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本文已影響3.16K人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不健康的心理可以說是心理疾病,心理健康主要表現在情感方面,常見的有過度消沉、總是抱怨或者愁眉苦臉、對人生很是絕望等等,下面來看看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1

第一、 憂鬱,很多青少年會由於各式各樣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會出現愁眉苦臉或者悶悶不熱等現象,如果長期都處於這種憂鬱的狀態之中,很有可能就代表心理不健康,此時更加應該特別重視才行。

第二、 殘暴,如今很多青少年都是由於一點很小的事情都會覺得非常不愉快,然後就無論對誰就發泄,或者選擇直接戲弄別人,還會覺得是件非常開心的事情,一直都對別人表現出冷嘲熱諷,一點溫暖都沒有。

第三、 狹隘,如果青少年一直都有斤斤計劃的習慣,或者心胸特別狹隘,不管什麼事情都以我爲中心,從來都不會去理解別人,並且對於一點點小事情都會耿耿於懷,而且還非常喜歡愛鑽牛角尖,其實這種也能說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第四、 敏感,這裏敏感所指的就是出現神經過敏的現象,而且無論一點很小的事情都會有多疑的現象,經常會把別人無意中說的話當成諷刺,認爲這是對自己的不尊重,從而還會變得喜怒無常,更重要的是情緒變動非常大。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第五、 嫉妒,相信很多朋友對於嫉妒都比較熟悉,一般來說就是看到別人不管什麼都比自己好,然後就會覺得心裏特別不舒服,還會表現出不自然的現象,甚至還會對對方產生出很大的敵意,更加會有出現打擊的手段等,從而來表現內心的嫉妒。

第六、 自卑,如果青少年一直都沒有任何的信心,認爲自己不管做什麼都比不上別人,無論在生活或者學習上,都會覺得擡不起頭來。其實這種自卑的情緒比較嚴重的話,就會讓自己對任何的.事情沒有情緒,而且還會有嚴重的壓抑感。

第七、 驚恐,這裏的驚恐的表現就是對周邊的環境和事情都會出現很大的驚恐感,就像特別怕黑暗和鬼怪等,一般輕度的話就會覺得手一直都在發抖,心跳也特別快,情況嚴重的話還會出現失眠和多夢等情況。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2

抑鬱

抑鬱俗稱“憂鬱”,是以異常情緒低落爲特點的心理障礙。表現爲缺乏生活熱情、對人冷漠無情、缺乏自信、自卑感重、言語減少、沉默孤獨、悲觀絕望,一般是精神遭受嚴重打擊或經歷重大事件衝擊後發生。

老年人由於年老多病,常受死亡威脅,易產生恐懼、抑鬱心理,其中抑鬱是老年人最常見的心理問題。老年抑鬱不僅伴隨更多的身體疾病與殘疾,如中風、心臟病、癡呆等,同時會大大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風險以及治療過程中的不合作傾向。

克服方法:注意保持心胸豁達、性情溫和,善於控制自己的情緒,儘量減少不必要的刺激,避免消極情緒的產生和蔓延,對有這些表現的人應及時勸導或進行心理諮詢。

多疑

俗稱“疑心病”,表現有多方面,如疑病、疑偷、疑別人說自己壞話等。有這些表現的人,人際關係比較緊張,對他人言行極敏感,或過分關注自己身體某一部分功能及健康狀況,甚至反覆就醫。

克服方法:注意調整自己的心態,寬容大度,性情溫和,提高自信,糾正偏見,擴大社會交往,維持良好的生活狀態。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第2張
  

情緒波動

情緒波動表現爲時而熱情開朗,時而鬱鬱寡歡,令旁人不可理解,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這種無端高興或抑鬱的情緒會歷時數天,乃至數週。

