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幼師教育隨筆

本文已影響1.72W人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裏,說起隨筆,大家應該都有印象吧?隨筆是一種散文體裁,篇幅短小,表現形式靈活自由。爲了讓大家在寫隨筆的時候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幼師教育隨筆,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薦】幼師教育隨筆

幼師教育隨筆1

新教師入職暑期培訓結束了,短短的四天給了我們龐大的信息量的衝擊,老師們的話語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慢慢體會。短短四天的培訓,讓我彷彿回到了大學時代,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一起聽講座的教室,一起吃午飯的同學,課後大家閒聊,一切感覺那麼好。暑期的過度放鬆讓剛培訓的我有點不能適應,總是覺得睏意綿綿,不過每次的講座都很吸引我,每位老師的人格魅力都讓我感動,四天的學習生活很充實。

回顧這四天的學習,每位老師的真誠交流引起我們心靈的震撼。作爲教師,這一職業身份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幹好這一職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師德的提升。“師愛爲魂,學高爲師,身正爲範”,教師應該對孩子付出無私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豐厚的文化素養,注意與時俱進。教師應以身作則,孩子喜歡關注教師、模仿教師,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個性習慣影響孩子,切實做到爲人師表。

師德的底線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古人尚且悟出,何況我們現代人呢?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教師應該尊重這一人類的神奇——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盡心盡力,不管聰明的還是笨拙的,聽話的還調皮的,漂亮的還是一般的,因爲他們都有着自己獨特的美,有存在的不同意義。教師應該看出孩子之間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並且爲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成長道路。

魏老師的人生經歷讓我聯想到一部影片,很小的時候看的,不記得名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裏有個苗苗老師,孩子們很喜歡她。於是又上網搜了搜,重新看一遍,好多場景都讓我觸動。苗苗老師的初衷也不是教師,但是最後她卻愛上了這個職業,而且做得很成功。一開始她也有困惑,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無計可施,扯着嗓子喊也沒用,於是向老校長請教,原來當一個老師的奧祕是心,待她慢慢去這樣做後,才逐漸體會到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影片中的那羣孩子也是參差不齊的,有個小女孩是結巴,有幾個男孩兒到處欺負人、捉弄老師,還有個孩子愛撒謊等等,苗苗老師始終用心去關注她們,相信他們,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幼小的純潔的敏感的心靈。她真正做到了走進孩子們的世界並且和孩子們做朋友,她尊重每一個孩子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對每一個孩子付出百分之百的愛。

很喜歡影片中老校長說的一句話:“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適合當老師。”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強調的師德嗎?讓我們像苗苗老師那樣用一顆純潔之心去愛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教育事業。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是我們要有信心做好這個工作,成爲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因爲我們有很多同樣熱愛教育事業的前輩們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只要我們努力用心去做,相信孩子的眼睛是公正的,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以愛換愛......

幼師教育隨筆2

在家園聯繫中聽到家長提出這樣的問題:“我的孩子畫畫一點也不好,畫的一點也不像,當我要他畫畫時,他總是說不會畫,希望我代筆或抓着他的手畫,這樣好嗎?”面對瞪着紙筆、一臉無助的孩子,您是以何種方式解決問題呢?

我認爲我們首先要學會“聽”孩子的畫,其實畫畫一點也不難。首先要撇開“畫的像”的錯誤觀念,對幼兒來說,畫畫就像大人寫日記般,他們會以既有的、熟悉的表現手法,用點、線、圓各式圖樣,“記錄”深刻於心中的生活經驗,幾條簡潔的線,代表的是媽媽:紛亂的錯誤,代表的是弟弟:圓圓的形狀,代表的是好吃的餅乾。孩子用“畫”來講述自己的感受和發現。所以,我們看孩子的畫時,並不是看他畫得像不像,而是要“聽”他畫中所表達的東西,並去理解、關心、尊重他所訴說的內容。在引導塗鴉期的孩子(兩—四歲)畫出心中意象和對生活經驗的感受時,您還可在孩子用點線描畫的圖樣旁,加上附註文字。

