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發黃的原因

本文已影響2.39W人 

大米發黃的原因。在日常生活中,大米是我們每天的必需品,我們不能拒絕大米,但是不知道各位家裏的大米有沒有出現過發黃呢?發黃的大米你們還吃嗎?接下來,小編就爲大家分享一下關於大米發黃的原因。

大米發黃的原因

大米發黃的原因1

大米發黃的原因

大米有兩種發黃現象,其一是購買時候是白色,晶瑩剔透的,但過一段時間之後變黃、結團、甚至生蟲。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購買回來的大米沒有得到很好的保存,大米本身或環境水分高,在酶類的作用下發熱,繼而導致黴菌的繁殖,如黃綠青黴、桔青黴、島青黴等。令大米黴變、泛黃、產生異味。

另一種是購買時候,發現大米中夾帶一些黃色米粒,甚至農家收穫的大米中,會大量出現黃色米粒。這種米稱爲黃粒米,一般是大米還是稻穀時,未及時脫粒、存儲不當、存儲過久或者稻穀收割後未及時暴曬造成。

那麼,發黃的大米能吃嗎?

首先,因爲儲存不當出現的黃色大米是不宜食用的。三種導致大米變黃的黴菌,有毒代謝產物爲黃麴黴毒,對人體有毒。中毒症狀表現爲發熱、嘔吐、頭暈、沒有食慾,同時對肝臟有害,誘發肝癌、肝臟腫大、肝功異常等。

而黃粒米通常是不帶有毒物質的,不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只是大米的品質差,營養價值也降低,色、香、味均會受到影響,卻可以正常食用。但是,如同其他大米一樣,容易因爲保存不但,而發生黴變,並且不容易被發現。

另外,因爲黃粒米影響大米的外觀、品種與銷售,所以有關規定中,黃粒米的含量是不能超過1%的'。

關於大米的保存問題

大米的保存受到地域與環境的影響,一般南方天氣溼度大,大米保存時間短,夏季存放不宜超過3個月,冬季可適當延長時間。北方,可存放3-6個月。而關於辨別大米,無外乎看顏色、聞味道以及煮米飯品嚐。

大米作爲精糧的一種,如何吃才更營養呢?

1、減少淘米次數。維生素B在穀物的皮膚中存在較多,大米通常屬於精糧的一種,經過多次去皮,如果過分淘洗,維生素B流失嚴重。

2、儘量添加粗糧。從稻穀到大米,要經過數十道程序,造成大米中膳食纖維缺乏,易便祕、提高餐後血糖。可添加豆類、玉米、紅薯等粗糧。

3、糙米比精米營養更“貴”。糙米雖然與精米熱量上區別小,但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更豐富,並且更“耐餓”,延緩餐後血糖與防便祕。

4、少吃撈飯。撈飯容易導致大米中蛋白質、維生素B族、礦物質流失,降低營養含量。

大米發黃的原因2

1、一種是由於大米自身水分含量高,在儲存過程中容易被島青黴、桔青黴、黃綠青黴等黴菌污染,之後,黴菌在適合條件下大量繁殖併產生毒性代謝產物,引起大米變黃,這種大米又被稱爲黃變米。黃變米帶有多種毒素,可引起肝臟病變,有些還能引起腎臟和神經損害,具有強烈的致癌作用。

2、稻穀收割後因陰雨未能及時乾燥,溼谷堆在一起儲存,也會引起稻穀發黃。這種變黃的稻米碾出來的米也呈黃色,被稱爲黃粒米。黃粒米一般不帶毒,但營養價值和品質都比白米差,而且在適宜的條件下也易污染黴菌。

買大米最好做到少量多次,存放在乾燥通風處。在北方,大米一般可存放3~6個月,在南方存放則最好別超3個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