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本文已影響6.67K人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一般是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由一系列的活動組成的。那麼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1

二十三,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蒸饅頭;二十七,殺公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去打酒;三十兒,褪皮兒:初一兒,撅墩兒。

其中,貼花花指貼對聯。這一點和很多地方不一樣。我在問答看到很多人說家鄉是三十貼對聯。

褪皮兒指洗澡澡,洗的乾乾淨淨,穿新衣、戴新帽,迎接新年。這一點倒是和古代重大節日慶典、祭祀等活動前,人們沐浴更衣一致。

撅墩兒指拜年,因爲要給長輩磕頭跪拜,所以稱之爲撅墩兒,撅屁股墩兒。

小孩過年兒歌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過幾天, 漓漓拉拉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去割肉,

二十七,宰年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各地春節風俗順口溜

1、經典版

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豬肉。二十七殺年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2、山東版

臘八粥,熬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鍋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推煤鼠;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宰公雞;二十八,白麪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姐姐拉着弟弟扭一扭。

3、陝西版

二十三、祭竈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蒸棗花;二十九、去打酒;大年三十兒捏餃兒,初一撅着屁股亂作揖兒。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第2張

4、河南版

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殺稻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去灌酒;年三十兒,貼門旗兒。

5、東北版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餃子。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2

春節習俗

1、 貼春聯

春聯起源於桃符。“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道路宋代,人們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可以起到驅惡鎮邪的作用;也表達了自己的美好心願;還有一個作用是可以裝飾門戶,看起來美觀。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第3張

2、 年畫

很多地方,爲了祈求一家福壽安康,還保留着貼年畫的習俗。據說,在大門上貼上兩位門神,一切妖魔鬼怪都會望而生畏。

門神一般都是成雙成對的,一般是一個是白臉,一個是黑臉。都是玄弓配劍,威武非凡。

這兩位門神是誰呢?民間流傳有下面這幾種說法:

一說這兩位門神是神茶和鬱壘,南朝(樑)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有記載:正月初一,“造桃板着戶,謂之仙木,繪二神貼戶左右,左神荼,右鬱壘,俗謂門神”。

一說源於唐太宗命令秦瓊和蔚遲恭看門驅鬼。據說,唐太宗生病,聽見門外鬼魅呼號,徹夜不得安寧。這時,大將秦瓊、尉遲恭兩位將軍自告奮勇,全身披掛地站立宮門兩側鎮守。第二天夜裏宮中果然平安無事,再也沒有鬼魅騷擾了。後來,唐太宗李世民認爲兩位大將整夜爲其守護實在太辛苦了,於是命畫工將他倆的威武形象繪在宮門上,稱爲“門神”,以驅鬼魅。後來,民間老百姓爭相效仿,紛紛寶兩位將軍的畫像貼在門上。

3、 貼福字

每逢新春佳節,家家戶戶都要在門上,牆壁上貼上“福”字。貼“福”字寓意“福氣”、“福運”。還有的將福字倒過來貼,寓意“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4、 放鞭炮

鞭炮也叫“爆竹”。古代的時候,人們在正月初一早上起牀後,先把竹子放在火裏燒,竹子爆裂發出巨大的聲響,就能嚇跑怪獸與惡鬼,保護全家平安。

隨着時代的變遷,爆竹的.功能由辟邪軀鬼,轉變爲營造喜慶、祥和、熱鬧的氣氛。

而現在,因爲安全、噪音和污染等問題,我國很多城市已經禁止放鞭炮。

5、 舞獅子

獅子在人們心目中爲瑞獸,象徵着吉祥如意,幸福安康。中國民俗傳統認爲舞獅子可以驅邪辟鬼。所以,每逢喜慶的節日,都會敲鑼打鼓,舞獅助興。

6、 除夕守歲

守歲,就是在舊年最後一天夜裏不睡覺,熬夜迎接新的一年到來的習俗。

秦漢以後,人們把夜半子時當作一天的開始時刻。所以,人們點起蠟燭或是油燈,等候這一刻的到來。象徵着把一切邪瘟、疾病趕跑,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第4張

7、 祭神祭祖

正月初一早上,人們恭敬的奉上供品,點上香火,虔誠的感謝神明與祖先在過去一年對自己的保護。並祈求它們保佑大家來年的幸福安康。

8、 拜年與壓歲錢

拜年的風俗,在漢代就已經除夕,到了唐宋,尤其盛行。

現代中國,拜年已經成爲一種傳統習俗。正月初一,人們早早起來,穿上漂漂亮亮的衣服,打扮整齊,到親朋好友家拜年,互致問候。

在古時,一般在祭神祭祖之後,晚輩要給長輩拜年,向長輩三叩首,長輩接受晚輩拜年之後,把早已準備好的瓜子、花生、糖果等食品端出來,給晚輩品嚐,並將事先準備好的紅包分給晚輩。這就是壓歲錢。

