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孔子的故事(集合15篇)

本文已影響8.84K人 

關於孔子的故事1

簡介:

關於孔子的故事(集合15篇)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農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農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英文譯名:Kongzi或Confucius,漢族,東周時期魯國陬邑(今中國山東曲阜市南辛鎮)人,祖上爲宋國(今河南商丘)貴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創始人。孔子集華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時已被譽爲“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後世統治者尊爲孔聖人、至聖、 至聖先師、萬世師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選爲“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和儒家思想對中國和朝鮮半島、日本、越南等地區有深遠的影響。

關於孔子的故事:

1、學而不厭 誨人不倦

孔子以好學著稱,對於各種知識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因此他多才多藝,知識淵博,在當時是出了名的,幾乎被當成無所不知的聖人,但孔子自己不這樣認爲,孔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爲之不厭,誨人不倦。” 孔子學無常師,誰有知識,誰那裏有他所不知道的東西,他就拜誰爲師,因此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發憤忘食 樂以忘憂

孔子62歲時,曾這樣形容自己:“其爲人也,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當時孔子已帶領弟子周遊列國9個年頭,歷盡艱辛,不僅未得到諸侯的任用,還險些喪命,但孔子並不知難而退,仍然樂觀向上,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明知其不可爲而爲之。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張直道而行,他曾說:“吾之於人也,誰毀誰譽?如有所譽者,其有所試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記》載孔子三十多歲時曾問禮於老子,臨別時老子贈言曰:“聰明深察而近於死者,好議人者也。博辯廣大危其身者,發人之惡者也。爲人子者毋以有己,爲人臣者毋以有己。”這是老子對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問題太深刻,講話太尖銳,傷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危險。

3、與人爲善

孔子創立了以仁爲核心的道德學說,他自己也是一個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寬厚。“己所不欲,毋施於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躬自厚而薄責於人”等第,都是他的做人準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是孔子對自己一生各階段的總結。

【歷代皇帝授予孔子的封號】

魯哀公稱孔子爲:尼父。

西漢平帝稱孔子爲:宣尼公。

西漢和帝稱孔子爲:褒尊侯。

北魏孝文帝稱孔子爲:文宣聖父。

後周宣帝稱孔子爲:鄒國公。

隋文帝稱孔子爲:先師尼父。唐太宗稱孔子爲:先聖;後改稱:宣父。

唐高宗稱孔子爲:太師。

唐(周)武則天稱孔子爲:道隆公。

宋真宗稱孔子爲:元聖;後改爲:至聖。

元武宗稱孔子爲:大成至聖文宣王。

明嘉靖稱孔子爲:至聖先師。

清順治稱孔子爲:大成只剩文宣先師;後改稱至聖先師。

中華民國時期稱孔子爲:大成至聖先師。

關於孔子的故事2

憑藉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關於孔子的故事3

孔子離開魯國的時候,已經五十五歲啦(公元前497年,周敬王23年,魯定公13年)。他不能往東走,因爲東邊正是齊國,剛用美人計把孔子轟走。他往西到衛國去,因爲衛國的大夫蘧伯玉[蘧qu二聲]是孔子的好朋友,而且衛國的寵臣彌子瑕和子路是聯襟。孔子到啦衛國,住在彌子瑕家裏。衛靈公[衛獻公的孫子]給他的俸祿跟魯國給他一樣。可是有人在衛靈公面前說,孔子不是衛國人,帶着這許多門生到這兒來,是替魯國做事的。衛靈公就派啦一個心腹跟着孔子進進出出,監視着他的行動。

孔子在衛國不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打算上陳國去。他也不跟人家告辭,就帶着門生走啦。他們路過一個叫匡的地方[在河北省長垣縣西南],那邊的人把他當做陽虎,就把孔子和他的門生包圍起來。因爲陽虎早先壓迫過匡人,匡人都恨他。可巧孔子的相貌有點像陽虎,匡人就趁着他不得意的時候打算報仇。子路想要跟匡人打一打。孔子攔住他,說:“我和匡人沒冤沒仇,他們爲什麼把我圍起來吶?這一定是個誤會。”他坐下來彈琴,讓人家知道他是個心氣沉靜的文人,不是陽虎。恰好衛靈公派人來請孔子回去,匡人才知道是他們自己弄錯啦,直向孔子賠不是。孔子白白地受啦五天罪。