其次以言語引導孩子畫畫,當孩子想要畫一件事物,卻不知如何表現時,請您以“言語”來引導他做畫。例如:孩子想畫“大象”,您可先和他一起討論大象的特徵,若能輔以圖片或書籍,加深孩子的印象,甚至帶孩子到動物園觀看,都能加強孩子對畫作內容的表現慾望及構成概念。然後,鼓勵孩子以基本形狀———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分別做頭部、身軀、四肢的描繪。“想一想,大象的頭和長長的鼻子像什麼形狀?圓形還是長方形?”“很好!身體又是什麼形狀呢?”“長方形。”若要進一步豐富孩子的畫作內容,則可和孩子共同討論分享,掌握何人、何時、何地、何事的原則,對孩子做言語上的刺激。同時豐富孩子的生活經驗,更是幫助孩子在藝術天地成長的重要方式。舉例來說,帶孩子去動物園、大自然……甚至生活中的吃飯、洗澡、刷牙,睡覺等點點滴滴,都是豐富孩子作畫靈感的最佳來源。

孩子要透過親身的體驗,才能描繪出生動、真摯、充滿情感的作品,不會老是畫一些內容空洞、缺乏變化、讓父母納悶的畫了。這樣的作品,即使在技術上還不成熟,也能打動看畫人的心,孩子更能在繪畫過程中得到滿足。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善用“兒歌”這個好幫手。像兒歌《小蜜蜂做客》:小蜜蜂,嗡嗡嗡,敲敲門,咚咚咚,花兒姐姐打開門,五片花瓣五扇門,好花蜜、好花粉,好好招待小客人。兒歌內容易於理解與聯想。像這樣簡單的題材,搭配創意的聯想,就能幫助孩子創造生動的畫面。若幼兒的作品內容稍嫌空洞,我們還可就歌詞中提到的事物、景物、人物,以言語引導孩子大膽將內容做進一步的延伸,發展出不同的情況。

作畫的題材不難尋,只要有敏銳的感知心;作畫的方式不難,只要勇於嘗試與創新。當孩子發現新穎的、屬於自己感受且美好的表現方式時,他的畫就有了生命。大人千萬不可畫給孩子看,或要求孩子臨摹,這些都會逐漸抹殺孩子對事物的統合、分析和安排的能力,以及他表現內容的獨創性。

幼師教育隨筆3

今天區域活動時,一少是娃娃家的爸爸,葉葉是娃娃家的媽媽,小宇是娃娃家的哥哥,淳淳是娃娃家的客人。一少在廚房的煮螃蟹,把螃蟹放在鍋裏用勺子鏟了鏟,又蓋上鍋蓋煮,小宇看了看一少,從旁邊拿來一盒橙汁說,加點這個,味道更好,說着往鍋里加了點橙汁,還問淳淳,“你要喝點果汁嗎?”,淳淳點了點頭,說“好呀。“小宇幫淳淳拿了杯子,請他坐下,給他倒果汁。葉葉抱着寶寶坐在一邊,問小宇,天氣冷了,我們來幫他加件衣服吧,說着便邀請小宇一起給寶寶穿衣服,一人抱着寶寶,一人拿着寶寶幫他穿衣服。

幼兒的區域活動來源於幼兒的生活經驗,由此產生了這次的區域活動,幼兒觀察生活中家人間的互動來習得經驗,知道客人來了要請他們坐下,請他們吃吃東西,要招待客人。做媽媽的葉葉觀察到最近天氣變冷了,由生活現狀想到要給寶寶穿衣,一個人無法完成,就想到了能找哥哥幫忙,幼兒間的互幫互助的活動,有益於親社會行爲的培養,對於幼兒人格的培養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幼師教育隨筆4

今天吃午飯的時候,我發現一直吃飯很好的喬喬有點心不在焉,我走到她身邊:“喬喬,是不是今天的飯你不喜歡吃啊?”她沒有回答,而是指着碗裏的花椒說:“老師,這是什麼?”“這是花椒啊,你可以把它放到盤子裏。”我笑着說,原來是因爲這個“小東西”啊,“那花椒是花嗎?”“花椒不是花,那只是它的名字,就像你叫喬喬一樣,它是一種植物的果實。”“噢!”她的樣子看上去好像是似懂非懂,我便對她說:“這樣吧,你先把飯吃完了,一會我們再說好嗎?”她高興地點點頭,開始愉快地吃飯。我摸了摸她的頭,這可是我們的問題小博士呢,總有問不完的爲什麼,說不清的小發現。

