全,把打開的核桃仁放在中間的餐盤裏,核桃殼放在中間的塑料筐中。

——記錄好的幼兒可以嘗一嘗核桃。

3.幼兒講述實驗結果,教師進行大組記錄

——請幼兒講述自己的實驗結果,教師統計並做大組記錄。

延伸活動:

——剛剛我們嚐了嚐我們打開的核桃,你們知道多吃核桃仁有些什麼作用嗎?

——那你們知道核桃殼有些什麼作用嗎?請你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找找答案,明天來和班上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好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會從結果出發,提醒自己要忍住,並用多種方法暫時地剋制自己的願望。

通過抗誘惑的正反情境體驗,讓幼兒理解在誘惑面前應該想到結果,並在實踐情境中表現出剋制誘惑的行爲。

活動準備:

(小羊、小猴、小貓)木偶各一隻;水牛頭飾一隻;(青草、桃子、魚)項鍊各一串;獎牌2塊;新鮮草莓若干;盆、毛巾、牙籤等。

活動過程:

一、理論性活動

(一)幼兒通過參與情境,體驗戰勝誘惑,實現目標所取得的欣喜感。

1.與幼兒討論:運動員們爲什麼不跑了?

2.小貓忍不住把魚項鍊吃掉了?小羊爲什麼不吃?

3.小猴想吃桃子項鍊,可吃掉了就得不到獎牌了,怎麼辦?

小朋友,你們幫小猴想想辦法吧!(估計幼兒,提供的方法是:不去想,把項鍊放在口袋裏或甩到脖子後面,捏住鼻子等)

(二)實踐體驗運用各種方法剋制誘惑後的成功與滿足。

1.幼兒洗草莓、老師觀察幼兒的反應。

2.洗草莓的時候你是怎麼想的?用什麼辦法忍住的?

(三)當我們碰到想做但又不能馬上做的事情要想辦法忍一忍,這樣才能把該做的事情做好。

二、實務性活動

(一)具體內容

1.帶弟弟妹妹玩

2.拌色拉

3.塗色

(二)具體方法

1.觀察瞭解幼兒的活動狀況,並作典型的個案記錄。

2.以書面的形式告知家長,在幼兒塗色時設置誘惑,並給予反饋。

(三)活動重點

1.讓弟弟、妹妹玩得興奮,自己不貪玩。

2.招待客人老師,忍住對食物的誘惑。

3.在塗色時忍住各種誘惑,完成作品。

三、分享交流活動

(一)活動要求:通過實務活動中抗誘惑經驗的積累進行擴展交流,進一步體驗抗住誘惑所得到的良好結果的喜悅。

(二)活動預備:鮮荔枝若干,毛巾、果盆、牙籤等。

(三)交流分享:

1.創設《剝荔枝》的情境,體驗忍住誘惑後的成功。

2.擴展交流,幼兒結合平時忍住誘惑或沒有忍住誘惑的事例,體驗兩者獲得的不同結果所帶來的喜悅與苦惱,從而進一步激發幼兒爲獲得好的結果而忍一忍的願望。

3.幼兒得到的體驗:小朋友本領真大,碰到想做又不能馬上做的事情會想辦法忍一忍,還會鼓勵自己堅持下去,最後獲得加倍的興奮。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唱準附點和十六分音符,嘗試用:X.X X|XX X|的節奏創編說詞。

2.從歌曲活潑歡快的風格中感受元宵節吃湯圓的樂趣。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磁帶及錄音機

活動過程:

1.邊聽歌曲錄音,邊拍手自由入座,談話引出。

提問:剛纔聽到的歌曲有什麼感覺?講了個什麼故事?

元宵節吃湯圓,你吃過哪些餡的湯圓?(芝麻、豆沙、肉末)

2.學唱歌曲。

教師完整示範一遍。

提問:你聽到歌曲裏唱了什麼?(根據幼兒回答,教師分句示範)

教師再一次完整示範。啓發幼兒討論:說說最好玩的是哪一句?