孔子又回到衛國。這回給衛靈公的夫人南子知道啦。她想利用孔子,屢次打發人去請他。孔子推辭不啦,只好去拜見南子。子路可在外頭撅着嘴、氣哼哼地等着。一見孔子出來,就挺生氣地怪孔子不應當跟這種女人見面。他還疑心老師也許改變啦主意,急得老人家衝着天直起誓,說:“我要是有不合情理的地方,老天爺罰我,老天爺罰我!”

自從孔子見啦南子之後,衛靈公就待孔子特別好。衛靈公出去的時候,叫南子一塊兒坐在車裏,還叫孔子陪着。衛靈公帶着美女和孔子得意洋洋地在街上路過,覺得挺體面。可有一樣,衛國的老百姓見啦,一個個都覺得噁心得要吐。

孔子離開衛國,上曹國去。曹國也不能安身,就跑到宋國去。到啦宋國地界,在一棵大樹底下,和幾個門生研究學問。宋國有個挺得寵的臣下,怕國君重用孔子,對他不利,就想辦法要把他轟出去。宋國人倒挺能夠顧全面子,先給孔子一個警告:他們把那棵大樹砍倒啦。孔子沒法,只好離開宋國,上鄭國去。

他到啦那邊,跟他的一些門生失散啦,自己沒有事,垂頭喪氣地在東門口站着。他的門生子貢沿路找他老師。有人告訴他說:“東門口站着一個老頭兒。他的脖子像皋陶[gao一聲yao二聲],肩膀像子產,腰以下比大禹短三寸,喪蕩得好像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不知道是不是你老師。”子貢到啦東門口一瞧,果然是他老師。他就把剛纔那個鄭國人所說的話,一五一十地告訴啦孔子。孔子聽啦反倒笑着說:“皋陶、子產、大禹我都不像。要說一隻無家可歸的野狗,這倒挺像,挺對!”

後來孔子到啦陳國,就在一位同情他的大官家裏住啦三年。這時候,晉國和楚國爭奪陳國,緊接着吳國又來攻打。孔子就打算還是回到衛國去。他們到啦蒲城[在河南省長垣縣]以後,可巧蒲城打起仗來啦。兵荒馬亂地把孔子夾在當中,急得他進退兩難。幸虧蒲城有個勇士叫公良孺,他也是孔子的門生,帶着五輛車馬,來保護老師。可是蒲城的貴族提出一個條件。他們說:“我們跟衛國有怨仇,您答應我們不上衛國去,我們就讓您出去。”孔子答應啦。他們還怕他說啦不算,非要孔子起誓立約不可。孔子就跟他們衝着天起啦誓。公良孺這才保護着孔子和他門生們逃出來啦。孔子一逃出蒲城,馬上就上路往衛國去。子貢問孔子,說:“老師不是剛立啦約不上衛國去嗎?您怎麼不遵守盟約吶?”孔子說:“強迫着立的約不算數。這種約就是不遵守,老天爺也不管。”

孔子到啦衛國,住在蘧伯玉家裏。衛靈公正在發狠心想把衛國弄得強大點兒,一聽說孔子又回來啦,挺高興地歡迎着他。他抱着一肚子的希望向孔子討教操練兵馬和打仗的計策。孔子對他說:“我就懂得關於禮節和道德這些事,沒學過打仗。”衛靈公一聽這話,心裏就涼啦。孔子又離開衛國。接着衛靈公的兒子,太子蒯瞶[kuai三聲kui四聲]爲啦反對他母親南子,給衛靈公轟啦出去。衛靈公一死,蒯瞶的兒子當啦國君,就是衛出公。他不讓他父親回國。蒯瞶借啦晉國的兵馬來奪君位。孔子聽到兒子跟父親爭地盤,非常討厭。他越走越往南去啦。他到啦陳國,又想到蔡國去。

