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項古人家風令世代興仁德

本文已影響2.52W人 

十項古人家風令世代興仁德,在古時候,家風是很多人最重視的東西,因爲,只有家風搞好了,家裏的一切才能慢慢跟着好起來,家風代表着家裏的每一個人,下面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十項古人家風令世代興仁德。

十項古人家風令世代興仁德

十項古人家風令世代興仁德1

十項古人家風 令世代“興仁德”

《孟子》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司馬光告訴人們“《家範》比《資治通鑑》更重要,因爲家風是世風之基”。千年來,我國共出版家風類專著120多部,有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宋代朱熹《家訓》、晚清曾國藩《家書》……歷史表明:“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德,一國興德”“家風正則後代正,則源頭正,則國正”。

早教利功倍

《顏氏家訓》曰:“人生幼小,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康熙《庭訓格言》亦重早教曰:“諭教宜早,弗敢辭勞”。

東漢《國家興亡與家庭門風》亦倡早教,周朝統治800年,歷史最長,倡導從胎教開始傳王位,太后聽美樂、忌酸辣、和五味,命三官師教太子,成就了周成王。

立志以成事

曾國藩《家書》曰:“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不爲聖賢,便爲禽獸;不問收穫,但問耕耘”,其家書家教中,立志之論甚多,強調立志之後,據此求過,自律自勉。

《顏氏家訓》亦倡立志教育:“修身齊家,爲學治世”。

曾國藩亦以治惰立志教子,《家書》曰:“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一處弛則百處懈”“惰則弛緩”“勤則醫惰”,百種弊端,皆由惰生。

立德遺子孫

朱熹《家訓》曰:“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朱熹重視道德修身如同“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司馬光《溫公家範》亦重德:“賢者居世,以德自顯”。

歷史上的'林家重德,善於教育後代。林氏後代4人履職宰相,3000人成爲進士,皇帝親自主持殿試201次,林家榜上有名183次,“無林不開榜,開榜必有林”成爲家風典範。後來的《林則徐家訓》注重立價值取向之德:“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增其過”。

訓儉以示子

司馬光《訓儉示康》曰:“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是給司馬康的誡子訓,說明“儉”和“侈”的必然性,“儉能立名,侈必自敗”。

諸葛亮《誡子書》亦崇儉:“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朱柏廬《治家格言》亦尚儉:“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忠孝以立身

蘇軾十歲讀《漢書》,慕範滂爲忠獻身,“範滂對母說:‘兒忠孝不全’,範母說:‘我爲兒驕傲’”。蘇軾問母,若我像範滂,您若何?蘇母曰:“你成範滂,我即範母。”

《林氏家訓家規》亦強忠孝曰:“孝始於事親、終於報國,移孝以作忠,即顯親以全孝,此爲大孝”“孝爲立身大本。若不孝於親則不能忠於國;必反爲社會之蠹蟲”。

督學以立本

《列女傳·母儀》曰:“孟子生有淑質,幼被慈母三遷之教”。“昔孟母,擇鄰處”“昔孟母捍動處,子不學,斷機杼”,孟母蒙學之冠、督學教子、母教之範。

《顏氏家訓》亦有督學名典曰:“若能常保書百卷、千載終不爲小人。”告誡子孫“不可驕逸怠惰,整齊門內,門風不墜”。《顏氏家訓·勉學》曰:“積財千萬,不如薄伎在身。伎之易習而可貴者,無過讀書也。”

烹豕以立信

《韓非子》載: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隨之而泣。其母曰:“女還,顧反爲女殺彘。”妻適市來,曾子欲捕彘殺之。妻止之:“特與嬰兒戲耳。”曾子曰:“嬰兒非與戲也。嬰兒非有知也,聽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非以成教也。”遂烹彘。說的是曾參妻攜子到市場,其子啼哭,母說歸後爲子殺豬。歸後,見曾參正要捕豬殺之,妻止之,說與兒戲言,曾參認爲不能失信於子,終殺豬以取信。

考山求嚴實

蘇軾著《石鐘山記》前,爲了辨明石鐘山命名的由來,攜兒子蘇邁到實地考察,寫出了傳頌千古的美文。蘇軾父子考山喻示:“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與嚴實相悖!

