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的理解

本文已影響1.43W人 

管理者的理解,在現代的組織中,管理者對組織工作的有效進行,組織目標的實現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個公司的發展離不開一個好的管理者,那麼,對一名管理者的理解是什麼樣的呢?

管理者的理解1

一 管理者的四個角色

1、績效創造者(Performance Creator)

績,即成績。效,即效應。我的理解績效創造者,即工作業績,工作成績所產生的廣泛效應。就是說你要通過努力工作來使自己管理的部門單位取得最大的成績,工廠的利潤最大化。這僅是第一步,你還需要帶動其他的部門和單位,讓其他的部門紛紛效仿。這樣纔會產生效應。他分爲兩個方面:

① 有形的成效

品質:你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你的績效。應有將工作一次性作好的習慣。

時效:工作還應有時間和效率的問題。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不按時完成工作任務的現象。其實這是個非常嚴重的問題。時間觀念對管理者尤爲重要,現在在全球信息化共享的年代,往往時間就決定成敗,機會瞬間消失。大者千萬,小者費神。

成本:目標的達成是建立在一定資源上的,而資源是需要成本的`。完成一項工作任務,如果不考慮成本。那是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完成的。那管理者失去存在的意義。所以做任何以一件工作任務均要建立在合理的成本內。

利潤:有人說:除了利潤,一切都是假的!

服務:服務的定義是爲集體(或別人的)利益或爲某種事業而工作:就是說我們要在工作中應具有爲集體而工作精神,而且是可視的。

②無形的成效

顧客滿意:從我們實際的工作中我們的顧客是上司,是客戶,是老闆,是下屬,是同事。他們就是我們的績效的見證者,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基石。是我們走向管理者的前提,實現績效目標的團隊。

員工樂意:你的工作是建立在全員參與的基礎上,所以必須是樂意的自覺自願地的加入的你的工作團隊。

團隊合作:因爲工作是團隊的靠一個人是不可能作出績效的。我見到許多人工作時喜歡獨立的作業,做出結果卻往往不如意。就是忽略了團隊的力量。

其實無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績效,他需要你就像下圍棋一樣,從一個點到一個面的產生效益。最後獲取最大的業績。

2、激勵教導者(Motivator & Coach)

激勵工作態度

主動積極心態和勇於面對問題:這是任何管理人員都必須要作到的,不僅如此。還應該將這種工作態度和麪對問題的心理承受能力轉遞到自己的下屬身上。我們的工作中總會有許多問題和困難。如果被一些目前的困難和問題所嚇倒,那已不是好的管理人員。全力以赴,火一般的精神,永不放棄是你的團隊和個人要修煉的基本功。

扮演卓越教練

現場工作教導和觸發快速學習是管理者扮演一個教練的基礎,我們對待下屬是按照:教導—檢查—糾正---教導的PDCA的步驟進行。通過在現場,做教育訓練等等進行。就好比是踢足球:目標是往對方球門裏踢,但是你需要教導方法,必須要告訴他將球踢進去的技巧,以及平常的訓練。你更多的教會他們。當然避免紙上談兵,要具有可抄操作性!要與實際相結合。

3、文化塑造者(Culture Builder)

創新組織文化

要引導他們樹立績效導向文化,創造一種建功立業,做出成績的業績的.

氛圍。爲責任,榮譽而奮鬥的精神,樹立積極向上的工作作風。

隨作信息時代的到來,技術和科學在日益的得到廣泛的應用。不斷的學習,吸收新的東西,並應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鼓勵學習文化就應當成爲一種組織文化。而作爲管理者,這就成爲的了他的工作內容。

凝聚共同價值 ,宣導核心價值,塑造共同願景是文化塑造的基本責任。

4、變革管理者(Change Manager

“創新“ 這個名詞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當它在管理學或經濟學的教科書中出現的時候,通常與設備的更新、產品的開發或工藝的改進聯繫在一起。無疑,這些技術方面的革新是創新的重要內容,但不是全部內容。我認爲,創新首先是一種思想及在這種思想指導下的實踐,是一種原則以及在這種原則指導下的具體活動,是管理的一種基本職能。