楚昭王聽說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一帶呆着,就打發大去請他。這時候,陳國和蔡國正恨着楚國,一見楚國派人來請孔子,就把孔子當作敵人。兩國的大夫發兵把孔子圍住。好在孔子的門生當中有好些人是能打仗的。他們拿少數人抵抗着多數人,保護着孔子。孔子給人家圍在裏頭,三天沒吃的。他就餓着肚子彈彈琴,解解悶氣。有時候還給門生講書。可是有幾個人已經餓得病倒啦。子路發啦脾氣。他問孔子:“君子也有倒黴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小人都會碰到困難,可是君子碰到困難不變節,小人碰到困難就亂來啦。”

孔子一面和學生們談論,一面派子貢到楚國去接頭。到啦第四天,楚國的兵馬到啦,總算把孔子他們接到楚國去。楚昭王打算封給他一塊土地。楚國的令尹子西反對這件事。他說:“大王千萬可別小瞧啦孔丘。他不像個當臣下的人。跟着他的那班人裏頭有文的、有武的,都是頭等人才。要是他們有啦地盤,慢慢地往大里發展,到那時候,大王想管他可就管不住啦!”楚昭王一聽,對待孔子的那一片熱心,可就涼下去啦。

孔子知道楚國也不用他,他決定還是回到衛國或者魯國去。孔子在回到衛國去的路上,瞧見兩個人正在耕地。他叫子路去問他們渡口在哪兒。子路問路的時候,他們反問子路說:“坐在車上的是誰?你是誰?”子路告訴啦他們。他們說:“現在的世道到處亂哄哄的,哪兒不都是一樣?與其跑來跑去,找這個、投那個,還不如像我們這樣不去管它的好。”他們說啦這話,就不再理子路,繼續耕他們的地。子路回來把他們的話告訴給孔子。孔子想啦一想,說:“正因爲到處亂哄哄的,我才跑來跑去呀!要是天下太平啦,我何必到處跑吶?”

孔子回到衛國,已經六十三歲啦。衛出公請他做大夫,他推辭啦。魯國的相國季孫肥[季孫斯的兒子,也叫季康子]派人來請孔子和冉有回去。孔子就回到本國,不打算再上各處去奔波啦。他的門生當中,子路、子羔留在衛國做官,子貢、冉有在魯國做官。打這兒起,孔子就一心一意地把精力擱在編書上頭。他編啦好幾本書,其中最主要的一本叫《春秋》,批判地記載從魯隱公元年到魯哀公14年:就是公元前722一481年的大事。這一段時期在中國歷史上就叫“春秋時期”。

音樂鑑賞家,《韶》相傳是堯舜時的樂舞,孔子在魯國一直沒有機會聽過,後在齊國的某次宮庭宴樂中終於欣賞到啦,孔子完全被這莊嚴肅穆的音樂迷倒啦,以至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關於孔子的故事4

孔子說,可以和他人說的事但不說,這是失人;不可和他人說的事,卻和他說了,這是失言。智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孔子在鄉里間,貌溫恭謙,表現得像個不善言辭的人;當他在祭祀宗廟和議論朝政時很善於明辨,對答如流;與上大夫談話時,中正而有諍辯,敢於說實話;與下大夫交談時,侃侃而談,和氣而又歡樂;君視朝時,恭恭敬敬,但又威儀中適,不張不弛。根據人的性格特徵和場合說話,這需要仁德、智慧和勇氣。

關於孔子的故事5

■盡善盡美:形容好到極點,毫無缺陷。

孔子在齊國,有機會欣賞到他認爲最美妙的音樂[[韶]]。 謂其"盡善矣,又盡美也!"而後大受感動,一連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沒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對於音樂入迷的情況。後人卻借它來形容貧窮,真是怪哉。

■侃侃而談:不慌不忙地談着。

在周代的等級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當於下大夫。 孔子是個一舉一動都力求合乎周禮的人。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在家鄉,他顯得溫和恭順,好像不會說話;在朝見場合,卻長於談論,有些謹慎罷了;在朝廷上,國君不在之時,他與同級官員說話,侃侃而談,理直氣壯;同上級說話,和顏悅色;君主來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捨晝夜: 表示時間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時間觀念強,曾對着河流嘆道:"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意思是:光陰一去不復返啊!就如河水這樣晝夜不停地奔流吧!

