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7篇

本文已影響2.5W人 

現實的學習、工作中,說到隨筆,相信大家肯定都不陌生,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那麼,怎樣才能寫出好的隨筆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7篇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1

又到了餐後活動時間,今天的天氣陽光明媚,正適合帶孩子們去戶外玩一玩。又想到C4區又增添了一些區域材料,因此,我們再C4落腳了。孩子們拿出新添置的遊戲材料:有燒烤架、微波爐、各種餐具餐盤……孩子們自主地組織起戶外遊戲:有的組團燒烤,有的當顧客,也有的當服務員,在小木屋內外玩得不亦樂乎。

突然從小木屋裏傳來了爭吵的聲音“這是我的”,“這個是我先拿到的”,“你不是端過了嗎?怎麼還拿着,應該輪到我啦。”我們兩位老師回過頭去,只見兩位“服務員”正爲一個盤子而爭論着。鄒老師見她們彼此都不放手要走過去制止,我立刻上前阻止:“我們繼續觀察吧,看看他們自己會不會解決。”於是我們繼續觀察……只見周沁萱輕輕地和黃韻涵協商着,兩人不知道在商量什麼,之後萱萱拿着盤子跑出小木屋,緊跟着涵涵也沒有放棄之意就這樣緊跟着她,他們一個跑一個追,一圈又一圈的繞着,眼看兩人的體力快透支了,萱萱馬上轉過身來說:“黃韻涵,我們做個約定吧,我太累了先休息一下,你先去照顧客人,等你累了不要把盤子給別的小朋友,馬上給我,讓我去端菜,這樣行嗎?”涵涵很爽快的答應了。她們的事情也就這樣沒有老師的調節就迎刃而解了。

案例分析

針對上述所描述的案例,讓我們相信了,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是可以的。

1.小班孩子雖然小,但是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處事方法。

2.如果在出現像以上案例相似的問題時,我們做教師的不要忙着馬上去解決,而是要給孩子更多的機會。

3.要在每一個地方去發現孩子的閃光點,讓她們去經歷人生過程中遇到的挫折,從而找到辦法獲得友好的解決方式。

措施:

待幼兒回教室後,把她們之間發生的事情以故事的形式進行講述,讓幼兒說說,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並鼓勵孩子遇到問題時要想辦法自己學着解決問題,而不是經常叫老師來處理。

反思:

許多獨生子女使得現在的孩子變得更加的嬌貴,家長也就會更加地溺愛。這是我們中國教育孩子一個缺點。像外國的教育方式就完全不一樣,它們很有原則。如果孩子摔跤了,家長會要求孩子自己爬起來。但是中國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膩寵孩子,促使不會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孩子長大後孩子工作,遇到問題孩子不去考慮或是反思自己的問題在哪裏,應該怎麼去解決,永遠都得不到進步。所以我們要讓孩子正確看待事情,學會分析處理,阻遏會怎樣妥善的處理問題,這樣他才能夠獲得成長!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2

有的時候,我們總覺得,孩子離開了大人的照顧和幫助,就什麼都做不了,做什麼都不行,特別是發生爭吵的時候,一定要大人的幫助才行!但是上次的一件事,讓我頗有感觸。

那天上午,在孩子們進入各個區域活動的時候,好幾個孩子一下子擠到了燒烤區。很快就傳來了孩子們的爭吵聲音:“我要當燒烤員。”“我要當!”“我當,我先來的!”一聲接一聲,都不甘示弱,原來是成成和軒軒這兩個小男孩。只見成成兩手護着“烤爐”不讓軒軒靠近。在他們兩個爭吵的時候,其他孩子的烤串有的都已經串好了。見狀,我正想過去幫助解決,只見彤彤手裏拿着幾串“骨肉相連”走過來,見他們還在吵,說:“你們別吵了!你們一人烤一會不就行了,再不烤,那邊的客人要等不及了。”兩個小傢伙同意了彤彤的話,由成成先當燒烤員,烤了起來。終於,燒烤區正常的開展起來了。

通過這次活動,我發現在孩子之間遇到難題時,難免會發生爭執。但是正是因爲有了這些爭執,給了孩子寶貴的發展機會,我們老師不妨多留一些空間給孩子,讓他們嘗試接受同伴的建議與意見,試着用協商、交換、輪流、合作等方法去解決這些爭執,從中進一步學習交往的技巧。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3

教學———怎樣能把學生教好、教會,在教的過程中有很多細節是我們應該注意到的。

在一次數學課的教學中,講完新授課,緊接着我讓學生做後面的練習,此時的班級中每一個學生都在細心的完成後面的練習,看到他們認真的樣子,很欣慰的笑了。

這時一個學生舉手說:“老師,我這題目不會做,老師你講給我們聽好嗎?”當她說玩後,其他的學生就跟着說:“老師這題目太難了,我們不會做,你講給我們聽吧?”

