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本文已影響2.85W人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孩子總是需要家人的用心呵護的,積極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成長過程中的問題才能更好培養孩子的能力,以下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方法。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1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童年經歷對孩子的一生是有很大影響的,父母如果這個時間段不教育好孩子,不理解孩子,不僅不能正確的引導孩子,可能還會傷害他,而如果童年受傷,這可能是一生都治癒不了的。

這本書是根據《童年的祕密》修訂而成,心理學家葛氏婦總結了自己30年的心理治療經驗,以“孩子的內心獨白”這一特點,真切的表現出孩子的內心世界,聽孩子訴說痛苦與快樂。

“我們教育孩子,往往不是因爲愛,而是出於害怕”,我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各種營養品,各種興趣班、早交班一哄而上,卻忘記了每個孩子出生就自帶的天賦,我們怕孩子走錯路,所以一門心思直到孩子,教他們知識,糾正他們的過錯,卻忘記了親子關係纔是存在的重要元素。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作者介紹:賽西·高夫,教育學博士,心理輔導師、執業諮詢師,“明日之星”青少年諮詢部主任。曾多次受電臺邀請在節目中擔任嘉賓,是各類親子活動以及教師培訓項目中廣受歡迎的主講人。已出版專著5部。

戴維·托馬斯,社會學博士,長期爲《家長生活》雜誌撰稿,多次受國家級電視臺和電臺邀請擔任嘉賓,現任職於“明日之星”,負責“男性及男孩”諮詢部工作

梅麗莎·切瓦特桑,教育學博士,“明日之星”創始人及執行主任,教授過研究生課程,曾在國內多所社區和學校做專題講座,並受邀在多家美國及加拿大電視臺和電臺擔任嘉賓,其講座在家長、教師以及不同齡段兒童中廣受歡迎。

《孩子你慢慢來》

龍應臺“人生三書”之一,20週年經典新版“母子之書”媽媽50後 孩子80後“家有二胎”的成長鏡頭作爲華人世界率性犀利的一枝筆,龍應臺的文章有丈豪氣,然而《孩子你慢慢來》卻令人驚歎她的文字也可以有丈深情。

從媽媽的角度看孩子的世界,不難;難得的是媽媽會蹲下來,保持和孩子一樣的高度看世界——我們是一樣的生命,我們彼此尊重,我們一起成長。就像安安說的,安安快樂,媽媽快樂;媽媽快樂,爸爸快樂——多麼簡單樸素的家庭真理啊!

在一個個百無聊賴的日子反覆讀這冊小書我逐漸意識到,也許不單是龍應臺一人,幾乎所有那些揮斥方遒的文字背後,其底色都是對人世殷切的愛。無論在表面上如何被人認作是桀驁的,是不屈的,他們都樂於退到一個安靜的角落,確認自己和人最親密的關係,描述自己和生命最微妙的溫柔,就像龍應臺陶醉於在書中把自己稱爲“媽媽”。

作者介紹:龍應臺,祖籍湖南衡山,1983年回臺灣,先在中央大學外文系任副教授,後去淡江大學外國文學所任研究員。1996年以後龍應臺不斷在歐洲報刊上發表作品,對歐洲讀者呈現一箇中國知識分子的見解,頗受注目。自1995年起,龍應臺在上海《文匯報》“筆會”副刊寫“龍應臺專欄”。與大陸讀者及文化人的接觸,使她開始更認真地關心大陸的文化發展。在歐洲、大陸、臺灣三個文化圈中,龍應臺的文章成爲一個罕見的檔案。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第2張

《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這是一本講述父母與孩子溝通方式的鉅著。父母可以幫助孩子成長爲一個勇敢、善良,具有責任心的人。光有愛是不夠的.。好的父母需要技巧,如何獲得並利用這些溝通技巧是本書的主要內容。

作者介紹:海姆·G·吉諾特,心理學博士、臨牀心理家、兒童心理學家、兒科醫生;紐約大學研究生院兼職心理學教授、艾德爾菲大學博士後。 吉諾特博士的一生並不長,他將其短短的一生致力於兒童心理研究以及對父母和教師的教育。 他依靠他的職明才智做了很多創造性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他在他的書中、演講中、專欄中宣傳的如何跟孩子溝通的創新思想不僅在美國,甚至在全世界都獲得巨大反響。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第3張

《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你這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面對孩子的行爲做父母的常常忍不住脫口而出。是的,天涼了讓加衣服就是不加,地板涼可就是要打光腳,就是不要刷牙,就是要把飯弄得滿桌子都是,就是不叫叔叔阿姨,就是要把屋子弄得亂七八糟,到吃飯的點了可就是還要看電視,就是不願意做作業……等等,全是怎麼說都不聽。就是這樣一本書,讓你學會怎麼聽,怎麼說。

作者介紹:阿黛爾·法伯和伊萊恩·瑪茲麗施,國際著名親子溝通專家,美國最暢銷親子教育書系作者。

阿黛爾·法伯,本科畢業於美國皇后學院的戲劇專業,獲學士學位,又在紐約大學獲教育學碩士學位。她曾在紐約市的高中任教8年。

伊萊恩·瑪茲麗施,本科畢業於紐約大學,獲舞臺美術的學士學位,畢業後創建並指導了格羅斯維諾爾和雷諾克斯·希爾社區活動中心的兒童節目。她同時也是一位專業的畫家和作曲家。

