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十大面食

本文已影響1.77W人 

陝西十大面食,中國素有”烹飪王國“這個美譽,美食是不分貴賤的,只要是自己喜歡的,都可以稱之爲美食,但是想要製作美食也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以下分享陝西十大面食。

陝西十大面食1

biang biang面

Biángbiáng面是陝西關中地區的漢族傳統風味麪食。因爲製作過程中有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麪條像褲帶,辣子是主菜”,一大碗褲帶寬的麪條,再淋上油潑辣子,酸辣鮮香,利溼暖胃。深受當地人喜愛。

陝西十大面食

油潑面

將手工面煮熟撈在大碗中,將香蔥碎、花椒粉、鹽和厚厚一層的辣椒麪平鋪在面上,用滾燙的菜油潑在面上,頓時熱油沸騰,滿碗紅光,隨後加適量醬油、香醋調味即可。也可另外加入臘汁肉、青椒土豆絲、青椒雞蛋、西紅柿雞蛋等搭配食用。十分麻辣鮮香,可口開胃。

陝西十大面食 第2張

蕎麪餄餎

蕎麪餄餎是一道以蕎麪、羊肉、土豆、香菜等爲主要食材製作的美食。有涼熱兩種吃法,夏季一般涼吃,調入精鹽、香醋、芥末、蒜汁、芝麻醬和紅油辣子,是消夏祛暑的好東西。冬季多是熱吃,在餄餎碗裏澆上臊子和熱骨頭湯,再撒入胡椒粉、香菜、蒜苗絲和紫菜,吃起來湯鮮麪筋,通體舒暢

陝西十大面食 第3張

岐山臊子面

臊子就是肉丁的意思,對於陝西人來說,臊子面的配色尤爲重要,黃色的雞蛋皮、黑色的木耳、紅色的胡蘿蔔、綠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一碗合格的岐山臊子面應該具有“面白薄筋光,油汪酸辣香”的特點。麪條細長,厚薄均勻,臊子鮮香,紅油浮面,湯味酸辣,筋韌爽口,老幼皆宜。

陝西十大面食 第4張

楊陵蘸水面

楊凌蘸水面是陝西一種地方小吃。面白薄筋光、油汪蒜辣香、湯麪分盆裝、越嚼口越香。楊凌蘸水面的面和湯是分開的,吃的時候從大面盆裏夾出寬厚且長的麪條拉到碗裏的湯中,然後夾着麪條一口一口地咬着吃。

陝西十大面食 第5張

寶雞削筋面

削筋面是一道流傳已久的麪食。主要流行於陝西的寶雞、鳳翔及毗鄰地區,其他地方比較少了,地方特色十足。削筋面在和麪的時候面要揉硬,然後擀厚,切成長短均勻的細條就好了,做好後吃起來非常筋道。削筋面具有筋而不硬,滑而不嫩,油而不膩,辣香爽口,鹹酸適口的特點。

陝西十大面食 第6張

禮泉烙面

禮泉烙面被稱爲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是陝西關中地區特色麪食。可加湯食用,亦可幹吃。其特色吃法稱之爲泖,即將面盛在碗中,反覆用開水澆之。用上等的豬油調和辣椒麪,配以蔥花、韭葉、鹽及當地釀造的香醋食用。其麪筋薄細潤,其湯濃煎辣香,箇中美味,自有食者才能體味。

陝西十大面食 第7張

漢中梆梆面

梆梆面是漢中市的傳統麪食小吃。用上等白麪粉精製而成。因多在夜晚挑擔上市,敲梆叫賣而得名。正宗的漢中梆梆面,講究的是“一張紙,下到鍋裏蓮花轉”,祕製漢中辣椒油、鳳椒、城固生薑、蔥、香菇醬油、明冠醋等爲主做成湯底,加之雞骨、大骨熬製的回湯,着青蒜苗抑或蔥花,酸辣辛香,利溼暖胃。

陝西十大面食 第8張

耀州窩窩面

窩窩面是陝西省耀州區的名菜。成品面形渾圓,漂浮碗內,湯清味鮮,紅綠相映。燴煮成的窩窩面盛在極其精細的瓷碗中,置於宴席中央,蒸氣嫋嫋,香味四溢,未曾下口,便叫人齒下生津,齒頰泛香。窩窩面味道悠長,吃後回味無窮。

