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綠水茶美文

本文已影響1.28W人 

青山綠水茶美文,相信許多人對青山綠水茶都不陌生吧!而青山綠水茶是一直芳香濃郁的茶,它的口感清廉幽香,所以是很受大家喜愛的。接下來爲大家分享關於青山綠水茶美文!

青山綠水茶美文1

或許是受父親愛茶的緣故,從小就對於父親茶杯中嫋嫋飄出來的茶香着迷。

長此以往,就無意間造就了本身對於茶的鑑別能力:只要一看,就能看出茉莉花茶、碧螺春、毛尖、鐵觀音、嶗山綠等的質地優劣;只要一聞,就能聞出某茶的優劣。

諸位一聽,以爲我肯定是一個品茶妙手了!可豈知,我是真正的葉公好龍,——我從不敢品茶,由於我品茗失眠。

之後瞭解了紅茶以及普洱茶,曉得了茶的保健功效,我纔開始學着品茗。但,直到遇到了“青山綠水”茶,我才爲之怦然心動!

那一年,我到四川去遊覽青城山、參見樂山大佛,來到山腳下看茶藝、品茶香,意會着玄門與釋教的頭腦。

青山綠水茶美文

時期,一個衣着藍底白花的密斯端上一套透明的茶具來,她先洗了茶,然後又從新把那蔥蘢的茶葉用東西夾着,一小撮、一小撮地分別放入咱們的玻璃杯中,末了再給咱們衝上水。

剎那間,那些蔥蘢的茶葉開始逐步地舒展開來,相互再也不不糾結,各自往上延伸着,像種在水裏的植物,那水也逐步地變綠,——是那種透明的、淡淡的綠!我正在驚喜間,密斯微笑着說,這是青山綠水茶。

青山綠水茶?多好的名字!頃刻間,那藍天白雲、層巒疊嶂、潺潺流水就一下進入到我的杯中,我手裏捧着的居然是那青城山、峨嵋山、樂山……,杯中活動的居然是岷江的水、都江堰的水……!

青山綠水茶美文 第2張

馬上,天空擴張了我的胸襟,青山映照在我的內心,綠水潤澤着我的滿身,在古箏的樂曲聲中,我昇華着、飄逸着,宛若離開凡間。

泡茶的密斯像一名智者,幽幽地說:茶道講求“禪定”,便是咱們本身的心要不受外界的滋擾,維持心田鎮靜,就如咱們如今品茗,不要再去想那些煩惱的事了;

茶道中另有一種說法叫“一輩子一會”,意思是如今咱們坐在這兒品茗是要好好愛惜的,由於下回大概咱們再也沒有如許的時機了。

聽了密斯的話我如夢初醒,一下意會了生命的真理,忍不住熱淚盈眶!——在青山綠水眼前,玄門與釋教居然是雷同的。

青山綠水茶美文2

工作忙過,終於可以好好地坐下來,想想心心念唸的這一山青水了。

一抹煙青雨

深秋裏,我置身於青城山下,漫天的青翠,薰染了我,也薰染了整個青城的天空。

早起的晨霧在一片蔥綠之間,時而一片一片地瀰漫,時而又一縷一縷地升騰,緩緩的,把跌宕起伏的青城山浸潤得如一幅水墨長卷;

彷彿這青城山的生靈都落進了霧的“埋伏”裏,水的“沐浴”裏,縹緲幽靜。“青城天下幽”,果然名不虛傳。

這不,剛下動車,就聞到空氣裏濃濃的雨氣。看來,這一場“山雨欲來”是不可避免的了。

這時,有私家車司機上來搭訕,她說在山上開了個飯館,上山上班時順便拉點顧客,這樣也可以增加點收入。

爲了節約時間,看着司機也還坦誠,價格也覺得便宜,就坐上車直奔青城後山。青城山分爲前山和後山,前山主要人文古蹟多;

後山多是自然山水景觀,有原始清新之感,山路也長,徒步走完全程約6個小時。

青山綠水茶美文 第3張

之前,我和朋友早就商量好了,我們專程去青城後山觀天然之景。剛上車不到2分鐘,雨就迫不及待地下來了。

我們有些擔心,司機安慰說:“青城山的雨來得快去得也快,最多下5分鐘就會停,不耽誤你們遊覽。”

