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故事14篇

本文已影響7.52K人 

《愚公移山》故事 篇1

愚公門前有兩座大山,每次出門都要繞路。吃完晚飯,愚公把一家子人都召集在一起,愚公邊吸着煙邊說:“大家都想想辦法,咱家門口的山真礙事,以後我這寶貝孫子總得上學,總不能天沒亮就得趕路,天黑還沒趕到家呀!”兒媳婦聽了也說:“就是,以後娃每天上學光路上就得七八個小時。”大兒子愁眉苦臉地說:“那咋辦,要不搬家?”愚公立馬瞪了大兒子一眼,火急火燎地說:“不能搬,咱列祖列宗都在這。”大兒子一聽沒有說話。愚公看着沉默不語的二兒子,就問道:“老二,你有啥想法?”老二撓撓頭,支支吾吾地說:“咱們不如全家出力,移走這兩座大山,大家看怎麼樣?”。愚公敲了下桌子,說:“就這麼定了。”一家人聽了都傻眼了,這是兩座大山,又不是兩個小土堆,這得移到猴年馬月呀?愚公繼續說:“大家只要堅持,總有一天能移走這兩座大山,爲我的子孫後代開山築路。”

《愚公移山》故事14篇

一家子聽了愚公的話都精神振奮,都拿出了自己多年的積蓄,買了輛大卡車,還有鑿山的工具,熱火朝天地幹了起來。他們沒日沒夜的幹,把多的石頭都扔進海里,智叟一聽愚公要移山,立馬反對,愚公沒有理他,繼續幹着。可沒幹幾天,就出事了。

他們把石頭扔進海里,導致水位上升,引發了洪水,這下全村的百姓可遭了殃,有的跑到愚公那去評理,有的則直接跑到玉皇大帝那去訴苦。玉皇大帝一聽,怒了,不準愚公移山,並把治理洪水的事交給愚公,讓他自己收拾爛攤子。

愚公又不是水利專家,只得學習大禹治水的方法,開挖渠道,把水引到下游。愚公和村裏的男丁每日開挖,可算是止住了洪水。

大兒子對愚公說:“大家治洪水都累了,玉皇大帝又不讓挖山,這可怎麼辦?”聽了大兒子的話,愚公心想:“難道就沒其它辦法?難不成只能搬家?不行,我還是去讓智叟獻獻良策吧。”

智叟看愚公前來拜訪,冷笑一聲,說:“讓你當初不聽我的,這下可好?”愚公默不做聲,只是靜靜地坐在旁邊。“那依智叟兄看,接下來我們該怎麼辦?”“這樣,你帶我去看看兩座山吧。”

愚公和智叟來到的山下,他們驚奇的發現,山上有很多漂亮的小鳥和鮮豔的花草,智叟靈機一動,對愚公說:“這裏這麼漂亮,不如,把這裏的美景告訴玉皇大帝,把它修成假山,在中間開條路,讓你們走路方便。”

愚公認爲這個方法好,話不多說,幹了起來。玉皇大帝也覺得不錯,給他們派出施工人員勘測地形,開道鋪路,最終解決了問題。

玉皇大帝召見了愚公,說:“你還真會想辦法,這樣既給百姓開路,又不會引發洪水,你修了半年的路,真是辛苦,快回去休息吧。”

“愚公的堅持不懈,智叟的良策,這兩人合在一起,真乃天下無敵也!”玉皇大帝大發感慨。

《愚公移山》故事 篇2

古時候,在北山有位老漢,平時不太愛說話,很多時候都是明明知道的卻裝做不知道,村裏人都以爲他傻,於是,大家都叫他愚公。

愚公年齡大約有90歲了,這天他在院子裏散步,擡頭看到門前的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有幾百裏,高萬丈,心裏就想:鄉親們每天要出去都得從山上走,這多費事,如果沒有山的話,幾個時辰就可以到縣城裏,進出就暢通無阻了,那多方便。