陝西十大面食 第9張

彬縣御面

彬州御面是陝西省咸陽市彬州著名的傳統小吃。御面,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有別於涼皮的麪粉特製食品。以其製作方法稱爲“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稱爲“玉面”,以其爲宮中貢品而稱爲“御面”。御麪筋光柔軟,光滑爽口。

陝西十大面食 第10張

除了以上幾種,陝西其實還有很多非常有名的麪食,像油潑扯麪、燴麻食、秦鎮米皮戶縣軟面、華縣洋芋面、澄城手撕面、乾縣驢蹄子面、定邊蕎剁面,菠菜面,等等,排名前後可能會有爭議,但是陝西面食之都的稱號卻真真是當之無愧,名副其實。

陝西十大面食 第11張

陝西十大面食2

1、油潑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12張

油潑面是起源於明代,集酸辣、香辣、鮮香味道於一體的陝西傳統特色麪食之一,中國最出名的十大面條之一,正宗的麪食通常是將手工製成的麪條在煮熟過涼後撈入碗中,放入花椒粉、辣椒粉、鹽等配料,再澆上一勺滾燙的採菜油,最後調入適量的醬油和香醋,即可食用。

2、臊子面

臊子面是一種以寶雞岐山臊子面最爲正宗的著名西府小吃、陝西省特色傳統麪食之一,中國十大最好吃的麪條之一,廣泛流行於陝西關中平原、甘肅隴東等地方,臊子面的臊子通常以五花肉爲主要原料,而一碗好的臊子也是這碗麪的靈魂所在。

3、biangbiang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13張

Biangbiang面是因麪條打在面板上發出biang、biang的聲音而得名的陝西關中地區漢族傳統風味麪食,通常麪條是利用手工拉制而成,在食用時通常還會配以菠菜、胡蘿蔔、雞蛋等菜碼,最後成品色澤鮮豔,入口後餘味悠長。

4、漿水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14張

漿水面是一道廣泛流傳於甘肅、寧夏、陝西、山西一帶,通常以漿水作爲麪條湯汁的麪條,據傳是起源於漢高祖劉邦時期。通常成品會加入白菜、薺菜、芹菜等葉類蔬菜,根據個人口味可以加入油潑辣子、香菜、花椒等輔料,口味集酸、辣、清香於一體。

5、戶縣軟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15張

戶縣軟面因麪條像褲袋而被評爲關中八大怪,而這種在麪條煮好後,通常還會配以豬肉、土豆、蒜苗、雞蛋、木耳、小青菜等菜碼做成的臊子及其他調味料一同食用,是去到陝西地區必吃的一道傳統美食。

6、扯麪

陝西十大面食 第16張

扯麪是廣泛流行於陝西、山西南部、甘肅等地,有着三千多年發展歷史的傳統麪食,其中以西府扯麪和寶雞扯麪最爲正宗,在麪條製作好後,通常還會拌上臊子、紅蘿蔔、豆角、雞蛋、菠菜等調味料。

7、擀麪皮

陝西十大面食 第17張

擀麪皮是一種以西府寶雞地區出品最爲出名的陝西關中地區特有的傳統名小吃,也是帶有柔軟勁道、韌度高有筋性,酸辣可口特點的關中西府小吃代表之一,寶雞岐山擀麪皮還在2011年被評定爲中華名小吃。

8、褲帶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18張

褲帶面是陝西八大怪之一,是陝西的一道特色的美食小吃,最早起源於秦朝時期的陝西關中地區,目前已經成爲流星雨陝西地區的`風味麪食,通常製作麪食的面很寬並極具韌性,入口勁道,其中以陝西藍田褲帶面最爲出名。

9、蘸水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19張

蘸水面是一道具有陝西省獨特風味,備受西北人士喜愛的獨居特色的傳統麪食小吃,而在陝西賣的蘸水面條大多都是論根賣,長度可達1米,寬的可達5至6釐米,而吃起來通常是將面盛在面盆中共同食用,每人都會調一碗內部具有蒜苗等五味佐料的蘸料碟。

10、羊肉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0張

羊肉面是以麪條和羊肉爲主要原材料製成,在陝北榆林、內蒙大部還有安徽蕭縣有着廣泛流傳的麪食,而這一碗麪雖然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但其中以榆林羊肉面最爲初民,堪稱是陝北面食的代表。

