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種拖累孩子的父母

本文已影響2.04W人 

幾種拖累孩子的父母是哪幾種呢?父母總是覺得自己做的什麼都是爲了孩子好,可孩子需要你這些嗎?父母該放手時就放手,爲了孩子好也是爲了自己好,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幾種拖累孩子的父母的相關內容,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幾種拖累孩子的父母

幾種拖累孩子的父母1

愛玩電子產品的媽媽這類媽媽就是每天沉迷於電視、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媽媽,有點空閒時間,刷個微博上個微信,再看個綜藝節目,追個電視劇。把時間都用在了這些事情上面,那有時間和孩子做個遊戲,進行一下親子閱讀,走進自然感受一下呢。不僅失去了很多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也會影響到孩子,比如孩子也沉迷於電子產品,不愛和別人交流等。

過分愧疚性媽媽過分愧疚型的父母總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抗。在中國,有些家長總想讓孩子一直在自己的呵護下生活,把孩子的錯歸到自己身上。之前在幼兒園附近看到過這樣一個畫面:孩子忘帶作業了,卻埋怨媽媽:“都怪你,忘了給我帶,害我被老師罵!”面對孩子的埋怨,媽媽不惱反而道歉:“對不起,媽媽一着急就忘了。”爲了讓孩子少點愧疚感,不哭鬧,把責任怪罪在自己身上。對孩子的疼愛到了極端!卻不知道這樣的付出,其實是在害孩子。媽媽們總有一天需要放手,當孩子碰到解決不了的難題,他只會怪別人、找客觀理由的品性,無法找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更沒辦法進步。

攀比型媽媽別人家的孩子永遠都是神一樣的存在,有的媽媽也從不說自家孩子不好,但總是表揚別人家的孩子優秀。這種做法不僅會讓孩子反感還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每個孩子都是獨立存在的個體,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最大的開發出孩子身上的潛力。

過分謙虛型媽媽過分謙虛媽媽容易壓抑孩子的天性,有時候家裏來個客人,孩子就會比較興奮,愛表演一下自己的“拿手絕活”,有時候太活波了,有時候也不免出差錯,客人誇獎孩子,而媽媽總會“謙虛”的否認,再指責一下孩子就是人來瘋。其實,孩子的自尊心有時候比大人還強,好與壞的界限分的很明確,經常對孩子“謙虛”會讓孩子喪失自信心,對此反感也可能會自暴自棄。

控制慾望極強的媽媽控制慾望極強型的媽媽,把“聽話”當作評判孩子好壞的標準,孩子一定要按照自己規劃的人生走,如果沒有,就是“叛逆”。這樣的事情我們身邊一定有,孩子長大了,媽媽還會去管,最終成爲了“媽寶”或是沒有獨立思想的人。

幾種拖累孩子的父母2

有時候,父母的'眼界與思維,好比是一顆種子,輕而易舉就植根於孩子心中,有的長着長着會枯黃萎謝,有的卻能一路生機盎然。

一大早,我和女兒到校參加家長會。

在校門口,校方特意安排了幾名學生做“小迎賓”,會給每位進校的家長遞上一瓶礦泉水:“叔叔阿姨好!”

在填“報到表”時,我們遇見了女兒的同桌範蕾母女,寒暄了幾句。

當越來越多家長出現時,範媽媽不知到哪裏去了,只留下範蕾和我女兒等幾個同學在閒聊。再看見範媽媽時,她手裏多了兩瓶礦泉水,加上之前剛入校門領的,一共有三瓶。

無意間,我聽到範媽媽小聲竊笑了一下,低聲跟範蕾說:

小蕾,這下咱們有好幾瓶‘免費’了!那些小迎賓真好玩,每次有家長進來就發礦泉水,根本就不曉得我進來了幾回。

閨女啊,過日子就得節儉,這些水不拿白不拿。

範蕾懵懂地點點頭。

我裝作沒看見,卻暗想:對“節儉”這個詞,範媽媽是不是有什麼誤解?

開會時,作爲同桌的家長,我和範媽媽坐在一塊。

當孩子的成績單發到我們手上時,範媽媽一臉哀怨:“還是考得這麼差,完了。”

我安慰她,說孩子看上去挺機靈的,可能還需要多找找方法。

她說:“別提了,我給她算過命的,她八字不好,唸書可能真沒啥出息,得想想其他路子。”

望着書桌上範蕾字跡端秀的作業本,我不禁多心了:有一個教育觀念存在謬誤的媽媽,範小朋友的未來會怎麼樣?

著名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

有一對什麼樣的父母,是我們最大的命運。

父母,不僅是我們物質生命的給予者和保護者,也是我們心靈生命最重要的影響者。

父母是孩子的“首任”老師,決定了孩子的“出廠設置”,對孩子的影響最爲直接、深遠。

然而,若是父母的育兒觀念僅僅是源於“過來人”的生活經驗,囿於僵化、老舊的“老思想”,有失偏頗、走進誤區,只能算是一種耽擱孩子的“僞三觀”,極有可能拖累孩子的一生。

這,絕非危言聳聽。

小時候,我們全家從農村遷入縣城,住進了爸爸單位的宿舍樓。

很多鄰居都對初出鄉村的我們很友善,但我們隔壁家的林家則不然。他們打量着我們的眼神,總帶着一種隱約的鄙夷。

一天,奶奶給家門口給我們小姐弟剝香蕉吃,林家5歲的孩子明寶也在家門口玩着發條青蛙。

看我們吃香蕉,明寶嘴饞地吞着口水。

奶奶就掰了一根,剝好後遞給明寶:“娃兒,你也來一根吧!”

明寶正要開心地接過來,林爸爸聽到動靜,竟從屋裏走出來,生氣地將明寶的香蕉一把奪走,嫌棄地丟進垃圾簍裏,並斥責驚泣着的明寶:

“學精點!都叫你別拿鄉巴佬的東西了!他們不愛講衛生!而且老人還會有股‘老人味’,你還拿!”

然後一把拽着明寶回家帶上門。

奶奶氣炸了,但她人太寬厚懦弱了,就強忍了下去,從此對其避而遠之。

我再大一點,就經常聽到隔壁林媽媽一聲聲催促:“明寶,快寫作業啊,媽啥都依你,等等就去買聖鬥士!”。

晚飯時,林家外婆會給明寶餵飯,明寶一邊玩着玩具,一邊還很不耐煩:“不要雞蛋了!難吃死!你還喂!”那年,他已經7歲了。

後來,我們搬家了,從此沒有見過林家人。

很多年後,我媽在買菜路上偶遇了一位當年的老鄰居,閒聊之下,才得悉明寶初中沒畢業就輟學了,和幾個“大哥”混在一起。

有一回他幫人去打架,把腿給搞傷了……

現在,一事無成的他,拖着一條殘腿在家白吃啃老,林家爸媽愁死了——大家不免驚訝又嘆惜。

現在想來,林家父母那樣的“僞三觀”,自孩子童年伊始,就在慢慢地把他往歧路上推啊。

不識得尊重人、過度溺愛——光這兩點,就足夠把一個孩子養“毀”。

也許,他們以爲那是爲孩子“着想”,教他“精明”一點,卻沒料到,那是一種“有毒”的愛。

關於教育孩子,魯迅先生曾有一句很“犀利”扎心的話:

“將來的命運,早在現在決定。故父母的缺點,便是子孫滅亡的伏線,生命的危機。”

做了爸媽,得擺正心態,多些反躬自省,努力提高自身修養,給孩子灌輸正面的、積極的心靈能量,促使孩子健康、陽光地成長——這是做父母的要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