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

本文已影響2.29W人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廿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它在我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下面看看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1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包含了中國古代根據氣候變化對一年進行的節令劃分: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節氣,基本概括了一年中四季交替的準確時間,四季由“四立”開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開始的意思。反映了大自然中物候氣候等自然現象發生的規律,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以及日照、降雨、氣溫等的變化規律。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
  

來歷

“二十四節氣”是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形成於中國黃河流域。它是上古先民以觀察該區域的天象、氣溫、降水和物候的時序變化爲基準,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

作爲農耕社會生產生活的時間指南逐步爲全國各地所採用,併爲多民族所共享。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各三個月,每月兩個節氣,每個節氣都有其獨特的含義。

二十四個節氣準確地反映了自然節律的變化,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發揮了極爲重要的作用。不僅是指導農耕生產的時節體系,更是包含有豐富民俗事象的民俗系統。

二十四節氣蘊含着悠久的文化內涵和歷史積澱,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物質文化遺產

2016年11月30日,我國的“二十四節氣”被正式列入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在國際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譽爲“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2

農事催生節氣二十四節氣的形成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西晉哲學家楊泉在《物理論》中記載:“疇昔神農始治農功,正節氣,審寒溫,以爲早晚之期,故立歷日。”

這番話說明設立節氣的初衷就是爲了“治農功”。節氣以一年爲基礎,約15天爲一節氣,劃分的24個不同的節氣。

春秋時期,五經之一的《尚書》有堯帝命人“四仲中量”的典故,確立夏至、冬至、春分和秋分等節氣。

在《管子·輕重已》中,又增加了“春始”、“夏始”、“秋始”和“冬始”等節氣。時至戰國,《呂氏春秋》將節氣增加到22個,節氣初具雛形。到了漢初,《淮南子·天文訓》增補了小滿和大雪兩個節氣,形成了完整的節氣系統。

西漢著作《周髀算經》有8節專門介紹了二十四節氣,探討四季更替造成的物候變化,總結感觀認知的理性次序,通過二十四節氣和農業生產的結合,指導農民適時生產。二十四節氣的出爐,是古代農業社會征服自然的有益嘗試。

從各個節氣來看,也能窺探它對自然變化和農業生產的解讀。四立說明四季的到來,春分和秋分代表晝夜平分,夏至和冬至表明寒暑高峯的到來。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 第2張
  

穀雨意味着雨水充足,利於穀物生長。小滿是說夏熟作物顆粒開始飽滿。陸游詩中的芒種象徵着繁忙的夏收夏種時節。二十四節氣成形於農事活動,又反哺於農事活動,兩者相輔相成,和諧共生。

天文制約節氣在內因的醞釀之外,二十四節氣還有外因的操縱。

衆所周知,地球的自轉,產生了白天和黑夜,而它圍繞太陽的公轉,需要365日5時48分46秒。由於地球自轉軸和公轉軌道之間,始終存在着66°34′的夾角,如此一來造成陽光對地球各地造成直射和斜射的區別。

正因如此,西周的天文達人用圭表測影的方法,測定了夏至和冬至的時間。

在古代,天文學家把太陽在一年中運行的軌道,叫作“黃道”。整個黃道分爲360°,每隔15°列爲一個節氣,黃道被分成24個等份。

舉例而言,受夾角的影響,太陽在一年中,會南北移動。當它出現在黃道90°和270°時,分別是夏至和冬至,達到地球南北半球晝夜時長的極值。

太陽位於黃道0°和180°時,直射赤道,晝夜相等,分別是春分和秋分。太陽到了黃道120°和255°,分別是大暑和大寒。

事實上,陽光決定了生物的生長節律,這就是物候。而節氣不僅表示光照的時長,也透露出光照的強度。

地球大氣層的厚度約有1300公里。太陽的輻射會被空氣的水蒸氣、塵埃和二氧化碳等物質吸收,造成熱量衰減,所以陽光的強度和大氣層的厚度有關。

夏至時,陽光直射北半球,光照強度相對較高,冬至時,陽光斜射北半球,被大氣層吸走大量熱能,光照強度相對較低。

陽光作用於地球,受陸地和海洋的影響,熱能分佈不均,夏季海洋比陸地涼快,冬季陸地比海洋寒冷,空氣通常從冷向熱流動,成爲冷暖交替的主要原因之一。

這樣的.話,一年就有了四季,節氣應運而生。太陽輻射地球引起的複雜反應,使節氣的孕育更有意義。

曆法推行節氣完整的節氣需要準確的歷法才能實踐。《節氣歌》曰:“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令人奇怪的是歌訣的後半段用的是現代的陽曆,而不是傳統的農曆。