於是,他把全家人都召集過來,把自己的想法對他們說了一下,家人雖然覺得這想法如果要實現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但由於愚公的想法是利人利己的,大家就都表示贊同,說幹就幹。這時愚公的老伴提出疑問,說:“憑你們這些人的力量,我看連座土堆都平不了,何況這兩座大山呢?再說,挖下的土石往哪裏放呢?”大家研究了以後決定:“把它放到渤海邊上去,土再多也沒問題。”

當天,全家人就開始行動。鄰居寡婦的兒子才七八歲,也過來幫忙。他們有的挖土,有的鑿石,還把鑿下來的石塊和挖出的土用筐子等工具運到渤海邊上。他們整天忙碌在工地上,一年四季很少回家。

村子裏有一個自以爲聰明的老人,人們都叫他智叟。有一天,智叟看到愚公的舉動覺得很好笑,便對愚公說:“你太不聰明瞭,你今年已經90多歲了,就算你能活100歲,那還有幾年?你認爲幾年之內把這兩座大山移走,這可能麼?真是異想天開!”

愚公堅定地說:“不錯,我是老人,活不了幾年了。但是我的決心下定了,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這樣子子孫孫是無窮盡的,我們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挑土,就少一挑土,這樣下去還怕它不平麼?”那個自以爲聰明的智叟聽了愚公的這番話,無言以對,悄悄地溜走了。

愚公的決心和毅力感動了上帝。上帝就派了兩個力量特別大的神仙下凡,把兩座大山移走了,愚公移山的願望終於實現了。

《愚公移山》故事 篇3

從前,有位九十多歲的老人家,叫做愚公。愚公家前面有兩座山,一座叫王屋,另一座叫太行。愚公和村子裏的人買貨、賣貨等都要翻過這兩座高聳入雲的大山,愚公覺得很不方便,決定要挖山。愚公把這個決定告訴家人,愚公的妻子說:“愚公啊,你都是一個九十多歲的老頭了,你搬塊石頭都費勁,還想搬山,再說,挖出來的石頭扔哪?”愚公說:“我怎麼搬不動?挖出來的石頭可以扔到東海里面呀。”家人拗不過,第二天就跟着愚公一起開始挖山了。

一天早上,愚公遇到河曲智叟,智叟說:“愚公啊,你天天挖山,你總有一天會死的,到時候誰來挖山啊?”愚公說:“智叟你太目光短淺了,你想啊,我還有孩子,我的孩子又會生孩子,我的子子孫孫是無窮盡的,但山是不會增高的。”

愚公一家堅持挖山的事,驚動了管理這兩座山的山神,山神想:“這個愚公,天天挖我的山,還把挖出來的石頭弄到東海,這兩座大山有五千多丈高,挖出來的石頭只怕會填滿東海,東海龍王一定會暴怒的!那我就慘了,我可不是東海龍王的對手。不行,我一定要阻止愚公繼續挖山。”

於是,山神把西邊的一條大蛟龍請了過來,讓它阻止愚公挖山。這條大蛟龍五丈長,行動的速度達到每小時五百公里,有能撕碎一切東西的牙齒。蛟龍天天去阻撓愚公挖山,還殘害了村裏的百姓。

愚公很生氣,他決定殺死這條兇惡的蛟龍。他跟全村的年輕人一起佈置了一個陷阱。

一天早上,他跑到蛟龍面前,對蛟龍說:“蛟龍先生,我決定不挖山了,我還決定讓我們全村的人都進貢您這神龍。神龍大哥快過來,看看我們全村給您準備的上等羊肉。”蛟龍覺得非常高興,跟着愚公來到了陷阱旁邊,貪心的蛟龍看見了陷阱上的羊肉,色澤醬紅,一塊連着一塊,足足有三丈長,蛟龍口水直流,立馬衝過去,把羊肉用自己的身體圍起來,生怕別人偷走似的。

突然,愚公手一揮,說:“拉!”旁邊的青年們立馬拉下拉桿,蛟龍下面的土立刻陷了下去,蛟龍本來想飛出去,卻發現自己已經被幾層堅固的網牢牢地網住了,動彈不得。愚公又叫大家把提前準備好的石頭扔下去,蛟龍就這樣被砸死了,村民一陣歡呼。