幼兒學唱2~3遍,重點學習唱準附點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的樂句。

3.創編說詞。

師:小二哥的湯圓是芝.麻 餡|黑又 香|

按照這個節奏也來編一編不同的湯圓餡嗎/

將新編的歌詞填入說詞,完整演唱新歌1~2遍。

教學反思:

當我進行實際的教學過程時,我從孩子們身上看到了這樣的現象,小朋友們對於湯圓都是有所認識的,也知道湯圓是在元宵節的時候吃的,湯圓有很多味道的餡,也知道湯圓的寓意。當我在第一遍彈唱歌曲的時候,小朋友就說出了對這首歌曲的感覺,節奏歡快。整首歌曲共分三段,而且歌詞比較簡單易懂,重複的語句也比較多,所以,小朋友學起來並沒有太大的難度。不過我發現,在這首歌曲中,一共有兩個附點號,分別在一碗湯圓和三毛錢呀兩處地方。我們小朋友在唱的時候,總是會把附點給漏下,我就想讓小朋友來跟唱一下,但是,在跟唱的時候還是能唱出附點號的,不過在整首歌曲演唱的時候,卻又把附點給漏下了。在創編的時候,也是比較單一的語句,並沒有太大的創新。所以我決定我原來的教學設計可以進行這樣的調整,在重難點學習的時候,把重難點放在附點上面,可以進行拍手或者利用其他方法打節奏進行演唱,這樣多試幾遍,小朋友肯定就會唱了,也不會把附點給漏下了。而在平常,可以多多補充幼兒各方面的知識,久而久之,對於小朋友的創編能力肯定會有一定的提高的。後來,我在新的教學中嘗試這樣方案,結果小朋友的知識吸收率確實比原來的教學效果好了一點。

小百科:湯圓,是中國傳統小吃的代表之一,是由糯米粉等做的球狀食品。一般有餡料,煮熟帶湯食用。同時也是元宵節最具有特色的食物,歷史十分悠久。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4

活動設計背景

讓孩子們學會玩各種遊戲。在玩中學會思考。

活動目標

鍛鍊幼兒的思維能力和反應能力。協調平衡能力。

發展走、跑、跳等基本動作及動作的靈敏性、協調性。

讓幼兒初步具有不怕困難的意志品質,體驗健康活動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在遊戲中的秩序;:2:調動幼兒的主動性;3:注意 在搶板凳的時候,容易摔倒

活動準備

板凳10張。幼兒11名。鈴鼓一個。

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的表述不必詳細到將教師、學生的所有對話、活動逐字記錄,但是應該把活動的主要環節很清楚地再現,即開始環節、基本環節、結束環節、延伸環節。注:重點表述基本環節)

開始環節

把板凳圍成一個圓圈,孩子們圍着板凳站一個圈。一個老師拿鈴鼓;在旁邊揹着準備擊鼓。

基本環節

在一個老師的口令開始後,另一個老師擊鼓,孩子們圍着板凳順時針跑。在鈴鼓停下之後搶板凳並坐下,十張板凳,十一個孩子,最後一個沒搶到板凳的被淘汰。然後減掉一張凳子。淘汰的下場,然後又開始下一輪的遊戲,減一張板凳,淘汰一個孩子。以此類推

結束環節

最後剩下一張凳子和最後一名幼兒,這名幼兒就算贏了。可以得到一個小五星。

延伸環節

讓幼兒們在遊戲後想一想自己爲什麼沒搶到凳子,怎樣才能最先搶到凳子?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中,孩子們很開心。但在遊戲中有的孩子沒等老師開始敲鈴鼓就跑,有的沒等鈴鼓停下就搶板凳;。有的孩子爲了搶一張凳子還要打架。不遵守遊戲規則、秩序較亂。在下一次的遊戲中應該先跟孩子們講好要遵守遊戲規則,要聽指揮,要讓小朋友們知道,這是遊戲,不要應爲這個影響小朋友之間的團結。

小百科:板凳亦作“ 板櫈 ”。木板面、無靠背的坐具。多爲狹長形。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正方體,知道正方體的一些基本特徵。

2、通過遊戲活動,正確感知正方體的六個面,知道正方體有六個正方形的面。

3、在操作活動中,努力學會獨立完成製作正方體的任務。

活動準備:

1、教具(數字魔方一個),每一面上有一個數字1—6。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膠水、抹布

活動過程:

1、小老鼠的寶貝—教師講述,引起幼兒興趣:今天來了一位客人。(小老鼠)

小老鼠帶來了一個寶貝,請你們猜猜是什麼?

2、初步認識正方體。

—教師出示大正方體的一個面(將其餘面用布蓋起來),這個寶貝是什麼形狀?

