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波的短文集錦

本文已影響1.1W人 

潤瓜釋嫌

文/趙元波

趙元波的短文集錦

戰國時期,宋就在楚樑交界的邊境地區當樑國的縣令。

兩國駐邊境軍營的士兵都在各自的地裏種瓜。樑國的士兵勤快,經常給瓜澆水施肥除草,精心管理,綠油油的一片,長勢喜人,宋就爲此嘉獎戍邊將士。一境之隔的楚國就不一樣了:士兵們有點懶散,疏於管理,田裏的瓜一副病懨懨的樣子。

一天,楚國的縣令視察邊境,見邊境線兩側瓜田裏的瓜反差如此之大,怒斥楚國士兵邋遢懶散沒有把瓜種好,戍邊失職,形同兒戲,要是打起戰來,那還得了,得整改。

等縣令走後,楚國士兵們怒火中燒,覺得正是因爲樑國那邊的瓜種的好,對比鮮明,把他們種的瓜給比了下去,導致他們受到責罵,一氣之下,到了晚上,這些士兵就越過邊境線,悄無聲息地到樑國人的瓜天裏,把瓜藤往上提了提。可想而知,到了第二天,樑國人瓜田裏的瓜經太陽一曬,枯死了。

樑國士兵弄清了事情的原委,氣憤難當,來而不往非禮也,都捲起袖子,拿起武器,準備向楚國士兵討回公道:你不仁,就休怪我不義,我們樑國又沒招你惹你,憑什麼把好端端的瓜給毀了。縣尉把士兵們的心聲報告給縣令宋就,宋就一聽說:“這怎麼能行呢?這樣下去,循環往復,冤冤相報何時了,冤家宜解不宜結,人家用損招,咱們可不能也用損招呀!我看這樣,不如咱們每晚都派人過去,偷偷地爲他們澆灌瓜田。”

就這樣,樑國士兵就在每天夜間偷偷地去澆灌楚兵的瓜田。過了一段時間,楚國人發現,他們瓜田裏的瓜也像樑國人的瓜一樣長勢良好,經常有人給他們的瓜田澆水,楚國士兵感到奇怪,就注意查看,才知道是樑國士兵在暗中幫助他們管理瓜田,心裏很慚愧,於是帶着禮物向樑國人賠禮道歉,雙方重歸於好。

以怨報怨,就像兩腿陷進爛泥裏,怨恨只會越積越深;以德報怨,德可釋嫌。凡事以寬容爲懷,以大局爲重,以退爲進,退一步絕不是怯懦,也許就是化解矛盾的契機,改善關係的開始。

一掌識出夫人來

文/趙元波

古代有一個相士帶着徒弟行走在江湖,走南闖北,頗通人情世故。

一天,來到一座縣城,縣官有意刁難他說:“聽說你善於相面,現在有三個人,一位是我的夫人,其餘是她的婢女。你若能認出哪一位是夫人,方能在本縣擺攤相面,否則的話就是‘妖言惑衆’,必將嚴厲懲處你!”

相士一看面前的三個女子,衣着髮型一致、年齡相仿,都是面無表情。於是故作鎮靜地對縣官說:“這麼簡單的事,我徒弟都辦得到!”

他的徒弟應師父之命,將三位並排端坐的女子從左往右看,從右往左看,看了半天,仍然一頭霧水,不知道究竟哪一位是夫人。他滿臉迷惘地對相士說:“師父你沒有教過我啊?”

只見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的腦袋上。同時,順手一指其中一位女子說:“這位就是夫人!”在場之人全都呆住了,沒錯,這人還真會看相。

爲什麼相士輕而易舉地辨認出縣官的夫人呢,難道是他真的有什麼特異功能?原來,相士一巴掌拍在徒弟腦袋上時,師徒二人的模樣非常滑稽,少見世面的兩個丫環忍不住掩口而笑,那位依然端坐,面無表情的女子自然是見過世面又有教養的夫人啦。

一滴水可見太陽。很多時候,一個細小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教養修爲,這就是人與人的差別。

非洲豹教子的啓示

文/趙元波

非洲豹捕獲到獵物後,不是立即將獵物咬死,而是把活的獵物叼到幼豹面前放下,故意放獵物一馬,讓獵物逃生,然後驅趕幼豹去追趕早已失魂落魄的獵物,如果幼豹想在中途泄氣或停下來的話,豹媽媽會憤怒地張開大口,毫不留情地去撕咬幼豹,豹崽們起先是尖叫着躲閃,但是很快它們很快領會了母豹的良苦用心,立即抖擻精神地奮力追趕那死裏逃生的獵物,直到將他們重新逮住爲止。

豹媽媽撕咬豹崽是用冷酷的方式培養他們捕獲獵物的本領,給幼豹以示範,傳授捕獲獵物的方法。

教育孩子,不是把現成的結果拿給他們,而是讓孩子們在生活中學會生存本領,通過言傳身教,傳給它們捕獲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把獵物給它們,動物們知道,人卻未必會,常常在教育孩子上犯傻。