愚公智鬥蛟龍,堅持挖山的故事感動了天帝,於是,天帝請兩個大力士幫忙,兩個大力士一人扛一座山,把兩座大山搬走了,從此,愚公和村民出行方便多了。

《愚公移山》故事 篇4

【愚公移山的意思】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愚公移山出處】

《列子·湯問第五》記載:愚公家門前有兩大座山擋着路,他決心把山平掉,另一個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認爲不能能。愚公說:我死了有兒子,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兩座山終究會鑿平。

【愚公移山的故事】

傳說古時候有兩座大山,一座叫太行山,一座叫王屋山。那裏的北山住着一位老人名叫愚公,快90歲了。他每次出門,都因被這兩座大山阻隔,要繞很大的圈子,才能到南方去。

一天,他把全家人召集起來,說:“我準備與你們一起,用畢生的精力來搬掉太行山和王屋山,修一條通向南方的大道。你們說好嗎!”

大家都表示贊成,但愚公的老伴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大家的力量加起來,還不能搬移一座小山,又怎能把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呢?再說,把那些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放到哪裏去呢?”

討論下來大家認爲,可以把挖出來的泥土和石塊扔到東方的海邊和北方最遠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愚公帶着兒孫們開始挖山。雖然一家人每天挖不了多少,但他們還是堅持挖。直到換季節的時候,纔回家一次。

有個名叫智叟的老人得知這件事後,特地來勸愚公說:“你這樣做太不聰明瞭,憑你這有限的精力,又怎能把這兩座山挖平呢?”愚公回答說:“你這個人太頑固了,簡直無法開導,即使我死了,還有我的兒子在這裏。兒子死了,還有孫子,孫子又生孩子,孩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而山卻不會再增高,爲什麼挖不平呢?”

當時山神見愚公他們挖山不止,便向上帝報告了這件事。上帝被愚公的精神感動,派了兩個大力神下凡,把兩座山揹走。從此,這裏不再有高山阻隔了。

《愚公移山》故事 篇5

愚公移山在精神上打動了人心。愚公覺得前面兩座山擋住了他們的道路,爲了大家行動方便,就不怕苦不怕累,下定決心要把這座山移開。之後他的行動打動了上天的心,就把這座山移開,如果當時愚公沒有恆心和努力,山就必須移不開。

生活中,做事不僅僅要有堅定的信念,人們常說:”百年如一日去做。“我們做什麼事都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堅持不懈的做事,纔會有很好的成績。

有些人從小就生活在富有的家庭裏,什麼事都能滿足,喜歡不用做勞動,還怕吃苦。有些人從小就自我長大,他在理想和成功的路上的確很痛苦,人士需要付出勞動。愚公就是因爲他不怕辛苦地移山,纔有成功。如果我們都不怕辛苦,那麼,一切困難的問題我們也能解開。

愚公移山告訴我們:只要有信心。努力。恆心就有成功。所以學習我要迎難而上,才能天天向上。

《愚公移山》故事 篇6

很多年之後,當我用形如枯槁的雙手推開那扇鬆動的木板門,隨着吱一聲,寂寥無邊的平原映入眼簾時,我一定會懷念那個遙遠的、與父親在一起的、滿是落日餘暉的下午。那時的我們,忙碌而充實,整天把一擔又一擔的泥土運往渤海,滿擔而去,空囊而歸,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爲在門前開鑿一條通往山後的路。在那個充斥着汗水和塵土的環境裏,我們一族人都爲此不懈努力,最後,在母親的'帶領下,甚至鍋碗瓢盆這種東西也滿是泥土地運往渤海。望着高聳入雲的兩座大山,父親的臉上並沒有流露出過多的憂慮,反而對那些帶來一腔諷刺的人說:看,當兩座大山被我的子孫萬代移走時,道路將不止一條!說着,又是一剷下去,挑起的塵土像是要把那些冷嘲熱諷掩埋。我也滿懷期待,期待大山背後的精彩。

