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

本文已影響1.8W人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讓孩子明白這件事的意義所在,積極解決成長中出現的問題,面對問題家長應調整自己的心態,家長們應當抓住每一個可以教育好孩子的機會。小編爲大家帶來解析。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1

核心內容有:性道德標準、愛情觀、貞操觀、生育觀。

1、愛情觀

愛情是男女之間發自內心的相互愛慕並渴望對方成爲終身伴侶的感情。性的吸引是愛情產生的自然前提。但愛情和性慾又有質的區別,愛情是人的一種社會感情,單純的性慾只是動物的本能。

現代的性愛同古代的愛有着根本的不同:

第一,它以互愛爲前提,婦女處於同男子平等的地位;而古代的愛情則不一定都要徵得婦女同意。

第二,情愛常常達到強烈和持久的程度,如果不能結合而彼此分離,對雙方都是難於接受的不幸。

愛情的特徵表現爲:

①對等性。雙方以互愛爲前提,情投意合,互相給予。

②專一性和排他性。愛情是一個男子與一個女子的愛慕關係,不允許第三者介入,因而是排他的。

③持久性。愛情是持久的感情生活,要求雙方忠貞不渝,經得起人生道路上種種磨難的考驗。

對待愛情的態度,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品質。

一個有道德有修養的人應當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①事業高於愛情。沒有事業的愛情是空虛的。事業和愛情並不矛盾,處理得當可以相得益彰。愛情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目的,人生最崇高、最重要的是事業。因此,必須堅持事業高於愛情,自覺做到愛情服從事業,而對事業的執着追求也會促進愛情。

②尊重對方自願選擇的權利。男女雙方在從戀愛到結婚組成家庭的過程中,要通過合乎道德的方式求得相互瞭解,必須尊重對方自願選擇的權利,任何強迫、威脅、欺騙的手段都是不道德的。

③堅貞專一。這是愛情生活最重要的原則。戀愛雙方要互相忠誠,互相信守,不可見異思遷。

④負責與自重。戀愛過程中,應該用符合道德要求的方式表達互相愛慕的感情,理智地駕馭自己的行爲。戀愛期間,雙方都應保持貞操,自尊自重,也應互相尊重對方。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

2、性道德標準

雙方自願原則。自願是以不違反社會公德爲前提。

無傷原則。不傷自己,不傷對方,不傷後代,不造成精神污染。

愛的原則。軀體感受與心理感受有機融合。

婚姻締約原則。聖經上有句名言“性交只有在結婚的牀上纔是合乎道德的”。

科學計劃生育原則。

性禁忌原則。某些遺傳病及家庭倫理道德都有性禁忌要求。

制約性道德的手段除法律手段之外,最主要的是依靠傳統美德教育,包括:羞恥感,義務感,責任感,良心感,公德感及貞潔感。

道德約束下的性與愛,追求人類高層次需求的性與愛,纔會是一首優美的詩,一幅迷人的畫,一首醉人的歌,一杯甘美的瓊漿,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段美好時光。

人類調整兩性性行爲的社會規範的總和。爲了維持社會秩序的穩定,保證社會生活的正常進行,需要用這種規範來約束人們的性行爲。

作爲一種道德現象,性道德不僅表現爲一定的觀念、情感、思想,而且體現在具體行爲和各種活動之中。

因此,通常可以把性道德的內容概括爲:一個核心——性道德規範,三個性道德範疇——愛情觀、貞操觀和生育觀,三種性道德關係——婚前性關係、夫妻性關係和婚外性關係,一個外部條件——性環境道德。

3、貞操觀

指男女雙方對愛情堅貞不渝的節操。是人類生存發展需要的歷史性產物,也是對男女雙方共同要求的一種美德。現代貞操觀不反對愛人死後再娶或再嫁,不認爲這是對以前愛情的不忠,恰恰相反,應該受到國家法律的保護。

貞操觀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

①婚姻的締結必須以愛情爲基礎,確認彼此具有共同的生活理想和志趣,具有共同生活的人格特徵;確認婚後能自覺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能給雙方帶來精神上的愉快和生活上的美滿。婚姻雙方自覺維護建立在這種基礎上的婚姻便是貞潔和合乎道德的。

