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

本文已影響1.93W人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猝死防不勝防,在生活中人們總是可以看到一些關於猝死的新聞,特別是很多運動員一般在度的鍛鍊或者運動時會發生猝死,下面是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1

一、運動猝死的原因和機理

不論年輕人還是中老年人,運動猝死危險因素大多是有已知或未知的心血管異常者進行中等以上的強度運動。研究表明發生在中老年人(35歲以上)的運動猝死可能多與冠心病有關;

而年輕人(小於35歲)中的運動猝死主要與肥厚型心肌病、冠脈畸形有關,其次是與心肌病(非肥厚型心肌病)、馬凡氏綜合徵、心肌炎、心臟瓣膜性疾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預激綜合徵、特發性長QT綜合徵等有關。

單純運動因素引發的猝死很罕見(佔運動猝死人羣中比例不超過3%)。對有潛在的心血管疾患的人而言,劇烈運動是激發運動猝死另一重要危險因素。

據估計,大強度誘發有潛在心血管疾患的人心臟停搏的風險比安靜時高6~164倍; 不運動的中老年人突然參加大強度(>6Mets)運動比安靜時猝死風險可高56倍,而經常參加鍛鍊的中老年人進行大強度運動比安靜時高5~10倍。

運動猝死與運動項目尚無確切關係,但有調查顯示跑步、揮拍類運動(如羽毛球、網球)似乎比其他項目有更高的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

運動猝死機理

運動猝死尤其是表面健康的人運動猝死的機理尚不清楚。

目前絕大多數顯示直接死因爲心源性猝死。其機制:一是誘發室性心動過速、心室纖顫或心室停搏。

運動時過度應激(含非運動因素應激,如情緒緊張、高熱、脫水)致植物神經系統平衡失調(交感神經過度興奮,而迷走神經興奮性不足),兒茶酚胺、腎素一血管緊張素等神經內分泌激素大量分泌,電解質酸鹼平衡紊亂(如鈉離子或鉀離子紊亂)

以及胸前受到猛烈撞擊等,可引發心電紊亂或心臟傳導系統紊亂,尤其是心臟已存在潛在的病變或結構異常時,可誘發室性心動過速、心室纖顫或心室停搏而猝死。二是誘發急性心肌梗死。

過度應激時上述病理生理變化,尤其在心血管已存在潛在的病變或結構異常時,可引發冠狀動脈痙攣或冠脈血管內膜出血等而堵塞冠狀動脈

再加上劇烈運動時心率過快舒張期過短、大量出汗脫水或運動後即刻血壓快速降低等,則可在運動期間或運動後即刻誘發心肌缺血、壞死和嚴重心律失常,導致急性心肌梗死而猝死。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

二、運動猝死的前兆與表現

運動猝死表現爲運動中或運動後(多不超過30min) 突然昏迷、意識不清、心跳驟停、脈搏消失、停止呼吸。運動猝死者部分可有前驅症狀

表現爲猝死前數天至數月運動或非運動時明顯的疲乏感、眼前短暫發黑、眩暈、胸痛或下頜/頸部疼痛、心悸、呼吸困難、大汗淋漓,胃腸道症狀,神經精神異常等。另外,部分曾有運動暈厥史。運動猝死發病急、病程短、病情重,如不及時搶救,會迅速死亡。

三、運動猝死防治

(一)現場急救

一旦患者倒下,首先判斷意識是否喪失,心跳呼吸有無停止。如呼吸心跳停止就應當機立斷、分秒必爭就地進行心肺復甦搶救,並撥打120。

(二)預防

第一,大負荷運動前進行運動評估,識別高風險人羣是預防運動猝死的關鍵。對於有高風險者應禁止參加劇烈運動。既往運動時出現暈厥者,在排除心源性暈厥前宜禁止劇烈運動。對於參加大負荷運動或比賽者,如運動前出現心前區不適等某些前驅症狀,應找醫生仔細評估。

第二,對人選校運動隊或競技運動隊隊員應接受健康檢查、運動醫學檢查和評估,包括安靜心電圖、超聲心動圖、心電圖運動負荷試驗,必要時可進行24h動態心電和磁共振(MRI) 等無創性檢查。

第三,體育運動會等皆應配備醫生及必要的急救措施,尤其是自動除顫儀。

第四,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2

如何預防運動性猝死呢

“較真”的人會通過健康篩查和問卷調查精打細算

如專業運動員在冬訓開始前都會參加體檢,有專門的心肺功能測試。當然,普通人在運動前即使不做健康篩查,也至少要有這樣的意識。

先確定自己是否適合運動

既往有心臟病史、暈厥病史,以及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或冠心病家族史的人不要長時間劇烈運動;如果運動中出現胸痛、胸悶、頭痛、頭暈、異常疲勞等情況(可能就是先兆),必須馬上停止訓練並及時就診。

科學選擇運動時間

人在寒冷時血管收縮,會增加心臟負擔,容易出現心臟問題。所以,冬季理想的鍛鍊時間爲下午三四點鐘。要避免陰霾、空氣質量不好時外出運動。另外,心臟病患者游泳時要選擇溫差不是很大的游泳館,千萬別冬泳。