垂範敕“二代”

《帝範》“求賢、審官、納諫、崇儉、賞罰、崇文”等十二篇,“帝王之大綱也”,教育太子爲君之道,以身垂範,“安危興廢,鹹在此焉”。

漢高祖劉邦《手敕太子》亦是寫給“二代”劉盈的敕書:“今視汝書,猶不如吾”“汝可勤學習,每上疏宜自書”。劉邦敕“二代”,學範讀書用賢治天下。

“宗法”警後世

《包拯家訓》載宗法:“後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後,不得葬於大塋。不從吾志,非吾子孫。刊石,立於堂屋東壁,以詔後世”,亦稱開除家籍。包拯的子孫一直未辱沒祖宗,其子包綬、其孫包永年等都居官清正,留有廉聲。

千年家風“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於家這是風範,於國即是脊樑。

十項古人家風令世代興仁德2

家風家訓格言

1、學會勤儉持家,與人和睦相處。

2、兒童是創造產業的人,不是繼承遺產的人。

3、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

4、人悔不要埋怨,人羞不要數說,人極不要跟尋,人愁不可喜悅。

5、忠義禮孝,尊老愛幼。

6、毋私小惠而傷大體,毋借公論而快私情。

7、貧賤而不可無者,節也貞也;富貴而不可有者,意氣之盈也。

8、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

9、居家之要,在勤儉二字,既勤且儉,尤在忍之一字。

10、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1、讀書應勤奮,做事要勤快。

12、爲上能自愛,羣屬必畏鉗。

13、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知讀書遲。

14、家和萬事興,齊力共斷金。

15、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圓,行欲方。大志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

16、立志言爲本,修身行乃先。

17、對人要包容,遇事要冷靜。

18、官長之前,止可將敬,不可逐羶。

19、上敬下睦,夫唱婦隨,勤善和美,崇善孝敬。

20、勤儉治家,虛心治學,仁愛治德。

21、知有己不知有人,聞人過不聞己過,此鍋本也。故自私之念,萌則鏟之,讒諛之徒至則卻之。

22、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23、才能知恥,即是上進。

24、不造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不聽是非,擔當是非,調和是非。

25、愛護公物,遵紀守法,造福子民,服務社會。

26、鴛鴦自是多情甚,雨雨風風一處棲。

27、爲人講誠信,不怕家不富。

28、平生不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29、精誠所至,金石爲開。

30、不要空言無事事,不要近視無遠謀。

31、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32、毋以小嫌而疏至親,毋以新怨而忘舊恩。

33、見利思仁,見財想義,勤勞生財,團結生義。

34、百善孝爲先,兄弟和爲貴,子弟戒驕怠,夫妻莫要猜忌。

35、輕聽發言,安知非人之譖訴,當忍耐三思;因事相爭,焉知非我之不是,須平心暗想。

36、人而無信,百事皆虛。

37、正氣在胸人坦蕩,清風盈門家安康。

38、欲高門第須爲善,要好兒孫必讀書。

39、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40、手足貴相助,夫妻貴相從,長幼貴有序,鄰里貴寬容。

41、說一千道一萬,還不如踏踏實實幹。

42、勉學立家,明德養家,文明治家,孝悌傳家,勤儉持家,賭毒敗家。

43、幸名無德非佳兆.亂世多財是禍根。

44、家有一心,有錢買金;家有二心,無錢買針。

45、孝老愛親要和順,樂事善爲得安康。

46、待下我一等之人,言語辭氣,最爲要緊。

47、一入貪途難入睡,兩袖清風飯菜香。

48、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

49、與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與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50、道是腳下路,德乃身後名。

51、錢可虧,辦可虧,心不可虧,心安是福。

52、行要好伴,居要好鄰,屋要好住,人要好心。

53、仗勢凌人,勢敗人凌我;窮巷追狗,巷窮狗咬人。

5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

55、多寬容別人,也善待自己。

56、遠山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57、謹言慎行,寬厚忍讓,勤懇做事,踏實做人。

58、待人以真誠,求學有始終,持恆修心,葆真求善。

59、家庭以愛爲根,生活以和爲貴。

60、見富貴而生諂容者最可恥,遇貧窮而作驕態者莫甚。

61、子孝孫賢,夫尊妻榮,勤勞節儉,家和業興。

62、刻苦拼搏,自強不息,信譽至上,質量第一。

63、夫生生之資,固人所不能無,然勿求多餘,多餘希不爲累矣。

64、難得者兄弟,易得者財產。

65、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66、人勝我,勿生嫉妒,人弱我,勿生鄙吝。

67、堅持沒有辦不成的事,勇往直前不畏艱險。

68、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69、事親須當養志,愛子勿令偷安。

70、凡人皆有望子孫爲大官,餘不願爲大官,但願爲讀書明理之君子。

71、凡事當留餘地,得意不宜再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