克服方法:有這些表現的人可以自我調節,當情緒低落時可轉移情緒,想一些高興的事,做一些高興的事,穩定情緒,度過情緒低落期。

激惹

激惹表現爲遇事不冷靜、易衝動、易激動,會做出爆發性反應。

克服方法:多注意自我修養,養成每當發火時做出自我暗示的習慣,如頭腦中出現“制怒”兩字的形象或一些習慣性暗示動作。

自卑

由退休帶來的.社會角色改變,加上一些不良的認知觀念,老年人對自己未來的生活缺乏信心,表現出失望沮喪的情緒,認爲自己晚年一定是不幸的,抱有聽天由命、自暴自棄思想。

克服方法:加強自身修養,樹立自信心,多與他人交往,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維護和增進自身主觀幸福感。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3

一、拖延習慣

拖延症(Procrastination):取意“將當前的事情放置明天”。對任何事情都沒有積極性,好像總是隨波逐流,其實心裏特別明白自己該做什麼、怎麼做

可就是不能付諸行動,也常常在睡前鼓勵自己,可第二天晚上常常就成了那一天懺悔的時段,然後再鼓勵自己……對這樣的自己很疲倦也很無奈拖延症總是表現在各種小事上,但日積月累,特別影響個人發展。

拖延現象現已成爲管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單純的做事拖拉或是懶得去做,只能定義爲“拖延”,也僅是一種壞習慣,改正它並不難。

當“拖延”已經影響到情緒,如出現強烈自責情緒,強烈負罪感,不斷的自我否定、自我貶低,伴生出焦慮症、抑鬱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時,才能稱之爲“拖延症”。精神病學理中並沒有“拖延症”這個概念,不過,拖延也不屬於心理疾病,至多是一種不良的習慣而已。

二.謠言心理

日常生活中,人們很容易將傳言和謠言、流言等詞彙混淆,事實上他們有許多共同之處,但相互間仍有一定差別。

傳言,是指提不出任何信得過的依據,而人們相互之間傳播的一種特特殊方式。

流言,散佈的沒有工具的話。

謠言,沒有事實根據的傳聞、捏造的消息。是某些人(或者某一個羣體、集團和國家)根據特定的動機和願望,散佈一種內容沒有得到確認的

缺乏事實根據的、通過自然發生的、在非組織的連鎖性 傳播通道中所流傳的信息。謠言是對人、對事、對社會事件的.一種不確切信息的傳播。謠言的功能總是消極的。它可以傷害個人,傷害羣體,傷害社會,傷害國家。

在許多情況下,流言蜚語往往成爲不誠實的人的政治 鬥爭的手段和工具;它可以使原來比較穩定的人際關係變得互相猜疑、傾軋

緊張;使原來比較穩定的社會秩序變得十分混亂,變得人心惶惶。它可以麻痹人們的思想警惕,減弱人們的防備心理,使人不知不覺成爲謠言的俘虜。它可以破壞人們的團結,削弱彼此之間的信任,製造內耗,瓦解對方的戰鬥力。

由於它具有混淆輿論的功能,往往造成極壞的影響。

心理不健康的表現 第3張
  

心裏不健康的人往往是輕信謠言的。所以,有古人斷言:謠言止於智者。其實,聰明的人不信謠言,也就不傳播謠言。心理不正常的人則熱衷於謠言的傳播。

三、“熱度”效應

很久以來,人們就已注意到炎熱的天氣與暴力行爲相伴而生。

我國的成語中就有“火冒三丈”、“怒火中燒”、“心煩氣躁”等。學者們運用地域、時段調查以及問卷調查和實驗等方法,從信息加工、喚起、情緒行爲等角度,對溫度與攻擊性的關係進行了探討。

熱假說(heat hypothesis)認爲:物理環境中當達到不舒服的高溫時,會增加攻擊動機和攻擊行爲。這種說法有道理。溫度的影響如果從生理上來說

超過體溫的溫度屬於高溫。在高溫環境中,人的代謝加快,甚至不正常,影響激素分泌,從而會影響情緒。不過,這種說法並不是很嚴格的科學概念,而其中提到的“熱假說”也僅僅是一種假說而已。

心理正常的人,遇到高溫天氣,只是與天氣有關,並不代表有攻擊性。所以古人說:“心靜自然涼。”不至於見人就罵罵咧咧、動輒火冒三丈。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