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

本文已影響1.49W人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學等內容,在傳承發展中又雜揉了多種民俗,其中賽龍舟和吃糉子是代表習俗。下面是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1

綿綿糉子緣,溢滿人間情。小小糉子,品其色香味,也品箇中文化韻味。多姿多彩的糉子,蘊涵着深厚的民族底蘊,糉子文化成爲意義雋永、斑斕璀璨的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糉子傳說

端午節吃糉子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宋《東京夢華錄》記載今世人五月五日作糉,汨羅之遺風也。相傳民間端午節制作糉子是爲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

還有的傳說雲:糉,屈原姊始作(據《異苑》),此說認爲創制糉子的是屈原的姐姐。

上述雖非正史,至少可以看出:端午節吃糉子的習俗,與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大有淵源。可見民情不可侮,雖然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滄桑,而每年農曆五月五日吃糉子爲悼念屈原,已家喻戶曉,相沿至今,成爲傳統民俗。

糉之名

關於糉子的名稱,歷來頗多,有書可據的就有角黍、粘黍、糉子、包米、錐糉、筒糉、菱糉、秤錘糉、九子糉、竹葉糉、裹蒸糉等,大體上是依形狀而名的。現今常見的糉子在製作式樣上,有尖角小腳糉、長形枕頭糉,以及方椎、寶塔等形態,有大有小,形制精巧美觀。

在花式品種上,諸如赤豆糉、洗沙糉、紅棗糉、柿幹糉、鹹肉糉、火腿糉、排骨糉、雞肉糉、脂油糉、八寶糉、什錦糉,等等。可謂品類繁多,風味各異。

糉子謎

民間謎語中有關糉子的頗多,如三角四楞長,珍珠裏面藏,要吃珍珠肉,解帶脫衣裳。、我在深山坳裏坳,相公請我去看潮,我問娘子討把米,娘子反手縛我腰。

生在青山青朵朵,爬巖爬坎去找我,找到回家吃飽飯,拿棵草草拴住我。、珍珠玉粒女,嫁了窮夫竹葉郎,今晚投河吊頸死,明朝解去入衙(牙)門。等等。當你品嚐糉子的時候,回味一下趣意盎然的糉子謎語,或許會帶給你一份快樂。

糉子詩

對於食糉,歷代詩人多有吟詠,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如:盤鬥九子糉,甌擎五雲漿。(溫庭筠)渚鬧漁歌響,風和角糉香。(鄭谷)盤中共解青菇糉,衰甚將簪艾一枝。

(陸游)常言道一方一俗,有些地方的人喜歡吃純米做的白瑩如玉的糉子,吃的時候撒白糖或淋蜜,故有采縷碧筠糉,香梗白玉團的詩句。端陽時節,已臨仲夏,有的地方喜歡吃涼糉子,冰團水浸砂糖裹,透明解黍菘兒和,描寫的則是吃涼糉子的情形,其實吃冷糉味道更濃。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

糉子聯

端午食糉還有一幅佳聯,流傳至今。據傳說,清代文學家、四川才子李調元,有一年端午回家,進廚房發現一鍋糉子,剛要拿起吃,被他的三嫂攔住。三嫂深知五弟文思敏捷,就隨口說出一句上聯:五月五日五弟廚房討糉子。並聲稱對不出下聯,不能吃糉子。

這上聯連用三個五字,加之有個討字含有貶意,有爲難、譏笑的意思。李調元很不高興,剛要賭氣離開,忽又見到廚房中有油餈粑,便伸手去抓,又遭三嫂阻攔,說:這餈粑是我昨晚熬夜熬到三更,舂米做成的,如果對不上,還是別吃。李調元聽三嫂這樣一說,急中生智,對出了下聯:三更三點三嫂檐下偷餈粑。

字字對仗工穩,且用偷字報了討字之仇。三嫂深感欽佩,但還佯裝不滿。李調元也覺語出不恭,兩人相視而笑,各自更換一字雲:五月五日五弟廚房吃糉子;三更三點三嫂檐下舂餈粑。最後,李調元終於喜得香糉而食之。

糉子俗

糉子是節日食品,以前也曾作過祭祀食品,又歷來是一種饋贈的禮儀食品。還是一種文化心理的寄託。如端午節紀念屈原;結婚送糉子象徵種籽;舊時趕考送以包成筆形的糉子預祝必中等等。至今江南的城鄉,在大學入學考試日的早晨,家長都時興做棗糉給考生吃。

