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

本文已影響2.57W人 

是以聖人慾不欲,有道的領導者把沒有私人慾望當作慾望。

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1

這是《老子》第六十四章裏的一句話: 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解釋爲:是以聖人無慾心,不貴難得之寶,則自不生事。

欲的解釋:①本義,名詞,永不滿足的心念。②名詞:色心,性的本能需求。③動詞:想,要,相要。

第一個欲是動詞 想要的意思,而第二欲是名詞貪慾。所以“欲不欲”是指要沒有貪慾。

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①。是以聖人慾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②。(《老子 · 六十四》)

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
  

【註釋】①爲:妄爲。執:強持。幾成:近乎成功。②欲不欲:求人所不求,如謙下、柔弱、樸素等。學不學:學人所不學,如“道”等。

【譯文】妄爲的人,終究會遭遇失敗;強行持有的人,早晚還會失去。因此得道的聖人不妄爲就不會遭遇失敗,不強行持有就不會失去。人們幹事情,常常是在快要成功的時候失敗了;如果自始至終謹慎重視,就不會有因爲鬆懈、輕心而導致的失敗了。因此得道的聖人追求人們所不要的`,不珍貴難得的財貨;學習人們所不願意學的,彌補衆人的過失,以輔助萬物的自然變化而不敢妄爲。

【感悟】欲不欲、不欲欲,追求常人

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2

首先,慾望是與生俱來、本來存在的現象。

就像人一生下來就有飲食與衣着等飽暖之慾望,這是自然規律,一切順應自然的事物就是符合道的,沒有誰可以強行將慾望根除,執着於根除慾望也是一種違背規律的行爲!

就像《道德經》第八十一章裏所說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中的“甘食、美服、安居、樂俗”,都是屬於慾望的正常範疇。

所以老子說的“欲”,不是一味看重物質的東西,不是一味過度地看重稀奇物品的東西,不是一味過度的看重鈔票、財物的`享受,不是一味過度的看重吃喝玩樂、揮金如土。

其次,老子所說的欲,就是讓我們順應“道”、效法“道”。

“道”生化了我們,道在我們生命中,所以我們必須要了解道,充分利用“道”賦予我們的精力去努力認識“道”、順應“道”、效法“道”,從而報效“道”,而做一個“勤而行之”的上士。

所以,老子所說的欲,就是讓我們順應“道”、效法“道”。

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 第2張
  

《道德經》學用就是“反求諸己”——即迴歸自心,看清慾望,看清真相,通過觀察自己而達到自然而然的改變。其實,外面沒有別人,只有我們自己。

再次,老子說,“道”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無狀無物的“道”。

因此,要想效法“道”並非易事,能夠真正認識“道”而體道合道者不多。所以,“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的人不居少數。

老子告誡我們:既要“慎終如始”,又要保持“不欲”的心態,不能因其難得(難成功)而貴之,要學衆人所不學,才能挽回衆人常犯的過錯,才能輔佐萬物的自然發展。所不要的、不求常人所要的,這也只有得道的聖人才能夠做得到。

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3

“而不貴難得之貨”,他不把那種爲自己撈取的財富當作慾望,所以他不把那些難得的東西當作特別寶貴的東西去收藏、去索取。“難得之貨”在這裏代表物慾。

“聖人慾不欲”,以“不欲”爲慾望,行賄受賄的行爲就基本不會發生。

“學不學”,以“不學”爲學,這是什麼意思?難道不學習是好的?

當然不是,老子《道德經》裏講的“學”大多是一種特指,指世俗的學問,這些學問往往是爲了提高人們的名譽和地位堆造起來的,其實這種學問的用處不大。

“而復衆人之所過”,聖人不在乎這些世俗的東西,所以他能夠幫助大家修復那些做得過分的、錯誤的地方。這裏的“過”是路過、經過之義,後來引申爲超過。凡事都講求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就犯錯了,這是過失。後來“過”也當無心犯的錯誤講,就是沒有成心想犯罪,但是又稍微犯了點兒過錯,這叫過失。“而復衆人之所過”的意思就是把衆人所犯的錯誤,幫助糾正過來,恢復到正常的尺度裏。

“而復衆人之所過”,這句話第一層含義是,你成爲領導之後,大家對你會過分評價,會過分擡高你,覺得你了不起,其實這已經過了,你要儘量把這種世俗的“學”給清除掉。

是以聖人慾不欲的欲什麼意思 第3張
  

另外一層含義是,當一個有道的領導者,頭腦清醒,不在意大家的這種過分推崇和擡高時,大家也會慢慢跟着你恢復正常。大家的這種錯誤行爲,也會被你恢復過來。所以說這個“過”的`第二個含義是被領導者的“過”影響。

每個人都有私心、慾望,如果這些私心、慾望膨脹起來的話,人與人之間就會互相沖突,社會也會不和諧。

當一個領導者能放低自己的位置,不讓大家過分推崇自己,保持平靜的狀態時,你會發現大家都會跟着你變化,領導者的私心在這個過程中也會慢慢淡化下來。這個時候,整個系統的氣氛都會變得和諧。

如果你能進入這種狀態,就相當於進入了一種真正和諧的狀態,這叫“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也就是說,人與人之間沒有過分推崇、過分擡高、過分虛榮,就能和平相處,這是萬物之自然。

聖人的作爲能幫助人們進入這種狀態裏,所以叫“弗敢爲”。爲什麼會“弗敢爲”?因爲聖人有了這種理想,願意帶領大家進入自然、和諧的狀態裏,這就叫“能輔萬物之自然,而弗敢爲”,也是老子講這些話的真正含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