看到這個情形,我再看看書上的題目,覺得學生應該會做,不應該全班大部分學生都不會做啊?這時我突然意識到,孩子們的這個行爲不容忽視。第一:孩子們一遇到不懂的問題就找老師講解,不知道自己想辦法,依賴感太強。第二:遇到不懂的問題,學生不能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第三:應該教會學生獨立去思考問題。

想到這幾點,我說:“這個題目和老師剛剛講過的題目有一些相似的地方,你們自己把例題好好看看,在想想剛剛老師是怎麼講的,然後再去做這道題目好嗎?”

學生們一聽我這麼說,都嘆了一口氣,知道老師是不會講給他們聽的,於是他們有的在那抓耳撓腮、有的在低頭思考………

過了一會,我問他們有沒有想到解決的方法,學生們都在那搖頭,那你們可以互相討論一下,和你的同桌交換意見,大家想總比自己想好吧!我這樣用心地教導着學生。這個過程中,學生學會在學習中交流意見,我爲學會思考而感到欣慰。我爲學生的每一個進步而欣喜。

通過這件事也讓我們看到了教育孩子中出現的最大問題:過多的包辦。這使孩子們喪失了自己面對困難,解決困難的意識。在他們今後的成長道路上,遇到困難和挫折是在所難免的,如果孩子們不能正確地對待困難,就會被困難嚇倒,甚至迷失自我。因此,我希望通過在日常的學生生活中,讓他們學會自己面對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讓他們在自己成長的道路上學會勇敢地對待困難,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人生中的每一個挑戰。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4

現在的孩子大多是獨生子女,集幾代人的嬌寵於一身,養成了驕橫任性的習慣,做事時常以自我爲中心,極少考慮別人的感受。今天下午自由遊戲時間,我正在指導孩子做遊戲,突然聽到娃娃家裏傳來一聲大叫:“這是我的玩具。”只見永浩一手抱着玩具,一手使勁將徐成推開。徐成摔倒在地上,大哭起來,我急忙走過去扶起徐成,剛想責備永浩幾句,永浩卻委屈地說:“他搶我的玩具,是我先拿到的。”徐成則理直氣壯地說:“我也想玩,老師說過小朋友之間要謙讓……”誰知永浩理直氣壯地大聲說:“別拿謙讓做藉口,今天我最先拿到的玩具我就先玩”,兩人爭執了起來。

看着兩個孩子爭執不休,想起平時在遊戲的過程中,也曾有類似的情況發生。作爲教師,我總是教育孩子用謙讓地方法解決問題,孩子們在我的“勸說”下,最先拿到玩具的孩子就極不情願得把玩具謙讓給別人了,久而久之,懂得謙讓的孩子玩玩具的時間相對較短,而不懂得謙讓的孩子反而能長時間玩玩具。今天永浩的話給我提了一個醒,於是經過認真的思考之後,我決定改變一下教育策略:

我看着徐成認真地說:“徐成,玩具是永浩先拿到的,他有先玩的權利;也就是說永浩可以把玩具先給你玩,也可以不給你玩,懂嗎?”“可是我也想玩。”徐成不高興地說。“那你可以和永浩商量一下……”我溫和地說。兩個小朋友商量了很長一段時間,最終決定:永浩先拿到的玩具,理應他先玩。徐成可以先找其他的玩具玩,待會兒兩人再交換玩玩具……

通過這件事,我想孩子們會明白一個道理:在和小朋友做遊戲的過程中,不能用謙讓作藉口將自己的意願強加在別人身上,誰先拿到的玩具誰就有決定權,小朋友之間有了矛盾要協商解決。作爲教師,我們更要利用一切可行的時機教給孩子與人交往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纔是最重要的。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5

現在幼兒園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裏可是寶貝,全家人都圍着這個寶貝轉,平時爺爺奶奶都是寸步不離的,怕孩子磕着碰着,吃飯的時候也是追着跑着喂,可是當孩子來到幼兒園後,他已經邁出了人生的第一個轉折點,沒有了家人的溺愛,多的是許多同齡的夥伴,有了自己的主意、學會了更多的'本領,今天我要和家長說的是請讓孩子自己處理自己的事情。

一航是我們班最小的孩子,平時在家裏可是爺爺奶奶的寶貝,上學、放學的時候都是奶奶揹着來的,也許是由於老人的溺愛,一航在幼兒園裏所表現出來的依賴、自私、霸道的性格總是讓周圍的小朋友不願意和他玩,時間久了,他總是愛打小朋友,也許他是要用這種辦法取得別人的注意吧,可是最近我發現一航有個小小的毛病,就是每次奶奶來接的時候,他就會守着奶奶告上一狀,把原本屬於自己的錯誤轉移到別人的身上。

