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拜年的意義

本文已影響3.04W人 

你知道春節拜年的意義是什麼嗎?很多人只知道春節要去拜年,卻不知道春節拜年這個習俗從何而來,爲什麼要去拜年, 下面是小編精心準備的春節拜年的意義,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節拜年的意義
春節拜年的意義1

春節拜年的寓意

春節拜年是中國習俗之一,通常是一家人去親戚家串門,帶着水果禮品去親戚家聯絡感情,孩子們通常一起玩耍,父母輩們拉拉家常。之後去拜訪的客人會被留下一起吃飯。直至晚餐後方才離開。而不同地方的拜年有所差異,那麼春節爲什麼要拜年?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的一種方式。我們通常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長帶領小輩出門謁見親戚、朋友、尊長,以吉祥語向對方祝頌新年,卑主人家則以點心、糖食、紅包(壓歲錢)熱情款待。

春節拜年的習俗

說遠古時代有一種怪獸,頭頂長獨角,口似血盆,人們把它叫做“年”。每逢臘月三十晚上,它便竄出山林,掠食噬人。人們只好備些肉食放在門外,然後把大門關上,躲在家裏,直到初一早晨,“年”飽餐後揚長而去,人們纔開門相見,作揖道喜,互相祝賀。這就是拜年習俗的開始。

大約從清朝時候起,拜年又添“團拜”的形式,清人藝蘭主在《側帽餘譚》中說:“京師於歲首,例行團拜,以聯年誼,以敦鄉情”,“每歲由值年書紅訂客,飲食宴會,作竟日歡”。

大年初一,人人都早早起來,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秦漢以來萬千的風首朝賀。自明清開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長,最後全家按次序互拜。對尊長要行大禮,對孩童要給賞賜,平輩間拱手致語。拜親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現代多行團拜,歲末郵寄賀年片和賀年信。

拜年一般從家裏開始。初一早晨,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拜年,祝福長輩健康長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以後,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在給家中長輩拜完年以後,人們外出相遇時也要笑容滿面地恭賀新年,互道“恭喜發財”、“四季如意”、“新年快樂”等吉祥的話語,左右鄰居或親朋好友亦相互登門拜年或相邀飲酒娛樂。

春節拜年的意義2

1、和孩子們一起操辦年貨

以前在農村,過年的吃食大部分都是自備的,不像現在,什麼都是現買,方便是方便了,但與平時真的沒啥兩樣。

小時候,進入臘月下旬以後,農家都開始忙着操辦年貨了,殺年豬、打年糕、做豆腐、炸帶魚、炒花生炒瓜子、軋米糖、做米餜等等等等,大人忙忙碌碌,小孩熱熱鬧鬧,濃濃的年味撲面而來。

時至今日,這其中的很多場景已不會出現在大部分家庭中了,但即使是去商店採辦現成的年貨,那也不妨帶上孩子,讓他們也經歷那個過程,真切地感受一下年已到來。

不過疫情期間,出於安全考慮,可能很多人更樂於網上採購,那也可以讓孩子們參予進來。尤其是在購買一些過年時必備的物件時,也細細的給他們說一說它的`意義,讓孩子知道過年與平時是有不同的。

2、帶着孩子大掃除

除塵,也是過年的一項重要儀式。老輩人都習慣,新年到來之前,將家中裏裏外外,徹徹底底地打掃擦拭乾淨,丟棄不需要的東西,這就好比是將家中的污垢晦氣一併掃除了,乾乾淨淨,亮亮堂堂地迎接全新的一年。

以前,父母都會給孩子分派一塊任務,大家一起動手。但現在的孩子都比較嬌慣,父母、老人都捨不得讓他們勞動、做家務。

其實,過年了,不妨也讓孩子們參予其中,讓他們在勞動中體會一下過年別樣的意義,也讓他們也感受一下自己也可以如大人一般爲這個家付出的自豪。

3、帶着孩子貼春聯

貼春聯是過年中的又一重要儀式,這不僅僅是貼一對紅紙,寄寓一種美好希望那麼簡單,這春聯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形式,這其中蘊含了我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帶着孩子一起貼春聯,和他說一說新年的美好願景,再說一說有關於春聯的那些文化,比如春聯分上下聯,上聯貼右側,下聯貼左側,讀春聯應該從右自左,因爲這和我國古代直行書寫文本的閱讀習慣有關,還有如何區分上下聯等等。

孩子們在貼春聯的過程中,不僅體會到了年味,也瞭解一些國學知識,何樂而不爲呢?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的新年儀式,都可以帶着孩子一起體會,比如讓孩子也跟着一起準備年夜飯,讓孩子給每個長輩準備一句新年祝語,帶着孩子拍一張全家福,等等等等。讓他們體會一家人團圓幸福的意義。

中國曆來是一個很重儀式感的國家,這些儀式感裏,包含着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和品德,它們承載在一個又一個的節日裏,而春節就是其中最爲重要,也是最盛大的那一個。我們有必要將這些儀式感,以及儀式感下的內涵傳給我們的孩子,代代相傳。這樣,以後就算沒有了煙花爆竹的烘托,我們的年味依然濃烈久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