從邏輯順序上來考察,在特定時期內對某一系統(組織)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下述內容:

(1) 確立系統的目標,即人們從事某項活動希望達到的狀況和水平;

(2) 制定並選擇可實現目標的行動方案

(3) 分解目標活動,據此設計系統所需要的職務、崗位,並加以組合,規定它們之間相互關係,形成一定的系統結構;

(4) 根據各崗位的工作要求,招聘和調配工作人員;

(5) 發佈工作指令,組織供應各環節活動所需的物質和信息條件,使系統運行起來;

(6) 在系統運轉過程中,協調各部分的關係,使他們的工作相互銜接、平衡地進行;

(7) 檢查和控制各部門的工作,糾正實際工作中的失誤和偏差,使之符合預定的要求;

(8) 注視內外條件的變化,尋找並利用變革的機會,計劃並組織實施系統的變革的發展;

上述管理工作可以概述爲:設計系統的目標、結構和運行規劃。啓動並監視系統的運行,使之按預定的規則操作;分析系統運行中的變化,進行局部或全局的調整,使系統不斷呈現新的狀態。顯然,其核心就是:維持與創新。任何組織系統的任何管理工作無不包含在“維持”或“創新”中。維持和創新是管理的本質內容,有效的管理在於適度的維持與適度的創新組合。

一個管理者的基本認知

管理,不是顯耀權力,而是展現實力;

方法,不是自以爲是,而是集思廣議;

決定,不是教條主義,而是貼近實際;

執行,不是逢場作戲,而是追求效益。

對於管理,每個人都是有自己的看法,我們可簡單的理解爲“管人理事”。然而這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而是一個繁瑣的過程。

作爲管理者,最起碼要具備:正確的位置感,敏捷的識人眼,隨機的應便腦;同時也要具備:靈巧的嘴,技能的手和勤勞的腿。

一個管理者,如果能對下面的八個方面有所認識,相信離成功也就不會太遠了。

一、瞭解管理的最高境界:

領導——不要簡單地理解爲訓斥和監工。

1、有非常明確的工作目標;

2、要激發員工的鬥志;

3、能發揮員工的潛力。

管理者的理解

二、理解管理的核心意義:

服務——而不是壓迫。

1、關愛員工——七分心態,三分行動;

2、解決員工問題,讓員工有歸屬感。

三、把握管理的關鍵:

在於管理者本身(人格魅力),而不是制度本身。

1、正直的品質(根本);

2、恰到好處的做人(原則);

3、身先士卒(關鍵)。

四、懂得管理水平的體現:

一碗水端平(公平、公正、合理)。

五、做好管理結果的評價:

1、團隊士氣(凝聚力);

2、管理者在下屬心中的地位(威望);

3、上下級之間的關係(合作性);

4、員工之間的關係及氣氛(團結性)。

六、避開管理的禁忌:

1、高高在上的心態(脫離下屬,不易獲得下屬的真心配合——精誠合作);

2、已所不能,勿施於人(自己做不到的,卻要求下屬做到——嚴於律己);

3、粗暴地做人或理事(讓下屬感覺到不受尊重,他也不會尊重你——三思後行);

4、處事優柔寡斷(讓下屬感覺缺乏能力——果斷而正確地處理問題);

5、運用雙重標準對待人或事(讓下屬感覺沒有正義和公平——主持正義);

6、把工作規矩與生活關係混爲一談(給人感覺對人不對事——寒心);

7、利益面前邀功,責任面前推卸,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無能之表現,不僅會對利益方造成影響,而且會讓所有員工對管理者失去信心,影響整個團隊——失心)

七、提高管理水平的關鍵:

1、對所管理的人(心態)、事(工作流程、特點)、物(狀態)瞭如指掌;

2、解決問題要有目標及針對性、及時性;

3、主持正義、確保公平;

4、激勵與批評兩手抓;

5、抓住工作規矩與生活關係的結合點。

八、學會評價員工的技巧:

1、做好員工類型的分析

A、工作踏實,要求上進;

