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喜歡認識新的人

本文已影響2.51W人 

不喜歡認識新的人,喜歡交朋友是一件好事,有的人喜歡一生朋友無數,等到老年的時候去哪旅遊都能找到朋友接待,但現在人卻越來越不喜歡再認識新人了,下面就來看看不喜歡認識新的人。

不喜歡認識新的人1

QQ基本不再玩了,按條件查詢添加好友已經成了過去式;

微信有新的添加提示,都要問一下你是誰,有什麼事,纔會通過;

微博無論是誰都不設置備註,私信基本是擺設;

有朋友組個局,也要先問一聲:是不是都是熟人。

各種新奇的社交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都與我無關。

想當年也是風風火火到處串,逢場必到,回回都能結識好多人。而現在真的是越來越不喜歡認識新人了。

朋友CC說剛實習那會兒去了家金融公司,做網絡銷售,任務就是每天添加陌生人,跟他們聊天,旁敲側擊評估他是否有投資能力。那段時間真是頭一回見到一些社會人是有多麼險惡,包括她自己。

不喜歡認識新的人

微信上一千多人,每天在主管的監視下強行尬聊。後來她覺得自己實在掙不了這份錢,換了工作,或刪掉或拉黑非同學和親友的那些人。可能是工作的陰影,CC說自己這個在別人眼中特別開朗善談的女子漢,現在都有了社交恐懼症。

L講因爲一次公司的活動,給了一個人自己的手機號,禮貌性的通過了這個人的微信之後,這個人每天給他發很多很長的文字,她表示自己很不喜歡,對方還是我行我素,無奈把對方刪掉,對方還是不停的申請加微信,甚至凌晨還打電話,微信手機都拉黑了之後,凡是有這個人可能出現的場合她都很警惕,直到聽說這個人辭職了,她的心才安下來。L說自己當時是真的怕了,現在微信設置了不能通過手機號添加。

YY說自從被一個進了傳銷約我去爬山的老家發小騙了之後,別說認識新人了,就是很久不聯繫我的老友突然找我,我都特別警惕。

知人知面不知心。社會上隱藏着各種各樣的危險,每次看完那些被騙被盜竊被殺害等的帖子,後背都一陣涼意。越來越不喜歡認識新人,有結識之後需要各種精力來維護,而自己已無多餘精力的影響,但更多的還是不知對方是否真是個“人”的原因。

是要相信人心都是善的,世界是美好的,但是需要你時刻心有警惕。

不喜歡認識新的人2

生活中,你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或經歷?

即便你身處人羣之中,依舊感覺到很孤獨;周圍越是熱鬧,你就越容易疲憊,心煩甚至是厭惡。

別人的歡聲笑語,在你看來是吵鬧;別人的悲傷,你並無法真正做到感同身受。

就像你的情緒,想法,別人無法理解一樣。

無論有多少朋友,跟多少人在一起,你都感到內心不被理解。

不喜歡交朋友,更享受一個人生活;不願意認識新朋友,只願意跟身邊爲數不多的兩三個朋友保持着聯繫。

一個人不喜歡結識新朋友,是哪些心理?

過好自己的生活,拒絕“無意義社交”

越長大越孤單,這是真理。

人在不同的階段,對朋友的需求和認知是不同的。

年輕的時候,我們渴望分享,渴望有人傾聽我們內心的祕密。

成年後,我們希望被人理解,有人讀懂自己的心思。

而到了30歲之後,人往往變得更成熟,更現實。

在這個時候,在社交中才會感受到真正的孤獨。

他們之所以不去結交新朋友,就是因爲他明白了生活的真相,明白了社交的本質。

社交的本質是什麼?

無非是利益交換,價值滿足。

你能夠爲對方提供某種價值和未來潛在的需求,那麼對方就會把你當成朋友。

反之,如果你沒有任何利用價值,而且也會消耗對方的價值,那麼就沒有人願意跟你交朋友。

到了一定年齡你就會發現:

有些話,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因爲無人理解,無人能懂你心中的情緒波動。

看了一本書,讀了一首詩,看了一部劇,你爲其中的故事,浪漫或悲傷的氛圍癡迷,別人卻笑你矯情。

這就是不被理解,無人懂你的孤獨。

你也會明白,社交中遇到的多數人,跟你都是“無話可說”。

面面相覷,面對面坐着,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不喜歡認識新的人 第2張

空氣中瀰漫着的都是尷尬。

無話可說是孤獨,無人傾訴同樣是孤獨。

一個人之所以不交朋友,是因爲他不想在無意義的社交中浪費時間。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社交這件事,本身就具備一種隨機性,更需要緣分的因素。

不喜歡交朋友的人,更享受獨處

對於這類人來說,他們認爲:交朋友,是一件比較麻煩又十分消耗自己的事情。

比如說:

你有趣的時候,別人會過度纏着你;你無趣的時候,又會給別人帶來困擾。

別人靠近你,會佔據你的時間,打擾你正常的生活模式;而你靠近了別人,同樣會給別人帶來不適。

於是,在這種糾結和矛盾的社交觀念中,他們更享受獨處。

什麼是獨處?

其實獨處就是一個發現自己,探索自己,與自己對話,提高自己的過程。

這類人,跟任何人展開社交,都是一個“自我消耗”的過程;只有獨處,纔是他爲自己充電的過程。

獨處的好處就在於:

當你獨自一個人的時候,你能夠更專注地去做某件事。

比如:讀書的時候,你能沉下心來做這件事,不會有人打擾你;寫字的時候,你會越來越投入,並且喜歡上這種狀態。

冥想的時候,你感覺到觸摸到了自己的靈魂,感受到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和想法。

你發現自己的不足,總結自己的人生,反思自己做錯的事情,最後及時修正並改變自己。

這些都是獨處帶來的好處,是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而這些好處,是你在社交中不具備,也很難去擁有的。

更重要的是,獨處能夠讓他們感受到由內而外散發的放鬆,愜意和舒適感。

獨處並不是孤獨,而是真正意義上的心靈上的滿足,靈魂上的充盈。

在世界名著《瓦爾登湖》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愛獨處,我從來沒有發現比獨處更好的夥伴了。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外出到人羣中去,要比獨自呆在屋子裏更孤獨。”

提到獨處,與自我對話,作家梭羅的這本《瓦爾登湖》必定是榜上有名。

因爲能讀懂這本書,並且耐着性子讀完的人,都是不簡單的人。

至少,證明了一個人的內心足夠堅定,能夠耐得住寂寞,更有一顆專注且虔誠的心。

《瓦爾登湖》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梭羅生活在這片孤獨的土地上,隨着春夏秋冬,白天與黑夜,陽光與月亮的交替中,所感悟出的人生,生命與孤獨的真正意義。

如果你能讓自己沉浸在這本書中,你才能夠感受到其中的美妙和與自己心靈對話的美好瞬間。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