終於,那一天到來了。當我清晨推開窗戶的剎那,一馬平川赫然出現在我的眼前。我趕忙叫醒早已年邁但精力充沛的父親。父親滿是淚水地看着眼前的一切——青草遍地,一望無際。突然,他跌坐在地上,麻木甚至有些枯索的臉慢慢扭曲。一家人驚慌失措,隨着咳的一聲,父親吐了一大攤血,這種驚慌達到了巔峯,幾近崩潰。而父親,在那全家奔走逃亡式的慌張面前,卻握着我的手,低沉的說:以前沒有路可走,我們可以把山移走;現在山移走了,路也沒了。置身毫無邊際的荒原遠比走投無路更爲可怕。說罷,父親就帶着曾經的理想,現在的遺憾離我們而去了。

很多年之後,當我走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時,我一定會懷念那個單調但充滿汗水與塵土的下午!

《愚公移山》故事 篇7

自盤古開天闢地後,他的身體奇蹟般地變成兩座大山,一座坐落在山西和河北之間,名爲太行,另一座則在山西陽城,垣曲與河南濟源之間,名爲王屋。

而北山下正好居住着一位名爲愚公的老人,高高瘦瘦,將近90了,身子骨依然硬朗。

老人子孫滿堂,家庭生活也幸福美滿,唯一的痛苦就是出來進去都要繞遠路,沒有一條直達豫州南部的路,成了老人一生的遺憾,於是愚公當機立斷,決定移山。

這天他把家人聚集在客廳,並向大家宣佈要開始移山的事,大家都很贊成,可唯獨他的妻子擔心地說:“土都埋到脖子的人了,還想着移山呢,就算你能一動,土又放哪兒呢?”愚公擺了擺手,欲言又止,坐在一旁的一位男子回:“放到渤海邊上不就得了”愚公聽了,又點了點頭。於是愚公就領着家族裏三位勤勞能幹的男丁上山。鄰家的小男孩兒手裏拿着冰棒也過來湊熱鬧。路途遙遠,一年也才往返一趟。

有個河曲的聰明兩頭聽說了這件事,便來移山的地方,笑着勸愚公:“我說你也太傻了吧!就憑你的力氣,走兩步都喘,還想移山?連山上的一棵草,你都拔不下來。”面對他的冷嘲熱諷,愚公只是笑了笑,迴應他:“你思想太老套了,已經無可救藥了,我死了,我兒子還有兒子,兒子再有孫子,孫子再有兒子,兒子再有孫子,照要這樣發展,子子孫孫無窮無盡,山又不會變大,難道還擔心移不完嗎?移山只是時間的問題!”老頭無話可說,只好尷尬離開。

山神對他非常害怕,就像天帝彙報,而天帝卻被他感動,下令讓大力神偷偷搬走了兩座大山。

從此愚公家門前再也沒有山阻攔,大路直通豫南。

《愚公移山》故事 篇8

愚公移山,後用爲知難而進,有志竟成的典故。

【近義詞】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始終不渝、堅持不懈、精衛填海、百折不撓、百折不回

【反義詞】虎頭蛇尾、有頭無尾、有始無終、半途而廢、一蹶不振

【愚公移山的故事】太行、王屋這兩座山,四周各七百里,有七八萬尺高,本來在冀州的南邊,黃河北岸的北邊。北山一位叫愚公的人,年紀將近九十歲,靠着山居住。他苦於大山北面交通不便,進進出出都要繞遠路,就召集全家來商量說:我跟你們盡全力剷除險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的南部,到達漢水南岸,可以嗎?大家紛紛表示贊成。他的妻子提出疑問說:憑藉您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山怎麼樣呢?況且把土石放到哪裏去呢?

