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起源和來歷

本文已影響1.5W人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自然文化底蘊也綿延深厚,今天我們將詳細聊一下筷子的起源和來歷,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僅讓大家參考哦。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1

中國人使用筷子,大約在三千多年以前。其實,在使用筷子之前,我們的祖先同樣也經歷了一個用手抓飯吃的過程。但熱粥湯羹又如何抓取得了呢?於是不得不隨地折取一些草莖木棍來幫助。

筷子,可謂是中國的國粹。它既輕巧又靈活,在世界各國的餐具中獨樹一幟,被西方人譽爲“東方的文明”。我國使用筷子的歷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記·微子世家》中有“紂始有象箸”的記載,紂爲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國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歷史了。先秦時期稱筷子爲“挾”,秦漢時期叫“箸”。古人十分講究忌諱,因“箸”與“住”字諧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語,所以就反其意而稱之爲“筷”。這就是筷子名稱的由來。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

姜子牙喜歡釣魚,整天又釣不着,只有空着兩隻手回家,他的妻子很生氣,這天姜子牙又釣魚回來了,妻子連忙喊他吃飯,姜子牙很餓伸手就去抓肉吃,這時不知從哪兒飛來一隻小鳥,落在他的手面上抓他,他趕走了,又去抓肉吃,小鳥又落在他的手上抓他,他想這是隻神鳥吧?我趕走了兩次怎麼又飛回來了,這時,小鳥說話了,姜子牙跟我走,就飛了出去,姜子牙也隨之而去。小鳥飛到一個竹芭上停了下來,抓了兩根小竹棒給姜子牙說,你拿去夾肉不要用手抓了,姜子牙聽了小鳥的話,就把兩跟竹棒拿回家,坐下就夾肉吃,這時竹棒跟冒出一股煙,姜子牙很驚訝,怎麼會冒煙那?是不是肉有問題?坐在跟前的妻子看在眼裏,說出了實話,肉裏我放毒藥了想毒死你。從此以後,姜子牙吃飯的時候都用這小竹棒,以防辟邪的,在後來人們都用它就叫筷子了。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2

一、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用筷子

筷子,長期以來存在一個疑問。據文獻記載,周秦時候吃飯,還普遍喜歡直接用手抓。《禮記,曲禮》記載了聚餐時抓飯不得亂傳或把粘在手上的飯再撥放回去。

直到漢代,用“箸”的故事雖不少,但《史記》說:“箸”是壺尊之類。特別使人納悶的是:在許多出土的器物上,杯、盤、碗、碟以至於鉤、叉等微物都屢見不鮮,唯獨未發現有筷子的形跡。

直到解放後,雲南大理洱海附近發現了一座銅棺墓,墓中有銅製的牛馬、矛劍、鋤鐮以及筷子等共九十多種,初步的鑑定認爲大約是西漢前後的遺物。如果這個鑑定不錯,對於“箸”就是筷子,以及用筷子在漢代已較普遍,就可以不再存疑了。

二、“箸”後來爲什麼變成了“筷子”

爲什麼“箸”到後來就被稱做了“筷”呢?明代陸容的《菽園雜記》認爲:吳地風俗,行舟之人諱說“住”,“箸”、“住”同音,所以便叫箸爲“快兒”。《推篷寤語》則說:世人常諱惡字而呼之爲美字,“箸”音諱“滯”,故反其意而稱爲“快子”。呼“快”既久,再考慮到箸多用竹製,後來就索性在“快”上加個竹頭,而創成“筷”這個新字了。

三、有關筷子的傳聞軼事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 第2張

筷子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在中國古代有關筷子的傳聞軼事很多。我們來列舉一些:

1、張良曾用筷子作形象示意,爲劉邦制定翦滅項羽的戰略。

2、韓凝禮用筷子預卜唐玄宗平定內戰的勝敗。

3、青梅煮酒論英雄,劉備意識到曹操在盤問試探自己,趕忙借驚雷之聲,將筷子失手落地,從而化險爲夷。

4、《儒林外史》寫范進中舉不久,喪母守孝,湯知縣請他吃山珍,范進還是不肯進餐。最後,湯知縣換上白竹筷子,范進才進食吃飯。原來在范進眼裏,唯獨白竹筷子才符合“孝道”

四、世界上使用筷子的國家有哪些?