—將整個正方體全部展示在幼兒面前,再讓幼兒猜猜是什麼?告訴幼兒這是一個正方體的魔方。

—教師進一步引導幼兒觀察:這個正方體有幾個面?每一個面是什麼形狀?有幾個正方形?

3、遊戲:拋盒子

—師幼共同商定遊戲玩法:先拋扔這個正方體的大魔方,當魔方停下來,看上面的數字,數字是幾,幼兒就拍幾次手。

—師幼共同遊戲幾遍。

4、製作正方體。

—請幼兒觀察正方體的展開圖,讓幼兒數一數,它是由幾個正方形的面組成的?

—師幼共同觀察展開圖,討論製作正方體的具體方法。

—幼兒操作,教師觀察並及時地給予適當的指導。

5、遊戲:拋數字魔方。

—幼兒兩兩結對,商量誰先擲盒子,進行拋盒子的遊戲。

—拋出盒子後,幼兒根據盒子上面的數字開展各種各樣的遊戲。如比大小等。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在觀察、比較的基礎上,幼兒進行大膽進行推理與預測,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

2、願意探索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係,體會數學活動的樂趣。

3、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4、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多媒體課件,人手一張統計表,鉛筆,橡皮。

活動重難點:

在觀察、比較統計表的基礎上,大膽推理與預測生活中事物之間的關係。

初步感知概率、建立統計的概念。

活動過程:

一、情景激趣

1、今天老師帶小朋友來到了一家商店,這家商店裏有我喜歡的,有沒有你喜歡的商品啊?說說你喜歡什麼?爲什麼?

2、這麼多的糖,那麼這是一傢什麼店呢?是賣什麼的?是食品裏的哪個種類?都是什麼?那叫什麼?對了,叫糖果店

3、糖果店裏還有個朋友呢,我們來看看。(PPT)是誰啊,蜘蛛在糖果店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兒呢?

二、聽故事根據線索預測不同人物喜歡的糖

1、這位是糖果店的營業員阿姨,一天她在店裏打掃衛生,忽然發現角落裏有一隻蜘蛛,阿姨大聲的對蜘蛛說:"走開走開,我的店裏不能有蜘蛛!"可是蜘蛛非常喜歡糖果店,它對阿姨說:"阿姨,讓我留在糖果店吧,我可以幫助你,我能知道來店裏的客人會買什麼糖果。"

2、你們相信蜘蛛的話嗎?

(一)咪咪買糖

1、就在這個時候,來了一位小顧客,妹妹很有禮貌的跟阿姨打招呼說:"阿姨,您好我買糖"阿姨一眼就認出了這個經常來糖果店光顧的小客人,阿姨招呼道說:"咪咪,快進來,買什麼糖?"小蜘蛛偷偷的跑到阿姨的旁邊,輕輕的跟她說,我知道咪咪要買什麼糖,我一直在角落裏觀察來的客人。你看咪咪以前買過什麼糖,我都把它記錄下來了,一看咪咪的這張買糖記錄表,我就能知道咪咪肯定會喜歡吃棒棒糖。

2、你們覺得蜘蛛猜的對不對?說說理由好嗎?

3、這張記錄表你看懂了嗎?是什麼意思啊?咪咪來過幾次?買過什麼糖?

4、我們看看咪咪到底選了什麼糖?蜘蛛猜得對不對?

蜘蛛猜對了嗎?蜘蛛根據這個記錄表猜對了。

(二)東東買糖

1、店裏又來了一位客人,是個小男孩,"阿姨好!"他也非常有禮貌,阿姨招呼道:"東東呀,快來看看想買啥?"這時蜘蛛骨碌碌地拿出東東的買糖記錄表。

2、請你們仔細看看這張買糖記錄表,東東來過幾次糖果店?買過什麼糖?那買了幾次巧克力?幾次棒棒糖?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記錄表。第一次買的是巧克力,第二次買的是棒棒糖,第三次,第四次買的是巧克力。這是爲什麼呢?

3、這次東東來會買什麼糖呢?爲什麼?

4、你們說的真好,喜歡吃的糖果一定會連着買。

5、小蜘蛛說:"東東會喜歡吃巧克力。"讓我們看看東東是買的巧克力嗎?哇,小蜘蛛這次又猜對了,真厲害啊!