時間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爲他懂得:時間就是財富啊!

■道不拾遺:形容社會風氣道德良好。

孔子在魯國當了幾任官,他在任之時,魯國政治有了極大改良:賣東西不討價還價;掉了東西不必驚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爲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達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師專授指點。

孔子的弟子子路,爲人剛勇,一日在孔家彈瑟,瑟聲中帶有殺氣,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歡,又不便發作,就不滿道:"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能進入內室。他爲何要在我家彈瑟啊? 無聊!" 孔子的衆弟子一聽老夫子對子路不滿,馬上就改變對子路的看法和態度,越來越鄙視他。

兩個啓示:在別人家裏最好安份些;

對於頭兒,要懂得投其所好纔是啊!

■道聽途說:泛指沒有根據的傳聞。

子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塗同途)

意爲:從道路上聽來一些沒有根據的話,就在道路上不負責任地傳播,這種道德作風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類似的玩藝,被人一本正經地轉來轉去,實際上這些謠言裏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認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夠看出其中的謊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卻信以爲真,樂此不疲。是我們自己太脆弱太輕信還是網絡裏情緒的煽動太容易?要警惕啊!

■發憤忘食:形容學習努力,工作勤奮。

楚國某縣尹問孔子弟子,請他談談對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訥小心,一言不發,縣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後,很不高興,怨道:你爲什麼不說:我的老師是個發憤忘食,樂而忘憂的好學者啊!弟子一聽馬上明白,愧道:"老師,是我糊塗啊,現在我終於明白了。今後若有人再問我,我必遵師囑答之。" 孔子一聽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話說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適當的時候吹一把,真是我們學習的楷模啊!

■鳴鼓而攻:形容聲討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幹活,準備試行新法,向孔子請教,孔子剛好是站在保守一邊,於是氣憤無比,把冉求罵個狗血淋頭,冉求一再堅持自已的改革,於是孔子對衆徒發出追殺令: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你們一起向他攻擊吧!"[[ 論語。先進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勝人少,以強凌弱的風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會關係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後臺嗎?你的朋友多嗎? 如果沒有,可得小心行事,潔身自好呀!

■以強凌弱:憑藉強力欺負弱小。

跖,一奴隸起義首領,士大夫蔑稱起義者爲盜。孔子想遊說盜跖走入正途,於是斗膽找了他,不料惹來盜跖一陣亂罵,罵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臉色如土,滿懷感羞啊! 來,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煩的人們有機會了,跟着盜跖英雄一起罵:

"你這死夫子,你不勞動卻吃得香,不紡織卻穿得好,整日搖脣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虛假做出孝敬父母,友愛兄弟之舉,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貴,你就天下最大的盜。堯,舜興起後,設立百臣,商流放國君,周武王殺死商紂,從此社會都是以強凌弱。你所說的那一套,是我所唾棄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鑽營,虛僞巧詐的東西。

天下人爲啥不叫你盜丘,而叫我盜跖!你這個罪大惡極的人,趕快滾回去,不然,我將用你的肝拿來加菜配酒吃了哈!"

■東家之丘:比喻不認識身邊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東,幾千年來幾乎無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時,並沒有如此名氣。[[孔子家語]]說:孔子的西鄰住着一老頭,卻不是鄰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會直呼其小名,說是俺東家之丘如何如何。

關於孔子的故事6

顏子要到西部遊學,臨行前來詢問孔子說:“怎麼樣才能安身立命呢?”