法伯與瑪茲麗施都是三位孩子的母親,她們已被收錄於美國名人錄。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第4張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本書中,對我啓發最大的是尹建莉如何保護女兒的,這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學者,更是一位成功的媽媽。這本書的特點:第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則,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章可循。第二,書中給出許多簡單而又實用的操作辦法,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使父母們不僅立刻獲得許多有效的經驗,教育意識也隨之改善。它是實事求是談家教的典範,是家長們最實用的工具書。第三,《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不但告訴你怎麼能提高孩子成績,而且告訴你怎麼教孩子做人,教你怎麼培養一個自覺、自強、自立的孩子。

作者介紹:尹建莉,教育專家,教育學碩士,從教多年,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諮詢工作。作者熟悉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作者的女兒品學兼優,曾跳級兩次,2007年16歲參加高考,取得了超過當年清華錄取線22分的優異成績,被內地和香港兩所名校同時錄取:在個性品格方面,表現出超越年齡的成熟,自主自立,樂於助人,被評爲北京市市級三好生。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2

1、《窗邊的小豆豆》

2、《愛彌兒》

3、《孩子你慢慢來》

4、《小王子》

5、《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第5張

6、《如何說孩子纔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

7、《孩子,把你的手給我》

8、《捕捉兒童敏感期》

9、《有吸收力的心靈》

10、《斯波克育兒經》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不要採取過激的方式。有的家長認爲,“玉不琢不成器”,“孩子不打罵不容易成才”。所以每當孩子犯錯的時候,不是心平氣和地講道理,而是不分青紅皁白先罵一通、打一頓再說。這樣粗暴的對待孩子,不僅沒有辦法讓孩子真正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很有可能會在心裏留下陰影,性格容易變得偏激。

大人的意見要統一。有的時候家長之間相互要通氣,對於同一件事的看法要爭取一致,態度也要統一,切忌你說東我說西,你扮白臉我扮紅臉,更不能當着孩子面就相互數落。否則的話孩子往往會莫衷一是,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時間一長,大人在孩子心中的地位和威信也會蕩然無存,再想要管教孩子就比較困難了。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3

父母該如何教育孩子?

1、父母對孩子取得一定進步要有一定鼓勵

很多父母對於孩子取得的一丁點進步沒有任何鼓勵和讚揚,這會對孩子有很大的打擊,雖然對於父母而言可能孩子的進步微不足道,但是對於還在學習成長的孩子來說,是很大的進步。

孩子的進步都是日積月累的,當然也是需要鼓勵才能不斷前進的,父母們不能抱着“這本來你就該懂,該會”的態度來要求孩子的進步空間。因爲很多孩子都是花了很大努力或者行動才能得到的進步,如果父母一盆冷水潑下來,可能就會澆滅孩子的希望。

所以,父母們不可對孩子的進步視若無睹,哪怕是一點進步,也是可以鼓勵的。

但是也要注意鼓勵的程度和方式,適度的鼓勵誇讚是可以的,但是過度就不行了,會讓孩子誤以爲只要這麼做就會有糖吃,久而久之會發現孩子很物質化。

2、父母不該用自己的思維去要求和衡量孩子

父母都是有一定年紀和一定社會閱歷的大人了,而孩子還是一個未正式接觸社會的純潔小花朵,父母們千萬不能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去要求和衡量孩子,對父母來說十分輕鬆簡單的事,對孩子來說可能比登天還難。

如何教育孩子的書籍 第6張

而且孩子還在不斷的學習和接受外界新鮮信息的階段,如果父母一昧用自己的思維去要求孩子,那麼只會中斷孩子形成自我思維的過程,要知道,孩子也是完整的個體,不是父母的附屬品和複製品。

3、父母不該“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相信“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這句話大家十分熟悉,在很多家庭上也是屢見不鮮的!很多父母自認爲對孩子的好,其實都是單方面覺得,沒有詢問過孩子的意見。

很多父母自認爲,我走過的路比孩子吃過的飯還多,我覺得好的東西肯定對孩子來說就是好的,其實這是錯誤的。

您的孩子可能更適合練體育,未來在體育領域有傑出表現,但你卻硬要他去彈鋼琴練書法玩唱歌,這就十分衝突了!

4、父母要多跟孩子溝通

很多父母覺得自己太忙了,沒時間也沒精力跟孩子去溝通疏導,久而久之父母和孩子之間的隔閡也就大了。

作爲父母,無論多忙都應該多去了解自己的孩子,知道他們心裏的想法,知道他們想要什麼,知道他們快不快樂。

很多孩子學生都會患抑鬱症,這是很多父母都會忽視的問題。

5、家長急功近利,沒有長遠目標。

很多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沒有計劃,學到哪裏算哪裏,發現有漏洞了就“眉毛鬍子一把抓”,通常這樣做的結果,就是家長心裏的預期隨着學生的成績起起伏伏猶如坐過山車,長此以往,學生考試沒把握,要麼沒自信,要麼盲目自信。

所以建議:“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家長和教育專家一起爲孩子量身定製合理的近期、中期和長期的學習目標纔是正確的做法。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