棗糉諧音爲早中,若以民俗內容來分,則有生孩子做三朝的三日糉,人死身後的送孝糉,祭祀陳十四夫人的夫人糉等。而最有意義的要數端午敬老糉。

糉子宴

海派飲食文化的一代宗師杏花樓,近年來推出一席風味獨特的糉子宴,更使糉子文化的篇章抒寫得淋漓盡致。糉子宴:一菜一糉,交相輝映;一極一格,糉味各異;款款有別,精而不膩;有吃有送,情趣濃濃。糉子宴的創意,發展了中國的糉子文化,賦予和創新了禮糉情更重的文化內涵,寄託了人們對傳統的迴歸和對未來的憧憬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2

端午的起源有很多種說法,正因如此,這個節日也被賦予了很多文化內涵。記得幾年前,關於端午祝福是該說“快樂”還是“安康”,還曾引發過不小的討論。看似一個小小的言語之爭,背後其實是民衆對節日精髓、傳統面目的探尋,是希望能原汁原味地還原端午節的文化意蘊。而這些文化意蘊中,紀念屈原是接受度最廣的。端午節在糉葉的絲絲飄香之中,浸透着家國情懷,也被賦予了更多的厚重與深刻。

人們紀念屈原,當然不只是因爲他的藝術造詣,更是因爲他偉大的靈魂和深沉的愛國之情。我們每過一次端午,就是對這種精神的致敬與汲取,也是對我們自身精神世界的一次錘鍊與雕琢。

在今天,端午節裏的家國情懷,更有大力弘揚的必要。對於很多人來說,端午節是個小長假,但對於醫務工作者、社區工作人員、客運工作者、環衛工人等許許多多奮戰在一線崗位的人來說,依然是“戰鬥”的節奏。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 第2張

正是他們的默默堅守和負重前行,纔有了我們“安康”的端午節。他們的行爲本身,就是對家國情懷的詮釋,也值得全社會感念。值此端午節之際,對他們道一聲“辛苦”,也希望他們能夠安康順遂。

當我們吃着香噴噴的糉子時,也該思考如何讓端午節裏的'這種家國情懷傳承下去。可以看到,每到端午節,各地都會組織各式各樣的節日活動——誦讀《離騷》、包糉子、做香包、划龍舟等等。通過這些活動,構築起節日的儀式感,人們在參與的過程中,漸漸地與傳統親近。而文化也在人們有意識地參與中,穿越時空、流淌到未來。

當然,要讓這種家國情懷能夠持久,除了要在形式上重現端午習俗外,更重要的是在內心深處與端午節的精神內核相共鳴。尤其是在今天,我們依然需要面臨疫情的挑戰,我們依然需要向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奮力拼搏。而端午節所承載的這種對祖國、對民族赤忱的愛,足以凝聚起我們持續拼搏和奮鬥的磅礴力量。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爲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傳承好發揚好端午節的文化內涵,是歷史交予我們的責任。當然,最好的傳承,就是讓端午節所蘊含的精神價值內化於心、外化於行,而這離不開我們始終保持昂揚進取、求索不止的面貌與狀態。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3

1、糉子作爲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亦甚遠。

2、糉子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現,最初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

3、日本、越南以及華人聚居的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等地也有吃糉子的習俗。

4、民間傳說吃糉子是爲紀念屈原,傳說糉子是爲祭奠投江的屈原而傳承下來的。

5、2012年糉子入選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第二集《主食的故事》系列美食之一。

6、我們的糉子原產地就是嘉興,它可以同時滿足南北鹹甜差異化的口味偏好。

7、國內的糉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爲有名。嘉興糉子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其中的紅豆蜜棗和八寶等口味,口感更偏細密、清甜,也適宜追求養生者。再配上新鮮的蛋黃,綿密柔潤。

糉子傳承和文化內涵 第3張

糉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端午節的慶節食品,有祭祖的含義,同時還被賦予了紀念楚國大夫屈原的意義。

關於糉子最早的記載是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仲夏端午,烹鶩角黍。”後來南朝梁國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寫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

端午節也叫做龍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祭龍演變而來。因爲仲夏端午的時候蒼龍七宿飛昇至正南中天,即《易經·乾卦》第五爻的爻辭“飛龍在天”,乃大吉大利之象,人們會在這一天祭祖。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的星象文化和人文哲學等內容,在傳承發展中又雜揉了多種民俗,其中賽龍舟和吃糉子是代表習俗。

後來由於楚國大夫屈原在端午節的時候投江而死,人們用糉子投江來紀念屈原的忠義,因此端午節吃糉子有“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和“紀念屈原”兩種含義。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