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

本文已影響1.57W人 

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每個人的見識都是不一樣的,人們都說見識決定了你的眼界,所以在生活中不斷的開拓視野是很重要的,下面小編分享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

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1

今天一大早,朋友就打電話跟我訴苦,說昨天本來好好打扮了一下自己,興致沖沖地去參加一個客戶舉辦的商務派對,卻發現和在場的人根本聊不起來,去了半個小時覺得尷尬,就一個人悻悻離場了。

我問她在場的其他人都在聊什麼,你又聊的什麼。她說他們聊得都是去那裏玩,最近哪個牌子又出了新品,或者是哪個作家又出了新書,我一個整天上班顧家的人哪懂得這些啊!我聽她這麼一說,頓時就知道了問題所在。其實無非就是人與人見識不同,決定了生活的層次不同罷了。

別人不斷地開闊視野,認識新環境學習新技能,而你卻一直在耕耘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又怎麼會有聊天的共同話題。想要提高自己的見識,其實也很簡單,只要在生活當中抽出一點時間、用點心,你也能在高端的商務派對上談笑風生。

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

旅行

畢淑敏說:“你必得和日月星辰對話,和江河湖海晤談,和每一棵樹握手,和每一株草耳鬢廝磨,你纔會頓悟宇宙之大、生命之微、時間之貴、死亡之近。”言外之意,就是你要真正地背起行囊去看看四方天地,見識這廣闊的世界,才能增長眼界和見識。

人如果總呆在一個地方里,不出去走走,就容易陷在自己的小天地裏,成爲“井底之蛙”。還沒把這世界看完呢,這輩子就稀裏糊塗過去了,想來是不是很可悲呢?旅行不僅讓我們忙碌單調的生活有了色彩,那些在旅行中碰到的人事物,也會成爲我們一輩子的財富。

當代人的生活節奏之快,以至於大多數人只在乎眼前的'生活和庸碌,而沒有在意這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風景和故事。一輩子多短啊,現在不去,以後也不見得會有那份心情。趁現在還保持着那股激情和好奇心,多出去走走吧,要不然你會以爲,眼前所見的,就是全世界呢!

閱讀

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如果實在不能去旅行,讀書也是增長見識的好方法。古人常說,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便是如果一個人內心富足,擁有足夠的才學,那麼他的見識也一定開闊,流露出來氣質也必然高人一等。

每一本書,都往往彙集了一個作者一生的智慧,透過三言兩語,你發現自己也能走進別人的世界,窺探他故事中的人生冷暖,並從中有所體會、增長見識。和旅行不同的是,讀書並不需要你耗費太多的金錢和經歷,只需要給自己騰出一個閒適的下午或者午夜,再配上一本書一盞茶,你就可以在文字的世界裏遨遊飛翔。

很多人不喜歡讀書,看書三兩分鐘就會打瞌睡不停,其實只是因爲缺乏閱讀的習慣。只要你下定決心,堅持一段時間每天都看一定數量的書,給自己定個目標,幾頁或是幾十頁,你也許會發現,自己也能夠輕鬆掌握閱讀的樂趣。

購物

你有沒有發現,喜歡購物的人,對於服裝搭配是時代的流行趨勢,往往會有更多的想法和見解。說白了,並不是你們的智商或者表達能力不同,僅僅是因爲人家會不斷地關注和汲取最新鮮前沿的東西,而你卻在止步不前罷了。

一個時代的流行趨勢和最新的技術,往往都體現在商品身上,所以購物的喜好,就決定了你對這個每天都在變化的世界的瞭解程度。爲自己添置一件新衣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摸索時尚潮流的過程,想爲自己更換一部新手機,最新的移動技術你也肯定會先去了解。人與人的差距,其實都是在這些你無法察覺的細節拉開的。

所以,覺得自己見識淺顯,就不要總宅在家了,不妨從多出去走走,和不同領域的朋友交遊吧!每一次的點滴積累,就是一次微小的進步,每天都可以看到更好的自己。

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2

活着的層次美文欣賞

哲人說:人活着有兩件事,忙着生或者忙着死。其實,人活着的方式並不是一樣的,應該有三個層次:活着——體面地活着——明白地活着。

第一個層次:活着。

這是一般層面上的生活或者生存。這種活着,有兩種情況。

第一種情況,是終日爲滿足吃穿用度而忙碌奔波。贍養老人,撫養孩子,養家餬口,每日擔心衣食之累。純粹爲了存活下去而算計而忙碌。忙碌的結果是勉強果腹,甚至溫飽是一種追求和奢望,小康就是遙不可及的理想了。