(三)洋洋買糖

1、這時候店裏又來了一位小男孩,洋洋,你要買什麼糖啊?蜘蛛得意的拿出洋洋的買糖記錄表,我們一起來看下,他來過幾次?買過幾種糖啊?第一次買的是棒棒糖,第二次買的是巧克力,第三次買的是糖,第四和第五次買的是跳跳糖。

2、仔細觀察這個記錄表,猜猜這次洋洋會買什麼呢?爲什麼呀?還有其他理由嗎?

3、來看看小蛛蛛是猜的什麼糖?洋洋呀,肯定是要跳跳糖。他說的和你們一樣呀4、是這樣的嗎?聽洋洋說話。真厲害,小蜘蛛都猜對了。你們也很棒,幫助我們把他喜歡吃的糖果都猜對了。

5、那你們能不能教教我啦,是用什麼辦法把洋洋喜歡吃的糖猜出來了?哦,是這樣的。離現在最近的兩種連續買的糖就是客人喜歡的對嗎?

把客人來買過糖的次數和買的名稱記錄下來,經過統計我們就能猜測出這個客人可能會喜歡吃什麼糖,對不對,是不是這個辦法?

(四)菲菲買糖

1、現在又有客人了,咦,這次來了個小女孩,"菲菲你要買什麼糖呀?"蜘蛛得意地說:"菲菲要買的糖我也知道,只要拿出菲菲的什麼東西呀?謝謝你們,看看菲菲的買糖記錄表,她來過幾次?買過幾種糖啊?

2、我們一起仔細觀察一下記錄表,它有什麼規律呢?

3、蜘蛛會猜什麼呢?什麼呀,果凍!看看是不是菲菲喜歡的呀?

哦,原來兩樣她都喜歡吃的,那你們平時有沒有遇到過幾樣東西都喜歡吃的時候,會輪流買着吃嗎?

4、那你們猜猜看,菲菲這次買果凍,下次會買什麼糖?她是這樣兩樣好吃的輪流買着吃的。

三、最受歡迎的糖果

1、看來阿姨是離不開蜘蛛的幫忙了,阿姨歡迎蜘蛛留下來。糖果店的生意真紅火,阿姨又準備進貨了,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哪種糖果最受歡迎,需要進更多的貨呢。我們來看看蜘蛛有什麼好辦法?蜘蛛說:"我可以幫助你"。

2、蜘蛛拿出了一張糖果銷售記錄,看的懂嗎?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表吧,這個星期一後面的有幾種糖果?是什麼意思?說明是店裏賣出去的,星期一賣出的有四種糖果,星期二呢?賣出的有四種,這張表格呀告訴我們每天賣出的糖果品種,你看出來了嗎?等一下我爲你們每人準備了一張糖果銷售統計表,裏面有許多種糖果,請你把每一種糖果在銷售記錄裏的次數,數一數寫下來。在最受歡迎的糖果後面打勾。

3、我們現在一起來看看第一種,是什麼糖?一週賣出了多少,找一找,數一數,把數下來的數量記錄下來。

四、幼兒統計

1、師:好了嗎?我們一起來看看第二種是什麼糖?一共賣出了幾份?對了嗎?那我們一起來數數,一排一排數的話,你就不會漏掉。眼睛要看仔細呀。接下來是…

2、接下來就請小朋友拿出桌上的記錄表,先在右上角寫上名字,然後開始統計好嗎?

3、幼兒介紹自己的表格各種糖果賣出了幾份?現在告訴我哪種糖果是最受歡迎的?爲什麼?想一想數字最大說明了什麼?賣出去的最多。你對了嗎?

4、用這個表格我們馬上就可以找到了,棒棒糖是最受歡迎的糖果。阿姨非常感謝蜘蛛的幫忙。平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觀察和了解身邊的一些事情,用統計的方法猜出什麼東西是最受歡迎的,好嗎?我們現在回去告訴其他小朋友這個好辦法吧!

教學反思

首先從設計意圖來說,孩子們都比較喜歡吃糖果,通過去糖果店這一緣由,帶孩子們進入活動當中,過度比較自然。

其次從教學方法來說,打破了以往的教受方法,採用了探究式的教學方法,讓孩子們自己提出問題、尋找答案。教師所扮演的是引導者、支持者的角色。這樣,孩子們真正成了學習的主體,自發而主動的'投入到了學習之中,從由孩子提出問題來看,他們不但能夠掌握數學知識,語言的發展也得到了鍛鍊,整個活動都是以遊戲爲主線,讓幼兒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了學玩合一。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操作活動,發現圓形積木比方形積木滾得快的現象。

2、培養對探索活動的興趣,發展觀察能力。

3、願意大膽嘗試,並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1、每桌一小筐圓、方積木。

2、搭好一組斜板。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觀察教師操作。

1、出示圓形和方形積木

教師以遊戲口吻:圓圓和方方要來打滑梯了,請小朋友看好啊!