壓歲錢可以當衆給,也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的時候,偷偷的放在孩子的枕頭底下。

9、 飲食

除夕之夜,無論離家多遠,有錢沒錢,人們總是希望回到家中,吃一頓團圓飯。按照傳統,春節的飲食通常由年糕、混沌、餃子、長面、湯圓、雞、鴨、鵝等等。

10、 鬧元宵

正月十五,是全年第一個月圓之夜,所以稱爲元宵。東漢明帝爲了表示對佛祖的尊敬,下令元宵點燈,到了唐代的時候,元宵賞燈活動盛況空前。

可以說,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狂歡,爲整個春節活動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3

1、春節習俗貼春聯

按照古代曆法的規定,臘月三十這一天被稱爲“大年”。在過大年這一天早上起來,需要貼門神和貼春聯。春聯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民俗象徵,在過春節的時候貼春聯是一個非常隆重的項目。

所謂“春聯”就是用紅色紙張爲底,然後在紅色紙張上面寫下美好的祝福詞語。其實,這也是文化與春節的一種有機融合。當人們將紅彤彤的春聯,貼在自己家大門兩側之時,也就是“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的時候,這其實就意味着春節的序幕被正式拉開。

貼春聯在古代又可以被稱爲“貼年紅”,除了包括門兩側的春聯之外,還包括大門上的紅色“福”字。無論貼春聯還是貼“福”字,其實都是爲了表達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有的地方還要貼上秦瓊和尉遲敬德兩位“門神”,認爲可以讓一家人驅邪避災。

2、放爆竹

除夕夜放爆竹的習俗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雖然現在爲了環境保護,很多地方已經基本上禁止了這個習俗,但在一些偏遠地區還依然保留了這個習俗。相傳在除夕夜子時,放爆竹是爲了驅趕“年”獸。

在這個“歲之元、月之元、時之元”的關鍵時刻,當爆竹聲響徹中華大地,不僅可以嚇跑“年”獸,還寓意新的一年會更加興旺、繁盛。時至今日依然有很多地方,在除夕子時要點一堆“旺火”,就是希望在這辭舊迎新之際,一家人事事順利、吉祥如意。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第5張

在噼裏啪啦的爆竹聲中,舊的一年已經過去,而新的一年已經來到。過了春節之後就是春分時節,老百姓要開始準備春耕事宜,所有的事情都在向着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除夕夜放爆竹的習俗其實主要的作用就是,古代人爲了趕走晦氣,期盼新年之後有好運氣。

除夕夜除了要放爆竹、祭祖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習俗就是“守歲”,又稱爲守歲火或照歲等。在除夕當晚要點亮家裏所有的燭火,而且一整晚家裏都要燈火通明。而這種習俗有可以被稱爲“照虛耗”。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新的一年家中添財進寶。

3、除夕守歲與壓歲錢

在我國有很多地區大年夜“守歲”,其實就是全家人無論長幼,過年當晚都不睡覺。而且一定要等到初一八點鐘之後才能睡覺。主要的寓意就是希望一家人平安、健康。尤其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只有在除夕“守歲”才能健康長大。

很多地區會在吃年夜飯之前給晚輩“壓歲錢”,年紀比較小的孩子需要跪拜長輩,並且給長輩磕頭才能拿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壓歲錢”。所謂的“壓歲錢”可以起到“壓住邪祟”的作用,是長輩對晚輩的一種呵護與祝福。

春節還有哪些民間風俗順口溜 第6張

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壓歲錢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驅鬼,保佑平安。壓歲錢最初的用意是鎮惡驅邪。因爲人們認爲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壓歲錢壓祟驅邪。在新年倒計時時由長輩分給晚輩,表示壓祟。包含着長輩對晚輩的關切之情和真切祝福。

4、除夕年夜飯

其實,春節當晚的重頭戲是“年夜飯”,又稱爲團年飯、團圓飯等。無論家裏是窮苦還是富裕,在除夕夜當晚,都要預備一桌豐盛的“年夜飯”。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餃子和豐盛的菜餚,追憶過往展望未來,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南方地區的年夜飯一般多以海鮮和青菜爲主,而北方則講究大魚大肉擺滿桌子。在年終歲尾的時候一家人齊聚一堂、團圓聚餐,這其實也是衆多春節習俗中,最值得大家傳承的習俗之一。

年夜飯的飯桌上一般都會有魚有雞,寓意有計以及年年有餘。所謂有計指的就是生計,在新的一年裏生計不愁纔是最重要的大事。生菜、生蒜寓意生財和會計算,南方人還會做一盤臘腸,希望一家人能長長久久、永遠安康。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