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要實行火葬

本文已影響1.49W人 

不污染土地,能防止病毒再次傳播等。

爲什麼要實行火葬1

爲什麼要選擇火葬?

“入土爲安、落葉歸根、含笑九泉”,通過這些成語,不難發現,自古以來中國人講究要留個全屍,入土安葬。

自20世紀開始,全世界開始提倡火葬,而中國在1985年,開始逐漸推行火葬。

土葬,從原始社會就有了,而火葬,春秋戰國時期某些地方也會採用這種殯葬方式,但真正普及,也就幾十年,爲什麼要一改常規,選擇火葬呢?

首先,要明確一點,強制執行火葬並沒有對全國所有地區一刀切,按照規定只要被認爲是火葬區的區域,就必須執行,而火葬區則有“人口稠密、耕地較少、交通方便”的特點。

換句話說,像偏遠的山區是不用強制執行的,而火葬區的這些特點,也從側面反映了選擇火葬的原因。

1、節約土地;

從科學角度來說,生前一百多斤的身體,死後火化完,留下的骨灰平均只有2.4公斤。

現實中的骨灰,和電視中綿綿細細、麪粉一樣的質地差別很大,它並不是全部都是灰燼,而是一堆骨頭的混合物,有粉末,有顆粒,燃燒不徹底的甚至還有整根骨頭。

但無論骨灰是什麼形態,最終都會被裝進骨灰盒裏,顯而易見骨灰盒比棺材要小得多。

墓地不足的`情況,對我們來說,感受不深,但對有的國家來說,墓地空間不足的問題已經非常迫切。

在荷蘭,墓地是租賃的,時間很短,一般只有20-30年,而且價格也很貴,一旦期限到了,大多數墓地連同墓碑一起,被清理掉;

爲什麼要實行火葬
  

在東京,傳統墓穴也是又貴又少;

在倫敦,爲了解決墓地稀缺問題,甚至提出要採用“雙層墓葬”,原墓葬主人使用年限一到,遺體將被挖出並重新掩埋到墓地更深的地方,而其正上方將迎來新的“墓地租戶”。

儘管我們還沒有到這種地步,但龐大的人口基數和某些城市的天價墓地,都預示着我們應該要未雨綢繆,推行佔用土地更少的火葬。

骨灰製成鑽石

2、形式簡單,成本相對更低;

很多人選擇火葬,是因爲火葬簡單,身體不用經歷腐爛的過程。

遺體到殯儀館,變成骨灰,只需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整個過程簡單。

相比較,火葬的成本也會低一些。

很多人對這個觀點表示不服,認爲是火葬成本高,但事實上,火葬的服務費用差異是很大的。

直接火化比傳統下葬成本要低,若還選擇了火葬的其他服務,例如進行緬懷儀式、使用豪華火化爐和昂貴的骨灰盒,甚至火化嵌套在傳統的土葬儀式中最後二次下葬等等,這一系列的行爲都會增加殯葬成本。

3、不污染土地,能防止病毒再次傳播;

研究表明,傳統土葬會污染土地。

污染的主要來源有三個:棺木、遺體的防腐液和裹屍布、人體自身積累的有毒物質

這些物質不光會污染土地,甲醛和汞之類的有害物質,還會污染地下水,不容小覷。

火葬就相對簡單,遺體火化後,肉體連同那些病毒細菌,通通燃燒殆盡,只剩下屬於無機物的骨灰。

爲什麼要實行火葬2

人爲什麼要選擇火化?

在古代,人死亡以後絕大部分會選擇土葬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一生。在動物界裏面也更多的是選擇土葬的方式。比如說大象到了老年時期對自己的死亡信號是有預感的,

這時候它會選擇離開種羣,來到叢林深處挖坑,這個坑的作用就是用來埋藏自己,坑挖好以後就會靜靜躺在裏面等待着死亡的到來。

古時候,人類認爲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能夠隨意損壞,所以認爲土葬是死後較爲體面的死亡方式。不過這樣每一個人都需要劃定一塊區域作爲墓地,就需要佔用一定的土地資源

而且,隨着時代的發展,除了農村少有人擁有土地使用權以外,大多數人城市人口就不太容易找到一塊墓地入土爲安。我國人口基數也很大,

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需要將土地更好地利用起來,因此爲了避免出現土地資源閒置或者浪費,國家就開始廣泛地推廣火葬的方式。

除了能夠更好地利用土地資源以外,火葬還有其他一些利於現代生活的優勢。首先人們瞭解到土葬的方式可能會污染周圍的環境,

比如說如果生前就經歷過放射性治療的病人,如果在死後選擇土葬的話,放射性物質會隨着屍體逐漸腐爛而釋放出來,對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的污染。火葬的方式可以消除掉屍體中的放射性元素,減少了環境受污染的情況。

其次,比如說一些會傳染的病毒,傳染性極高, 有一些病毒通過口鼻就可以進行傳染。如果感染這樣病毒的病人死後不及時進行火化,那麼病毒就會一直存留在體內,通過土壤進行傳播傳染。

最後就是可以將複雜的殯葬禮俗進行簡化。此前,人們在土葬之前會遵從搭靈棚、擺路祭、唱大戲等風俗習慣,而現在新事新辦,國家大力倡導文明、節約、簡樸辦喪事的殯葬禮俗。

火葬的實行節省了大量土地、人力、物力、時間等,也降低了疾病的傳染和水源污染的可能性,同樣減少了人們的經濟負擔。人類在知道火葬的好處以後,開始接納火葬的方式。

爲什麼要實行火葬 第2張
  

動物死後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動物在死後都會經歷生態循環系統。生態循環系統指的是在自然界中,生物和環境都是整體中的一部分,是需要互相影響和制約的,

只有在相互協調的幫助下可能平衡生態系統,保障生態系統的穩定性。然而生態系統也是開放型系統,如果想要維護好生態平衡,那麼這個系統就需要不停地吸收能源才能釋放能量,否則就會出現系統崩潰的結果。

生態循環系統是一個動態的循環,動物需要從環境中去吸取水分、氧氣、熱量等營養元素才能成長,而動物的排泄物以及死後腐爛的屍體也會成爲大自然的營養品,這就是生態循環。只要是身處大自然的所有生物的必須遵守這個循環標準。

水分和氧氣在光合作用的幫助下形成碳元素,碳元素是人和動物都需要的有機物。生態循環系統就像一條生態鏈,植物是儲存有機物最好的容器,食草動物會通過啃食植物獲取能量,肉食動物又會捕食食草動物。

不管是植物還是動物,到了死亡的那天,身體中的`營養元素也會被泥土分解,分解出來的微量元素又會被土壤吸收轉變成碳元素,最後再次變成植物所需要的營養。這樣動植物死亡以後也會參與到生態循環系統中,通過重複循環維持着系統的平衡狀態。

火化是否就是浪費資源?

火葬雖然環保便捷,但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生態循環系統呢?因爲按照上文的描述來看,人體中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能源,

如果人們在死亡以後選擇火葬的話,那麼生態系統中也就少了有機能源的輸出。從生物化學角度來說,火化並不是浪費資源的表現,反而火化對生態循環系統並沒有產生較大的不利影響。

人體在進行火化時,身體中的水分也會隨着爐火的高溫變成水蒸氣,水蒸氣也會隨着空氣進入到大自然中,成爲大自然的一部分;

其次就是體內的碳元素燃燒後產生的二氧化碳也會隨着空氣進入到大氣層中,最後剩下的就只是一小部分的骨灰留在了人世間。人體中的能源最後還是迴歸了大自然中,只是數量遠遠不足土葬來得更多。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