午飯後,喬喬好像已經忘記了剛纔的不解,很專心的玩着插塑,我便問她:“喬喬,你在插什麼?”“我在插大樓,就是我回家的時候看到的那一個,很高很高的。”她頭也沒擡的回答我,看來她是已經忘了剛纔的“花椒事件”,看她玩得那麼專心,我正想走開,她好像想到了什麼,突然擡起頭來:“老師,大樓上爲什麼有洞呢?”大樓上有洞?我有點糊塗了,“有什麼樣洞啊?”“就是我回家得時候,有一個大樓,上面有好多的黑洞,外邊也不漂亮,你見過那樣得大樓嗎?”我還是有點雲裏霧裏,“那外邊可髒了,爸爸說小朋友不能到那裏去玩。”聽了她的補充,我恍然大悟,她應該是說沒有修好的大樓吧,我不僅感嘆她的想象力,那些沒有安裝的窗戶的窗口,的確像一個個的大黑洞,“那是因爲大樓還沒有修完呢,工地上的叔叔還沒有安裝好窗戶,所以你會看到樓上有‘洞’,你看我們的窗戶,如果把它打開是不是也變成洞了?”我剛想爲自己“成功地”解釋了一個問題而高興呢,她的問題又來了,“爲什麼要安上窗戶呀?”“安上窗戶房間纔會變亮啊,因爲有了窗戶太陽的光才能照進來,而且還能通風,房間裏的空氣纔好啊,小朋友就不容易生病了。”“老師也不容易生病。”她馬上替我補充道,這個小傢伙反應還真快。

孩子的想法,總是那樣奇怪而有趣,我們每一個成人都不應該認爲孩子的想法很無聊,或因爲無法回答而去迴避、應付,讓我們用心給孩子解答,陪孩子一起探索,孩子的每一個“小問號”都是他們成長的足跡!

幼師教育隨筆5

幼兒階段是兒童身體發育和機能發展極爲迅速的時間,也是形成安全感和樂觀態度的重要階段,幼兒園一日生活和教學活動也是在幼兒良好體制基礎下進行的,所以一日生活中,我們應該適當的讓孩子有鍛鍊的機會,那麼這個機會就是讓孩子參加體育遊戲活動和晨檢鍛鍊,冬季氣候冷可以讓子跑跑步全身都可以熱起來。那麼晚我們老師如何有目的的開展體育活動,我的想法有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應該瞭解自己只是兒童遊戲的指導者,對於一些體育器械的輔助我們教師適當的指導和引導而不是代替他們來完成體育活動,除此之外我們應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技巧,以及幼兒階段身體發展情況,瞭解他們在體育活動和競賽過程中的心理活動,然後有針對性的採取教育和措施。

2、在體育活動中防守讓孩子去探索去玩,而不是教師全權代表,封閉孩子的想象力和探索慾望,其次適當的運用情景創設的方式進行教學,有了良好的教學情景就能激發其強烈的好奇心和參與性,特別是小託班孩子,因此激發孩子的體育遊戲活動,創設情景滿足他們學習的願望,才能讓體育活動更加豐富、更加成功,孩子的體格發展纔會有進一步的提高。

幼師教育隨筆6

辛果是個活潑聰明的孩子,我發現這段時間她表現不好。今早晨辛果媽來送孩子時,我告訴家長孩子近幾天的表現:辛果上課不認真聽講,紀律差,還經常搶別人的東西,動手打人。請你配合老師共同說服教育好孩子……

我的話還沒說完,辛果媽就不滿了:辛果在家可好了,怎麼在幼兒園就不一樣了呢?別人的孩子還搶辛果的玩具呢?……

說了一大堆理由,聽了家長的一席話,我感慨萬分:像這樣的家長,我見到的不止一個了,以前家長的話也迴響在我的耳邊:你的臉怎麼有傷了?誰欺負你了?我去找他,你怎麼不打他呀?

是的,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把孩子看做是小公主、小皇帝,特別嬌慣孩子,只發現自己孩子的優點、長處,有的甚至到處誇耀孩子,覺得自己孩子特別好,無人可比。而對孩子的缺點錯誤視而不見,別人指出時,也不願意聽,還替孩子掩蓋,生怕別人知道,因此,下午我立即召開了家長會,重點針對“家長該給孩子護短嗎”,進行了討論。辛果的媽媽也認識到了自己的做法不妥。

任何孩子都有優點,也有缺點。對孩子的優點要及時肯定,孩子做了好事應給與表揚,一旦發現孩子有缺點、錯誤,家長及時指出孩子錯在何處,有什麼危害,出錯的原因,知道怎樣改正錯誤,如果孩子有了缺點、錯誤,家長不批評、不教育,不聽取別人的意見,幼小的孩子認識不到其危害,任其所爲,弄不好會釀成大錯,甚至會受害終生。

因此家長們必須正確對待孩子們的缺點錯誤,堅決不能護短,使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品德,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幼師教育隨筆7

抓住那孩子閃現在頑皮中的智慧和靈性吧!它會促進孩子的不斷髮展,更能使作爲教師的你我不斷進取!