衆人紛紛說:我們可以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去,隱土的北面。於是愚公率領子孫中能挑擔子的三個人,鑿石挖箕畚裝了土石運到渤海的邊上,鄰居姓京城的寡婦有個孤兒,才七八歲,剛剛換牙,也蹦蹦跳跳前去幫助他們。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河灣上一位叫作智叟的老頭譏笑愚公並制止他幹這件事,說:你太不聰明瞭!就憑你衰殘的年齡和剩下的力量,連山上的一棵草都不能剷平,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北山愚公長嘆說: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了不可改變的地步,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我還有兒子在;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然而山卻不會加大增高,愁什麼山挖不平?智叟沒有話來回答。拿着蛇的山神聽說了這件事,怕愚公他們不停地幹下去,將這件事告訴了天帝。天帝被他的誠心所感動,命令大力神誇娥氏的兩個兒子揹負着兩座山,一座放在朔東,一座放在雍南。從此,冀州的南部,(到)漢水南岸,沒有山岡高地阻隔了。

《愚公移山》故事 篇9

太行和王屋兩座大山,方圓七百里,高達幾萬尺,原來位於冀州的南面,河陽的北面。

山北有位老人,叫做愚公,年紀快九十了。他家的住處正對着這兩座大山。他苦於大山阻隔,出入的道路十分迂曲艱難,就召集全家人商議說:“我想和你們一起,用盡一切力量去搬掉這險阻,開出一條大路,直通冀州的南部,到達漢水的南面,你們說行嗎?”

全家人紛紛表示贊同。只有他的妻子提出一個疑問,說:“就憑你這點力氣,就是像魁父這樣的小山包,恐怕都搬不掉,又能把太行、王屋這兩座大山怎麼樣呢?再說,挖出來的那些石頭和泥土又往哪裏扔呢?”

家人七嘴八舌地說:“把它們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於是,愚公就率領着三個能挑擔子的子孫,鑿石頭,挖土塊,再用簸箕和筐子把石土運到渤海的後面去。就這樣從冬到夏,他們才能往返一次。

愚公家搬山的事,驚動了鄰居。鄰居家的一位寡婦,有個遺腹子,纔剛七八歲,也蹦蹦跳跳跑去幫忙。

黃河邊上住着一個老頭,人稱智叟。他以嘲笑的語氣勸阻愚公說:“你怎麼傻到這種地步呀!就憑你這把年紀,這點兒力氣,要拔掉山上的一根樹都不容易辦到,又怎麼能搬掉這麼多的山石土塊呢?”

愚公長嘆了一口氣,說:“我看你太頑固了,簡直不明事理,連那寡婦的小孩都不如!雖然我會死的,可是我還有兒子呢!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兒子,兒子又生孫子,這樣子子孫孫都不會斷絕的呀!而這兩座山再也不會增高了,還怕挖不平嗎?”

智叟聽了,無言以對。

山神聽到了愚公的這些話,擔心他挖山不止,就去稟告了天帝。天帝爲愚公移山的誠意所感動,就派了誇娥氏的兩個兒子去揹走了那兩座大山,一座山放在朔東,一座山放到雍南。從此以後,從冀州的南部,直到漢水的南面,再也沒有大山擋路了。

愚公移山比喻依靠大家、堅持不懈一定能取得成功。

《愚公移山》故事 篇10

寒假裏,我跟媽媽一起到求知書店買了一本《中華成語故事》。一回到家,我就立即打開書本如飢似渴地看了起來。

我一下子看了好幾個成語故事,如《百折不撓》、《班門弄斧》、《半途而廢》、《不恥下問》……這些成語故事實在是太精彩了!

這本書共有62個成語故事。讀了這本書,我對成語有了更多的瞭解。成語是中華民族的瑰寶,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浩如煙海,博大精深。這62個成語故事個個生動形象,讓我明白了許許多多的道理。

在衆多的成語故事中,我最喜歡《愚公移山》。它主要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愚公想移掉房子前面擋着去路的兩座大山——太行山和王屋山,受到了智叟的嘲笑,但愚公沒有放棄。最後愚公的精神終於感動了天帝,天帝派兩位大力士移走了兩座大山。

讀了《愚公移山》,我想起了一句格言: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有頑強的的毅力和堅定不移的信念,就一定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愚公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我。與他相比,我感到無比羞愧。

我從一年級開始練習書法,剛開始我信心十足,對書法充滿興趣,每天一吃好晚飯,就迫不及待地奔向目的地——三樓樓老師家。我想,只要我堅持不懈地進行練習,就可以成爲一位書法家!就這樣,我堅持了一年。