就國情而言,處於這種境況的是我國的基本羣體。

他們不是改革的受益者,而是犧牲者。在企業的轉型改制的過程中,他們下崗了,買斷了,失業了,自謀職業了。

別無長項,只能逆來順受,隨遇而安,沒有怨言也不敢有怨言,不去反抗甚至不懂反抗,他們擁有極強的生命力。

“活着”的這個羣體是社會構成的基礎,他們處於金字塔底部,所佔比例最大。

他們如工蜂如螞蟻如棋子,茫茫無數,辛勤耕耘,默默無聞,任人擺佈。

他們不是“人才”而是“人力”,不是“勞心者”而是“勞力者”。

你的見識決定了你生活的層次 第2張

在社會結構上,他們往往有也五八,沒有也四十,有沒有都一樣,不爲人注意,也不想爲人注意。他們極其容易被遺忘。但是,他們是社會的組成部分,沒有他們,整個社會便會陷入癱瘓,甚至滅亡。

第二種情況是不爲生計擔憂忙碌,甚至可以說物質生活優越。但他們只是生理上的活着,或只是一種事實存在。

的是無憂無慮,無牽無掛,什麼愛好都沒有,什麼都不感興趣,無所事事,無所追求。

這些人信奉“好死不如賴活着”,混一天是一天,活一天賺一天,今天不問明天事;他們苟延殘喘,沒心沒肺,什麼都不關心,什麼都無謂。

這些人往往自詡爲“新潮”“前衛”“與世界接軌”,他們之中有些人極其容易淪爲生事的根源,家庭的拖累,社會的渣滓。

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着。

體面是什麼?體面是光榮,光彩,榮耀;體面是不卑不亢,得體大方,氣質高貴。

體面是不邋遢,不寒磣,不寒酸,不丟人,不尷尬,不委瑣。

體面不是衣着光鮮,不是雍容富貴,不是虛榮浮華,不是物質層面的東西。

體面是一種感覺,一種能引發自尊併爲此愜意的感覺。

體面不是“裝酷”,不是張揚,不是炫耀,而是一種自信,一種從容,一種高貴氣質,是尊嚴的一種外在表現及自然流露。

體面地活着,是莊重的活着,尊嚴地活着,有價值地活着,受人尊重的活着,遵守規則地活着。

最起碼是有尊嚴,不懇求,不巴結,不累贅,不依附,能夠獨立地活着,不需要別人憐憫和同情,不需要別人特別的關心和照顧,更不需要別人的施捨與救濟。

體面與金錢有關係。但是體面不體面,根本上不在於有多少錢。

換句話說,有很多錢不等於擁有體面,沒有很多錢也不等於不體面。

常見報道,我國“先富起來”的那部分人,他們一擲千金,驕橫跋扈,在國內國外的諸多令人齒冷令人汗顏令人作嘔的種種表現,表明他們並不體面。

體面不體面,與身份高低無關,與光鮮華美無關,與錢多錢少無關,與形體相貌無關。富而不驕體面,官而不傲體面,貧而不卑也體面,殘疾而不淪落也體面。

體面是高貴的。我相信,只要是正常人,誰都不會厭惡體面,拒絕體面,都想體面地活着。然而,活得是不是體面,不是你自己說了算,要考別人來評判。我想我們都能約束自己,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活得體面的`人。

第三個層次:明白地活着。

明白地活着屬於精神層面的活着。就是有信仰有追求地活着,明明白白清清楚楚活着。明白自己是誰,明白自己爲何而生,明白自己的處境,明白自己活着的目的,明明白白地知道如何對待今天和今天與明天的關係,明白自己的最終歸宿,不混混噩噩混日子。

人總得有點信仰,總得有點追求。

信仰是人的精神支柱,沒有信仰的人心靈肯定是空虛脆弱的,就像缺了鋼筋的水凝土。

了信仰才能活得高尚,有意義有價值。幾天前看紀錄片《茶馬古道》,當看到那些藏民爲了到拉薩覲佛而單程七個月,數千公里磕長頭的景象,我爲他們的那種虔誠深深地震撼了——他們是真真正正的明白地活着。正是因爲活得明白,所以在那樣的惡劣的環境中,藏民們顯示出了極其旺盛的生命力。

明白地活着就是有追求地活着。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有事業。每天都有自己的事業和安排,併爲此進行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奮鬥。他們精神生活豐富,不浪費時間,不浪費精力,每天都做自己想做而又能做的事業。

要想明白地活着,就要弄清楚“明白”的是什麼。“明白”的是什麼呢?歸根結底,人生有兩個根本的問題——“怎麼活”,“怎麼死”須要參透。參透了這兩個問題,才能活得有價值有意義,才能活得明白活出檔次。古今中外活得明白的人當中,無論大人物還是小人物,無一例外,他們都有一雙慧眼,都將這兩個問題弄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真真切切”,並躬身實踐。

生命是神聖的,不可褻瀆的,不可揮霍荒廢的。明白地活着就能“流芳百世”,不明不白地活着就可能“遺臭萬年”,混混噩噩朦朦朧朧地活着就要默默無聞湮沒在茫茫空間而不留痕跡。

我們好不容易活了一回,總得珍惜生命,活得明白一點。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