清晨,寧靜的教室裏突然被一聲尖叫聲打破--“老師,慶慶,把小青蛙放進龍蝦缸裏了!它會被咬死的!”於是,其他孩子紛紛圍攏過來,一個個義憤填膺地怒視着慶慶,彷彿他是可惡的壞傢伙。

而我們的慶慶,確是一副神態自若的樣子,還用小手放在嘴邊做了個“噓”的聲音--“別吵,我們一起看看,龍蝦和小青蛙會做好朋友嗎?要是不會,我會救它的!”孩子們都聚精會神的關注起來。只見,龍蝦慢慢悠悠地捲起尾巴,立起身子,張開大鉗子,舞動了兩下,就把整個身子搬轉過去,向旁邊前行,絲毫對那隻似乎驚嚇得一動不動的青蛙不感興趣。小青蛙呢--愣了半天終於回過神來,一跳一跳在缸裏打了幾轉之後,也安靜地吸附在缸壁。“你們看,他們不是挺要好的嗎!”慶慶對此結果好象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們也長出了一口氣“慶慶,你下次可別嚇我們了”東東耐性地提醒慶慶,小朋友也應和着勸慰他。出人意料的'是慶慶的總結性陳述--“如果,我不這樣做,你們怎麼會看到龍蝦是不咬青蛙的呢!”此刻,我不免慶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於阻止,不會親見如此驚險而生動的一幕,也無法瞭解慶慶淘氣的真實原委!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兒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動手動腦有助於萌發孩子的創造力。每個孩子都有創造力--如果孩子沒別的事情可做,有時候他們就會創造一些惡作劇,在大人哪兒落得個“淘氣包”的綽號。作爲教師應該將孩子的這種創造力引上正確的軌道,並讓它保持健康發展的勢頭。因爲,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一些事情自然而然地就會發生。那種富有想象的、時常讓人敬佩不已的自發性創造行爲就會變得不太常見,而且只有一少部分人還能夠富有創造性地生活在如今這個充斥着大衆產品、失去個性化的以及各種標準化生存形式的地球上。

於是作爲教師的我,聯想起級組曾開展過的關於培養孩子創造力的活動,開始瞭如下一些原則及活動。

(一)允許慶慶從事一些冒險活動。它不僅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同時還有助於發展你與孩子間的關係。如:慶慶想玩火柴,完全可以陪在他身邊,隨時關注,認可他的想法。在幼兒期,對愛和安全感的需求,對新體驗的需求和對活動的需求是幼兒的3種最強烈、最突出的需求。

(二)定期幫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實驗。避免固執地認爲孩子的每次實驗結果或每次活動都得有實際用途。培養出來的真正的創造力往往要伴隨着許多次的失敗。

(三)避免對慶慶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感,並對孩子說一些諸如“那樣做根本不行”之類的、令孩子灰心喪氣的話。

(四)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孩子所犯的錯誤。當孩子所犯嚴重錯誤需要適當地按紀律論處的話,要確保你所懲罰的是孩子的錯誤行爲,而不是孩子本人。簡而言之,懲罰要對事不對人。不要在糾正錯誤的同時,說一些像“你永遠也做不出什麼!”那樣、有傷孩子自尊心的話。

(五)爲慶慶選擇一些有利於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的玩具或活動。例如,旋轉式玻璃樂器、放大鏡、磁鐵,用於製作紙盒、卡片等的薄紙板都要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養孩子的創造力。

(六)鼓勵慶慶收集一些東西:羽毛、鈕釦、種子、郵票或其它孩子特別感興趣的任何東西。收集能激發孩子的好奇心與創造精神。允許慶慶將自己喜歡的小玩意帶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小朋友們會熱情地稱讚慶慶爲--小小博士!慶慶依舊眨巴着那雙慧黠的大眼睛,興高采烈地邀請你去看他的新發現或是他的新發明。

由此可見,其實,創造力是在孩子獲得一種真正的自尊感的氣氛中得以發展的。對孩子不斷的關愛、讚揚以及親切的擁抱,都能成爲培育孩子創造力的沃土。

抓住那孩子閃現在頑皮中的智慧和靈性吧!它會促進孩子的不斷髮展,更能使作爲教師的你我不斷進取!