可到了二年級,這種興趣漸漸沒有了,我越來越覺得練書法枯燥乏味,就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姑姑看出了我的心事,就給我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告訴我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但是,我還是鬧情緒,發脾氣,不肯繼續練寫。最後是在姑姑的逼迫之下,我才堅持練習。

如今,我練習書法已有四年半了,汗水換來了收穫——在諸暨市第二屆中小學現場書法大賽中,我榮獲了三等獎。姑姑說得沒錯,想取得成功,必須堅持。我以後一定要向愚公學習,做事要有恆心,有毅力,因爲堅持就是勝利。

《愚公移山》故事 篇11

這天,愚公像往常一樣揮着鋤頭挖着山,這時,突然從天上掉下一物,結實把愚公嚇了一跳。愚公定眼一看竟是一盞金黃的燈,愚公吒異天上怎麼會掉下燈來,但現在忙着挖山也顧得許多,只是把燈放進懷裏。

第二天,愚公揮着鋤頭挖着山。“哎”一聲嘆氣,愚公擡頭一看見是老朋友智叟,見他一臉心事便問道:老朋友,怎麼了?智叟擺擺手說道:我家毛驢不見了,以後我出個門都沒個工具,我一個讀書人怎麼可以沒個交通工具那?你說我煩不煩那。愚公正想勸智叟幾句,這時,從天上有掉下一物,“哎悠”聽見一聲叫,愚公和智叟見是一個衣着奇異的胖子。那人也看見愚公和智叟便揉了揉屁股笑着說道:你們好,我叫阿拉丁,是阿拉伯人。見愚公和智叟望着天空發呆,阿拉丁又說道本來想回阿拉伯的,不想魔毯載我到這我摔了下來,哈,哈,哈,請問你們這哪有車馬買,我好回阿拉伯,智叟又嘆了一口氣,愚公則指着背後高聳入雲的:王屋“”太行“兩座大山。挖了它們,,阿拉丁望着高聳入雲兩座大山跌倒在地,可是突然又很高興的摸了摸懷裏但隨既臉色蒼白只是念着:神燈。不見了。

”哎“”哎“兩聲嘆氣,是智叟和阿拉丁發出的,兩人對生活以經徹底絕望了。愚公望着他們倆說道:你們有時間在那裏嘆氣倒不如來幫我挖山。智叟擺擺手說道;讀書人怎麼可以幹這種事吶!阿拉丁搖搖頭說:就算挖到我孫子阿凡達出生也挖不掉這兩座山的一個腳,傻子才幹這種傻事那?你……你……你說我是傻子愚公氣的大叫道:我挖山挖了10多年來,從沒想過放棄。也沒退縮過。這兩座山我是一定要挖掉了,即使我死了,還有我兒子,我孫子……這兩座山把村裏多少人的幸福給擋住了,只要我愚公活着一天就挖一天,阿拉丁挖掉這山也是你唯一的希望,你不挖,我家沒有多於的糧食養你這樣的閒人。還有智叟你不挖我跟你斷絕朋友關係。阿拉丁摸了摸肚子就連忙答應了,智叟顧着臉沒說話。

第二天,愚公便帶着阿拉丁去挖山,智叟過來愚公沒跟他說話,愚公也沒讓阿拉丁跟他說話。智叟無奈,幾天後放下臉扛着鋤頭便挖山了。

寒暑春秋,眨眼一年就過去了,阿拉丁因爲挖山勞累瘦了下去,但卻變的英俊起來,而智叟手上也有了個把力氣。愚公很是高興,有這兩個好幫手倒也幫了不少忙。

這天,三人一直挖到晚上,愚公回了家不一會兒就拿着一盞燈叫他倆收工回家了。

第二天,一早阿拉丁伸了懶腰起牀,不經意間看見了放在桌上的燈,阿拉丁興奮的大叫:“燈,我可以回家了,我可以回家了。”神阿拉丁一叫把愚公和智叟給叫來了。阿拉丁高興的說:“我可以回家了。愚公我可以把山移走,智叟我可以變頭毛驢給你。”“真的”兩人不相信。“真的!”阿拉丁大叫道。