今天放學的時候,孩子們和往常一樣陸續的被接走了,一航的奶奶來了,剛纔還有說有笑的一航瞬間就哭了起來,我還沒能明白怎麼回事,他就哭着跑到奶奶身邊說:“奶奶,今天小松打我了,”“是嗎,誰打我家寶貝孫子,給我站出來,”這個奶奶一聽說寶貝孫子被欺負了,想都不想的就想替孫子討回公道,看見他奶奶生氣的樣子,我瞬間明白了一航這種性格的起因了,我先讓奶奶別生氣,接着蹲下來問一航:“是哪個小朋友打你了?”“小松”一航氣氛的說,“哦,那他爲什麼打你呢?難道沒有原因的就打你了嗎?”“嗯。。。我也不知道,反正就是打我了,”“是嗎?一航,說謊的孩子鼻子可是會長長的哦,你摸摸自己的鼻子有沒有變長了呢?”一航摸了摸自己的鼻子,哇的一聲就哭了起來,一邊哭着,一邊對我說:“老師,小松沒打我,我以後再也不撒謊了,你快把我的鼻子變回來吧”,我擡頭看了看一航的奶奶,顯然她的氣已經消了,她不好意思的對我說:“姜老師,不好意思啊,你看看我,剛纔有點急了,”“哦沒關係,以後孩子的事情還是讓他們自己解決吧,”“嗯,那老師,我們還是先走了,看着她們遠去的背影,我突然爲我們祖國的未來感到擔憂。

未來社會肯定是個競爭和合作的社會,目前的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羣體概念,缺乏交往能力及解決能力。作爲我們主要的教育者老師與家長,當孩子告狀時一般都採取直接的幫助,批評及教育。其實我們應該交給幼兒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技巧,給他們一些空間讓他們自己去解決一些小的事情,如:協調商量、關心安慰、等。讓他們學會處理與同伴間的小矛盾,使他們建立社會交往的意識和情感,形成積極的交往關係,從而學習交往的策略和待人處世應有的態度,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成爲順應時代發展的人。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6

吃完點心準備開始第一個集體教學活動時,睿睿帶着哭腔跑過來,“老師,我的椅子沒了!”好端端的椅子怎麼會沒有呢?瞭解一下情況後才知道原來是因爲旭旭想跟傑傑坐在一起而霸佔了睿睿的椅子。

“來,旭旭……”,我剛想把旭旭喊來批評一頓,轉念一想,孩子們都已經上中班了,應該具備一定的解決事情的能力,於是對睿睿說:“你現在是中班的哥哥了,應該試着自己解決問題,馬上上課了,在上課之前,老師希望看到你能自己把問題解決……”,“哇……”還沒等我說話,睿睿就哇哇大哭起來了,他的哭聲引起了小朋友的關注,大家開始議論紛紛。於是我便乾脆延後集體活動,參與到孩子們的討論中,與孩子們一起探討解決方法。最後我們得出了讓旭旭把自己的椅子搬到傑傑旁邊,與睿睿交換一天的位置,明天再換回來。這樣兩位小朋友臉上都掛起了笑容。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孩子任性,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而家長也往往一手包辦孩子的問題。其實我們應該讓幼兒學會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順應社會的發展。

教育隨筆: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7

角色遊戲剛開始不久,小朋友正玩得高興。突然,我聽到了一陣吵鬧聲,走過去一看,原來娃娃家裏涵涵和雯雯正在搶着最後一塊掛牌。涵涵說:“這是我先拿到的,我要玩。”雯雯說:“我先拿到的,給我玩。”兩個人爭執不下,都開始有些眼淚汪汪了,可誰也不肯放手。看到我走過去,她們爭着說:“老師,她搶我的牌子。”我看了看她們,心想:這兩個孩子的性格都是屬於敏感型的,不管最後我把牌子給了誰,另一個孩子的心裏肯定會很不舒服,也許會一直悶悶不樂或者沒了遊戲的興趣。於是我決定不插手,對她們說:“我也沒有辦法,你們再這樣搶下去,誰也不能玩了,還會把牌子搶壞,你們自己想想辦法,怎麼樣把問題解決了才能玩?”我說完以後就走開了,站在遠處繼續觀察她們。雯雯還是搶着牌子不肯放,涵涵看了看我,有些不情願但還是主動放開了手:“那我去別的地方好了。”這時她看到不遠處的鉤子上還有一塊小舞臺的掛牌,立刻跑過去掛上,心情也變好了,走過我跟前時還對我說:“老師,我到小舞臺去了。”我立刻給了她一個讚賞的笑容。遊戲講評時,我特意表揚了涵涵謙讓的行爲,鼓勵更多的小朋友在遊戲中能互相謙讓。

在這件事情當中,當孩子遇到問題時,我沒有直接插手,而是放手讓孩子自己去解決問題,這也讓我看到了孩子的能力。雖然小班孩子年齡小,常常一遇到困難就找老師幫忙,不知道自己想辦法,喜歡依賴大人,這並不代表她們沒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心理學家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孩子是否能成功解決問題,更多地取決於他的經歷而非聰明程度。因此,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大人最好不要包辦代替,擅自幫助孩子或替孩子作決定,因爲一旦失去鍛鍊機會,孩子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就會退化,遇到問題就會束手無策。我們應給孩子足夠的機會、適當的鼓勵和具體的指導,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好孩子成長過程中這不可或缺的一課。作爲老師,我們更應該多讓孩子學會自己面對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