幼師教育隨筆8

開學快將近一個月了,經過這一個月的生活與學習,大部分小朋友都已經適應了,也開始慢慢地建立起了一定的常規。

經過這一個月短暫的觀察,我發現了很大一部分小朋友在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但如有個別小朋友說話還不怎麼會說;有些小朋友小完便之後不會拉褲子;有些小朋友來自單親家庭,性格比較孤僻;還有一些小朋友的家長對孩子的各方面關注都特別高,每天都會打電話來尋問孩子在園的表現……這一系列的問題,讓我感覺到了壓力。

鼕鼕是我們班一個比較穩重、踏實的男孩子。在一次美術活動中,我發現大多數孩子都興致勃勃地在作畫。只有鼕鼕一個人呆呆地坐在位置上擺弄蠟筆。我輕輕地走近他:“東東,你怎麼不畫呢?”他說:“我不會塗顏色,我真的不會,我不騙你。”他很認真地看着我。第一次的美術活動,我以爲是他還沒有適應新環境,所以才表現出這種狀態。我握住他的手,幫助他一起完成了作品。

第二次美術活動,要爲紅綠燈塗上顏色。開始沒多久,鼕鼕過來,拉住我的手,用求助的眼神看着我說:“老師,我不會塗顏色。”這次,引起了我的重視。平時遇到什麼事情,他從來不會說我不會。唯獨美術活動的時候,他都會表現出不自信。

我笑了笑,撫摸了一下他的頭,嘗試着鼓勵他:“鼕鼕,你很棒的,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的,你試試看,就算把顏色塗到外面也沒關係,只要是你自己畫的。”鼕鼕聽了之後便開始動手作畫了。在活動結束後,評價過程中,我特地看了看齊齊完成的作品,向他豎起來大拇指,並在全班小朋友面前表揚了他:“看,鼕鼕塗的紅綠燈,雖然有一點弄髒了,但是是他自己完成的,給他拍拍手吧。”

第三次的美術活動,還沒等他向我開口求助,我先鼓勵了他,“鼕鼕,這次你不需要老師幫忙就能自己完成的對嗎?”他點點頭。

自信心的培養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長期的努力,從小開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每個幼兒都要自己獨特的地方,有的幼兒畫畫好,有的幼兒唱歌好。老師應該瞭解每個幼兒的特點,幫助幼兒在某方面中獲得成功和自信。讓他感受到“我很棒”。

幼師教育隨筆9

球是孩子們最喜歡玩的一種器械玩具,是鍛鍊身體的好幫手,每天的活動都少不了球,但是球拍上一段時間後孩子們就不再對球感興趣了,爲了讓幼兒拍起球活動一下身體,鍛鍊幼兒拍球技能,學會控制好球,增強體質,減少生病的次數。

拍球活動時,我看到沒有拍球的幼兒就過去提醒他拍起來,自己在一邊看着,就這樣日復一日,幼兒對球產生了厭煩感。開始有一兩個幼兒蹲坐在球上,成了許多個幼兒蹲坐在球上。出現這種現象,我感覺幼兒的拍球水平達不到我想要的效果。怎樣才能讓幼兒對球產生更濃的興趣?我左思右想怎麼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解決。就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突然我看到自己以前讀過的《讀者》,書上有這麼一句話說:“不是學生不愛學,而是內容太無聊。”結合幼兒拍球的情況來看,我明白了,自己在教幼兒拍球時出現了很多的錯誤。我不應只站一旁看着,不應只讓他們不停的拍球等等?

第二天,我改變了原始的拍球玩法。拍球的時間到了,我和幼兒一起拿起球,讓他們一起和我喊口號拍球,我說“抱球準備!”當我喊這個口號時,幼兒們迅速的從拍球的過程中停下,抱住球。同時幼兒迴應我:“準備!準備!”說明都已經準備好了!“開始”一聲令下,幼兒們一起拍球,我也夾在他們其中。我拍球加了新的拍球玩法教給幼兒,讓幼兒試着去拍,玩法有雙手拍球改換單手拍球、跳着拍球、跨球、滾球、拋球、傳球等等,以增加樂趣。

幼兒們的興趣逐漸提高,越來越愛拍球了,聽幼兒的家長說“幼兒買了球在家裏的院子裏拍,拍的可好了,花樣很多!”我感到很欣慰幼兒的拍球技能已經達到了我想要的效果。雖然這樣的活動完成的不錯,但還有些不足,在今後的學習過程中應繼續加強。

