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

本文已影響5.2K人 

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在職場上,我們經常因爲職位的高低而產生困惑,我們經常不知道應該公正地評判對錯還是要顧及到老闆這個身份,對於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這個問題,我們很難說出個標準答案。

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1

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

關於態度問題

這是許多企業老闆反覆向我強調的一個問題。許多老闆認爲自己員工的“心態”有問題,需要改變。我經常會反問一下:“你認爲員工態度不好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對於這樣的反問,多數老闆都回答不上來,而只是反覆強調,反正他認爲員工的“心態”不好。

決定員工“心態”的因素有許多,如員工的收入,企業的分配機制,環境因素,員工工作的“順利”程度,企業中的人際關係等等。從現實中看,企業員工的態度問題多數是由利益分配機制,員工所工作環境人際關係的複雜程度及員工工作順不順暢這三個主要因素構成的,而這三個因素基本上都側重於“外因”,而並不是側重於“內因”,也就是說,對員工“心態”造成影響的重要原因是“外因”。

如果從“外因”的角度思考,那麼需要首先做出改變的並不是員工,恰恰是企業老闆自己。利益分配機制並不簡單靠培訓來改變,而是需要老闆的智慧和勇氣;工作環境中人際關係複雜,造成這樣的事實,多數也是老闆的因素更多,而非員工;至於工作的“順利”程度,很大程度決定於企業的“競爭系統”是否有競爭力,在當今的社會,“企業競爭系統”對員工工作是否順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如果員工不努力,工作也不會順利。

關於執行力問題

我的許多文章或課程中都有對執行力的分析或講授。實際上,許多企業老闆對員工執行力的評價是基於對結果的看法——員工結果完成的好,那麼執行力就強,如果結果完成的不好,執行力就差。這樣的評價,既不科學也不靠譜。

實際上,對多數員工來說,特別是對基層員工來講,真正的執行力應該執行的是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工作標準,只要把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和工作標準執行到位,這樣的員工執行力就強。問題是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標準恰恰不是基層員工制定,而是企業層面制定的。而實際情況是許多企業雖然一直在強調執行力,而實際在制定工作流程、工作方法及工作標準方面乏善可陳。要麼制定的和實際情況完全不符,根本無法落地,要麼乾脆就沒有。典型的是許多企業招聘銷售人員以後,只簡單講些產品及價格,然後給銷售人員定一個“轉正”標準,在試用期銷售多少銷售額的產品,或定一個簡單的回款指標就完事了,然後就給銷售人員一塊市場,至於如何展開工作,怎麼樣調查市場,企業如何幫助員工開發客戶,企業對員工工作的支持有哪些等等,這些內容幾乎都沒有,只是強調試用期要回款多少這個“轉正”的指標,剩下就讓員工自己“自生自滅”,結果多數人都是自滅了,而非自生。員工一旦未能完成回款任務,老闆就認爲員工執行力不行,這種說法,站得住腳嗎?這種情況在快消行業中比比皆是,這恰恰是老闆的問題,而非員工。

關於職業素養問題

職業素養問題,實際上有許多更復雜的因素,但有些基本要素需要進行一些合理的'分析。

任何一個員工在企業中工作若干年,他都會經歷入職、試用、培訓、培養、完成工作標準等一系列環節。而員工職業素養的形成,恰恰受這一系列環節的影響,最終形成了員工職業素養的“定格”。無論是員工入職環節,還是入職後的試用、培訓、培養、實踐、工作技能提升等,企業都起着很大的作用。企業招來的員工一定是符合企業“假設”的招聘標準的,能留下的員工也是基本符合企業的要求的。那麼,在這種情況下,老闆認爲員工的職業素養不高,我們必須思考,這恰恰是企業的問題,而非員工的問題。對員工的技能、知識、文化等方面進行提升,是一個好企業自身的“功能”,而能夠影響這些“功能”的關鍵人物也恰恰是企業老闆!

這樣看來,許多企業老闆認爲員工的一些問題,恰恰是老闆自己的問題在企業中的具體表現。現實情況是,如果老闆不改變,員工就很難改變!

