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衞填海讀後感

本文已影響8.6K人 

看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精衞填海讀後感,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衞填海讀後感

精衞填海讀後感1

如果有人問我這個寒假最大的收穫是什麼?我會自豪地告訴他,那就是我通過閲讀《神話故事》這本書認識了許多傳説中的神話人物,如大力神勇、為民除害的共工,美麗善良、嚮往人間自由生活的織女,捨己為民的醫藥之父神農。

其中最令我感動的要數立志填平大海的精衞了。精衞本是太陽神炎帝的女兒,有一天駕駛一葉輕舟東遊大海,船被風浪打翻,她不甘淹死,靈魂化作一隻名叫“精衞”的小鳥,它一心要填平東海,雖受到東海的百般嘲諷,卻不停息地堅持着:“哪怕是幹上一千萬年一萬萬年,幹到宇宙的終盡,世界的末日,我也要把你填平!”多麼執着的精衞!多麼堅強的精衞!小小的精衞以其打不垮的信念,堅持不懈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靈!大海每天都奔騰着、咆哮着,露出雪亮的牙齒,面對它,精衞從沒有想過放棄,而我呢?暑假裏,媽媽安排我練習書法,開始的幾天,我興致勃勃。但好景不長,慢慢覺得手臂酸了,脖子僵了,於是我的意志也垮了,結果半途而廢,一事無成。生活中,學習上,每每遇上攔路虎,我沒有迎難而上,而是要麼依賴家長,要麼掉頭就跑。

現在想想,真是慚愧得無地自容。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我們目標專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恆而不半途而廢,就一定能實現我們美好的理想。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尚能移山,精衞何愁填不平大海呢?

精衞填海讀後感2

我想起來在小學一年級課本上學到的第一則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就是《精衞填海》,那個時候我還無法理解為什麼精衞想要變成一隻鳥去填補大海,直到後來經過幾番探討,才知道了這則神話故事下看似荒誕的`表面藴涵着的令人深思的精神意義。

這則故事給人的讀後感就是離奇,一般人會首先想到他為什麼要去填補大海,而這明明是一項可望而不可即的工作。但是經過進一步的通讀,你又會心生敬佩之情,因為你會為精衞大無畏的犧牲精神所感動,而這種精神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在強調着的一種文化精神。

這則故事的讀後感應該值得寫一下傳統文化的精神。這則故事正是傳統文化的代表,他通過把博愛、犧牲、正義、勇敢、堅強等一系列的優良傳統融入到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中去,從而引起讀者的興趣並通過故事把這種優良傳統潛移默化,從而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同時也保證了作為故事的載體他能夠延續千年,讓這種傳統文化生生不息。

《精衞填海》另外一個讀後感是我們可以聯想到《山海經》,那是我們傳統故事的一個集錦,同時也包羅萬象了眾多的怪力鬼神,可以説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化寶典,通過從這部書中進行考究,我們還能獲得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穫。

精衞填海讀後感3

《精衞填海》這個神話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吧!

最近,我又讀了一次。炎帝的女兒叫女媧,一天,炎帝不在家,女媧想去看太陽,就自己去了太陽升起的東方。突然,海面上颳起了大風,把女媧坐的船給刮翻了,女媧死了。可是,女媧的身體卻化成了精衞鳥,她決心要把大海填平,不讓大海再去害別人。可是,大海卻嘲笑説:“小鳥,你以為能把我填平嗎?別做夢了。”但是,精衞毫不理會。它堅信;只要持之以恆,總有填平的一天."歷史車輪在前進,過了幾百年幾千年,那個害人的大海終於被填平了.人們敬佩精衞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把精衞稱為神鳥。

重讀這個故事,引起我的聯想:在我身上也發生過這類事情。前幾天,我去上奧數課,在老師留的家庭作業裏,我有一道題不會做,回到家裏問媽媽。媽媽鄭重地説:“你自己多看看,一定能會的。"我就一直反覆念題,反覆思考,最後做出來了,媽媽和老師都表揚了我。

看,這豈不是警衞精神鼓勵的嗎?希望大家都能學習精衞填海精神。

精衞填海讀後感4

在我小的時候,媽媽就和我講過很多的故事,我最喜歡聽成語故事。其中,我最讓我記憶猶新的是《精衞填海》,這也就是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故事。

這個故事的內容是這樣的:傳説炎帝的女兒駕船到東海遊玩,不幸被淹死了,她的靈魂化為一隻叫精衞的小鳥,因為小鳥痛恨大海奪取了它年幼的生命,精衞就常常去西山叼一些石頭和樹枝,填平大海。有一天,大海説:“哈哈!精衞你別白費力氣了,你再做一千年,一萬年,也別想把我填平!”精衞説:“大海,總有一天你會被我填平的!”就這樣精衞填了一百年,一千年,甚至一萬年!

從這個成語故事裏,我感受到只要堅持不懈就沒有不能實現的事,這個故事對我們以後的日常生活和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在以後的學習當中,如果遇到困難,我決不輕易放棄。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