王屋太行山下聚着村裏的鄉親們還有愚公和智叟,大家都是一臉不信和期戴的眼神望着阿拉丁,阿拉丁摸了摸神燈,沒反應可把阿拉丁急的又是摸又是擦的,好一會兒,才從燈裏冒起一陣綠煙,一個綠色的精靈出來,鄉親們一陣害怕,阿拉丁安慰不用害怕,綠精靈一臉疲憊不堪的樣子?阿拉丁忙問:怎麼了?“你是誰”綠精靈反問道。我是阿拉丁啊!我又變瘦了,你不認識我了,你……綠精靈眼裏閃過一絲光亮:主人,快帶我回阿拉伯吧!這裏的燈油我實在水土不服啊!趁着我還有些力氣,說出你一個願望吧!此時,綠精靈以經落影落現了,阿拉丁回頭望了望一臉害怕的鄉親們,還有睜着大眼的愚公和智叟。大叫道:“你們大家快點一起說出多年的願望!”鄉親們還有些遲疑不決。阿拉又大叫道:“快啊!要不,就沒機會了。”“把……把……這兩座該死的山移走”,衆人發瘋似的大叫道。精靈見阿拉丁滿是堅定的眼神,就點點頭,眨眼,山消失了,衆人相擁而泣。愚公也哭了,多年的努力今天終於……。不過,智叟和阿拉丁卻笑了。因爲。智叟看見了不遠處吃草的毛驢,而阿拉丁看見了不遠處掉在地上的魔毯。

《愚公移山》故事 篇12

在長達五年的開山歷程中,他們經歷了難以想象的艱險,終於用雙手改變了這座閉塞的小山村。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湖北省十堰市鄖縣柳陂鎮馬蹄溝村四面環山,風景秀美,離十堰市城區只有9公里,但由於大山的阻隔,村民們到十堰市城區趕集,要翻越大山,需3個多小時。

村民們世代用雙腳在大山裏踩出的一條羊腸小路,成了這個小山村與外界唯一的通道。山路狹窄陡峭,只能步行或推自行車。幾年前,就有村民摔死在山崖下。更有不少人在山路上摔斷了腰椎、胳膊和腿

馬蹄溝村種植着很多橘樹,然而到了豐收季節,卻常因交通不便而導致大量的橘子無法運出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它們爛掉。這裏因此成了柳陂鎮最窮的村。

“橘子賣一筐是一筐,別讓它爛在地裏。”那一年,50歲的村民朱習兵與兒子摘了兩筐橘子準備趕早市。半夜1點鐘,父子倆將橘子綁在自行車後座上出發了。朱建成掌着車把,父親打着手電筒,在後面幫忙推着。誰知在山路上,父親朱習兵不幸失足摔下了山崖……

馬蹄溝村民得知悲劇再一次發生後坐不住了。一番商議後,他們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開挖一條隧道,打開馬蹄溝村的希望之門!

然而,一個國家級貧困縣最貧窮的一個小山村,要憑一己之力,打通一條几百米長的隧道,談何容易。

“三年打不通就五年,五年打不通就十年,就是一鋤一鎬地挖也要把這座山挖通。”抱着這樣的信念,“馬蹄溝村隧洞工程”開工了。一位70多歲的老奶奶甚至將爲自己準備的棺材拿去賣了500餘元……

短短三天,村民們集資款和村幹部籌措的款項就達10多萬元。

兩個爆破手,一個20餘人的土班子施工隊,艱難地向大山深處掘進。

由於沒有防護通風設施,每放一炮後,工人們要等兩個小時,等隧洞有毒氣體散開後,再派一支小分隊進去。工程進度極爲緩慢,平均每天掘進不到1米。

10多萬元啓動資金很快就用完了。村委會以借貸的方式,又從村民們手中籌了16萬餘元。

此後,工程一直是不斷停工又不斷復工。

就這樣,五年之後,400多米的隧道終於打通了。隧洞的貫通,使馬蹄溝村與十堰市城區的路程由原來的3個多小時縮短爲半小時,也給馬蹄溝村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喜悅。村民們將原來荒廢的5000多畝山地重新耕種起來,還在四月份舉辦了“櫻桃草莓節”。有了便利的交通,不少城市居民也來到馬蹄溝村,在盡情品嚐新鮮的櫻桃、草莓之後,大家無不對這條手工開鑿的隧洞嘖嘖稱奇。

