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前庭發育失常的表現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7.32K人 

寶寶前庭發育失常的表現有哪些?相信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的成長,但是有些孩子前庭發育失常,對於這種情況就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下面小編分享寶寶前庭發育失常的表現有哪些,一起來看下吧。

寶寶前庭發育失常的表現有哪些

寶寶前庭發育失常的表現有哪些1

一、前庭平衡失常的表現

前庭平衡失常表現爲:

① 對空間距離知覺不準確,方向感不強,左右分不清,鞋子穿顛倒,到人多的地方會迷失;

② 分不清相似的圖形和物品,不會玩拼圖遊戲;

③ 常會跌倒或撞牆,常打碎東西,身體動作協調能力差,如做跳箱,木馬等技術性動作顯得笨拙 ,繫鞋帶,扣鈕釦等細緻動作較慢;

④ 原地打圈暈眩,對高度敏感過度,怕越水溝,不喜歡被高舉,怕乘電梯,不敢玩鞦韆;

⑤ 上課時分心,愛做小動作,缺乏自制力,做作業東張西望,磨磨蹭蹭,心不在焉,常寫錯字,反字;常把閱讀顛倒,做事丟三落四;

⑥ 任性,好動,黏人,喜歡捉弄人,浮躁又有壞脾氣,對同學之間偶然的碰撞難以控制而發生違紀行爲,造成人際關係緊張;

⑦ 難以與人合作同樂,難以與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

⑧ 經常遭遇到挫折,喪失信心,容易恐懼傷心生氣或過度興奮等;

⑨ 有些兒童可能有語言發展緩慢,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或不清楚等表現。有些孩子還可能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說話詞不達意,語言表達困難等。

二、前庭平衡失調的原因

個體感知前庭平衡主要靠內耳裏的橢圓囊、球囊和三個半規管,小腦中的古小腦部分掌管着個體的機體平衡功能。

兒童的前庭平衡覺是先天在母體內初步形成的,出生後的被抱、被搖晃、自己翻身擡頭、爬行、走動得到進一步加強與鞏固,爲個體的視知覺中的空間關係發展奠定基礎。

如果母親懷孕期間,運動不足、保胎、胎兒胎位不正、羊水過多等都會導致胎兒前庭平衡機能發育遲緩。

胎兒在母體內是懸浮在羊水之中的,母親的運動會導致胎兒的臀部等部位接觸到胎盤的內壁,從而使胎兒產生一種不舒服感。

胎兒感受到姿勢發生變化後會本能地設法調節自己的身體,以使保持懸浮狀態。

胎兒的這種運動是其前庭平衡覺、觸覺學習的基礎。

胎位不正的胎兒本來其前庭平衡就沒有正確定位,空間、方位等處於混沌或錯覺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

寶寶前庭發育失常的表現有哪些2

爲什麼前庭覺敏感的寶寶會“膽小”?

前庭系統是由三個器官組成,三半規管、橢圓囊、球囊,這三個器官各司其職又有一定的聯繫。不管它的工作是如何複雜又有序,都要和“重力”打交道,重力其實是對身體最危險的因素,人在太空中永遠不用擔心會摔倒這樣的安全問題,所以,人要發展前庭功能用以偵測重力場從而對抗它。

前庭覺敏感的一個很重要表現叫做重力不安全感,另一個表現叫做對移動的厭惡反應。這個其實就跟前庭器官球囊的作用有直接的關係,感受器細胞在球囊是垂直排列。球囊的作用是感受重力、前後、上下的運動,就會出現前庭覺敏感“膽小”的表現,不敢上高、不敢蹦跳、不敢玩遊樂項目,這樣不合理的畏高。

前庭覺敏感的寶寶有什麼表現?

正常小朋友在2歲左右可以比較輕鬆上下樓梯、走走小橋(就是相對窄一點的小路);對於有重力不安全感的小朋友可能在4、5歲走起來都會十分困難,動作笨拙僵硬,因爲他害怕。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加,會有更豐富的社交活動來與小朋友之間互動,比如,一起做遊戲,如果孩子在某一方面弱就會較難融入到小集體中,就會很容易影響到自信心和社交。

孩子在2歲之前,必須要以動態活動爲主來積累大量的感覺動作,爲以後的高階認知奠定基礎。在3歲以內大量豐富形式的動態活動,對孩子今後綜合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如何給寶寶前庭刺激?

