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心理治療的必要性

本文已影響1.82W人 

糖尿病是一種由於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引起的,以糖代謝紊亂爲特徵的全身性、內分泌代謝性疾病。由於其發病率高,併發症多,嚴重危害着人們的身體健康。過去對糖尿病的研究,主要遵循“生物醫學模式”的研究思路,單純從分子生物病理解剖學的角度加以研究,認爲糖尿病主要由於病毒感染、遺傳基因障礙、免疫功能低下,以及胰島素抵抗等原因造成胰島素分泌絕對或相對不足而相起的。在病因上忽略了“社會、環境、心理因素”對糖尿病的重要作用,因而在上單純從生物醫學角度加以考慮,主要以口服降糖藥或注射用胰島素做爲治療手段,療效既不穩定,也不理想。

糖尿病心理治療的必要性

隨着近年來“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提出,給糖尿病的研究帶來了一種新的研究思路。研究發現,糖尿病在發病上不僅與上述生理病理學上的因素有關,還與社會環境、心理因素有關,如工作學習長期過度緊張,人際關係不協調,生活中的突發不幸事件等社會、心理上的不良刺激,都是糖尿病發生和引起加重療,如口服降糖藥或注射用胰島素,療效往往不夠理想,而同時配合以心理療法,採取形神合一、身心同治的方法進行治療,常能收到事半功倍或單純藥物達不到的效果。從而認識到糖尿病是一種身心疾病,心理、社會因素在糖尿病的發生、發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治療糖尿病也必須重視糾正和消除來自社會、環境的不良刺激,使不正常的心理狀態恢復正常。在此前提下,再配合藥物治療,身心同治,才能收到滿意療效。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療中心理療是非常重要的。

糖尿病患者心理障礙的原因1.素質柔弱中醫學認爲導致糖尿病而引起消渴的主要原因,是素體虛弱,臟腑功能不足,復因飲食不節,勞欲過度,損耗精,陰虛火旺,上蒸肺、胃、腎而致。正如《內經》所論:“脾脆則善病消癉。”說明素質柔弱,五臟功能虧乏,也必然會影響其相合的情志和心理活動,而導致患者在情感、思維、性格、語言、感知覺等心理活動方面,出現明顯的異常。

西醫學認爲糖尿病在病因上有遺傳傾向,並與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正是由於基因缺陷或基因變異加上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而易於發生糖尿病,而一旦得病,由於體質虛弱,抵抗力不足,機體對外來刺激的應激能低下,病人心理容納量和承受力不足,所以在軀體病變的同時,也同樣會表現出一些心理情感方面的異常。

2.七情所傷中醫學認爲引起疾病的原因雖多種多樣,但關鍵有三,所謂“千般災騅,不越三條”,即六浮選、七情、飲食勞傷。糖尿病病人之所以容易出現心理異常,其重要的原因就在於七情所傷。

人在認識周圍事物或與其他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任何人、事、物,都不是無動於衷、冷酷無情的,而總是表現爲某種相應的情感,概括起來有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變化。在正常範圍內,七情對人體健康影響不大,也不會引起什麼病變。但是,內外環境的刺激引起的七情太過;或者是刺激過大過強,超過正常限度;或者是刺激時間過久,長期不斷地刺激,就會導致陰陽失調,氣血不和,經絡陰塞,臟腑功能失常而發生種種病變,以及相應的狂喜、憂愁、思慮不安、悲傷、恐懼、驚恐等不正常的情志活動和心理變化。

糖尿病患者由於遺傳因素參及免疫功能不足等原因,素質柔弱,儲腑功能不足,心理承受力和容納量不足,對內外環境刺激的適應能力下降,一旦遇到突發的生活事件或環境的突然改變或願望受挫等應激情況,個體不能很好的適應和排解,容易引起心理創傷和不正常的心理衝突,而表現了相應的輕重不同的心理情感的異常。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