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本文已影響2.72W人 

怎麼防止孩子沉迷網絡,如今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很多小孩都已經配備了手機,孩子年幼的思想不懂得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電子毒品”會讓孩子早早沉迷網絡,下面爲大家分享怎麼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怎麼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怎麼防止孩子沉迷網絡1

小學四年級的貝貝,父母發現她每天回家草草做完功課,就拿着手機窩在沙發上玩,就連上牀睡覺,都得反覆催才肯睡覺。一次、兩次、三次…媽媽驚覺不對,沒收貝貝的手機,貝貝卻毫無徵兆的情緒失控,大哭大叫,父母用盡各種方法都無法讓她安靜下來,又吼又叫,有時脾氣一上來還會亂摔東西,最後只好把手機還給她。

後來,貝貝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媽媽決定帶她到醫院就診。經過心理醫生諮詢及量表測試,發現貝貝已經出現情緒障礙,必須立即接受治療。

孩子因爲沉迷網絡,冷漠封閉、無心吃飯、生活作息大亂、缺課拒學;父母則因爲管教問題而造成親子衝突、夫妻互相指責,不僅焦慮挫折,也影響工作。正常的家庭關係或親子交流,更是蕩然無存。

家中若有孩子沉迷網路,常常會讓整個家庭成爲戰場,不過,一般說來,人不會一開始接觸就上癮,總有某些原因讓他慢慢形成這種行爲。過度縱容,也助長了孩子沉迷網絡的行爲。

曾遇到這樣一個案例,高中的A同學網絡成癮的原因,不禁令人啞然。

這位就讀高中的A同學,原本在校成績不錯,後來沉迷於網絡遊戲,嚴重影響生活作息。媽媽忍不住唸叨幾句,他覺得很煩,回家便把家門反鎖,3天后纔開門讓媽媽回家。之後有一天,他在家裏打電玩,媽媽再次忍不住說兩句,突然間,他像抓狂般把家裏的東西全部砸爛。

這位同學來自單親家庭,從小看到父母親起衝突,媽媽受到傷害,他不忍心卻又無力幫忙,只好上網宣泄情緒。沒想到,反倒讓自己也傷害了媽媽。

有些孩子是因爲學習成績差,被同學孤立、嘲笑,而在網絡世界,可以得到快樂,過得很自在。越來越沉迷網絡,不想上學。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沉迷網絡,第一個反應就是責罵、限制上網時間,甚至斷網、拿走手機。但是這種強制性做法,其實對改善狀況沒有幫助。

有的孩子被沒收手機、限制上網時,當下反應非常激烈,尖叫哭鬧、發飆罵髒話、打人、摔砸物品,暴怒之下行爲失控,甚至暴力攻擊,成癮戒斷症狀非常明顯。這種不理性的狀況下,根本無法好好溝通。

以前父母叫孩子少看電視,因爲看電視會變笨,結果大家有少看電視嗎?而現在的孩子生活在無處不在的網絡時代,若要他們少接觸網路,無異是緣木求魚。

另外,許多父母無法以身作則,自己每天手機玩手機,怎麼要求孩子剋制?改變要從大人開始。做爲父母,最佳的選擇方式是,陪伴。

朋友的孩子也是沉迷網絡,在校成績也不好。家裏爲此也經常斷網,可孩子鬥智鬥勇,總有辦法重新接上。若有時候搞不定,孩子會去網吧,朋友說,不論怎麼做總有別的地方可以上網,難道要把孩子往外推?所以,朋友陪孩子一起玩遊戲。

朋友改變自己的心態與行爲,首先,他放下父親的角色向孩子學。他發現兒子是活躍於某個網遊圈子裏的巨星,而身爲爸爸在初階就出局了。但是,朋友藉着過關等理由,和兒子找到了話題,拉近彼此的距離。