幾乎每個寶寶在小的時候都會得到前庭刺激,哭的時候悠一悠,高興時候舉高高,然後長大自己可以移動之後,翻來滾去、爬上爬下、跑來跑去、轉圈圈、滑滑梯,這些都是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或者他自發的一些前庭刺激。

在家庭中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水平的、豎直的、旋轉的被動前庭刺激,比如,小月齡的寶寶可以在被單裏左右上下的蕩悠,再大一點可以趴在大人胳膊上像坐小飛機,一樣也可以上下左右的飛,或者舉高、轉圈等。大部分寶寶都會很享受會很開心,在預防前庭敏感帶來前庭刺激的同時,也增加親子互動。

孩子大一點,在7、8個月以後慢慢地發展起移動能力,會爬了,需要提供豐富的爬行形式。

爬行有好處嗎?答案是肯定的,爬行最主要的是發展孩子的抗重力肌,爬行過程中頸背肌肉需要抗重力伸展,上下肢也需要抗重力移動,這些肌肉得到充分發展對以後需要在穩坐穩站的年紀,比如,上學聽講的時候更容易取得良好的姿勢,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至於癱趴在桌子上。另外爬行的形式要豐富,爬上、爬下、鑽來鑽去,這樣爬起來也更有意思,更容易引導孩子更多地爬行,最重要的是會讓孩子去體驗不同的重力變化,也是對身體計劃能力最初的練習。寶寶各種形式的爬行很熟練靈活,會爲立位建立很好的平衡反應,立位下的移動走、跑、跳也更容易掌握平衡。爬行算是早期的主動地前庭覺體驗和減敏感。

寶寶前庭敏感有什麼危害?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前庭敏感、重力不安全感,他們可能都不會那麼享受被舉高、被蕩悠甚至去玩遊樂設施,會影響運動能力,比如獨走、過障礙、走獨木橋、臺階等會晚於同齡。

前庭的高防禦狀態會使運動能力侷限,運動量減少,肌肉力量得不到充分鍛鍊,反過來也會影響運動能力。在這樣一個不良的'循環裏,首先孩子的運動能力是很難自發地追趕上。而運動能力落後可能只是一個開始,隨着月齡的增長需要有入園、有社交,孩子們可能會更多的通過遊戲的形式相處,追逐奔跑、打鬧嬉戲,肢體的緊張、動作的僵硬,甚至別人做的他根本做不了。這樣讓孩子很難與同伴融入到一起,就會失去玩伴、出現孤單感、想做又做不好的無力感,這就是我們經常聽到的感覺障礙影響到自信心。

寶寶前庭敏感怎麼辦?

我經常看到有家長帶着一個膽小怕高的寶寶在高處走,寶寶緊張的不得了,媽媽在一旁說,這麼矮有什麼可怕的,大膽走,我保護你等等各種語言鼓勵,語言鼓勵可以有,但是沒有用,對於緊張的寶寶就是一個背景聲音呀!他嚇的要命,緊張的不得了,他纔不管你說什麼,他只想下來或者趕緊找到救命稻草,這時候你一定要理解他,給他安全感!

怎麼給他安全感?原則是,由靜到動,降低重心,給予輔助到逐漸獨立。無論是不敢玩有前庭覺刺激的項目還是不合理的畏高,都可以按照這個原則去做。

拿鞦韆舉例,如果孩子看到鞦韆就要逃跑那他一定不是第一次做,一定是被強迫着玩過,這樣你需要再次取得他的信任,先讓他看,然後逐漸接近,然後到他能夠嘗試着去觸摸,然後家長可以緊緊地抱着孩子玩,然後慢慢放鬆擁抱然後你的手一點一點離開他,讓他獨立坐在鞦韆上,然後纔可以逐漸給一點幅度的蕩擺。在這樣一個遞進的過程中,逐漸減少孩子焦慮,在每一個等待的過程中讓孩子調整身體適應環境,提高能力建立自信。

如果器械玩的可以了,還是不敢走小斜坡小臺階怎麼辦?也是分解動作,由靜到動,由低到高。先讓孩子能夠敢站在有一點坡度的地方,坡度緩一點的,自己不敢走先給予一些輔助。

我見過太多不理解孩子的大人,以自己的角度要求孩子,你認爲的容易簡單也想讓孩子覺得簡單,或者根本找不到頭緒的方法和着急,家長累孩子也累。講述的這些小方法聽起來不難,但是對於高敏的寶寶需要家長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