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碎片美文

本文已影響7.58K人 

今天公祭日,聽課,放南京大屠殺的一個黑屏視頻,沒有任何畫面,只有警報、炮火、啼哭。閉了眼,滿腦子的是慘烈的影片。今天讀蔣勳的《孤獨六講》,孤就是失去父母的孩子,獨就是失去子女的父母。一聽到裏面的各種啼哭,造就的豈止是孤獨?我們自幼都被灌輸了太多的打鬼子的影視作品和文學作品,隨意的打開閘門,就是一股洪流。前些日子看電影《一九四二》,真的感覺到弱國的悲哀。記得上世紀九十年代初,考入師範,圖書館開放借書,我借的第一本書就是《南京大屠殺》,一本褐色牛皮紙書皮的、薄薄的書,可能這就是一種家國情懷

孤獨碎片美文

從昨晚讀讀《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獨到許多有意思的片段。有些東西說到底是我們缺乏專業性,心理學是教師專業最基本的一個學科。但是,我們學歷教育中的心理學和心理國考中的心理學,與實操性的心理學相去甚遠。摘錄部分:

學生喜歡的十種教師:嚴而有度的、像媽媽的、實習教師、有寬容心的、熱愛學生的帥哥老師、溫柔的美女老師、風趣幽默的、充滿愛心的、以身作則說到做到的、真才實學的。

學生喜歡“美人”即美好的人;喜歡“喜歡我們的人”;喜歡“和我們相似的人”。

要做學生的重要他人——青春期的顯著特徵就是放棄了自己母親和老師作爲權威人物,更加重視“友誼”,即鐵哥們、鐵姐們;所以批評孩子的時候,一定不要公開場合下,雖然他害怕老師批評,但更害怕同齡人的嗤笑。

教師的七種武器:讚美、承諾、活動、成功、榜樣、人情、強化。

“破罐子破摔”“死豬不怕開水燙”,“活豬”怕開水燙啊,先幫助他們找到自尊,然後再去批評。青春期叛逆是一個人成熟的必經之路。一個叛逆的孩子首先是個聰明的孩子,只有認知發展到一定的階段,才能產生獨立的需要,只有聰明的孩子,才能發現成人世界的.不足,對成人世界進行批判;反之,一直沒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個始終聽話的孩子、可能是一個智商發展不高的孩子,在未來很難獨立面對困難和挫折的孩子。

之所以把上面這些話摘錄下來,也是因爲讀蔣勳的《孤獨六講》。我居然沒有從《學生管理的心理學智慧》書中走出來,沿襲了學生管理,來讀了《孤獨六講》的一大篇章。青春期的學生管理,其實質這也是一種羣體性文化和個體性文化的鬥爭。蔣勳講竹林七賢,講到儒家羣體文化的壓抑下,阮籍的山林長“嘯”、阮籍的母親去世時不流淚反而吐血暈厥、嵇康的“特立獨行”。其實,他們都像是叛逆期的孩子。

羣體規則社會,要求的是整齊劃一。蔣勳舉例說軍隊和監獄的統一發型、清兵入關的“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一下子讓我想起,年輕的時候做學生管理工作,把男生的長髮,粗暴的剪了之後,孩子那種執拗的眼神。說到底是一種監管思維。青春期是管不住、也是關不住的;孤獨也是管不住、關不住的。

羣體文化是沒有隱私的。蔣勳多次舉了張愛玲的文字爲例:在傳統的中國社會裏,清晨五六點,你起來,如果不把房門打開,就表示你在家裏做壞事。儒家傳統文化,不講究個人的私密性。所以我們自幼就被父母、老師、社會給廣佈於天下。不允許我們孤獨,從而我們也不允許別人孤獨。所以在學生管理的時候,想方設法打開他們的隱祕之門,窺探他們的隱私。如遇他們的孤獨,千方百計的消除。

羣體文化中受傷的總是“正直的人”。正直的人說實話,敢於爲自己辯解,所以我們就以爲他挑戰我們的威權,所以拼命的把他的正直和仗義執言打碎,讓他溶於羣體,成爲“順民”。這也就是我們不喜歡“刺頭”的根源。不一定所有的“刺頭”都正直,但是有些“刺頭”還是有存在的理由的。想到順民,一下子又想到《孤獨六講》蔣勳拿魯迅的《藥》說事。秋瑾的血饅頭,既沒能醫得孩子的肺病,也沒有醫得人們的愚。於是孤獨,更顯得苦澀。

儒家思想一直迴避死亡也迴避孤獨。儘管也談捨生取義、殺身成仁。但只不過爲死亡賦予了一些“仁義”的意義,其本質是恐懼孤獨、恐懼死亡。所以,纔會有那麼多人殉葬。

蔣勳說:孤獨是生命圓滿的開始。孤獨和寂寞不一樣。寂寞會發慌,孤獨則是飽滿的,是莊子說的“獨與天地精神往來”……

允許自己孤獨,也允許別人孤獨!

絮絮的寫下,孤獨的碎片……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