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

本文已影響5.16K人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人的精神境界由低到高分爲四個層次,分別是功利境界、自然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那麼,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又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1

道德的健康成長需要什麼條件?

道德的問題是什麼?那就是道德的健康成長需要什麼條件。

爲什麼說光有善心沒有善行,爲什麼好人不作爲,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標準就是有很多好人不敢作爲。

他做了好事之後覺得沒有一種安全感,沒有一種保障。他做了好事,說不定還會有惡報,所以很多時候不敢行善,不敢有所作爲。

對於道德的健康發展,它需要兩個方面的條件。

第一個是從我們個人來說,真正的道德,是我用我的善來換你的善。

善要求善報的時候,其實善就變成了一種交易,變成了一種商業行爲。所以道德要健康發展。

另一個條件就是對於個人行善的人來說,你做了好事,不要去求回報。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

人家是不是說謝謝,沒有那麼重要,你是爲你做的,是爲你內心對世界、對他人的一份誠意做的。

不要去求別人一定要跟你去說一聲謝謝,如果你還在乎回報,那麼就別做。

你要是做了,就不要在乎回報。這個很簡單,這是個人角度。

當然社會角度也是非常重要的,有這麼一天,你會成爲社會的這個主流的倡導者,希望你們能夠好好地使用手裏的這個權力和能力,然後,使得我們的社會能夠有更好的政策、更好的制度,讓那些善人儘可能有善報。

所以從個人的角度來說,你做好事不要求回報,因爲做好事求回報是一種交易行爲。

但是,等到有一天我們有機會代表社會的時候,請你儘可能制定出好的政策、好的機制、好的法制,然後讓我們的好人,儘可能得善報,讓我們的好人有所作爲的時候,顧慮儘可能少一點。

很多國外的法律當中,有一個好撒瑪利亞人法。什麼叫做好撒瑪利亞人法,包含了兩個原則。

第一個,義務救助原則。就是人人都有這個責任和義務協助處在危險當中的人,除非這個人自身會受到傷害。

這是一個大多數歐美國家都有的一個法律條文,人們有義務在協助處在危險當中的人,除非自己會有傷害。

第二個我覺得特別好,它叫免責原則。對於陌生人對受傷者進行緊急醫療救助出現了失誤可以免責。對於造成的傷害,不需要負法律責任。

在唐朝有一部文獻叫做《唐律疏議》,它裏面就有對於冷漠罪的法律制裁,我當時看到都驚歎了。

它說:發生強盜或殺人事件時,被害之家的鄰居,你發現了,你沒有報官,拉出去,杖責60;

當看見有罪犯分子劫持人質時,公安人員,就是官吏,公安人員、警察,及鄰居,不衝上前去搏鬥,抓拿罪犯的話,判刑兩年;

公安人員在道路上追捕犯人的時候,當追捕者因勢單力薄而無法制服犯人,因而求助於道路上的行人,如果這個行人力所能及而不提供幫助,杖責80。

天真爲什麼成了道德當中的至高境界?

一個道德當中的至高境界是什麼?道德當中的至高境界是天真。

這個天真的表現是什麼,上善行善而忘其善。上善就是至高的善,最高境界的善是你在做好事,但你不知道你在做好事。

我以前碰到過一個情況,我去買東西的時候差了2塊錢,當時我身邊的一個女孩子就幫我付了2塊錢,眼睛也不看我一眼,我當時就說“不用,不用”,因爲我們是有德之人,不愛給別人添麻煩。

她當時就說,別人也爲她做過這種事。付了錢之後,我立刻提裙子出去感激,她跑得特別快,一下子就失蹤了。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 第2張

當然,做了好事,接受別人的謝意的也是善人,但是我是說有一些特別天真的、忘其善的那些做好事的人。

他很多時候不覺得他應該接受你的感激,你的感激會讓他很害羞,你的感激會讓他有一點愧疚,覺得好像沒有這麼嚴重,所以這個忘善之人,他做的`這個好事,他爲什麼意識不到這是一件好事,因爲他就是有一顆愛心。

一個人天然有一顆愛心,這個人就會覺得做了一件他的愛心要求他去做的事情。

所以他的一切善行都是發自內心的愛、發自內心的天真、發自那顆善良的天性、發自這種關懷、發自那個與生俱來的神聖的同情心。

心裏有愛的時候,道德往往是多餘的。

當愛消失了,我們只能強調道德了。

心裏有善,有良知的時候,法律往往是多餘的。

當善意沒有了,良知不在了,那麼我們只剩下法律了。

所以在道德問題裏轉了一圈,最後還是回到愛。結論不變,愛才是道德的靈魂,愛才是最高的道德。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2