2、教師操作

(1)方方先滑梯

(2)圓圓再滑梯

誰滑的快呀?

二、幼兒操作,教師巡迴指導。

請小朋友把你籮筐裏的積木拿出來一個一個放在那邊的滑梯上,

請它們滑滑梯,看看這些積木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三、討論並提出下一步操作要求:

1、圓積木、方積木滑滑梯是不是滑得一樣快?

2、這次舉行個滑滑梯比賽,兩塊積木同時滑滑梯、看誰滑得快,

比賽完後講給大家聽好嗎?

四、討論

1、剛纔你的積木滑滑梯比賽時,誰滑得快?

2、圓積木比方積木滾得快,也滑得快。

所以,汽車、摩托車、自行車的輪子多是圓圓的,這樣就開得快了。

延伸活動

請小朋友每人選一樣東西拿到下面的大滑滑梯上去滑吧。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8

知識與目標:

1、學會複韻母“ui”能認清形,讀準音。

2、學會“ui”的四個聲調。

3、能正確拼讀、書寫音節。

方法與技能:掌握複韻母的音、形及四聲。

情感與態度:掌握複韻母的音、形、標調方法,認字。

教學準備:字母卡片,配合學習ui的錄音帶、教學掛圖和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看卡片,讀字母:“a、o、e、i、u、黒~”。

2.教師談話:同學們,到目前爲止我們已經認識了ai、ei朋友,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ui朋友好嗎?請大家看黑板:

板書:

二、看圖學習複韻母ui的音形

(一)學習“ui”的音形

1.出示“ui”圖:“ui”

(1)問:誰能自己試着藉助圖畫來學習“ui”的音形?學生自學。

(2)同桌同學互相說說你是怎樣學的?

(3)請同學彙報學習結果:(圖上畫的是一個小女孩圍着圍巾,我藉助“圍”的音學習“ui”的讀音。小女孩脖子上的圍巾和搭拉下來的圍巾,加上小辮子上的花合起來就是“ui”的形。)

(4)教師糾正發音方法。發“ui”時,先發“u”的音,接着發“ei”,口形由圓到扁,逐步交成“i”的音。最後讀成“ui”。

(二)總結複韻母的發音方法

(1)師講:複韻母“ui”是由兩個單韻母組成的一個整體,發音時,要先發第一個韻母的音,再從第一個韻母的音向第二個韻母的音快速滑行,改變成第二個韻母的口形,口形由大逐漸交成“i”的口形。

(2)用這樣的方法再試着讀讀“ui”,體會方法。

三、學習複韻母“ui”的四聲

1.讀“ui”3個複韻母

2.按順序讀6個單韻母“a、o、e、i、u、”,告訴學生他們是好兄弟,老大a,老二o,老三e,老四i,老四u,老六。

3.“ui”都是由兩個單韻母合成的。那麼在標調的時候,應該標在誰的頭上呢?我們來學一首標調歌。板書出示標調小兒歌:

6個兄弟標調號,沒a找oe,iu並列標調號,誰在後面送給誰。

(1)學生讀讀兒歌

(2)想想什麼意思?

4.結合剛纔的小兒歌試着給3個複韻母標調號。

(1)出示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9

活動目標

感知一分鐘的時間到底有多少,能做些什麼事情;

通過遊戲活動體驗一分鐘能做的事情;

懂得珍惜時間,不浪費時間。做事情不拖拉。

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一分鐘做完事情

難點:知道一分鐘的長短

活動準備

頭飾:獅子老虎

時鐘

鞋襪打亂的彩色筆散亂的玩具

活動過程

一、組織幼兒上場。

教師扮演活動主持人帶好頭飾紅果果:親愛的小朋友們,大家好。我是主持人紅果果,歡迎來到跑跑一分鐘的比賽現場。現在有請我們的老虎隊和獅子隊入場!(播放進行曲)

二、感知一分鐘

出示時鐘,認識時針、分針、秒針,讓孩子說出每種針的特徵。提問:你們知道一分鐘有多長時間嗎?聽時鐘滴答聲感受一分鐘的時間。提問:我們能在一分鐘內做哪些事情?