筷子是中華飲食文化的標誌之一,後傳至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目前,世界各國以筷子爲日常飲食工具的,有中國、朝鮮、韓國、日本、越南、蒙古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華人。

其它國家飲食工具大致分爲兩種:一是使用刀叉勺子的歐美和拉丁美洲國家。二是使用手抓飯的國家,如印度和非洲、西亞、東南亞的部分國家和地區。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3

筷子的起源

中國是最早使用筷子的國家,據史料記載,筷子在殷商時期就已經開始被使用,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

古代,筷子還不叫筷子,而是叫“箸”,亦稱“筯”“梜”,直到明代纔開始改名爲筷子。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 第3張

關於筷子的起源有着多種說法。一種說法是,當年大禹治水心切,吃飯的時候爲了節約時間,於是便用兩根樹枝夾取熱食。還有一種說法是,妲己爲取悅紂王,用兩根髮簪爲紂王夾取熱食,吹冷餵飯,此外還有很多類似的傳說故事,但是它們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夾熱食。

商周時期

殷商時期,筷子剛剛出現,使用的頻率不高,範圍亦不大。

筷子的起源和來歷 第4張

據《韓非子》載:昔者紂爲象箸而箕子怖。

這則寓言故事是說:箕子通過商紂王使用象牙筷子一事,見微知著,就判定商紂必亡。

這雖然是在反映商紂王的奢靡,但是也爲考證筷子的起源歷史提供了有力的證據材料,足以證實,商紂王時期已經開始使用筷子了。

秦朝時期

秦時,筷子也叫“梜”。《禮記》中記載:飯黍毋以箸……羹之有菜者用梜,其無菜者不用梜。

這句話的意思是在說,吃米飯的時候不用筷子,要使用勺子,熱湯中如果有菜的話,就要

使用筷子夾菜,沒有菜就不需要使用筷子。

由此可見,秦朝時期對筷子的使用已經劃定了明確的範圍。

漢朝時期

西漢建立後,四海昇平,筷子作爲飲食的器具,使用逐漸廣泛。

《史記》記載:“景帝居禁中,召條侯,賜食。獨置大胾,無切肉,又不置箸。條侯心不平,顧謂尚席取箸。景帝視而笑曰:‘此不足君所乎?’條侯免冠謝。上起,條侯因趨出。景帝以目送之,曰:‘此怏怏者非少主臣少!’”

這則故事講的是,漢景帝宴請周亞夫,故意不給他擺放筷子,以此考驗周亞夫的品性。

可見在當時,筷子已經成爲了吃飯的`必備器具,除此之外,張良借箸代籌的故事也反映了西漢時期,筷子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國力昌盛,筷子也隨着盛世發生了變化,主要體現在製造筷子的材料上,開始出現銀質、金質,玉製和犀角制的筷子,上層階級對這些金銀筷子尤爲喜愛,因爲這可以從細微之處體現貴族和平民的差距。

杜甫《野人送朱櫻》有一句這樣說:金盤玉筋無消息,此日嘗新任轉蓬。這裏的玉筋指的就是筷子,唐朝時漆藝發達,於是便出現了漆筷,《本草拾遺》載:咽喉痹塞,取漆箸燒煙,發咳即破。可見,筷子除了吃飯,還被賦予了其他用途。

五代宋遼金元時期

這一時期,商品經濟飛速發展,筷子的使用更加多樣化,開始傳統民俗文化相結合。

《東京夢華錄》載:女家以淡水二瓶,活魚三五個,箸一雙,悉送在元酒瓶內,謂之‘回魚箸’。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宋代嫁女後需要回禮,其中就包括一雙筷子。

《太平御覽》載:人三指用箸者,自如;四指用箸,貴;五指用箸,大富貴也。”將人使用幾根手指拿筷子同命運占卜相聯繫。

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筷子被賦予了多種象徵意義,文化氣息更加濃厚。

明清時期

明代,筷子的稱呼由“箸”改爲“筷”。

據推測,變化的原因或許是爲了避諱。

《菽園雜記》載:民間俗諱,各處有之,而吳爲甚。如舟行諱住、諱翻,以箸爲快,幡布爲抹布……此皆俚俗可笑處,今士大夫亦有犯俗稱快兒者。這句話是說,吳地的船伕忌諱住,遂將“箸”改爲“筷”,祈禱行船飛快。

《推篷窹語》載:亦有諱惡字而呼爲美字,如立箸諱滯,呼爲快子,今因流傳之久,至有士大夫之間亦呼爲筷子者,志其始也。這句話是說,因爲“筷”的讀音比較順暢輕快,比“箸”順嘴吉利,因此被廣泛採用。

直到清朝,箸的稱呼都沒有消失,很多人在稱呼上將筷箸並用,如曹雪芹的《紅樓夢》。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