自然境界的人就像動物一樣,生活全憑着本能驅動餓了就吃,困了就睡,很少顧及其他。功利境界其實就是我們大多數人所在的境界。在功利境界的人,言行舉止的主要驅動力就來自於對功名利祿的追求。道德境界,也就是常說的君子。看重自己的良知,操守多過於看重自己的成敗得失。道德境界的人,要求自己爲人處事外無愧於人內無愧於心。天地境界也可以稱之爲聖人,說她是天地境界,因爲她的心就像天地一樣廣闊無私。他的心裏裝着芸芸衆生,裝着這世上的每一個人。對他來說,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是他生命的一部分,都是他生命的一個分支。他們的快樂便是她的快樂,他們流淚,他就會心痛。所以,對於天地境界的人,善待世上每一個人,便是他善待他自己。愛世上每一個人便是他的摯愛。

通常隨着人的精神境界越高,他內心道德的比重也會越大。而到了天地境界,道德就成了一種良心的本能。長期以來,我們好像有這樣一個誤解,說到有德之事就是指那種道德境界的君子。或者天地境界的聖人。凡事必須大公無私,捨己爲人,不爲自己着想。好像爲自己着想就是一件不道德很羞恥的事情,事實並非如此,道德有一個很寬的跨度。它既包含了聖人般的智商,也包含了我們普通人有不忍的那一種惻隱之心。真正的道德,不要求每個人變成聖人,也不要求你爲了她人一定要犧牲你自己。道德尊重人性也理解爲自己着想是人之常情。道德只是要求我們在爲自己着想的同時能在心裏總是留出那麼一點點空間爲別人想想。僅此而已。今天是我們關於道德這個話題的最後一課我們就來看看爲自己着想,是不是就等同於自私?以及當我們最終攀爬到道德跨度的最高境界。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 第3張

在道德之上,我們會看見什麼?以前讀一個法國哲學家的一句話,當時讓我非常感動。跟大家分享啊,他說我們作爲人應當爲自己着想。如果你都不爲你自己着想,還有誰會爲你着想。但是如果我們只爲自己着想我們還配當人嗎?又有一個誤解產生了我們總以爲那些爲自己着想的人是自私的人不這樣爲自己着想是人之常情,人之常情,人應當爲自己着想,所以爲自己着想,並不等同於自私,只有只爲自己着想,100%爲自己着想而不爲別人的人這個才叫做自私。你想看,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這種爲別人着想。我們根本不可能有殘疾人的,因爲大多數制定這種政策的人一般不殘疾。所以這一切都是需要有那麼一些人,他要學會爲別人去着想作爲一個健全人,你要學會爲殘疾人去着想。而作爲一個年輕人,你要學會爲老人去着想。因爲當你們去制定很多政策的時候,你們還沒有那麼老。我們很多時候都說我們要培養有用的人。這句話其實很多時候就真的很功利。那沒用的人就不要他了嗎?什麼人是沒用的人啊!任何一個沒用的人,放對的地方都是有用的呀。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3

何爲道德?道德一詞,在漢語中可追溯到古代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一書。“道”是指自然運行與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世的德性、品行、王道。中國自古以德爲美,德乃立身之本。道德往往代表着社會的正面價值取向。從人性的角度來說,道德即是對事物負責,不傷害他人的一種準則。

作爲我們每個人,我們不僅需要豐富的文化知識,更需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正如意大利詩人但丁所說“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去彌補。”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成爲一個真正有道德、有修養的人呢?對於我們中學生來講,上課認真專注地聽講,自習安穩靜心地看書,課後獨立高效地完成作業,這是我們一直以來形成的良好學風。此外,“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更應該成爲我們每一個公民的基本道德標準。

愛是在道德之上什麼意思 第4張

在這兒我先與大家分享一個故事:一個新加坡旅行團在德國觀光。旅行團中有一個十二歲的小男孩,他在商店買了一件小玩具。在拆封時,由於周圍沒有垃圾桶,他就將包裝紙習慣性地放進了自己的口袋裏。就是這個包裝紙,一直在這個小男孩的口袋裏呆了兩個星期,最後被帶回了新加坡。

這個故事的情節雖然不夠生動,情景也並不動人,可是它卻深深地打動了我,並讓我深思良久。這個男孩年紀雖小,但道德之花卻早已在他心裏深深紮根。

其實,道德離我們很近,近得觸手可及,因爲她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們隨手關掉洗手間裏“不辭勞苦”的滴着水的水龍頭;擦掉牆壁上“清晰可見”的鞋印;我們停止將垃圾從窗口“瀟灑的拋下”的行爲;也不要對身邊人“出口成髒”,而是讓文明、親切的語言響徹耳畔。在家裏,我們孝敬父母,也許學業、工作繁忙的我們沒有過多的時間替父母分擔家務,但餐桌上的一句問候,飯後的一杯清茶,節日時的一句祝福,都能夠讓父母感受到我們對他們的愛。

或許有時,我們的善良未必會得到回報,甚至還會遭來他人的譏笑和嘲弄。但我們千萬不要因爲某些人的不善,而放棄我們自己去做一個善良人的努力。因爲我們都不能決定別人去怎麼想,但我們卻可以決定自己要去怎麼做。

人的一生,思想的美與醜,幾乎決定了那個人的一切。所以我們常說,道德是一種美麗,更是一種智慧,讓我們一起去盡情地展示她、分享她、弘揚她。做有道德的人,用道德鑄就人生!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