然後,他不反對孩子玩科技產品,甚至常常陪兒子一起上網玩遊戲。雖然朋友沒有太多的表達自己,但是明顯感覺到孩子狀況改善了很多。孩子還告訴父親,什麼網站不能進。

後來孩子自己開了一個遊戲網站,讓別人上來玩。爲了妥善經營,他又找了二、三十個不同國籍的遊戲玩家,一起管理這個遊戲網站,經營8個月,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不僅如此,孩子因爲這段經歷,而申請了國外的學校。

其實,每個人都躲不開互聯網科技帶來的改變,凡事有利有弊,只要做好準備,上網也可以不上癮。父母先改變心態,幫孩子尋找可替代的興趣,轉移重心,纔是上上之策。

怎麼防止孩子沉迷網絡2

怎麼樣能讓孩子既玩好又學習好。

第一、父母必須樹立這樣的觀念,在紙上寫上:沒有問題孩子,只有問題父母。把責任拉到自己身上,不要推給學校,也不要推給網吧。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個性的培養,不在學校,不在網吧,只有父母。

第二、責任人一定要劃分清楚,在你們家裏面教育孩子是誰。現在,很多家庭,搞不清楚;很多夫妻過了好多年,孩子出問題了,搞不清楚是誰的責任。誰有空,誰就說兩句;沒空,誰也不管。至於孩子整個發展軌跡是由誰來監控,沒有一個責任人。過問的時候,都是問題出來的時候。

要想把孩子教育好,一定要注意關鍵期,某些時候進行某些教育。養成教育、習慣教育,尤其是網絡電腦的教育方面,最好在3到8歲之間。這個時候,孩子無論在事業上、體力方面、經濟方面,都完全崇拜父母。比如:小孩子不會倒水,他對你說:“媽媽,我要喝水。”你給他倒了;“媽媽,我要吃冰激凌。”你也給他買了;“媽媽,我要上街。”你把他帶上街了。他就覺得父母是萬能的。這個階段,他很願意跟隨父母,願意聽父母的話;他是仰視你們的,視野之內沒有別人。假如到了十來歲:“我媽媽對我很好,可是,小麗對我更好;我媽媽很漂亮,可是,小麗更漂亮。”他的視野就超出了父母的範圍,養成教育的權威性就不容易建立起來。所以,一定要在8歲以前;不要在青春期以後再進行養成教育。

第三、教育子女要捨得投入。我經常問有些父母:“學電腦,你要花多少時間?”他們說,我學最少要三個月。“你開車需要多長時間?”開車到上路,最少要兩個月。“你花了多少時間,學習教育子女?”“沒有。”從來沒有專門地、專心地花時間探討、學習教育子女。實際上,孩子要比電腦、汽車複雜、精密得多,但是,很多父母沒有想到要花更多時間學習對人的教育,而在發達國家正好相反。英國在結婚登記的.時候,給你一個教育子女的考試題,如果考不過,就15天以後再來,你必須參加教育子女的學習。他們的婚前檢查,不是以生理、器官的檢查爲主;而是以是否會教育子女的檢查,貴族的社會就是這樣要求的。在美國,父母雙方必須有一個人是學過家政學的,怎麼教育子女是最重要的一個內容。中國的《三字經》講“養不教,父之過”,是父母的責任。

網絡和媽媽,那簡直完全不同。假如你去刷碗,刷完了,媽媽會怎麼說?“這是你刷的碗?上面還有菜葉,你糊弄誰呢,我養你這麼多年,一點用都沒有。”網絡會這麼說:“搞一個刷碗大賽,第一次刷完有菜葉,提示刷得不錯,下次繼續努力,可以進入第一級。”第二次沒菜葉了,網絡說:“你可以進入第二級,並贈送神奇抹布。刷到第五級後,就可以晉升爲魔術刷碗師,再往下就成爲道長,可以穿上黃金背心,”網絡時刻在肯定你、獎賞你,父母經常否定你、打擊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