三、體驗一分鐘能做的事,和秒針賽跑

遊戲規則:兩隊參賽者在一分鐘只能完成規定的事情獲小星星一顆。

1、穿鞋比賽;2、收拾畫過的彩色筆;3、收拾玩過的玩具:①兩隊各派一個小朋友收拾(讓小朋友知道人越多收拾得越快的道理)②兩隊小朋友全部參與,比賽哪一組更快(總結出收拾的方法,讓小朋友知道相互協作的道理)。

四、總結:珍惜時間

提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有哪些事情能夠在一分鐘之內完成?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0

設計意圖:

《綱要》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我選擇這個活動源於班中遇到的一些現象:我們小朋友收集的圖書有兩種形狀,一種是正方形的,一種是長方形的。那天請小朋友幫忙整理的時候,要求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這時有兩個小朋友爭論開了,一個說“正方形的書大!”另一個卻堅持說長方形的書大,一直爭不出個所以然來。在拼圖活動中,當一個圖形改變,或者把它分成幾份,拼成另一個圖形時,幼兒就認爲原來的圖形和現在的不一樣大了等等,針對這些現象,我發現面積守恆對於大班孩子來說還是個比較抽象的概念。

《綱要》中指出5—6歲幼兒能夠在感知大量事物的基礎上,自己整理、加工已有的知識經驗,發現淺顯的規律,並且部分的開始理解守恆和包含的關係。但是,他們的思維特點還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並且幼兒的語言表達就是他們思維的體現,所以這次活動中,我將給幼兒充分的自由,請他們動手操作,同時爲幼兒儘可能多的提供表達的機會,通過他們的親自嘗試,通過拼擺圖形的系列活動,訓練幼兒感知面積守恆的能力。

活動目標:

1、藉助多媒體課件,通過操作拼擺圖形,感受圖形的組合及變化,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恆。

2、喜歡探索,在拼擺遊戲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具:電子白板課件

視頻轉換儀

背景音樂《安妮仙境》、《月光》

學具:長方形、正方形、梯形模板人手一份

小三角形若干

鉛筆、記錄表人手一份,如圖:

活動重點: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操作性,通過實際操作,初步體驗圖形面積的守恆。

活動難點:理解圖形的面積不會受其擺放形狀的變化而改變,在拼擺遊戲中發展邏輯思維能力,體驗成功的樂趣。

活動過程:

一、設置情境,激起興趣

師:小朋友們,喜歡玩拼圖遊戲嗎?小猴和小兔也喜歡玩這種遊戲。 師:遊戲開始了,他們每人從盤裏拿出一個三角形,這兩個三角形大小怎麼樣?爲什麼?(一樣)有不同意見嗎?

師:看着差不多,怎麼比大小呢?(重疊起來)

(評析:從小動物們玩拼圖遊戲導入,很自然的引出拼圖時用到的材料——三角形,而數學活動一向追求科學、嚴謹性,若教師直接說給出的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對孩子而言缺乏科學依據,而且難以置信,爲此通過重疊的方法讓孩子進行操作、比較,親身實踐明白所給的三角形大小都是一樣的,爲下面比較圖形大小做好鋪墊。而在重疊的時候,教師不再單一的將一個三角形疊在另一個三角形上,而是在兩個三角形上做上了標記“1”和“2”,通過正反重疊,即雙向驗證,以此來證明兩個三角形大小是一樣的,遵循了數學的科學、嚴謹性原理。)

師:桌上也有一盤三角形,請小朋友任意選兩個來比一比,看看大小怎麼樣?

師小結:當兩個圖形看着差不多比不出大小的時候,重疊法真是個好方法。

二、比較圖形大小,感知圖形面積的守恆

1、師:小猴和小兔就用這些大小一樣的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看看這三個圖形之間藏着什麼祕密?他們大小怎麼樣?