孔子告訴顏子說:“只有四個字:恭敬忠信。”

顏子說:“敢請夫子詳細說一下。”

孔子說:“恭就是把自己的心真誠地拿出來去對待別人,這樣也就能避免被衆人排斥;敬就是要使自己避免苟且而尊重別人,這樣也就能得到人們的喜愛;忠就是從本心出發而且有分寸地去說話做事,這樣也就能使人們願意合作;信就是真誠而且講信用,這樣也就能使人覺得可以靠得住。能夠得到衆人的喜愛,人們願意跟你合作,人們覺得你能靠得住,就一定能避免禍患了。”

顏子說:“弟子銘記在心,今後就以此爲座右銘來安身立命。”

孔子說:“做到這四個字,去治理一個國家都可以,何況個人的安身立命問題呢?”

關於孔子的故事7

一天,孔子與衆弟子在樹林裏休息,孔子彈琴自樂。附近河岸邊的船上有個老漁夫,他問孔子的弟子:“這位彈琴的老人是誰呀?”子貢說:“他就是以仁義、忠心而聞名的孔聖人啊。”漁夫說:“恐怕是危忘真性,偏行仁愛啊。”孔子聽到後,立刻走到漁夫面前,尊敬地拜了拜他,說:“我從小就開始求學,現在都69歲了,還沒聽過如此高深的教導,因此來向您請教。”漁夫毫不客氣地闡述了自己的見解。孔子聽了很受啓發,不斷地點頭。最後,孔子謙卑地對漁夫說:“遇到先生真是我的幸運,我願意做你的學生。

【故事感悟】:

孔子自己曾說:“三個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對他們的優點要學習,對他們的缺點要借鑑改正。”其實,每個人身上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青少年學習過程中,要善於發現和學習別人的優點,改正自己的缺點。這樣,你才能更快地進步,才能學習到更多的知識。

關於孔子的故事8

孔子問禮老子,辭行時,老子對他說:“富貴之人送人以財,仁義之人送人以言,我不富貴,就竊用仁人的名義送你一句話吧:頭腦聰慧、洞察一切反而瀕臨絕境,是因爲喜好議論他人的緣故;博洽善辯、寬廣弘大反而危及其身,是因爲揭發別人醜惡的緣故。做人子女的就不要有自己,做人臣子的也不要有自己。”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寬則得衆,苛則失人。胸無渣滓自會處世圓明,眼無成見纔會學富五車。

關於孔子的故事9

1、孔子在旅行,經過一個村莊,他看到一個老人,一個很老的老人,他從井裏面打水來澆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陽又那麼大。孔子以爲這個人可能沒有聽說過現在有機械裝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馬代替人打水,這樣比較容易——所以孔子就過去對老人說:“你聽說過現在有機器嗎?用它們從井裏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它們可以在半小時之內就完成。可以讓馬來做這件事情。你何必費這麼大的力氣呢?你是一個老人啊。”他肯定有九十歲了。

那個人說:“用手工作總是好的,因爲每當狡猾的機器被使用的時候,就會出現狡猾的頭腦。事實上,只有狡猾的頭腦纔會使用狡猾的機器。你這不是存心敗壞我嗎!我是一個老人,讓我死得跟生出來的時候一樣單純。用手工作是好的。一個人會保持謙卑。”

孔子回到他的門徒那裏。門徒們問:“您跟那個老人談什麼呢?”

孔子說:“他看起來似乎是老子的門徒。他狠狠地敲了我一棒,而且他的論點好象是正確的。”

當你用手工作的時候,不會出現頭腦的影子,一個人保持謙卑、單純、自然。當你使用狡猾的機器時,頭腦就介入了。那些用頭腦工作的人被稱爲頭頭:職員的頭頭,老師的頭頭——他們被稱爲頭頭。不要做頭頭。即使做一個職員也已經很不好了,何況做職員頭頭……那就完了。做一個老師已經夠糟糕的了,何況做老師頭頭……要設法成爲“手”。“手”是被批判的,因爲它們不狡猾,不夠具有競爭性;它們似乎是原始的。試着多用手來工作,你會發現那個影子出現得越來越少了。