原因在於二十四節氣分佈在一年之中,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前一個稱“節氣”,後一個叫“中氣”。

在陽曆中,一到七月,單月31日,雙月30日,七月以後與之相反,唯獨2月有28日或29日,這與地球繞太陽的公轉時間一致,因此,二十四節氣在陽曆中相對固定。

陰曆平均每月只有29.5天,一個月的“節氣”和“中氣”會比上個月的推遲一至兩天。以此類推,逐月順延之下,一年就推遲了11天。

故此,陰曆用“置閏法”彌補缺失的天數。相較陽曆,陰曆上的節氣是算出來的。節氣有了曆法的助力,更具科學性和說服力。

民俗烘托節氣節氣在民間相當接地氣,加速了它的推廣和普及。在農村,流傳着很多和節氣有關的農諺。

如:“過了驚蟄節,春耕不停歇”、“清明前後,點瓜種豆”、“清明要晴,穀雨要淋”、“立夏小滿,雨水相趕”、“過了芒種,不可強種”、“小暑驚東風,大暑驚紅霞”等。這些農諺和節氣緊密相連,體現出節氣在農耕中的指導價值。

隨着現代氣象學的興起,氣象部門將氣象觀測資料、各類預測信息和二十四節氣相融合,編制農業氣象歷或農事活動表,把古代節氣經驗和現代科技手段合二爲一,彼此補充,互爲參照,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繼續發揮作用。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3

現在世界通行的歷法是陽曆,而華人計歷更多采用“農曆”,“農曆”又稱“夏曆”,對應於“陽曆”又稱“陰曆”,是我國民間傳統節令,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和智慧的結晶。

早在春秋時期,人們就已經有春夏秋冬四季的觀念了,進入戰國,魏國人石申編制了一張包括二十八星宿和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運行關係的星圖表,這是全世界第一張星圖表,標誌着中國的天文學走入一個新時代。

陽曆根據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所需時間計算,這一週一共是 365 天 5 小時 48 分 46 秒,爲方便以 365 天做爲一年,每隔四年設一個閏月,使原本 28 天的'二月增加爲 29 天。

陰曆則是以月亮的圓缺變化週期作爲計算單位,這個週期大致是 29 天 12 小時 44 分 4 秒左右。

因此大月30天,小月29天,真正的陰曆一年只有 354 天,比陽曆少 11 天,爲了使它能夠符合天氣冷熱變化的週期,每隔二年或是三年就得多增加一個月,稱爲“閏月”。

所以我國古時就有“十三月”的名稱,後來又用“19年7閏”的方法來設定閏月。目前在科學指導下,閏月設置就更精確了。

二十四節氣的歷史起源 第3張
  

爲了充分反映季節氣候的變化,古代天文學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時代就用“土圭”測日影法來確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並根據一年內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變化和引起的地面氣候的演變次序,將全年平分爲二十四等份,並給每個等份起名,這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由來。

這二十四個節氣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每個節氣約間隔半個月的時間,分列在十二個月裏面。在月首的叫做節氣,在月中的叫做“中氣”,所謂“氣”就是氣象、氣候的意思。

二十四節氣指出氣候變化、雨水多寡和霜期長短,是我國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氣象、物侯進行觀測探索和總結的結果,對農事耕作具有相當重要和深遠的影響,一般更適用於黃河流域一帶的農事活動。

自從西漢起,二十四節氣歷代沿用,指導農業生產不違農時,按節氣安排農活,進行播種、田間管理和收穫等農事活動。幾千年以來,一直是深受農民重視的“農業氣候歷”。

二十四節氣與黃道十二宮

跟二十四節氣相似,古代的黃道十二宮亦是以春分點爲起點而把黃道分爲12等份,因此占星學中十二星座的開始及結束日期或其前後一天必定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中氣。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