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

本文已影響1.28W人 

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當老師們看到桃李滿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學生成爲社會棟樑時,他們付出的愛就得到了回報。下面小編就來分享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一起來閱讀看看吧!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

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1

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往前走,同樣是熱愛與敬業》。

有古代全才美譽的亞里士多德說:“教育的根是苦澀的,但其果實是香甜的。”把愛獻給教育的人不僅有付出,也有回報。當老師們看到桃李滿天下,用心血培育的學生成爲社會棟樑時,他們付出的愛就得到了回報,他們就會欣慰地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這就是

愛的教育的真諦。

2006年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團的主題是“愛的教育”。霍懋徵老師從教六十年深刻感悟到:“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黃靜華老師“用心去愛每一位學生”,林崇德老師指出“嚴在當嚴處,愛在細微中”。他們都是把愛獻給教育的人,他們用自己平凡的工作鑄就了閃光的師魂,是我們學習的光輝榜樣。

師愛是師德的靈魂,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參加工作已經有8個年頭了,腦子裏經常會浮現出一些讓我感傷的畫面:離開幼兒園的時候,孩子們哭着跟在我身後喊:“石媽媽,不要走哇!不要走!”教了兩年的學生暗中得知我要離開的消息,在我最後一天走進教室上課時,他們一個個都眼含熱淚,欲言又止。看到這情景,我的心裏一陣酸楚,未語淚先流;他們也嗚咽出聲。還有王涵的奶奶和媽媽,每次見到我都會說:“石老師,你可不要調走哇!你要是能把我們家涵涵教到六年級畢業就好啦!”很遺憾,很遺憾我沒有做到。

事件

當武塘學校開學第一天我接待新生報到時,有的家長一進門就認出了我,熱情地說:“石穎老師,你來了?!你還記得我嗎?我家大孩子就是你教過的呀!現在小的也來讀書了,是你當老師太好了,我放心!”儘管我總會因爲曾經放棄那些我愛的和愛我的孩子而感到傷心自責,但一想到我在另一個地方又把愛澆灌到其他花朵上,培養他們好好成長,那份傷痛似乎又可以減輕些。無論別人怎麼評說,在我的心裏,學生對我的依戀、家長對我的信任始終是對我工作的最高獎勵。盤振玉老師22年不離開大瑤山,她說:“鄉村教師要有大山一樣的情懷。”我被深深觸動的同時就以這句話來時刻激勵自己:培養大山一樣的情懷,當好一名鄉村教師!

唐太宗說魏徵是他的一面鏡子,讓他看清了自己的是與不是。我把師德標兵作爲自己的鏡子,告訴自己要知榮知辱、愛崗敬業。

記得拉薩某中學的一位師德標兵說過:“西藏可以缺少氧氣,但不能缺少精神。”什麼是“不能缺少”的“精神”呢?我認爲它應該是一種執着追求、奮發進取的敬業精神。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是幹好一切工作的動力和源泉。榜樣的力量總是無窮大,時刻鞭策着我要牢記責任、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地完成工作。

剛進武塘學校的時候,因爲教師宿舍還未完工,老師們每天下班後都要趕回自己的家。也恰恰是在那時候,我正在要求自己努力學做一個敬業的`人。所以每天放學後,我會等到全部學生都離校、檢查教學樓的門窗是否都關好才鎖門離開。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心情會特別愉快,因爲我又一次超越了自己。要知道,在這以前我可是根本就不會想到要去做這些的。之後的一天傍晚,當我工作完準備離校時,正在門口施工的民工突然問我:“哎!你是這個學校的校長吧?怎麼別人都走了,總是你一個人走最後呀?”我笑着對他們說:“我不是校長,但我有責任讓學生全部離校清查完畢以後再回家。”

最後

沒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意識我也不會堅持去做這些事。我慢慢地體驗到什麼是“敬業”了。這是我以前從未有過的感覺,而且感覺那麼好。

教育情懷三分鐘演講稿2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我的教育夢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轉眼之間,我已由那個哼唱着“長大後,我就成了你”的懵懂少年變成了“傳道受業解惑”的教書匠。角色雖已更改,但那份對教育的執着於追求卻愈發的強烈。

雅斯貝爾斯在《什麼是教育》中這樣理解教育:“教育的本質意味着: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仍記得第一次背起書包走進教室的時候,王老師甜美的笑容,彷彿灑滿陽光向日葵,明媚而溫暖。我怯生生地伸出小手,被王老師輕輕地牽着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從那以後,王老師便成爲我模仿的對象,不管是說話的腔調還是寫字的姿勢我都力求做到一致。有一次王老師問我們長大後有什麼願望,我不假思索的脫口而出:老師!從此一個教育的種子在我的心裏被深深地埋下。最終我真的成爲了一名人民教師,或許這真真的應驗了那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走上三尺講臺的我,當面對着幾十雙澄澈的眼睛時,我忽然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有千鈞之重。 習 主 席曾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作爲萬千國人中的一員,我也要實現自己的教育夢。

記得之前曾看到過這樣一則新聞報道:在泰國的清邁機場一羣日本孩子們在機場候機的時候,沒有玩手機,沒有追跑打鬧甚至是大聲說話,而是一人一本書捧在手裏,安靜地閱讀。有機構曾做過一個調查中國人均閱讀量4.35本;日本40本、韓國11本、法國20本、以色列60本。從上面這些數據可以明顯看出,我們中國的人均讀書量少的驚人。

爲了讓農村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我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進行演講。演講的主題自擬,可以是講故事,可以讀美文還可以談閱讀體會。形式多樣自由發揮。當學生走上講臺演講完畢後我會及時進行評價,對於學生的閃光點放大表揚,對錶現優異的學生頒發證書以增強其成就感。慢慢地學生們由最初的機械應付變成了精心準備,閱讀也由一項苦差事變成了頭等的幸福事。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爲了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閱讀,我對自己也嚴格要求,廣泛涉獵各種題材的書籍,豐富自己的課外知識,讓自己變成一個有書卷氣息的老師。之前讀《詩經》,被裏面的一句話所吸引: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作爲一名男語文老師,我將其作爲自己的人生信條,努力去踐行這八個字。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做一個溫潤如玉的人,就像王老師那樣去感染身邊的每一名學生。

去年,一檔電視文化欄目《中國詩詞大會》強勢迴歸,一股文化勁風席捲中華大地。我也順勢在班裏也開展飛花令活動,將學生們自己積累的詩詞得以應用。學生們認真準備,積極參與。那一句句從遙遠時空飄來的詩句如一曲曲婉轉的歌曲在學生的口中傳唱,在我們的耳際生花。這樣無形之中增加學生學習古詩文的興趣,從而提升自己的文化素養。

我曾夢想着,在一間寬敞的教室裏,陽光透過偌大的玻璃窗傾斜而進,流淌到教室的每一個角落 。學生們捧着書,笑着,讀着,笑聲、讀書聲瀰漫着整間教室。到時,讀書成爲一種生活習慣,書籍成爲我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爲有夢,我奮力前行;因爲有夢,我無怨無悔。讓夢想照亮現實,讓讀書成就人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