我將信將疑。這雨還真有點大,雨點打在車窗上“嘭嘭”悶響,雨簾直瀉而下,瀰漫了山路,瀰漫了山巒。

透過車窗,放眼望向雨裏的青城山,如出浴的少女,輕幔半掩着,漫漫卷卷,雨霧繚繞着,起起落落,一枝清水芙蓉,一襲水墨天青。

一潭溪水青

果然不到5分鐘,雨就停了。大概20分鐘後,我們到了青城後山腳下。山腳下有一座小鎮叫“泰安鎮”,有一條江叫“味江”。這鎮子宋時叫“味江鎮”,清代易名“泰安鎮”。

大凡有山的地方必定有水,也必是山青又水秀。鎮子青山環抱,江水繞山而行,晨霧徐徐嫋嫋,把青城的這片後山繚繞得處處“仙風道骨”。

自然這地處深山包裹之中的“泰安古鎮”,也就成了遊人的“桃花源”了。難怪青城山被譽爲中國道教的發祥地,全真道的聖地那。我們想登山回來,再細細地在“桃花源”的小鎮裏閒情一番吧。

跨過晃晃悠悠的味江索橋,就是上山的石級,狹窄險峻,千迴百轉。

拾級而上,溪水潺潺,林木蔥翠。眼裏、腳下、鼻裏、心中,滿滿的都是翠綠幽涼。就連山道、石縫、亭檐下,都是溼意襲人。

那綠綠的松針上凝結着水珠,晶瑩剔透,彷彿隨時都會滴落下來,濺起青綠的一潭。本來可以坐纜車上行,爲了親歷青城山水,我們還是選擇徒步攀登。幾個外國友人與我們同行,一個勁地對着山水伸出大拇指比劃個不停。

我們拍照他們也擠進我們的鏡頭裏,伸着脖子,瞪着眼睛,咧着大嘴,一副蠱惑的表情。我們買煮熟的玉米啃着吃,他們也買,也高興地啃着吃。

青山綠水茶美文 第4張

這玉米有一股甜香,有一股糯軟。有些用木炭烤的玉米,更是別有風味,即便大家啃得滿嘴黑黢黢的,也是興高采烈的。

依山石而行,仰頭望向山頂,只覺得順山而下的水是極爲細膩的“一條”,抑或說是”一股”。

這水遇到懸崖陡峭處就形成了飛泉疊瀑;遇到山勢平緩處就成了碧綠的一潭;遇到蜿蜒曲折處就順山石迂迴而行。這水流極有特色,飛泉瀑布不像別處的那樣大氣磅礴,氣勢洶洶。

像五龍溝的三潭霧泉,飛泉溝的幽谷飛泉,雖然都是飛流,但都極爲柔和,飄飄灑灑,若說像“絲路花雨”應不爲過。

從飛瀑邊走過,聽不到滔天的水響,只聽得“娑娑”聲音,走着走着,成了“溼人”也渾然不覺,真是“潤物細無聲”啊。

行至半山,有一處小小的湖泊,叫翠映湖,得要坐船而過。這湖在兩山的夾縫中向前伸展,狹長幽深,兩邊山崖陡壁,古樹藤枝,青綠倒影滿湖,幽靜迷人,坐船穿遊,別具一番風情。

我們走到“雙泉飛簾”瀑布邊,這是一處神奇的自然水景,雙泉就是兩道飛泉在合流處形成的前後兩個瀑布。

前面的飛瀑在洞頂飄灑,如一幅珍珠銀簾掛在洞前,又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地散落下來。

後面的飛瀑水勢要大些,就像一條銀龍,呼嘯着飛入幾十米深的巖洞裏,綠浪立刻在巖洞內翻涌起來,濤聲在幽壑中迴盪,在青城山漫延。

白雲深處有人家

“白雲古寨”坐落於“望雲崗”上,望雲崗就在青城山頂的小坪上;站在這裏可以盡攬青城山全貌,可以觀賞到夕陽拂曉。全村也就10來戶人家,聽村民說,這是他們自建的。

一處旅遊食宿客店,有些房屋在“5.12”汶川地震中毀壞了,後重修。我們沿着100來米的宅街走進去,像在天街裏,也像在白雲裏漫步,身邊雲霧飄搖,時不時地有一片兩片雲霧,在飛檐吊腳、青瓦紅柱間穿行而過。

