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起源與來歷

本文已影響2.55K人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筷子是我們吃飯都要用到的餐具,筷子是不可或缺的進食工具,也是中國傳統國粹。關於筷子民間的傳説也不少,下面來了解筷子的起源與來歷是怎麼樣的。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1

1、筷子的起源

原始社會,人類靠採集漿果和狩獵為生,這決定了就餐方式簡單粗暴,就是用手抓取。隨着生產工具的進步,我們的祖先學會了使用陶器烹煮食物。這就導致無法再使用手抓的簡單方式來進食。因此,他們學會了使用兩根木棍夾取陶器中煮熟的熱食。

2、筷子的發展

筷子古稱梜(音同夾)和箸,可以看出早期的筷子是竹製或其他木製的。我國目前出土的最早的筷子是在殷墟發掘的商時期的銅筷子。埋藏於地下的木質筷子早已碳化,只能見諸於史書中。

但銅製筷子卻歷經千年依然散發着解答歷史謎團的光芒。商朝時,青銅冶煉技術成熟,統治階層開始鑄造、使用各種青銅鼎來進食,原始的進餐用具陶器開始被統治階級淘汰。

《韓非子·喻老》中有言:“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可以看出,商紂王時就已經使用了象牙筷子了。

筷子作為基本的進餐工具,即使再為普通的平民百姓,也能做到人手一雙。無論是竹製抑或其他木製,都隨着中國老百姓勤勞的雙手搖擺了千年。而富貴階層手中的象牙筷,玉筷,金筷無論如何精妙絕倫,也只是歷史的見證者。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

3、箸向筷子的轉變

筷子在先秦時期稱為“梜”,漢代之後開始稱為“箸”,明朝時開始出現“筷子”的叫法。《禮記·曲禮》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梜”,《急救篇》説:“箸,一名梜,所以夾食也”。而“箸”向“筷”的轉變始於明朝的吳中地區,也就是今天的蘇州和上海周邊。

因為這些地方特別講究避諱,又加上這些地方船運較多,因此“箸”這個音就容易讓人聯想成船住。為了避諱,就反其道而行之,以箸為快兒,寄託了船家對行船暢快的.美好願望。

發展至清代,南北交流使得“筷子”的叫法傳播至大江南北,並很快被北方接受。因此,早期“筷子”其實是“快兒”,是沒有竹字頭的。只是後來人們給加上去的。

同樣作為筷子的使用國家,日本依舊稱之為“箸”而不是“筷”,因為日本人沒有避諱的習慣,也就不存在改變“箸”的稱呼的情況了。

4、筷子中的傳統文化

筷子在與中國人民的朝夕相處中,已經不是單純的進餐工具那麼簡單了。它也融入了中國人的信仰與行為規範。比如,中國將“三長兩短”視為死亡,因此忌諱將長短不一的筷子擺放在餐桌上;比如,用筷子敲擊碗盤,是乞丐的行為,及其不恰當;比如,將筷子插入盛好的飯菜中被視為是向死人上香等等。

中國人,通過一雙筷子嚐遍天下所有的酸甜苦辣。不管在什麼時候,不管離家多長時間,中國人都會想念家裏那一雙為自己帶來美味味覺的筷子。拿起那雙筷子,才知道自己的歸路。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2

中國筷子的起源直至今還沒有明確的説法,但至少已有3000年的歷史了,據《韓非子·喻老》中所記:“昔者紂為象箸,而箕子怖。”可得知3000多年前的中國就已出現象牙筷子了。現如今發現最早的筷子是出土於河南省殷墟銅筷子。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 第2張

筷子的起源

關於筷子的來歷的説法有三種,一種説是妲己為了討得紂王的歡心而發明了用玉簪作為筷子;二種説是姜子牙受到神鳥啟發而發明了絲竹筷子;三種説就是在大禹治水時期,只能在野外進食,為節約時間大禹把樹枝折下來當做筷子撈取熱食,這是筷子最初的雛形。

筷子在先秦時代被稱為“梜”,漢代時已稱“箸”,明代開始稱“筷”。古人對筷子的要求筷子必須一頭圓、一頭方,圓象徵的是天;方象徵的是地,對應則為天圓地方,這是中國人對世界基本原則的理解,中國人講究“陰陽兩和”、合二為一”,意求圓滿和諧。

製作筷子的材質多以木質或竹製為主,也有用象牙、紅木、金銀等名貴材料製成的工藝品箸,更善運用各種雕刻工藝,彰顯典雅,富有古典氣質。而竹木筷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十分常見的。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3

一、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

筷子,長期以來存在一個疑問。據文獻記載,周秦時候吃飯,還普遍喜歡直接用手抓。《禮記,曲禮》記載了聚餐時抓飯不得亂傳或把粘在手上的飯再撥放回去。

直到漢代,用“箸”的故事雖不少,但《史記》説:“箸”是壺尊之類。特別使人納悶的是:在許多出土的器物上,杯、盤、碗、碟以至於鈎、叉等微物都屢見不鮮,唯獨未發現有筷子的形跡。

直到解放後,雲南大理洱海附近發現了一座銅棺墓,墓中有銅製的牛馬、矛劍、鋤鐮以及筷子等共九十多種,初步的鑑定認為大約是西漢前後的遺物。如果這個鑑定不錯,對於“箸”就是筷子,以及用筷子在漢代已較普遍,就可以不再存疑了。

二、“箸”後來為什麼變成了“筷子”

為什麼“箸”到後來就被稱做了“筷”呢?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認為:吳地風俗,行舟之人諱説“住”,“箸”、“住”同音,所以便叫箸為“快兒”。《推篷寤語》則説:世人常諱惡字而呼之為美字,“箸”音諱“滯”,故反其意而稱為“快子”。呼“快”既久,再考慮到箸多用竹製,後來就索性在“快”上加個竹頭,而創成“筷”這個新字了。

筷子的起源與來歷 第3張

三、有關筷子的傳聞軼事

筷子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有關筷子的傳聞軼事很多。我們來列舉一些:

1、張良曾用筷子作形象示意,為劉邦制定翦滅項羽的戰略。

2、韓凝禮用筷子預卜唐玄宗平定內戰的勝敗。

3、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意識到曹操在盤問試探自己,趕忙借驚雷之聲,將筷子失手落地,從而化險為夷。

4、《儒林外史》寫范進中舉不久,喪母守孝,湯知縣請他吃山珍,范進還是不肯進餐。最後,湯知縣換上白竹筷子,范進才進食吃飯。原來在范進眼裏,唯獨白竹筷子才符合“孝道”

四、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國家有哪些?

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後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目前,世界各國以筷子為日常飲食工具的,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蒙古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

其它國家飲食工具大致分為兩種:一是使用刀叉勺子的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二是使用手抓飯的國家,如印度和非洲、西亞、東南亞的部分國家和地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