要科學運動

運動前充分熱身,適應激烈競爭環境,運動中適量補充水分;運動中不宜盲目堅持,一旦出現不適症狀如面色蒼白、口脣紫紺、大汗淋漓、暈厥、胸痛、胸悶、胸部壓迫感、眩暈、眼前發黑、頭痛等,應及早終止運動。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 第2張

身邊發生猝死事件該如何處理

猝死防不勝防,可以發生於任何時間、地點,可以發生於任何人。一個猝死的病人,心跳停止的時間超過4-6分鐘,腦組織則發生永久性損害,超過10分鐘會腦死亡!而救護車不可能在幾分鐘內到達病人身邊的,所以學習一點急救常識還是非常有必要的,關鍵時刻可能會救了家人或者別人一命。

發生猝死後前4分鐘是搶救的黃金時間!搶救開始越早成功率越高、後遺症和併發症越少。每延誤一分鐘,搶救成功率就下降10%。如遇到有人突然倒地,意識喪失、呼吸停止或喘息樣呼吸,首先不要驚慌,切記,千萬不要自行送往醫院!

第一步

只有自己一人的情況下,先撥打急救電話120或999,簡要說明一下情況和所處的位置。如果有別人在場,讓別人撥打急救電話。

第二步

立即讓病人平躺仰臥,下頜擡起,頭部後仰。

第三步

立即行胸外心臟按壓。跪在病人一側雙手重疊,手掌根部正中置於其胸部中央雙 乳頭連線的'中點連續用力快速垂直向下按壓,頻率每分鐘100次以上,按壓幅度至少5cm。未經心肺復甦培訓者,可以只按壓,不必吹氣,一直堅持到專業急救人員到來。這幾分鐘胸外心臟按壓可以讓血液中的氧氣維持最低限度的腦部供氧,避免腦死亡,爲成功搶救病人贏得寶貴的時間。

第四步

如果配有體外自動除顫器(AED)的場所,胸外心臟按壓之後,立即配合使用AED,按照語音提示操作,可以大大提高搶救的成功率。

我們在積極推廣健*活方式的同時,建議全民普及急救教育。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3

運動員一般在度的鍛鍊或者運動時會發生猝死,所以說有些病人以前有過心絞痛發作史。猝死發作前像心絞痛會突然的加劇,表現爲面色灰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有的是出現原來沒有的症狀,如顯著的疲乏感,心悸,呼吸困難,精神狀態改變等。

猝死三大誘因:過量飲酒、過量運動、過度疲勞

猝死首先要有心臟疾病隱患,然後遇上相關的誘發因素,就有可能發病。李潔告訴記者,猝死的誘發因素有很多,常見的有下面幾種:持續過度緊張疲勞 、大喜大悲、大驚大恐、酗酒與飽餐、過量運動、大量吃冷飲等。特別是過量飲酒、過量運動、過度疲勞後最容易誘發猝死,而且患者中包括沒有潛在心腦血管疾病的人。

爲什麼這三個時機成爲猝死的高發時機呢?專家們的解析包括如下幾點:過量飲酒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誘發心腦血管疾病,從而引起腦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

運動中猝死的原因及預防 第3張

爲什麼運動後易發生猝死呢?因爲當運動過於激烈時 ,超過了人體承受的極限,就會出現血壓過高、心率過快、心肌缺氧、心臟系統不堪重負、血液量氧氣量需求猛增等情況,在血、氧供不應求的情況下,運動者的心臟就容易出現急性缺血,導致心肌梗死、心律紊亂或急性心力衰竭,發生猝死;

過度疲勞又是怎麼誘發猝死的呢?過度疲勞會使血液循環系統發生相當大的變化。如果本來就有心臟基礎疾病,本身心臟負擔已較重,再加上過度疲勞 ,令心臟負荷更重,則可出現心肌張力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強,同時心肌對血液的需求增加。如心肌此時血液供應不足,心肌缺氧,就會導致心律失常的發生。

此外,張泉三也表示,情緒的變化,比如激動、生氣或睡眠不好引發睡眠障礙等都是常見的猝死誘發因素。

猝死前兆:胸悶、胸痛、四肢乏力、頭暈

猝死雖然事發突然,但張泉三表示,大部分的猝死都是有早期的徵兆和跡象的,只不過很容易被人忽視。李潔也表示,在發生心源性猝死前,病人會有一些症狀變化,如頑固性心絞痛發作,病人往往突然面色蒼白、大汗淋漓、血壓下降、心律紊亂,或者猝死前數分鐘或數天可有心前區疼痛、胸悶、疲勞或情緒改變等,甚至是失眠、煩躁等現象,這些常常是猝死的前兆。

猝死發生前會有一定的前兆,主要表現爲胸悶、胸痛、四肢乏力、頭暈等。

另外,因爲很多猝死都與冠心病有關,而與冠心病相關的猝死的前兆往往是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發作,一般是幾分鐘到十幾分鐘的胸部或胸部附近感到憋悶、壓迫、燒灼 ,不到1/3的病人有胸痛感;此外,還有一些人表現爲頸部的緊迫感、甚至是背部的不適感。這些症狀雖然不典型,但也要引起足夠的重視。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