2、孔子在遊歷的時候,碰見三個小孩,有兩個正在玩耍,另一個小孩卻站在旁邊。孔子覺得奇怪,就問站着的小孩爲什麼不和大家一起玩。小孩很認真地回答:“激烈的打鬧能害人的性命,拉拉扯扯的玩耍也會傷人的身體;再退一步說,撕破了衣服,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我不願和他們玩。這有什麼可奇怪的呢?”過了一會幾,小孩用泥土堆成一座城堡,自己坐在裏面,好久不出來,也不給準備動身的孔子讓路。孔子忍不住又問:‘你坐在裏面,爲什麼不避讓車子?”“我只聽說車子要繞城走,沒有聽說過城堡還要避車子的!”孩子說。孔子非常驚訝,覺得這麼小的孩子,竟如此會說話,實在是了不起,於是讚歎他說:“你這麼小的年紀,懂得的事理真不少呀:”小孩卻回答說:“我聽人說,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泳,兔生下來,三天就能在地裏跑,馬生下來,三天就可跟着母馬行走,這些都是自然的事,有什麼大小可言呢?”孔子不由感嘆他說:“好啊,我現在才知道少年人實在了不起呀!”

3、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孔子,在40多年的辦學中,共招收了3000多名弟子,其中著名的弟子有72人。子路便是72名弟子中的一個。子路向孔子表示,我像一根筆直的竹杆,生來可做一支好箭。還讀書幹什麼。孔子開導他說,讀了書就有了學問,好比在竹箭尾部裝上羽毛,前面又安上鋒利的金屬頭,這樣箭就更有用了。子路聽孔子說得很有理,便拜孔子爲師。有一次,子路在孔子家裏彈瑟。他人很剛勇,彈出的聲音也像打仗一樣充滿着殺氣。孔子是主張“仁”和“中庸之道”的,自然覺得這聲音不平和,不滿意他說:“他爲什麼要在我家裏彈瑟呢?”孔子的弟子聽了老師這話,琢磨出這是老師對子路彈瑟作的不好的評論,對子路的看法頓時有了改變,言語中有些不尊敬。孔子知道後,就對大家解釋說:“子路彈瑟的本領已經登上廳堂,但尚未進入內室。他已經有了一定的成就,只是沒有達到高深的境地。

4、子夏是孔子的學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現在的山東省莒縣境內)去做地方官。臨走之前,他專門去拜望老師,向孔子請教說:"請問,怎樣才能治理好一個地方呢?"孔子十分熱情地對子夏說:"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簡單了。"孔子向子夏交代了應注意的一些事後,又再三囑咐說:"無慾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單純追求速度,不要貪圖小利。單純追求速度,不講效果,反而達不到目的;只顧眼前小利,不講長遠利益,那就什麼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師的教導去做,就告別孔子上任去了。後來,"欲速則不達"作爲諺語流傳下來,被人們經常用來說明過於性急圖快,反而適得其反,不能達到目的。

關於孔子的故事10

顏淵做人,大智若愚。孔子說:“我跟顏淵說一天的話,他也沒有問難的話,好象很傻的樣子。等我回頭暗暗觀察他的行爲舉止,發現他足以發揮我所教誨的道理,這才發現他一點兒也不傻。”人往往被小聰明限制住了視野,一個有遠大理想的人總將目光投向他的事業,沉默着奮鬥,而不在乎身邊的一些小爭執。

關於孔子的故事11

《論語泰伯》中說“君子所貴乎道者三:動容貌,斯遠暴慢矣;正顏色,斯近信矣;出辭氣,斯遠鄙倍矣。籩豆之事,則有司存。”可見,出言要謹慎,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確實,生活中有很多禍從口出的例子,想必都是“言多必失”的結果。這也就印證了孔子的慎言觀點:禍亂的產生,是以言語爲階梯的。孔子的高足子貢也說:“出言陳辭,身之得失,國之安危也。”③孔子一再告誡他的.學生要“君子欲納於言而敏於行”、“敏於事而慎於言”。

