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本文已影響3.02W人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孩子缺乏自律意識的情況並不少見,常表現爲拖延、注意力不集中,所以要從小引導孩子進行自我調整、自我控制,下面來看看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1

1、學做計劃、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計劃是自我控制最關鍵的一環,有計劃有目的去做事,孩子的自控力一般也比較強。鼓勵孩子做計劃,每天要做什麼,玩什麼,長期的堅持下去,孩子慢慢養成習慣,長大了對孩子絕對有很好的幫助。

2、及時提醒

其實很多孩子都容易分心,另外,由於孩子理解力有限,很多需要記憶的知識和規則,不僅記憶慢,而且容易忘記,導致很難堅持完成一件長時間的任務。因而當孩子分心或者沒有遵守規則的時候,父母要注意提醒,並把孩子拉回到原來的`規則上。

3、生活規律

孩子還在長身體和大腦發育的關鍵的時期,生活規律極爲重要,同時也爲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良好的基礎。重視孩子的生活規律,通過建立規律感,讓孩子形成潛移默化的控制行爲,比如按時吃飯,規律地鍛鍊等等。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4、反習慣培養、逆向引導訓練

什麼是反習慣,反習慣就是與正常的思維相反,比如看同一幅畫,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得到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對於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以使用反習慣訓練,把簡單的事物換個角度複雜化,讓孩子的注意力更集中,比如讓孩子用紅色的筆寫“黃”這個字,用藍色的筆寫“綠”這個字,可以提高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5、規則清晰

有良好的家庭規則很重要,能夠讓孩子清晰地知道,哪些事情不能做,哪些事情做了,就要接受相應的懲罰。同時,假如孩子在進步改善的時候,別忘了給孩子一個獎勵,獎勵孩子爲遵守規則而付出的努力。讓孩子繼續遵守規則的動力。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2

其實,孩子的自制力形成有從他制到自制的過程。一般來說,小學五年級是鍛鍊孩子自制力的最佳時機,錯過這個年齡階段,鍛鍊孩子自制力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兒童在五六年級逐漸形成良好的自制力,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和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積極作用。那麼,如何幫助孩子鍛鍊自制力呢?

首先,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可以鍛鍊自我控制的能力。這就是上面所說的他制。可以通過監護人、老師、朋友、同學等進行,必須根據情況具體實施。因爲青少年心理髮展的特點,其自制力是相當薄弱的,如果這時候沒有外力的促進與監督作用,除非他們有過人的意志力,否則是不可能自行形成良好的自制力的。

比如,有個孩子在上五年級時,家長給的零花錢是有限的,但他經常買零食吃,月初給的錢兩三天就花完,以後的日子就只有饞的份兒了。於是,他就請好朋友幫忙替自己拿零花錢,每天給一定的數目。這樣,就很好地鍛鍊了自己的自制力。

其次,可以用漸進的方法提高孩子的自制能力。自制力不是一念之間產生的,也不是下定決心立即形成的,其形成需要過程。如果你規定孩子明天就要好好學習,他們在達不到目標的時候往往會產生挫折感和無奈感,失去改變自己的信心。

因此,自制力的形成不能期待一蹴而就。比如,你可以讓孩子在第一週時每天學習半個小時玩10分鐘,如果這很容易做到,第二週每天學習40分鐘玩15分鐘,這也做得很好時,就可以每天學習40分鐘玩10分鐘。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第2張
  

當行爲變成一種習慣時,自制力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任何壞習慣的改變或形成好習慣都可以採用這種方法。逐步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不給孩子帶來過大的心理壓力,可以輕鬆鍛鍊自制力。

再次鍛鍊自己的意志力。自制力與意志力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好的自制力需要強大的意志力作爲後盾。積極的心理暗示可以用來形成人的意志力。例如,如果不能繼續下去的話,我一定要做,只要繼續下去!太棒了。我又完成了問題!還有三道題,我就大獲全勝了!”等等。

最後,家長可以獲得適當的報酬,鼓勵形成的自制能力。當孩子發生好的變化時,如果沒有及時的關注和獎勵,這種行爲可能會退縮,回到原來的狀態。

我們可以以內部獎勵爲主,以外部物質獎勵爲輔助手段獎勵孩子。內在的報酬,比如用誠實的讚賞語氣對孩子說:真的長大了,繼續下去的話,一定會成功的特別是平時很少和孩子交流的監護人,監護人的關注使孩子更加有信心。外在的物質獎勵不要過於頻繁,而且最好用於結果而不是過程。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第3張
  