幼師教育隨筆10

我班在中班的時候,因有保育員,午餐習慣不是很好。食堂人員來拿餐具了,還總有幾個幼兒沒吃完。到了大班,沒有保育員的情況下,我們用無論是貼五角星來鼓勵,還是用不能上大班來嚇他們,對他們來說都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凡事急不來,那就慢慢等,讓孩子們慢慢適應再說,相信總會有那麼喜人的一天。

一天,午餐時。湯xx小朋友第一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和菜,並自己走到爲幼兒放餐具和小桌旁邊,等候看管吃完飯菜的幼兒,餐具乾淨的幼兒才能去午睡室拿紙玩摺紙的遊戲。

不一會,徐xx小朋友放好自己的餐具,也自覺地拿起放紙的盒子。站到午睡室去了。我高興及了,小聲地誇了他們。

我在看管其他幼兒吃飯時,不忘看他們兩個對其他吃完飯菜幼兒的管理。午睡室沒有喧譁聲,也沒有他們兩個小管理員的呱呱喊老師,彙報老師某某怎麼的聲音。

幾個午餐習慣不好的幼兒我也能很好地進行照顧了。這讓我有了新發現:吃飯特慢的徐xx小朋友,一根菜他能分幾次送到嘴裏,米是一粒一粒送到嘴裏,每次送到嘴裏的飯菜那麼少,但是他能嚼上半天,也難怪其他小朋友吃完,他的飯菜都好似沒動過。

那天的午餐我大多時間就用來教他怎麼吃菜和飯了,告訴他飯是要一口一口吃菜也要一口一口吃,並告訴他一口是多少。這樣多次重複着一口一口吃,他碗裏的飯和菜也明顯見少。笑臉也露出來了。

離園時,我們爲幾個午餐習慣進步的幼兒發了五角星,併爲兩名出色的小班長髮了五角星。我們發現好多小朋友露出羨慕的神情。

又一天午餐時間,徐xx小朋友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跑來告訴我。看來他想做個小班長了,我讓他到午睡室這小朋友發摺紙。張xx擦好嘴巴,我讓她看管餐具。

徐xx小朋友是那麼地開心,拿着紙,等小朋友來拿他手裏的紙去玩。張xx面無表情地坐在自己的小椅子上,眼睛東瞧西看。兩外小班長不同的表情讓我頓覺什麼地方不妥。

午餐習慣差的幾名幼兒也不用我使勁催促了。所以,這天我可以觀察兩名小班長的管理情況了。張xx小朋友坐在那裏,吃完飯菜我幼兒拿着自己的空碗給她看,她點一下頭。有時吃完飯菜的幼兒,要喊她,她纔會轉過自己的身體,看一下同伴,點一下。不一會,排隊等檢查飯碗的幼兒排了好長的隊伍。我提醒她,這樣檢查速度太慢,讓她起身,站立起來,檢查同伴的飯碗。

後來,我想起張xx是第一天來園,對小班長一職還不熟悉。如何看管餐具不理解,所以在管理的過程中,不知怎麼操作,但她很聰明,我只是稍稍提示,她就象模象樣的檢查小朋友們的餐具乾淨不乾淨。另一原因,可能小朋友們習慣了吃完飯菜,讓小班長檢查吧。

徐xx小朋友呢?他拿着手裏的紙,不停地走來走去。小朋友們小聲地說着話,有些小朋友調皮地拉拉他,他看了看小嘴動了動,沒有發出聲音。還是走來走去地發他認爲可以發給紙頭的小朋友。徐xx這麼做,還是沒有讓幾個特調皮的幼兒停手。而徐xx也不向老師求教。我提醒徐xx,哪個小朋友不遵守紀律,就給他玩摺紙。徐昊傑點着頭,也算是答應吧。

一般小班長要做挺多事情呢,我班小班長是班上小朋友輪流當的。尤其是午餐管理,誰願意,就讓誰當。對於優秀的小朋友給予鼓勵。從老師的角度來說,一是可以培養自己的得力助手,二是可以讓幼兒在擔當“小班長”的過程中得到能力上的鍛鍊。午餐時間是最讓老師頭痛的,既要看管沒吃完飯菜的孩子,又要照顧吃完飯菜的孩子。讓孩子自己管理自己,有時是最爲有效的。

從以上兩次小班長人選的不同,管理出的效果也不同。但孩子習慣了小班長的管理,有時只要老師稍稍提示和點撥,孩子們還是聽從小班長的指揮。雖說有小班長的管理,但是老師也不能做甩手掌櫃,不僅要對於小班長管理上進行指導,還要不忘其他小朋們的教育。各位姐妹們,請你們給予我班小班長當選及教師如何指導,多提寶貴建議。