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2

前不久在問到底看到有人說“一個合作了四年的客戶, 最近因爲我老闆的原因鬧得很不愉快。 客戶每次開信用證來, 款到的也十分及時, 但是昨天他告訴我說說我們老闆發給他們的貨規格及部分和他們的要求 , 跟之前談判的相差很大, 客戶很生氣。 向老闆反映 , 老闆說我一直按照這個做的, 這樣便宜, 但我該怎麼跟客戶講呢? 各位同胞老闆是要逼走客戶麼? 我該怎麼追蹤下去?”

是老闆錯還是員工的錯 第2張

這個案例看來老闆的責任佔百分之九十,員工佔10%;什麼是銷售?銷售就是一個解決問題的聊天過程,而不是買賣!客戶有他自己想要的東西,而這就是他需要解決的問題;而我們就是問題的解決師,我們要做的就是幫客戶分擔他的擔憂,解決他的問題,滿足他的心願。不需要如何賣力說服對方,要讓彼此沒有壓力,我們說的是對方想聽的,我們賣的是對方想要的,是充滿價值和意義的,事成之後對方會由衷地說謝謝。這樣當對方需要你的產品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你!就像案例,如果沒有良好的基礎,能夠合作長達4年之久嗎?關鍵在於客戶對你的信任。但是突然間你發現你想要的東西不是事實上想要的東西后,一切信任都破滅了。國外客戶是很看重信用了,做生意最根本的就是誠信,客戶要什麼就要給他什麼,滿足他的的需要,解決他的需要。眼光要放長遠點,不能因爲一點點利益傷害的客戶也讓自己損失了客戶。生意就要做得實在,讓客戶放心。案例中客戶說發給他們的貨規格及部分和他們的要求 , 跟之前談判的相差很大,而老闆的回覆竟然是“我一直按照這個做的, 這樣便宜,”首先,這樣做價錢便宜有沒有跟客戶提過,一直保持這個價錢不變嗎?其次,這樣做能夠滿足客戶的規格需要嗎?最後,爲什麼客戶想要的規格不能嚴格按照他的需要而做呢?就像我們安防行業,很多監控攝像頭看起來外表一樣,但是價錢相差很大。客戶就會問:“爲什麼同樣的方案,爲什麼別人的價錢比你的低很多呢?”。我就會跟他解釋說:“我們產品目前採用的外殼都是質量最好的外殼,外殼上面油漆都是烤漆,表面光滑沒有瑕疵,光這種外殼就比市場上外形一樣的普通外殼大概要貴到五六塊左右。除了外殼,還有芯片,目前很多市場上的客戶把國產的CMOS芯片說成是索尼,把夏普也說成索尼,其實這三者之間最大的差距就可以差到三十塊。攝像機還有一個重要的部分就是鏡頭,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就是F1。2和F1。4的鏡頭,很多廠家把F1。4的鏡頭標成F1。2的,一個鏡頭上面成本又相差了5塊到6塊。另外還有一個因素;大家想一想,那就是相同的方案,一樣的外殼、一樣的芯片、一樣的燈板,爲什麼價格還差這麼多呢??那是因爲大家組裝成本和宣傳成本不一樣,有的老闆是租個民房僱人加工組裝機器,有些是租個辦公樓、廠房僱人來組裝,另外在加上去各地參展的費用,有的廠商根本不參與這個,無形中就增加了一些品牌的成本!!並且他們主要做網絡成交,成本又進一步降低了。 ”案例中的老闆就是類似這種情況;只考慮到儘可能的降低成本,但是沒有考慮如果規格不一樣會不會導致客戶產品無法銷售?有沒有跟客戶諮詢過?就算目前沒有問題,但是你能確保以後就不會發生問題嗎?員工在知道客戶需要規格後,產品生產好時沒有跟進產品生產情況,確認產品規格沒問題,如果知道問題,爲什麼不及早跟客戶解釋呢?我們一般出產品時,我都會親自跟進產品生產,有時候會參與機器生產後調式;確保機器各方面符合要求沒有問題纔出廠。要不然機器一旦有質量出廠。損害的不單單是客戶因爲產品退貨的高額快遞費用,更重要的是公司信譽。

