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

本文已影響2.9W人 

,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因為智商高意味著孩子聰明,學習能力很強,其實未必是這樣的,來看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

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1

毫無疑問,智商高的小孩一開始學習新知識或者技能肯定會相對更快,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做支撐,那他的高智商並不能一定就可以等同於好的學習成績或者工作能力,如果他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有很好的反思總結能力等,他的高智商其實就是無用的。

對於我們寶寶的意義:認知能力是今後一切學習能力的加速器,在幼兒早期,注重寶寶認知能力的培養,可以最大化地將智商真正轉換成“聰明力”。

認知到底是什麼?

認知是能力,而且認知是由一系列能力組成。這些能力其實對於我們成年人並不陌生,只不過有時我們沒有有意識地去把這些能力和嬰幼兒認知發展建立聯絡。

1 、知覺

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

知覺包括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它是寶寶最初認識這個世界的途徑。它就好比一個接收器,知覺正常運作,那自然就可以順暢地接收外部世界的刺激。

2 、專注力

專注力是指對於某個物體、行動或者想法可以持續保持一段注意力的能力。寶寶生來就是有專注力的,每個寶寶一開始的.專注力時間都差不多。但到了學齡期開始,我們就會發現有的寶寶注意力更容易集中,有的寶寶就不行。

這裡的差距就在於,我們從小有沒有注意保護好他們的專注力,有沒有幫助寶寶慢慢鍛鍊並延長他的專注力。

3 、運動能力

大運動是寶寶所有發育發展的基礎,而核心力量是基礎中的基礎。當一個寶寶還無法很好地抬頭或者獨坐,那他有限的精力都會集中用在讓身體維持平衡上,而無法再有能力去接受外界的新刺激。

經常有媽媽會和我說,“我家 8 個月了,還不會獨坐,正在康復。但最讓我擔心的是,他不會指人指東西,擔心他認知延誤。”

這裡一定需要區分“能力”和“意願”。要知道如果一個寶寶還無法獨坐,那他的肩膀穩定性一定不會強,那很有可能他即使有意願想要指東西,但他的大運動延誤讓他沒有這個能力去做這個動作。因此關鍵是把落後的大運動補上去。

4 、語言能力

在美國 3 歲之前是不會測試智商的, 1 歲之前是不會測試認知的(認知最有借鑑意義的測試也是在 3 歲以後)。

之所以會有這樣一個年齡節點,就是因為語言能力在認知和智商上有很關鍵的作用,當一個孩子可以明白表達自己思想時,我們才能對她的認知和智商有更好的解讀。

5 、其他一些軟實力

認知的另一大塊構成,英文叫做 Exective Funtions ,我把它叫做軟實力。它是由一系列軟實力組成,這些軟實力可以幫助我們完成目標為導向的任務。比如,解決問題能力、情緒自我調節能力、計劃統籌能力等。

這些能力聽上去似乎和寶寶很遙遠,但其實寶寶天生都是具備這些能力的,但在成長過程中,由於我們家長的“熱心”、“誤解”而被扼殺了或者抑制了。

比如, 9 個月的寶寶看到自己愛吃的泡芙零食罐,剛想自己開啟,父母已經幫忙了,於是我們的“好心”就剝奪了孩子一次解決問題的能力。

再比如,孩子突然大哭大鬧,父母不瞭解這是孩子在表達她的需求,而是馬上簡單粗暴地對她吼,讓她不許哭。於是她學習調節情緒的能力就被我們的“誤解”而剝奪了。

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2

隨著大家對早教的關注越來越高,一些寶寶發育的“硬性指標”大家都逐漸掌握了,比如寶寶六個月會坐、八個月會爬、會揮手錶示再見、聽到名字會回頭、會指認東西等等,

與此同時,也會增加家長的焦慮程度,只要在這個月份沒有學會這些硬性指標就會擔心寶寶是不是發育遲緩?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其實家長首先應該先搞清楚智商和認知的區別,搞清楚了這些事情,就不會有這些擔心,也不會發生所謂的“揠苗助長”了。一切寶寶潛能開發的意義都在於提高寶寶的認知。

智商和認知的區別

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 第2張

智商和認知互相有關係,但絕對不是一件事。智商很大程度是由先天決定的,它是一種測試數值,在成人後一般就會固定,不會再提高。

認知是一種能力,很大程度是會受環境影響,是可以訓練並且提高的。即使成年後,智商是穩定的,但如果這個人可以一直保持學習的狀態,那他的認知還是可以不斷提高的。

對於寶寶的意義:

寶寶早期,特別是0~3歲時,大腦還處於高度發展階段,這個時候,我們如果提供寶寶良性刺激、健康環境,她的認知能力就可以被最大化地發展。

毫無疑問,智商高的小孩一開始學習新知識或者技能肯定會相對更快,但如果沒有良好的認知能力做支撐,

那他的高智商並不能一定就可以等同於好的學習成績或者工作能力,如果他注意力無法集中,沒有很好的反思總結能力等,他的高智商其實就是無用的。

認知能力是今後一切學習能力的加速器,在幼兒早期,注重寶寶認知能力的培養,可以最大化地將智商真正轉換成“聰明力”。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