子張向孔子學求官職得俸祿的方法,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行其餘,則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祿在其中矣。”要求子張只有在足以自信的問題上,才能謹慎地說出和做出,這樣言語和行動的錯誤少了,官職俸祿就能拿得高了。而且,孔子還教導學生:“伺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燥,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謂之瞽。”⑤陪着君子說話要求就更高了:沒輪到他說話不能先說,該說了就得說,不能隱瞞,先聽後說,還要看君子臉色說話,否則就是瞎眼睛。子游曰:“事君數,斯辱矣;朋友數,斯疏矣。”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交友,孔子告訴他首先要做到“友直”,就是真誠說出朋友的過錯,但態度要溫和,其次,則須考量朋友的反應,如果他不願意接受,就表示說話的時機不恰當,不然可能自取其辱。這也強調了說話不但要謹慎,更要注意說話的時機、說話的場合和說話的對象。由此可見,孔子反覆強調說話要謹慎。

除了強調慎言,孔子還主張少說甚至不說。在孔子看來,少說才能做到言行一致,才能做到踏實誠信。有一次,孔子說:“予欲無言。”子貢曰:“子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當然,孔子提出的慎言思想,提出少說甚至不說,並不是說要否定語言、否定言說,恰恰相反,他提倡慎言是對言說的高度負責和重視。孔子的慎言思想對他的學生影響很大,正如高徒子貢所說:“君子一言以爲知,一言以爲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孔子的這種慎言思想,不僅僅影響着他的學生,也深深影響着古往今來的無數中國人。至今,慎言依然是同朋友、同事、上下級、陌生人之間交際的重要法寶。

“辭達而已矣”是孔子提出的著名觀點。朱熹注云:“辭取達意而止,不以富麗爲工。”正是對孔子不同意浮華詞藻的最好註解。那麼,怎樣做到言辭達意呢?在語言交際的過程中,語言作爲傳情達意的重要交際工具,傳播者通過語言把信息清楚地傳輸出去,讓受衆最大限度地理解。說清了、理解了就是做到達意了。說得清楚,就必須要使語言準確、簡潔。要想表達準確,先要知道自己講什麼和怎麼講。只有心裏想清楚了,口中才能說清、說準。達意對個人而言,要做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然而,有些人說話不注意自己語言的準確性,往往巧言令色、信口開河、自相矛盾,或漏洞百出、言不及義。這恰恰就是達意必須反對的“巧言”、“言不及義”等不良語言傾向。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當然,在某些特定條件或場合下,語言並不是完全能把意思表達清楚,所謂“書不盡言,言不盡意”就是如此,這就需要接受者“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了。

“言”是本質要求,而信就是對“言”的體現和約束。孔子教導學生要“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做人就要有信用,說到做到,守信約、負責任。要做到言而有信,首先就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說話大言不慚,那麼行事就容易捉襟見肘。說話時,要問自己是否出於真誠之心,並且一旦與人約定,就務必守信。“其身正,不令而行;身不正,雖令不從。”言行不一和言而無信則爲孔子所厭惡。不僅在古代,現在也是如此,言行不一和言而無信的人則不會受別人歡迎,也不會取得成功。“言必信,行必果。”是對言而有信的最好詮釋。

關於孔子的故事12

孔子所處的時代,當時只有幾百萬人。但跟從孔子學習的弟子,卻有三千之多。他們都是各國來的精英人物,什麼樣的人才都有。以孔子本身的智慧與人格魅力,加上衆弟子的輔佐,在當時,如想謀取一國權位,是不難做到的。然而,孔子深知,社會的安定,大衆的幸福,如果沒有純正的道德思想作基礎,文化教育沒有跟上,僅靠權謀勢力的支撐,是不會長久的。而且,在這種狀況下的安定與幸福,也是不究竟的。