幼師教育隨筆11

第一天到大一班的時候,就注意到了畢赤。她總是喜歡一個人在一邊玩,上課的時候喜歡和小朋友說話;排隊時,總是站在隊伍的最後面,老師都已經走很遠了,她卻一個人站在原地玩着某種東西;做操時,高興時動動,不高興就站在原地;小朋友畫畫畫的好好的,她卻突然在乾淨的畫紙上畫一筆,然後自己偷笑起來,小朋友生氣的過來告訴老師,老師問她什麼原因,她低下頭只是閉口不答;吃飯時,吃的很少,老師喂她,她卻牙齒緊閉;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孩子很孤僻,喜歡獨處,喜歡和別人做不一樣的事情,有時會讓大家覺得有點頭痛。她個子很高,排隊都是在最後,爲了讓她多和小朋友接觸,我們把她排在了中間,但是有時卻發現,自己偷偷的又跑到了最後面。

今天做早操,有一部分是需要兩個小朋友配合的,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夥伴,自己一個人在那邊做,時而動動,時而靜止,我過去,說:“,咱倆一起做吧!”她點了點頭。拉手,轉圈,拍手,一邊做,一邊和她說着話,她的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做起操來,也更起勁了,原來有了搭檔,早操纔可以高興的做起來。吃飯時,她嚮往常一樣,吃的很少,但我們今天“表揚”起她:“看,今天這麼快就吃掉了一半的米飯,真是太棒了,菜也吃的真好,看來今天可以得第一名了。”一聽,拿起勺子,大口的吃了起來,不一會,飯盒菜都吃完了,從來沒見過她這麼快的吃完飯,吃完以後,一臉得意的樣子在那。

這幾天觀察,我覺得的這些行爲是想得到老師、同伴的更多的關心才那樣做的,也許她認爲,她所做的一切與大家與衆不同,老師就會多注意到她,朋友們會多和她玩,會多些關心給她。我會繼續觀察下去,用關心和愛護把她的一些習慣改過來。

幼師教育隨筆12

今天吃的菜是醬香排骨和小青菜炒姬菇,香香的米飯配上甜甜紅紅的排骨,和綠綠白白的蔬菜,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孩子都是津津有味的吃着。這時,我突然發現,蘋果組的奕辰和凱彤在說話,我走近一瞧,奕辰正在把自己碗裏的排骨用勺子送到凱彤的碗裏,凱彤嘟着小嘴又要把奕辰送過來的排骨送回他碗裏。看到我站在旁邊,奕辰埋頭開始扒着碗裏的飯,排骨被孤立在碗邊。平常奕辰吃飯還是比較快的,吃的也比較乾淨,也沒出現過挑食的現象,今天他爲什麼會把自己的吃不掉的塞給其他小朋友呢?帶着疑問我蹲下來輕輕在他耳邊問:“剛纔老師看到你把自己碗裏的排骨送給彤彤了,是爲什麼呢?”奕辰略有生氣又委屈的說:“老師,是彤彤,她把排骨都給我了,我自己的已經吃好,不要吃她的。”我又我擡眼看着凱彤,彤彤低頭看着飯諾諾地說:“我感冒了不能吃排骨。”經過兩個孩子的回答,我一下子明白了,我微笑的對凱彤說:“彤彤以後不想吃的東西可以告訴老師,讓我給你少盛一點,如果別的小朋友把自己不要吃的送到其你碗裏,你還會喜歡他嗎?”凱彤搖搖頭。我又安慰了下奕辰:“奕辰,以後小朋友再送你碗裏食物,要跟老師說的。”奕辰開心的點點頭,然後就繼續吃起來了。排骨回到了彤彤的碗裏,我允許她只吃兩口,其他剩下的排骨可以不吃。

幼師教育隨筆13

把幼兒帶進糖紙的彩色世界

哪個孩子不喜歡五顏六色的糖紙?收集它,不很費難;利用它,可把孩子帶進一個色彩繽紛的世界,嚐到增進知識,能力和陶冶情性的“甜頭”。

請認一認、說一說糖紙上面畫的是什麼東西?什麼風景?什麼圖案?看,糖紙上這樣勾勒幾筆、加上顏色,就畫出了一個攜物、一個娃娃、一片風光……咱也比着它畫一畫好不好?或者,把他們拼一拼、剪一剪、貼一貼,製作一幅更好看、大得多的圖案;或者,把它們製成壁掛、彩燈什麼的,來打扮我們的教室。咱用糖紙做個比賽的遊戲吧:小朋友分成幾組,每人一疊糖紙,老師請小朋友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糖紙,或者找出畫有相同數量或不同數量景物的糖紙,比比看誰找得快,找得對,找得多。小朋友也可以來學做小小糖紙收藏家,收藏時要仔細分類,或者按顏色分類,或者按圖案分類。然後舉辦一次糖紙展覽……

