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評:“中國好聲音”,音樂之外

本文已影響2.7W人 

【導讀】:“中國好聲音”已經落幕了,回想這個夏天,每個週五晚上守在電視機旁執著地等9點10分,看完首播看重播直到深夜,總是感慨,偶爾掉淚。這個節目不僅叫醒了我的耳朵,還給了我許多音樂之外的啓示,在深秋到來的時候...

娛評:“中國好聲音”,音樂之外

“中國好聲音”已經落幕了,回想這個夏天,每個週五晚上守在電視機旁執著地等9點10分,看完首播看重播直到深夜,總是感慨,偶爾掉淚。這個節目不僅叫醒了我的耳朵,還給了我許多音樂之外的啓示,在深秋到來的時候,細細體味。

娛評:“中國好聲音”,音樂之外 第2張

不做第一,只做唯一。有時候做“第一”意味着對大衆口味的妥協,而要保持自我,只有做唯一,這是一種自覺的選擇,也是庾澄慶和吳莫愁這對師徒的立命哲學。吳莫愁不是我的菜,但在那麼多學員裏,她浮誇驚悚的破壞性唱法讓人忘不了。要獨樹一幟,技巧只是之一,頭腦纔是利器。把《癢》和《天涯歌女》“混搭”在一起,時而妖媚,時而纏綿,她把“吳莫愁式腔調”發揮到極致。

娛評:“中國好聲音”,音樂之外 第3張

小衆也能勝大衆,關鍵是信自己。王韻壹、袁婭維,唱的是爵士、R&B、藍調,在中國是非常小衆的音樂類型,但因爲自信,這兩個學員在舞臺上散發着無法掩蓋的光芒。王韻壹,從盲選時期的《被遺忘的時光》,到顛覆式翻唱《你快樂所以我快樂》,一把沙啞渾厚的嗓子,把“中國的爵士樂”唱出了滲透骨髓的寂寞。袁婭維的音樂,在爵士的基礎上融合了R&B、靈魂樂、Hip-Hop和Funk,極具個人魅力。雖然最後不敵更大衆的吉克雋逸,但她的導師劉歡因爲她發出了關注“中國更多音樂類型”的呼聲。

娛評:“中國好聲音”,音樂之外 第4張

在創新和專注之間尋找平衡。多元化的創新,對於一個歌手來說難能可貴,但如果因此而犧牲在某一領域的專注,則得不償失。尤其是到了節目的廝殺階段,以全面性著稱的特色歌手,比只會唱某一類型歌曲的歌手,走得更遠。例如吉克雋逸,這個大涼山的彝族姑娘,既能唱自己民族的歌曲《阿姐擼》,又能唱爆發力很強的英文流行樂,但始終以少數民族歌手爲標榜,得到了極高的關注。

娛評:“中國好聲音”,音樂之外 第5張

把事做好,得留餘地、留空白,既要投入,也要懂得控制和抽離。一首《北京北京》,黃勇唱來全情投入、痛徹心扉;而樑博的聲音更乾淨,更抽離。若論代入感,黃勇更強,但是如果把音樂比作爲想象力的容器,那麼樑博更勝一籌。所以,把歌唱得要擠出眼淚的黃勇落敗,一興奮就捶胸頓足的“小王子”被淘汰。一幅水墨要留白,一首歌兒不能唱得太滿,要讓聽衆喘息,要讓聽衆遐想。

如果說盲選是自我發現,那麼決選就是人生的競技場,“好聲音”的舞臺比比皆是。如何出奇制勝,如何以弱勝強,如何化腐朽爲神奇,“好聲音”帶來的好收穫,遠在音樂之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