陝西十大面食3

油潑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1張

油潑面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是在周代“禮面”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秦漢時代稱之爲“湯餅”,屬於“煮餅”類中的一種;隋唐時代叫“長命面”,意爲下入鍋內久煮不斷;宋元時代又改稱爲“水滑面”。最早在案板街,炭市街經營。用燒的滾燙的菜油澆在調料上,頓時熱油沸騰,滿碗紅光,有鮮香味酸辣味、香辣味。

臊子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2張

臊子面歷史悠久,尤以寶雞市岐山縣的岐山臊子面最爲正宗,起源於商周,清代已經很馳名。岐山臊子面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著名。臊子面要求寬湯,即湯多面井突出酸辣味。在《水滸傳》第三回:“奉着經略相公鈞旨,要十斤精肉,切做臊子。”這裏的臊子就是肉末,肉丁的意思。

褲帶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3張

又稱 Biang biang面,陝西八大怪之一的“麪條像褲帶”,正宗褲帶面,需要 用關中麥子磨成的麪粉擀成,一根麪條寬度可達二三寸,長度則在1米上下厚度厚時與硬幣差不多,薄時卻如同蟬翼,“軟而不爛、長而不斷、厚而不硬,吃着很有嚼勁”。

蘸水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4張

它是湯麪分開盛的,吃時將盆裏的白麪拉到碗裏的調味湯中。蘸水面因醋酸,辣子紅,蒜泥香,湯汁鮮,麪筋光,人們常有吃不夠的感覺,有些人一次要六兩還怕吃不完,實際吃斤時還想繼續吃。“面白薄筋光,湯汪蒜辣香,湯麪分盆裝,越嚼越覺香。”

飴烙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5張

“飴鉻”面是民間日常粗糧細做、葷素搭配的飯食之一,較早的是用一些玉黍面或蕎麪拌成疙瘩兒狀或擀成麪條狀或拍成麪餅狀下鍋,加以葷菜、粉條、青菜等做成,飯湯較多。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爲其中一種上報朝延。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康熙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爲“餄餎”。

燴麻食

陝西十大面食 第26張

元代《飲膳正要》有關於"禿禿麻食"的記載,用手撇面,以羊肉爲配料製作而成,後經廚師不斷改進,其製作工藝和用料有了很大變化,成爲今天流行的"燴麻食"。麻食是形狀如大拇指指甲蓋大小的麪疙瘩,中間略薄,邊緣翹起。做法是將和好的面撮成細條後,用手揪成指甲蓋大小的麪疙瘩,放在案板上用大拇指搓成的。是人們喜歡的日常簡單飲食的一種。

驢蹄子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7張

這是乾縣的一種麪食,因爲面型像驢蹄子而得名。麪條筋道,耐嚼抗飢。老碗拌着千年流傳下來的麪食,爽滑立朗,吃過頂食耐飢。一碗下肚,一股豪氣由然而生,秦人的剽悍在削筋面表現的淋漓盡致。有的人也把他叫撥刀,乾州人俗稱驢蹄子是也。

四十里鋪羊肉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8張

陝北最著名的傳統小吃之一。陝西綏德四十里鋪羊肉面遍佈很多地方。四十里鋪羊肉面,其中羊肉是選自陝北肥嫩的山羊肉,肉質鮮美肥嫩,是羊肉中的極品,面爲揪面片。

三原疙瘩面

陝西十大面食 第29張

疙瘩面是陝西地方特色小吃,麪條細長柔韌,臊子油而不膩,澆酸而香。細品慢嚥回味悠長。面的形狀類似於女孩子盤的頭髮,陝西方言中形容一團東西纏繞在一起的就叫“一疙瘩”於是便由此而得名。本品食用的方法也很講究。食用前,先舀小碗酸湯,謂之“渴湯”嚐鮮。

湯湯麪

陝西十大面食 第30張

湯湯麪,旗花面的俗稱,又稱奇花面,是陝西省武功縣獨特的漢族風味小吃,盛名遠揚。因它碗上飄的五顏六色似花非花,故曰“奇花面”;也有叫“七花面”的,因它所用的雞蛋花、蔥花、海帶絲、黃花菜等都切成像小旗子一樣的平行四邊行或三角形。

故而得名“旗花面”。相傳爲明嘉靖皇帝的老師《中山狼》的作者康海所創。吃起來酸香入骨,解油膩,因面“挑起如旗,放下似花”而得名。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