所以,孔子寧可自己一生窮苦受累,寂寞淒涼,被人誤解不識時務,也要擔當起繼承發揚,傳統的優秀文化、優秀政治智慧的大任,爲萬世開太平,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礎。孔子這種在任何環境下,不計個人得失,始終注重世人的德性培養,注重社會純正思想的引導,從根本上,拯救世道人心的行徑,這在當時,也是很少有人理解的;甚至,一些個人道德修養較好的道家隱士,對此也頗有微詞。然而,“知其不可爲而爲之”,這正是孔子,也是後來真正儒者們,過人之處。

禪宗祖師達摩,來中土前,定中觀察到中土有大乘氣象,這與中土有儒家精神的存在,不無關係。所以,有禪師說,孔子如按佛家的標準衡量,當屬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轉世。

關於孔子的故事13

孔子之死

魯哀公十二年冬,孔鯉先孔子而死。魯哀公十四年,顏回先他而去。孔子有所感慨:“昔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哀公十四年夏,齊國陳恆弒其君,孔子齋戒沐浴三天,向哀公懇請伐齊,哀公讓他“告季孫”,孔子又向季孫請求出兵,結果遭到拒絕。

前480年,孔子另一得意門生子路死於衛國內亂,而且還被剁成肉醬。經過一這系列打擊後,孔子知道自己時日不多。

前479年的一天,子貢來見孔子,孔子柱杖依於門前遙遙相望。他對子貢說:“賜,你自怎麼來得這麼晚?”於是嘆息道:“太山(即泰山)壞乎!樑柱摧乎!哲人萎乎!”說完,流下眼淚。接着他又對子貢說:“夏人殯於東階,周人殯於西階,殷人殯於兩柱間。我昨晚夢到奠於兩柱之間。我是殷人。”

七天後,孔子逝世,終年七十三歲,被葬於曲阜城北的泗水岸邊。衆弟子爲其服喪3年,子貢爲孔子守墳6年。

關於孔子的故事14

一次,孔子坐着馬車經過一條小路,半路上遇到一個孩子用泥土堆了個城堡,擋住了去路。孔子就問孩子:“你不讓路,我怎麼過去呀?”小孩說道:“從來只有馬車給城堡讓路的,哪有城堡給馬車讓路的?”孔子沒想到這小孩這麼會說話,非常吃驚,就表揚孩子說:“想不到你小小年紀,懂的事情可真不少。”小孩回答:“魚生下來三天就會游水,兔子生下來三天就會在地上跑,這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什麼大小之分嗎?”孔子聽了這話更是欽佩,忍不住感嘆道:“真是後生可畏啊!”

【故事感悟】:孔子博學多才是衆所周知的,連孔子都覺得後生可畏。這就足以說明孔子在對待知識的問題上,是極其謙虛的。因此,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年輕人要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哪怕對方比自己年輕,資歷比自己淺,只要別人在某些地方比你強,就應該放下“面子”,謙恭地學習別人的長處。

關於孔子的故事15

孔子不明白爲何沒一個國君採納他的主張,於是請教老子。老子對他說:你應慶幸沒遇上治世之君,否則你就有去無回了。你所推行的東西都是別人留下的陳舊遺蹟,好比別人留下的腳印。你拿腳印當腳,脫離了本原啊!孔子聽後,回家閉門三月不出。後來他跟老子說:我終於醒悟了。不能跟上社會的變化,又怎能教化他人呢!

老子聽後說:“好。孔丘得道了!”其實對於孔子的“全盤周化”思想,衛國的師金也給予了嚴厲批評,說孔子是“在陸地上行船,絕對行不通,只能徒勞無功,並且自身也難免遭受禍殃。”孔子雖然也深知做事應該順應時代變化,但他只是認爲這種變化無非是對禮樂進行必要的修正,而沒有認識到應該從根本上破除這些精神枷鎖。雖然這次閉門苦思了三月,好像覺得自己已經得道,其實離道甚遠矣。

4、爲修真情之性,他曾拜漁夫爲師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