可見,利用糖紙的方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在引導孩子蒐集糖紙時,要告訴孩子不要多吃糖,以免蛀牙和影響食慾,要把糖紙清洗乾淨,防止細菌從手傳入口腔。

幼師教育隨筆14

大家都以爲,每位教師都要有愛心,都要關心幼兒,愛護幼兒,其實,這些都是在“耐心”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是小太陽,一家人圍着一個孩子轉,孩子們一個個都很任性,自理能力差,無理取鬧。作爲幼兒師師,不僅要愛他們,讓他們在幼兒園裏吃好、玩好、睡好,更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教育他們,讓他們養成良好的習慣,提高他們的自理能力。

我們班曾經來了一位小朋友,由於早產,在家裏家長加倍呵護,孩子來幼兒園自理能力很差,連最簡單的吃飯都不會,拿着勺子吃飯,連嘴巴都找不到,一口一口倒在身上,我一次一次教他怎麼拿勺子,怎麼吃飯,並與家長結合,要給孩子提供鍛鍊機會,經過鍛鍊,孩子終於會用勺子了;但孩子只會喝一些粥,不會咽麪條、米飯、饅頭,看着這樣的孩子,每位老師都發愁,但我相信只要有耐心,孩子一定會和其他小朋友一樣,各方面能力一定會正常。每次吃飯我都一次一次喂他,一次一次教他,經過半年的努力,孩子終於可以正常進餐,家長很滿意。現在孩子畢業了,孩子的家長對孩子說;“你誰都能忘了,可一定不能忘了你們的郭老師。”

聽到這句話,我很感到,我的一切努力,一切付出也都是值得的。

幼師教育隨筆15

有的人說:“說話,誰不會?上下嘴脣一張一合的事兒。”沒錯。但這不表示一個人就會說話。真要到脣搶舌劍、一語千金的程度,那還真不容易。跟人說話絕不是耍耍嘴皮子的小事。一個人說話的水平,是他修養和學識的證明,是他自身價值的金字招牌,也是人們判斷他的可靠依據。哈佛大學前校長伊勒特曾說:“在造就一個'上流人'的教育中,有一種訓練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優美而文雅的談吐。”現代社會,是一個越來越注重人際交往的社會,所以老師和家長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孩子的說話藝術,讓孩子的談吐真正成爲一種能打動人心的藝術。我們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培養孩子的表達能力。

一、精心選擇話題,可以從關懷對方入手,滿足對方的心理需要

談話時要選擇那些容易引起別人興趣的話題,這樣有利於營造一個輕鬆融洽的談話氛圍,使交談得以繼續深入下去。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各種各樣的可以交流的話題,談話時應儘可能從某一方面去滿足對方的需要。關懷和幫助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因此關心對方也是個永遠受歡迎的話題。

二、說話或懸念層出,或自然流露

設置話題的懸念,是讓你的話語特別吸引人的一種有效方法。如果孩子在說話時能製造懸念,那麼他的講話一定能夠引人入勝。懸念只有在精心策劃以後才能出現。如果不動腦,而想懸念出現,那是不可能的。懸念在講述過程中,必須能吸引人,叫人相信。另一種吸引人的方法,就是孩子講的話是自己內心的自然流露,言爲心聲,心裏怎麼想就怎麼說。

三、要注意講話的時機

小玉兒是個既好動又喜歡說話的孩子。有一天,家裏來了一位客人,在吃飯時,她一邊吃飯,一邊唾沫橫飛地跟大人說話,並在客人與家人說話時,插嘴打岔。這就是沒有禮貌的表現。如果和朋友在一起,總是這樣讓別人討厭,是沒有人會喜歡和這樣的人交往的。所以說,說話也要講究時機,不能想說就說,也不能像“悶葫蘆”一樣什麼話也不說。而大多數孩子大都不能把握好這個尺度,有的由於怯場而不願意說話,有的由於修養不夠而總讓和他交談的人“下不來臺”。因此,教師和家長要注意訓練孩子準確把握講話的時機,使孩子在說的時候滔滔不絕,而在聽的時候也能專心致志。這是一個有修養的人與他人交往的必備素質之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