如果缺乏愛情基礎,而僅僅是基於金錢、地位、美貌而結合,則是不貞潔的,缺乏生命力的。只有以愛情爲基礎的結合,纔有肉體接近的權力。

②貞操是雙方對等的,並應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現代貞操觀結束了古代對女性的片面約束,成爲對男女雙方的共同要求,彼此要以正確的人生觀對待兩性關係,珍視和保持各自的貞潔,提倡兩性關係的嚴肅性和對愛情的忠貞不二。

婚後不見異思遷,共同承擔家庭責任,是互尊互愛,互諒互讓,互相體貼,保持婚姻美滿的基礎。貞操觀對維護家庭的幸福、培育子女、淨化社會風氣、保持社會安定,建設健康文明的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 第2張

4、生育觀

指對於人類生殖和養育問題的總的觀念。

生育觀,一方面是經濟基礎的反映,另一方面又表明了人類自身生產是社會生產的一部分,對於社會發展有着重要意義。當代中國生育觀要求把生育的權利與義務統一起來,把生育的意願同對社會、後代的責任統一起來。

具體包括:

①從社會整體利益出發,樹立“生育爲公”的道德觀念,要求生育者以社會的利益和要求作爲生育動機,避免把生育單純當做實現個人或家庭目的的手段。“生育爲公”的道德觀反映了中國社會的社會主義性質。

社會主義條件下的人口再生產,從形式上看,生育活動是在每個家庭內部進行;從內容上說,所生育的子女絕不是個人的私有財產,而是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大問題。個人的生育應從國家的需要出發,要服從國家利益。

“生育爲公”的道德觀是通過生育目的、生育動機和生育的結果反映出來的'。

②計劃生育、優生優育是生育道德的行爲規範。計劃生育和優生優育是中國的基本國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使人口的發展同物質資料的生產相適應。計劃生育是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控制生育的時間和密度,以達到有計劃地生育子女。

具體內容包括:提倡和鼓勵晚婚和節育;要求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子女。優生優育是採取人爲措施,使出生的兒童具有優良的遺傳素質,同時進行科學養育,以提高人口質量。計劃生育、優生優育的道德規範對夫妻的性生活提出了相應要求:

首先,要求人們接受避孕的道德觀念和行爲;其次,爲了達到優生優育的目的,需要夫妻間性生活文明、科學與和諧。

③堅持晚婚晚育,是中國當代生育道德的一個重要內容。醫學研究表明,青年人生理上的成熟,一般在23~25歲之間。如果過早結婚和生育,由於生理髮育尚未成熟,不僅影響個人的身體發育和健康,同時也會影響下一代的健康成長。

農村早婚早育、“早生兒子早得福”是生育爲己的封建道德觀念。要從科學道理上認清,早婚早育不僅有害於身體發育和健康,不利於後代的優生優育,而且還會導致人口增長過快,影響國家現代化進程,這是當代中國生育道德所不允許的。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2

首先,性教育必須遵循所有義務教育的一般規律。原因如下:

第一,所有的義務教育都是"超前"的,沒有一個人直到造原子彈的時候才學數理化。所以,也不應該有任何一個人直到青春期了,纔開始接受性教育。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 第3張

第二,所有的義務教育在當時都是"沒用"的,但是也非學不可。不信,你說我不當作家就不學語文,看看家長不揍你!所以,沒有到青春期的人也必須接受性教育,因爲一切教育都是爲了提供"知識儲備",否則就會"書到用時方恨少"。

第三,所有的義務教育都是"強制"的,不但強制學生,也強制家長,還強制政府。因此,就像誰都不能不辦學校,誰都不能不學任何一門功課一樣;誰都不能拒絕實施或者逃避接受性教育。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3

1、性認同。就是每一個個體作爲一個性存在,是如何感知自己的性別特徵的。

2、關係的建立。怎麼在親密關係中體驗並表達不同的感受,怎樣在關係中獲益並且懂得要承擔的風險

學校有開展性道德教育麼 第4張

3、性渴望。食色性也,理解性渴望,性可以很美好,很積極。

4、性的表達。個體如何表達自己的性,以及他人性表達的反饋。

5、性健康和生殖。瞭解生殖特點,懂性,做好性保護,防止性 侵犯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