賣不出產品,大家都會找原因,老闆可能怪一線的員工,是他們不努力、不認真、不用心;業務員腳不勤快、能力太差;客戶總是諸多要求不配合等等理由,當然也可能有人認爲自己的企業規模太小、資金不夠或是沒有品牌等等問題,反正都不是他們的錯,而我想業務員會抱怨的有:1、產品技術不佔優勢,2、產品價格沒有優勢,3、技術部門支持不到位,4、公司政策支持不到位等等。可事實上造成銷售乏力的原因是什麼呢?我們知道腦袋決定口袋,思路決定出路,執行的問題,往往是腦袋的問題造成的,如果哪個公司和他的產品做到了世界第一,我想他就不用業務員去跑業務員了。並且哪個企業都會有它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不要去妄想自己的企業沒有任何問題,那樣的企業是不存在的,包括蘋果、微軟、寶馬也不是沒有問題的,他們仍然需要業務員去推銷自己的產品。所以自己賣不出去產品要多找自身的原因。時刻反省自己沒有;在某個訂單失敗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客戶的意圖,一個訂單成功或者失敗,大都決定於業務員是否搞清楚客戶的真實意圖。比如說你的客戶說需要30萬像素監控攝像頭並且要保證清晰度;但是你們沒有做,該什麼辦?你可以詢問客戶需要安裝在什麼地方,你可以根據客戶提供的大概環境情況。找個類似地方先安裝上30萬監控攝像頭,然後在播放頁面截下不同角度的視頻效果圖片。然後換上一百萬像素監控攝像頭,一樣是在播放頁面不同角度的視頻效果圖片;然後用軟件拼在一起,左邊6張30萬像素,右邊6張100萬像素。讓客戶看看對比效果,然後通過100萬像素的清晰效果來說起到更好的監控效果,可以更好地作爲報警資料。然後通過機器的穩定性和兩者價錢相差不是很大可以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讓客戶放棄買30萬像素,從而選擇買100萬像素。

現在市場上面有時候會出現回扣現象。例如某業務員爲了拿下客戶訂單,通過網上搜索查找到客戶公司採購部門的某個負責人,跟對方說只要幫我拿下訂單,到時候給他多少了回扣,這時候會有兩種情況:1。那位負責人答應了,因爲他順利拿下了大訂單,也給了他一筆回扣。2。最後失敗了。因爲他們嚴禁接受供應商賄賂,否則發現後離職處理;所以對方不敢貿然接受回扣,最後業務員因爲準備不充分沒有拿下訂單。所以每次跟客戶交談時要搞清楚客戶的真實情況,並且還要了解訂單的決定權在誰哪裏?對症下藥,爭取一擊即中!在競爭同一個產品,或爲客戶提供同一個解決方案時,自己感覺已經給客戶報了最低的價格,但是競爭對手還是遠遠低於自己的價格,這是爲什麼呢?問題出在哪兒?這個就是我上面我所描述的監控攝像機爲什麼差價這麼大。因爲每個商家都是追求利潤的,那麼低的價格從哪裏來的利潤,就只有從成本來考慮了。

我在上面說我們行業還有一個影響價格的最大因素就是組裝成本和宣傳成本不一樣;每個公司都是不一樣了,如果是在淡季影響尤其明顯,所以有的公司明知道利潤低,還是接下了單子,就是爲了維持運營成本;我們不僅要考慮產品的銷售價格,還要考慮公司生產運營、後期售後維修等費用,並且還要爲客戶而考慮,如果我們成本降低了,客戶也隨着降低了運營成本,銷售大大提升;那麼訂單不就隨着慢慢增大!

總而言之,市場上有差不多百分之八十的企業存在產品難銷的問題,真正一年四季都暢銷的產品很少,關鍵要找到引發難做的核心問題,以及在關鍵環節進行優化和提升,提高質量(性價比)的同時成本也隨着降低,進而促進產品的暢銷,而不是沉迷現狀,歸罪於他人或天意。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