師:有什麼辦法比出來嗎?看看桌面上有些什麼材料?(長方形、正方形、梯形的模板,還有一盤相同大小的小三角形。)

師:請你任意選擇兩個圖形來比一比,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評析:考慮到兩次操作“比較正方形和長方形”、“比較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是在相同層面上的比較,沒有遞進關係,爲此把兩個環節縮成一個環節,四個圖形縮成三個圖形即正方形、長方形和梯形,同時在時間上也能更好的把握。另外,平行四邊行對於大班幼兒來講還是存在一定的難度,幼兒之間存在個體差異,不妨將老師提供的平行四邊形放到延伸部分,放在班級區角讓孩子操作,方便教師對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從而使每個孩子都有一定的提升。)

2、幼兒操作

(1)教師巡迴指導,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如何將四個三角形不重複、不覆蓋的放入這兩個圖形中,讓幼兒自己摸索掌握方法。

(2)拼好後提醒幼兒觀察自己選用的兩個模板是由幾個三角形拼成的。

3、討論:

(1)你拼了哪兩個圖形,你發現了什麼?(個別、師幼集體驗證)

(評析:活動中增加了一個視頻轉換儀。視頻轉換儀能較直觀的表現幼兒在操作中出現的錯誤,教師也便於進行糾正。利用視頻轉換儀的演示功能,讓不成功的孩子把自己的模板拿上來,集體檢驗後,讓大家一起來幫他,最後集體總結出規律:如正方形的拼法,是三角形的長邊對着正方形的邊等等。最後小組成員間相互檢查,糾正,讓大家都獲得成功,體驗數學的科學、嚴謹。)

(2)三個圖形一樣大嗎?爲什麼?(三角形數量相等,三個圖形面積大小一樣,

沒拼好的孩子馬上調整過來)

(評析:這裏增加了一個“自我調整”的環節,考慮到孩子之間存在着個體差異,特別是一些能力弱的孩子,當教師講解方法之後,給予這些孩子思考的空間,調整自己的構思,積累經驗。同時本領大的孩子也有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思考,發現其中的奧祕。)

(3)師小結:小朋友用同樣的四個三角形拼成了長方形,又拼成了正方形、梯形,形狀變了,但大小沒有變,他們是一樣大的。

三、圖形組合、變化,體驗圖形面積守恆

1、師:小朋友們真愛動腦筋,幫助小猴和小兔解決了難題,現在它們還想來考考我們,它們將這三個圖形進行了組合,拼成了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小猴說:“小兔,我拼的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合在一起的面積比你的大。”小兔說:“不對、不對,我拼的才比你的大呢?”就這樣,兩個人又發生了爭執。

小兔1: 小猴2:

相應的問號處。

2、幼兒交流: 師:請你們來猜一猜,它們需要幾個三角形才能拼成?將你們的猜測填在表格中

師:你覺得小猴拼的房子的屋頂和牆面合在一起的面積大還是小兔的大?爲什麼?(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師 :那麼結果到底是誰大誰小呢?請你選擇一個圖案來拼一拼,拼的時候先把房子的屋頂和牆面的形狀拼好,再把三角形拼在上面,拼好後數一數每個圖案用了幾個三角形?將結果填在記錄表中。

3、幼兒操作

4、幼兒再次交流:

師:一共用了幾個三角形?你發現了什麼祕密?

5、出示記錄表

小結:雖然這些圖案他們的形狀不一樣,但他們都是用相等數量的同種三角形拼成的,他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評析:從三個圖形中任意選兩個圖形組合變成了房子,先讓幼兒猜測,發展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然後通過“做中學”的方法進行驗證,從記錄表中清晰、明瞭的得出結論,再一次理解圖形面積的守恆。)

四、活動延伸:將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圖形投放到區域

師:後來小猴和小兔又拼出了造型不一樣的房子,這次結果又會怎麼樣呢?老師將這些圖形的模板放在區域中,感興趣的孩子可以去研究一下,下次我們再來討論。

(評析:引入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等特殊圖形再次組合拼出造型不一的房子,以此吸引孩子的眼球,將“問題”拋給孩子,鼓勵孩子大膽探索,找尋奧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關注的是幼兒的自身操作,在幼兒操作中發現結果,寓知識於現象中。在第一個環節加入了一個“三角形比大小”的環節,目的就是讓孩子通過操作比較,知道我們今天所用的三角形材料都是一樣大的,只有操作材料相同的情況下,用4個三角形拼出的圖形面積纔是一樣大的,教學具才能真正做到有效的爲教學服務。整個活動中,考慮到了孩子的主體作用,始終把孩子放在首位,孩子們通過多次層層遞進的操作與探索,發現雖然這些圖形的形狀各不相同,但它們都用了4個相同大小的三角形,所以它們的面積大小是一樣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