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生代閃辭還是加薪

本文已影響2.47W人 

職場新生代閃辭還是加薪,職場的生活充滿了競爭,在職場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在職場上不能耍小聰明,做事遊刃有餘是工作能力強的表現,在職場上,職場新生代閃辭還是加薪是很重要的。

職場新生代閃辭還是加薪1

現象 “90後”愛“閃辭”

日前,由北京市教委聯合北大、清華等發佈的《大學生職業適應狀況調查報告》引起了廣泛熱議。報告顯示:在畢業後短短三年內,變動工作達兩次以上的受訪者佔了57%,其中,變動工作達三次以上的佔32%。而根據本次調查,影響受訪者做出工作變動決定的三個最主要因素是:工資待遇、人際環境和工作地點。

前程無憂2020年和2021年應屆生調研報告也顯示最近兩年,在入職後一年內離職的應屆生比例均超過7成,並且在2021年的調查中,6個月內就離職的應屆生比例進一步上升,已超過了5成。

“閃辭”現象之所以飽受非議,大背景是企業培訓應屆生的成本在逐年上升。在企業感嘆“入不敷出”之餘,我們也能看到,“新生代”員工愛玩“閃辭”往往是因爲他們用挑剔的眼光看待工作,但同時又對自身的職業定位不夠清晰;“新生代”員工常常覺得自己手頭的工作不好,但又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可謂既具有個性又缺乏主見。

職場新生代閃辭還是加薪

分析 “閃辭族”的煩惱

網友“迷茫2號”是一名重點大學畢業的碩士生,他的煩惱具有一定代表性:“在我的試用期快結束時,領導找我談話,婉轉地表達了辭退我的意思,還給我總結了幾點理由:1. 不夠自信,不敢大膽表達,不懂的事情不敢問,導致最後交給客戶的東西出錯;2. 辦事粗心,工作中有較多瑕疵;3. 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沒動力沒激情;4. 對行業缺乏悟性,也不主動去反思總結與提高;5. 爲人處事不機靈,容易說錯話。我當時頭腦裏就一片空白,接下來我該怎麼辦?我從重點大學本科唸到重點大學碩士,一直都是循規蹈矩的好學生,如今有何顏面面對家人、同學與朋友啊!”

從這個案例我們能看到許多信息。首先,一個令人不可忽視的事實是,“閃辭”不一定是新人主動請辭。其次,這個案例中有兩點是很可貴的:一方面,領導在表達辭退意願時給出了理由,而這幾條其實也是很多大學畢業生所缺乏的“職場基因”;另一方面,面對極具個性但又缺乏主見的“新生代”員工,也需要企業拿出具有針對性且個性化的管理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職場生活,進而增加職業責任感和企業認同感。這也有利於企業控制招聘大學生的成本。

支招 “閃辭族”華麗轉身“加薪style”

第一招,找到屬於你的方向,是贏得高薪的第一步。處於職業起步階段的職場新人,往往只知道自己不想要什麼,但並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此時,需要通過工作實踐來增進自我瞭解,看看有什麼工作是能讓調動自己的積極性的`、什麼工作是讓自己覺得有成就感的……只有明確了自己的職業定位,才能讓自己的就業力、競爭力盡早進入積累階段,實現快速成長。

第二招,積累實力,搭建通向高薪的“階梯”。曾經有一首名爲《聽袁惟仁彈吉他》的流行歌曲倍受年輕人的青睞,歌曲內容說的是袁惟仁在音樂創作之上的艱辛付出,在出名前寫了幾百首無人問津的歌,直到很久之後纔等來了成功。職場新人在找到自己的方向後,需要花時間和精力一點點積累實力,而非蜻蜓點水般地對任何工作都淺嘗輒止,這樣難以在一個專業方向上有正向積累。建議職場新人給自己足時間和空間來培養內生涯的成長,而非過多要求薪資、環境等外生涯條件。

第二招,“時刻準備着”,抓住得高薪的機遇。除了做好技能儲備外,職場新人在心理上一定要有“接手大任務”的準備,而不是一副“可有可無”的狀態。我們發現有接近半數的客戶在做職業規劃諮詢時,並非自身沒有清晰的目標,而是因職業心態成熟度欠缺、自信心不足等問題導致了發展困難,最終錯失了種種機會。可見,職場新人要用開放、自信、靈活變通的態度去應對挑戰和機會,要“時刻準備着”。

職場新生代閃辭還是加薪2

95後職場新人閃辭多,過來人當做點什麼

近日,一則關於“95後平均7個月就離職”的調查報告引來網友熱議。隨着90後甚至95後步入社會,在這些職場新生代中,“一言不合”就離職的案例似乎越來越多。

這份報告給出的一組數據更加直觀:70後的第一份工作平均超過4年才換,80後則是3年半,到90後驟降到19個月,95後更是僅僅在職7個月就選擇辭職。

就業是民生之本,在年長一輩的人看來,對某一職業的堅守是毋庸置疑的美德,任勞任怨的品質和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工作者必備的道德標準,甚至“從一而終”的職業觀是許多“老一輩”人心中的期許和標杆。同樣對企業而言,自然也希望員工保持穩定,發揮長期工作優勢,爲企業創造良好的效益。新人離職,單位用人成本增加,無疑加大了企事業單位的運轉壓力。

但是年輕人第一份工作時間的變短,難道是因爲現在的年輕人天性喜歡辭職嗎?需要釐清的是,熱愛事業和盡職盡責依舊是不變的職場倫理,不過對事業的熱忱並不等於對某家單位的留戀,對不合適崗位的更換也並不代表對工作的懶散與懈怠。客觀上來說,除了某些特殊行業和領域,崗位的更替與人員流動的自由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就業機制靈活與自由之發展態勢。所以,對於90後、95後職場新人短期內更換工作的現象,不妨以樂觀之心態和包容之態度接納之。

問題的關鍵在於,作爲過來人的社會主流羣體,面對年輕人第一份工作時間越來越短的現象,該做點什麼,能做點什麼,儘可能地減少年輕人離職給他們帶來的損失。

首先是不歧視。對於第一份工作閃辭的年輕人,不先入爲主地以異樣的眼光看待他們,做到平常心待之。以積極的態度接納年輕人對人才自由流動的觀念,在機會和待遇上給予公平的對待,不給職場新人灌輸“職場毒雞湯”,不以潛規則約束和限制年輕人。

其次是多關懷,在企業中塑造積極健康的企業文化,堅持以人爲本,打造有溫度的優秀企業文化。尤其是對於年輕人,更多地加以關懷和幫助,給予更好的機會幫助年輕人成長,幫助年輕人培養起團隊觀念,快速融入集體。對於一些不可避免的人員流動,要主動減輕甚至消除其帶來的負面影響,減少因此給年輕人造成的混亂與不安。

此外,還需做好職前培訓和服務。在學校裏即加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課程培訓和就業指導,通過進行就業講座、職業規劃、入職指導等,配合用人單位,在學校即給學生們“提前預習”的學習機會,培養出符合時代需求的複合型人才。對於一些片面追求就業率的學校,更要改變自身觀念,放棄非得就業纔給畢業證、學位證等潛規則,努力提高學生就業質量,減少學生不必要的盲目就業,倉促就業。在學校外,政府、工會、企業應形成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係,提供全方位公共就業服務,破除妨礙勞動力、人才社會性流動的體制機制弊端,使人人都能通過辛勤勞動、自由擇業,擁有良好的職業發展前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