由於資金問題,隧洞只開鑿成2米寬2米高,僅能走摩托車和小汽車,貨車無法通行。但隧道中,正用摩托車將一筐筐橘子、板栗運往十堰市城區售賣的村民們,臉上都洋溢着驕傲而幸福的笑容。

《愚公移山》故事 篇13

北山有位愚公,年已九十,立志要把阻擋門前交通的太行、王屋兩座大山搬掉。率鄰子孫開山墾壤,用鍬挖、用肩挑,用箕畚運到別處去,一年往返一次。智叟勸他不要白費勁。愚公說:“我的決心下定了,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可以一代一代地搬下去。而山呢?搬掉一挑土,就少一挑土,這樣下去,還怕它不平嗎?”愚公的這種幹勁,感動了上帝。上帝就命令神把兩座山搬走了。

[教學內容]實踐的特徵

[簡要分析]這個故事的本意在於強調要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面對挑戰,克服困難。我們深爲愚公的這種精神所感動的同時,也不免要問:“爲什麼一定要用鍬挖、用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用現代化的機器和運輸工具呢?”因爲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其手段是客觀的:構成實踐手段的材料是物質性的東西;製造實踐手段不能隨心所欲,使用實踐手段也不能隨心所欲,它們都是由客觀歷史條件決定的。

《愚公移山》故事 篇14

【成語】:

愚公移山

【拼音】:

yú gōng yí shān

【解釋】:

比喻堅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堅定不移地進行鬥爭。

【成語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位老先生,他的名字叫作愚公。愚公家的門口有兩座好高好高的山,一座山叫太行,另一座山叫王屋。兩座山正好擋在愚公家的門口,讓愚公每天進出家裏都要繞好遠好遠的路!

有一天吃飯的時候,愚公突然對家人說:”我們全家一起合作,把擋在門口的兩座大山移開,讓門口的路可以直通到外面的大路上,你們看好不好呢?”兒子和孫子一聽,都點頭贊成說:”好呀!好呀!”。可是愚公的妻子卻搖搖頭說:”不可能的,你連搬一個土丘的力氣都沒有,還想搬移大山!就算你搬得動,那些挖出來的泥土石塊,你要扔到什麼地方去呢?”愚公和孩子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那有什麼困難的!我們可以丟到海里面去呀!”

第二天開始,愚公和他的兒子、孫子,三個人一起扛着鋤頭,挑着扁擔,到山邊開始挖。愚公的鄰居京城氏和她的小兒子,也興致勃勃地幫愚公一起做着移山的工作。這時候,有一個叫作智叟的老先生,忍不住嘲笑他們說:”愚公呀!你實在太糊塗了。你這麼老了,還要去移什麼山?就算讓你搬到你死掉的那一天,也不可能把大山移開來的!”

愚公聽了他的話,笑笑說:”智叟,你才糊塗呢!我雖然很老,我還有兒子可以繼續去做呀;兒子還會生孫子,孫子還會再生兒子,我們的子子孫孫可以一直搬下去,只要我們搬掉山的一層,就少一層,總有一天我們會把這兩座山搬走,天底下哪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呢?”智叟沒有話好說,只好走開了。

後來,山神和海神知道愚公要移山的事情,害怕愚公一家人永不停止的搬下去,會把山搬光,把海填滿,就跑去告訴天神,天神一聽:”嗯!這個愚公真是有恆心呀!我來幫幫他吧!”天神就派了兩個神仙去把王屋山與太行山揹走,放到別的地方去,不再擋在愚公家門口了。

從此以後,只要有人做事情不怕困難一直做,我們就說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一定會成功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