坦腹成佳婿

文/趙元波

東晉時期,王家是當時四大家族“王、桓、謝、郗”中勢力最大的一派,大樹底下好乘涼,其他家族都想以聯姻的方式攀上王家。

太尉郗鑑有個女兒年方二八,視如掌上明珠,人長得漂亮,待字閨中。郗鑑聽說丞相王導家裏子侄們一個個都丰神俊朗,儀表堂堂,於是生出了想在王家子弟中爲女兒招女婿的念頭。王導說:“我們王家子弟衆多,任由您到家裏挑選,凡你相中的,不管是誰,我都同意。”

王家的子弟早就聽說郗鑑的女兒貌美如花,都卯足了勁,仔細打扮一番,希望自己能成爲郗家的乘龍快婿,抱得美人歸。

郗府管家來到東廂房,看花了眼,覺得王家的子弟個個都不錯,一時拿不定主意該選誰。

最後,郗府管家來到東跨院的書房裏,看見靠牆的牀上一個袒腹仰臥的青年人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來,這個年輕人在來相府的路上由於賞玩東漢著名書法家蔡邕的古碑,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什麼事都不放在心上,把相親的事早拋到九霄雲外去了。當他急急忙忙來到相府,天氣實在太熱,就隨手脫掉外衣,袒胸露腹,邊喝茶,邊想着蔡邕的書法。

管家回到府中,對郗鑑說:“王府的年輕公子二十來個人,聽說郗府覓婿,都爭先恐後,唯有東牀上有位公子,非常隨意,坦腹躺着,滿不在乎,若無其事一般。”

郗鑑聽管家這麼一說,覺得此人非同一般,於是親自來到王家來,見這個年輕人既豁達又文雅,才貌雙全,當場就下了聘禮,擇爲快婿。這坦腹東牀的人,就是後來大名鼎鼎的書法家,被譽爲“書聖”的王羲之。

沉迷於書法中的王羲之最自然,不矯情,不做作,這恐怕是郗鑑選中他作爲女婿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塑料花看起來不錯,卻不如自然開放的玫瑰看起來有活力,自然的`纔是最美的,最真實的。

吃泥鰍的哲學

文/趙元波

小時候,每到秋天,水稻快要收割,稻田裏不需要水,需要把稻田裏的水排幹,那是我們最高興的時候,水一排幹,捉躲在稀泥裏的泥鰍就成了我們的拿手好戲,捲起褲腳,用手挖淤泥,就可以把稀泥裏的泥鰍一一捉住,不消半小時,就可以捉上一腰籮,足有兩斤還多。

到了晚上,母親就把那一條條泥鰍放倒油鍋裏煎了吃。冒着熱氣的油鍋裏,隨着一條條泥鰍的放入,頓時炸開了鍋,油星亂濺,這些泥鰍要在鍋裏跳上好大一會兒不知名的舞蹈,才漸漸安靜下來,有的泥鰍甚至在生死關頭會用盡全力跳出大鍋試圖逃生,竈間也被炸起的油星弄得一片狼藉,有時人不注意的話,會被鍋裏炸起的熱油給燙傷了手。

泥鰍煎了吃有危險,後來母親就換了一種吃法。在鍋里加上水,放入作料,把泥鰍一條條地放進鍋裏,慢慢加熱,不知不覺中一鍋噴香撲鼻的活水魚就做成了,沒有活蹦亂跳,也沒有油星四濺,安安靜靜中,泥鰍就成了美味佳餚。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世間最大的危險不在於電閃雷鳴之中,而在於靜水下的波翻浪涌,

富翁的過人之處

文/趙元波

北宋時期,杭州有個富翁家財萬貫,臨死的時候,家中只有一個三歲的兒子,根本無法繼承家業。沒辦法,富翁只好讓女婿當家來掌管家業,並立下遺囑:將來等兒子成人時,家產的十分之三給兒子,十分之七給女婿。

後來,富翁的兒子長大了,投訴官府,要自己應得的那份家產,富翁的女婿則帶着富翁的遺囑來到官府。

當時是張詠當杭州主管,看完遺囑,張詠對年輕人說:“你父親真是明智。他死時你只有三歲,託你姐夫照料,如果遺囑不寫明分家產的辦法,或者寫明將來你得七成,你姐夫得三成,你只怕早給害死了,哪裏還能長大成人呢?”

按向來傳統,家產傳子不傳女。張詠於是判定家產七成歸富翁的兒子,三成歸富翁的女婿。

這個富翁的過人之處在於即使日後他的兒子遇不到張詠這樣的有智慧的官員,哪怕只照着遺囑而得三成家產,也遠遠勝過被姐夫害死。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