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

本文已影響7.58K人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我們人的一生分爲很多的階段,可分爲兒童、適齡兒童、青少年等,不一樣的年齡段是不一樣的意思,充分的瞭解孩子的成長階段的變化可以更好的教育孩子,以下分享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1

1。6.7歲到12.13歲是兒童開始進入小學學習的時期

小學是個體開始系統接受教育,心智德能全面發展的重要時期。

小學兒童的思維從以具體形象思維爲主要形式逐漸過渡到以抽象邏輯思維爲主要形式

2.社會性(成)熟得到了進一步發展

社會自我逐步形成,社會性認知逐步趨於客觀和深刻,社會關係更加複雜

系統的道德認識及相應的道德行爲習慣逐步形成。

3.以遊戲爲主轉入以學習爲主。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爲今後學習打下基礎。

學習興趣是促使兒童自覺從事學習活動的一種重要的推動力。

學習策略不斷豐富,兒童逐漸學會使用有效的策略。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

家長要提的問題

1,這個題用什麼方法做的

2,這個問題還有別的辦法嗎,再想想(思維多元化)

3,你看這個問題可以用這個辦法,可以用之前那個辦法

那麼你再想想這2個辦法都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哪個辦法更好(學會優化)

4.10-11是由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的關鍵年齡

小學生思維結構趨於完整,但有待完善。思維發展過程呈現不平衡性

5.思維品質(敏捷性,靈活性,深刻性,獨創性,多元性和批評性)在思維發生和發展中表現出個性差異。

6.小學兒童的自我描述是從比較具體的外部特徵的描述向比較抽象的心理術語的描述發展

7.小學兒童對其自我評價最重要的支持因素是父母同學

8.6-10歲兒童社會觀點採擇能力快速發展。10歲左右,已經能夠根據信息準確推斷他人的觀點,基本具備觀點採擇能力

9.獨立性和批判性不斷增長

小學兒童與父母和教師的關係從依賴開始走向自主,從對成人權威的完全信服到開始表現富有批判性的懷疑和思考。

平等關係的同伴交往日益在兒童生活中佔據重要地位(言語溝通,提供利益,分享物品)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2

6-12歲孩子的發展特點

體力旺盛

精力充沛,體力增強,身體長得越來越強壯,孩子們喜歡大肢體活動,爬樹,攀巖,大肢體遊戲等等,孩子的整潔性也大不如前。

傾向於小組活動

孩子在此階段傾向於按興趣或者不同分工組成小團體。同一小團體組織內的孩子一般有共同的興趣點,有領導者和追隨者,有職責分工和組織功能,這是孩子對將來社會形態的初期體驗。

道德發展

生活經驗的積累和頭腦的獨立促使道德的發展,幫助孩子學會分辨善惡、好壞。這個階段的`孩子想知道“爲什麼”,道德方面也是,他們會思考爲什麼要有這個規則。他們具有公平正義感,在看到別人違反規則時會非常在意,也就有出現“打小報告”~

英雄崇拜

每個孩子心目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榜樣,成人需要更加全面的詮釋“英雄/榜樣的”的定義,父母和老師尤其需要注意自己作爲孩子崇拜的英雄/榜樣角色。

想象力的發展

單純感官方面的體驗已經不能完全滿足這個階段孩子的發展。宇宙教育的建立就是爲了滿足孩子對萬物的興趣,想象力給了他們探究萬物的工具。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 第2張

與家庭的脫離

孩子有與家庭分離的傾向及需求。外出時他們一直跑在父母前面,換到新環境不再有分離焦慮,願意去朋友或者同學家裏玩。

智力的發展

孩子享受討論、探索事物及其原因,逐步建立和發展理性思考的能力。他們關注萬物的宗源,通過理性思考的發展進行秩序性分類。

工作/活動

孩子從原來的重複性工作過渡到合作性重複。合作性工作使得孩子“大工作”的出現,他們樂於挑戰極限。

抽象思維的發展

本質上,心智不僅具有想像的能力(例如,想像眼前並未出現的事物),而且還能蒐集並能重新組織心智的內涵,還從我們在外界遇到的無數事物中萃取出一組“特定的字母”,這是由於抽象思維能力的結果。

責任感的建立

伴隨着抽象性思維、理性思考、想象力的建立及道德領域的涉及,孩子們的責任感隨之開始建立。他們能更好地站在別人的角度去看待事情,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及規則,所以能更好地評斷自己的行爲,做出明智的選擇。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3

孩子在6-12歲年齡階段

稱爲兒童的中期和兒童後期

是基礎教育的小學階段。此階段,孩子的心理髮展處於關鍵時期,也是最易出現行爲問題的時期。面對行爲問題中常見的厭學、脾氣躁、逆返、任性、拖拉、膽怯、敵對、衝動等現象,父母常常感到一籌莫展。

我在做子女教育諮詢中發現,父母反應(確切的說是母親在反應)孩子最多的是:“我感到惱火的是孩子做什麼事情都拖沓得很!”或“我最頭疼的是我的孩子太任性了”。

我們看,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拖沓、任性問題時,他們明顯的情緒態度是“惱火”、“頭疼”!這就說明,父母在當時非常生氣,處在“拿他或她真沒辦法”的無奈中。

其實,兒童所有的行爲問題,不管是好的壞的都反映着我們父母的行爲方式。兒童自出生時,如果我們把他看着是一張白紙,那麼,最早在白紙上面繪製畫的是我們父母。

6-12歲兒童的認知發展 第3張

白紙上逐漸增多起來的圖案,就是兒童逐漸表現出來的行爲現象。如果圖案很清晰、明朗,讓人喜愛,那說明繪畫人的藝術水平高;如果圖案看起來晦暗、紊亂,讓人心煩,那還是說明繪畫人的水平低。

因此,孩子種種行爲問題(白紙上的圖案),是我們成人制造(繪製)出來的,而成人中最主要的就是孩子的父母。

從這個角度說明,要改變孩子不好的行爲,父母首先要找準你在“白紙”上繪製畫的過程中,問題出在哪裏?是落筆太輕、還是太重?是你情緒抑鬱時而選擇的色彩太灰暗、還是你脾氣暴躁時胡亂作畫……

6-12歲正處於兒童期,也稱爲學齡期,兒童心理特徵具有如下幾個方面:

1、青春期之前,該階段的智力發展是最快的,而思維感知注意力等也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對事物充滿熱情,情緒外露較直接,波動大,好奇心強。

3、個性得到全面的發展,自我意識也進一步得到發展。逐漸形成個性品質以及道德觀念,喜歡模仿。

在兒童期,常出現學習無能與問題行爲這兩種心理障礙。因此,在該時期,要以學習爲主導,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開闊創造性的思維,以及注重培養兒童道德與個性。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