B、工作踏實,但無發展潛力;

C、工作本分,但無良好心態;

D、計較個人得失,不願多付出;

E、本職工作無法很好完成。

2、加強對評價者的要求:

A、看一個人本質和動機,而不能以表面現象判斷人(想到的可信度10%,聽到的可信度20%,看到的可信度30%,有時候想到、聽到,也看到了可信度也只是50%),孔子弟-子喝粥的故事裏,孔子說了一句話,原來看到的也不一定是真的。

B、換位思考。

作爲一個成功的管理者,應該懂得管人不是一個職位,而是一種藝術,理事不是一項工作,而是一種修爲。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強不是強,再強也只是一隻羊,一羣人的強纔是強,團結起來就是一羣狼。所以我們必須知道:一頭綿羊帶領的一羣獅子和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羣綿羊的結果,勝負早已註定,且待談笑間,灰飛煙滅……俱往矣,若風流人 物豈願靜待明朝!

管理者的理解2

有人說成功等於努力的工作加正確的方法加一點點運氣,但絕大部分人都感覺自己已經非常努力地工作,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管理者的理解 第2張

我們都知道,管理實際上是人、物、事三者的辯證關係,不同的組合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而管理,就是確保人與物結合後能夠做出最有效的事來。所以我們有時會感嘆人和人不同,其實管理的奧妙正在於此,同樣的人,同樣的資源,交由不同的管理者來運作,結果會相差很遠。所以,如果想提升管理績效,就需要對於人、物、事三者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優秀的管理者善於運用身邊的資源儘可能把事情辦好。

管理的最大資源就是我們的員工、我們擁有的技術和工具。用合適的人,按正確的流程,在正確的時間,用正確的方法和工具,才能保證把每一件事情做好。

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是讓員工明白什麼是最重要的。我們常常看到企業的管理者每日忙於決定他們認爲重要的問題,但是對於下屬應該做什麼,對於每一個崗位應該做什麼卻從來不作分析,不作安排,結果每一個員工都是憑着自己對於這份工作的理解,憑着自己對於企業的熱情和責任在工作,出現的工作結果就很難符合標準。而工作的結果也是管理的目標之一。所以職場裏經常聽到的一句話是:只談結果,不講原因。

“管人理事”是大部分人對於管理的理解,但很多管理一直處在“人治”的狀態,普遍現象是大家忽略了“理事”。這就形成了企業的“老闆文化”。所以,在管理上,我們還應該強調管理流程,管理制度和標準化。所以,一個合格的管理者應該是人、事並重,靠目標、靠流程、靠制度、靠標準管人,並且在管理過程中不斷提升員工素質。

管理者的理解3

1、管理是指在特定的 環境條件下,以人爲中心通過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及創新等手段,對組織所擁有的人力、物力、財力、信息等資源進行有效的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以期高效的達到既定組織目標的過程。

2、管理是由 計劃、 組織、 指揮、 協調及控制等職能爲要素組成的活動過程。

3、廣義的管理是指應用科學的手段安排組織社會活動,使其有序進行。其對應的英文是Administration,或Regulation。狹義的管理是指爲保證一個單位全部業務活動而實施的一系列計劃、組織、協調、控制和決策的活動,對應的英文是Manage或Run。

管理者的理解 第3張

管理,是指管理主體組織並利用其各個要素(人、財、物、信息和時空),藉助管理手段,完成該組織目標的過程。

(1)管理主體是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可能是國家,可以是一個單位;也可能是一個正式組織或非正式組織。

(2)管理的手段包括5個方面:強制(戰爭、政權、暴力、搶奪等)、交換(雙方意願交換)、懲罰(包括物質性的和非物質性;包括強制、法律、行政、經濟等方式)、激勵、溝通與說服。

(3)管理的過程包括6個環節:管理規則的確定(組織運行規則,如章程及制度等)、管理資源的配置(人員配置及職責劃分與確定、設備及工具、空間等資源配置與分配)、目標的設立與分解(如:計劃)、組織與實施、過程控制(檢查、監督與協調)、效果評價、總結與處理(獎懲)。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