比如,當孩子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行爲有了很大的提高,並有了實質性的成績,你可以對他進行適當的物質獎勵。像全家一起去動物園啊,或者他很早就想要的一本書一個玩具等。今天連續學習一個小時個小時的話,請不要說買新衣服!這樣,孩子的自制力形成過程具有表演性質,不利於孩子的真正發展。

兒童自制力的形成有一個過程,父母和孩子都不能急於成功。此外,兒童自制力的形成過程中可能會出現重複現象。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坐下來和孩子分析原因和對策,而不是簡單粗暴。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3

1情緒管理,是自控力的基石

孩子再小也會有自己的情緒,當情緒爆發的時候,不會考慮很多,很多大人認爲的小事,而孩子情緒就會被點燃。

自控力強的孩子,都懂得剋制、壓抑或用其他合理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家長應該教孩子認知情緒、管理情緒,這是孩子增強自控力的基石。

有媽媽說,孩子的自控力太差。

0-3歲的孩子,對情緒的認知、表達,還處在一個懵懂階段。他們通過大喊大叫、發脾氣的方式,較爲直接地來表達自己的情緒。

而孩子到了4-6歲,情緒的發展較爲穩定,對於情緒的控制由被動化爲主動。

在這個時期,家長可以通過一些國內外優惠的繪本故事,和孩子一起認知不同的情緒:比如什麼是生氣、什麼是悲傷、什麼是開心,並通過演繹的方式教導孩子把情緒表達出來。

適合教導孩子情緒的繪本有《菲菲生氣了》、《我的情緒小怪獸》、《阿黛麗成長沒煩惱》系列……

2延遲滿足提升孩子的自控力

關於延遲滿足,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參加實驗的孩子集中在4周左右,實驗過程中,會給孩子每人發一個棉花糖,並且告知孩子如果忍住不吃,十分鐘後會得到第二個棉花糖。

有的孩子,在實驗一開始把棉花糖吃掉了;

有些孩子等了幾分鐘,最終還是吃掉了棉花糖;

但還是有一部分孩子,抵制住了誘惑,通過玩手指、唱歌、不停觀察棉花糖等行爲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最終得到了兩個棉花糖。

這個實驗於此並未結束,後續對於得到兩塊糖的孩子做了跟蹤調查。發現當年那些抵制住誘惑的孩子,長大後有更強的競爭力,絕大多數人考上了大學,有更高的聲譽和社會地位。

其實有不少家長會用到這種方式來教育孩子。比如孩子還去遊樂場玩,爸爸告訴我今天還有工作,我們週末在去遊樂場,玩得會更加盡興。

這樣的育兒方式被稱爲“延遲滿足”。

如何提升孩子的自制力 第4張
  

當然,這個其實還有一些細節可以推敲,後續的跟蹤中發現,有很多吃了棉花糖的孩子是出於對大人的不信任,如果孩子確信實驗者,他就會控制自己先不吃棉花糖。

可見,孩子對於父母、大人的'信任與否,可以影響到他們的做事方法,影響他們對自己的剋制意願。

信任在家庭教育中同樣適用,如果父母的許諾總是得不到兌現。孩子對父母的信任度自然會下降,也就不願意去等待,更談不上鍛鍊自控力。

正確的“延遲滿足”不是不滿足,而是讓孩子知到滿足需要時間或者條件,這纔是培養孩子自控力地祕密武器。

3提高自控力,從建立規則開始

父母的原則性不夠強,是影響孩子自控力差的一大因素。

其實很多家長都會給孩子制定規則,比如玩手機前都會和孩子約定時間,每次只能玩20分鐘,但是到時間後孩子還想繼續往下看。父母看到孩子耍賴、甚至哭鬧後,就妥協了。

父母制定的規則,很輕而易舉地就被自己打破了,孩子嚐到了甜頭之後,就會如法炮製第二次、第三次。久而久之,孩子自控力的培養從何談起呢?

那麼0-6歲的孩子,應該建立什麼樣的規則呢?

0-6歲的孩子,要讓他明白什麼事是應該做的、什麼事情是不能做的,不能有傷害自己、打擾他人、破壞環境的行爲;

所說、說行、所做需要符合社會生活中的共同準則。

家長在建立規則時,儘可能與孩子一起商量和討論,由孩子參與建立的規則,他更會樂意去執行。

當建立規則後,要監督孩子去完成,每當完成完成,可以給予適當的鼓勵。比如孩子一週內每天都做到了,就送一顆小愛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