古寨若隱若現於雲間;綠山藍天在它身邊悠然,彷彿騰雲駕霧的天宮。我們坐在望雲崗的小坪上,如同坐在雲端,俯瞰滿山翻涌的綠浪;

聽着脆亮的鳥鳴歡唱,吃着白雲古寨的臘肉香腸,耳邊迴盪着白雲寺的陣陣梵唱,真是愜意非常啊!

白雲寺與白雲古寨隔谷相望,看介紹說,白雲寺內有個白雲羣洞,由大小上百個天然洞穴組成。巖洞很深,裏面有暗河,還有橋,如神仙住的洞府,傳說是白雲祖師修煉昇仙的'處所。

由於登上山頂時,腳疼腿顫,去白雲寺還要經過一段陡峭蜿蜒的石梯,實在危險,就沒有去,只是看了碑刻的介紹。

那白雲羣洞裏還有個老君洞,老君洞在海拔最高處,還可以觀賞到青城山最美的日出。清代徐星《灌縣鄉土志》說:白雲諸洞,如屋能居。

唐宋時,依巖架屋,有禪僧棲之。因此,這山,這寺,這洞,也就成了道教神仙的最佳處所了。

下山的路在另一邊,也別有另一番風景。下山的途中,我們經過“又一村”歇了下腳。這“又一村”是半山腰的一個小村,顧名思義得名於陸遊的“柳暗花明又一村”;

坐落在五龍溝之上的桃花溪邊,依青山而居,臨幽谷而眠,風景秀麗。看上去村裏約有三、四十戶人家,都以發展旅遊業爲主,別看小村在山中,吃喝住宿娛樂一應俱全。這裏戶戶都是客棧,戶戶都是飯店,戶戶都有茶棚。

若氣喘吁吁地登了幾個小時的山路,遇到這樣一處歇腳的地方,然後就着青山綠水吃吃飯,喝喝茶,聊聊天,那真稱得上“柳暗花明”,似神似仙了。

青山綠水茶美文 第5張

青水潑茶香

游完青城後山已是下午3點多鐘,我們回到了山腳下的“泰安古鎮”,又到了味江索橋邊。

一陣茶葉的叫賣聲傳來,我轉頭看過去,有幾個賣茶的山民正坐在橋口,向過往的遊客兜售着自家的茶葉。

我想,青山綠水孕育的必定是好茶。我上前打聽,賣茶的山民滔滔不絕地給我講起青城山茶的歷史。

原來,青城貢茶早在宋朝時已極有名氣,像“紫背龍芽”、“白背龍芽”都被列爲朝廷貢品;特點是茶清而不淡、濃而不澀、香而不豔。

她說她賣的都是自家制作的清明前新茶,珍貴的很,民間有“明前茶,貴如金”之說。

她說製作工序極其講究又特別繁瑣,絕對的天然。我抓起一小撮細看細聞,茶葉嫩綠油潤,葉片均勻,色翠香幽。

她怕我不相信,又找出隨身攜帶的玻璃杯,泡上一杯茶水,一會兒,只見杯中湯色呈現青綠,芽葉直立漂浮在最上面,層層疊疊的水青茶綠,因此,這茶取名“青山綠水”。

我抿了一口,那縷鮮香立時溢滿了肺腑,那縷神清氣爽也隨之瀰漫了味江,漂盪在青城的天際,令無數遊客紛至沓來,又將這幽香帶向四面八方。我也不例外,也忍不住給親朋好友買了一些。

那位賣茶的看我買了她的茶葉,自是高興,也極熱情,最後稱完了又給我多抓了一把,說是自家產的,都會給買茶的客人贈送一點。

我買完了茶,她還在愜意地跟我講着,講着青城山茶的過往與今夕,講着他們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娓娓道來的是屬於她們的“桃花源”記。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