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

本文已影響2.68W人 

生地煲湯可以搭配黨蔘、黃瓜、鯽魚等,具有一定去火的作用。

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1

1、黨蔘:生地煲湯配合黨蔘,具有一定去火作用,能夠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緩解咽喉腫脹疼痛以及口乾舌燥等表現。

2、黃瓜:生地煲湯也可以配合黃瓜,黃瓜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水果,能夠潤腸通便,避免上火之後出現一些排便困難等症狀表現。

3、鯽魚:在平時用生地煲湯的時候,也可以搭配鯽魚,具有輔助降火的作用,可以緩解上火引起的乳汁不通暢的現象,同時也可以爲身體補充多項營養物質

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
  

生地在臨牀上是指生地黃,生地黃通常和牡丹皮、旱蓮草搭配祛溼熱,具有一定的效果。

1、牡丹皮: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兩者搭配沒有配伍禁忌,還能起到祛溼熱的功效,適用於熱病後期、熱退無汗等症狀。

2、旱蓮草:生地黃能清熱涼血止血,滋陰補腎生津,旱蓮草能滋陰泄熱、涼血止血,兩者搭配起來有較好的滋陰補腎作用,還能起到祛溼熱的功效。

但是患者需要注意服用中藥期間要避免吃生冷刺激性的'食物,比如雪糕、辣椒、大蒜、芥末等,這些食物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藥物的吸收,服用中藥期間最好能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避免壓抑的情緒,能夠避免情緒的變化,影響藥物的療效,需要適當的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

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2

土茯苓

土茯苓甘淡而平,歸肝、胃經,是利溼的中藥裏能夠排前幾位的。

那祛溼的藥材這麼多,土茯苓特別在哪裏呢?

土茯苓祛溼在裏不在表,它能去脾溼,還能除經絡裏的溼。

從皮肉筋骨的角度,身體可以分爲最外層的皮(表),中間層的肉和筋(中),然後是最裏層的骨(裏)。

有的藥材只能在皮表發揮作用,而土茯苓平和的能量可以深入到中焦,可以深入到肉和筋裏。

這些深層的、在平時不容易排出來的溼,就是土茯苓拿手的領域了

溼氣在脾的話,人容易腹脹、睏倦、不愛吃飯、不口渴、大便量少而稀爛等等,這些情況都可以用到土茯苓。

土茯苓原植物是百合科植物光葉菝葜,多年生常綠攀緣狀灌木,長在山上,它的藤一樣的枝葉到處伸展。

它的能量在人體也是一樣,搜剔溼熱之蘊毒,能深入百絡,治療關節疼痛,甚至腐爛,又毒火上行,咽喉痛潰,一切惡症。最厲害的是它可以解水銀、輕粉毒,還能治梅毒。

簡單地說,土茯苓就像是小型的除溼機,在身體經絡裏辛勤地走竄,把肉和筋裏的水溼垃圾搜刮出來排出去。

生地

再厲害的人,也有短板,土茯苓的`短板就是,它只能去溼,不能清熱。

這個時候,就要請出它的搭檔了——生地。

生地,也就是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可以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入營血,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熱病傷陰,舌絳煩渴,津傷便祕,陰虛發熱。

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 第2張
  

中藥裏面有“地”字號的,地龍、地膚子、地骨皮,都像土地的陰性能量一樣,沉穩冷靜,偏寒偏涼。生地就像夏秋陰天的涼雨,是降溫的涼,而不是冰天雪地的寒。

生地搭配土茯苓,就像是下涼雨前吹過清風,先把體內的溼啊毒啊排一排,再來場涼雨潤一潤。

然後身體就通透了,滋潤了,就能安穩下來了。

生地土茯苓骨頭湯

材料:

生地100g、土茯苓100g、豬骨頭250g。

做法:

1、豬骨頭開水燙過後,跟生地土茯苓一起放入砂鍋裏。

2、加入適當的水,大火滾後小火熬1—2小時。

3、放入一點鹽即可。

我用砂鍋煲出來是這樣的:

熱症明顯的孩子,比如像孩子平時容易流鼻血、易喉嚨疼痛、易口渴愛喝水,易長紅腫瘍瘡,容易便祕,舌尖易紅,或者發燒好了之後舌苔少或舌苔厚缺乏食慾,再或者有些愛長痘的大孩子們,都適合在夏秋常煲生地土茯苓骨頭湯。

體質偏虛寒的孩子,比如舌頭伸出來,舌苔和舌質都白乎乎的,那就在湯里加一些五指毛桃,或者選擇別的偏溫些的湯水。

生地土茯苓骨頭湯雖然湯棕黑棕黑的,但是沒有一點點中藥味,喝起來是生地和土茯苓天然的那種甜味,孩子們大多都可以接受。

我自己也不喜歡有中藥味的或者口感很雜亂的湯,所以對湯的品種要求有點高。生地土茯苓骨頭湯算是我從小愛喝的湯之一。

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3

爲什麼生地晚上吃燥血?

生地主要成分爲黃酮類化合物、環烷氧化物等,具有清熱潤肺、養血止血、益腎填精等功效,是中藥常用藥材之一,但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生地。

生地性質偏寒涼,有清熱補血、滋陰養顏的功效,但長期或大量食用可能會使人體陰陽失衡,胃腸功能出現不適,尤其是對脾胃虛弱、陽虛體寒、大便稀溏等人羣,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腹瀉等問題。

此外,生地還具有涼血作用,如果晚上較晚或睡眠時間不足,可能會導致肝脾氣血不足,在此情況下食用生地可能會更容易引起燥血、口乾、口渴等反應。

所以,一般而言,生地多用於熬丸、煮湯、燉品等中藥方劑中,以功效更明顯且更加適合人體的.方式進行藥用。如果需要食用生地以補充養分,建議在早晨或午餐時食用,數量適量,以防止腸胃不適等不良反應的出現。如果出現不適症狀,應及時停止食用並就診醫院。

生地的功效與作用禁忌

1、清熱涼血。

本品味甘苦、性寒而入血分,能清營血分之熱而涼血。

用於溫熱病之高熱、口渴、舌紅絳,處方如清營湯。

另外,本品通過涼血尚有止血之功效,可用於血熱的各種出血症。

生地和什麼搭配去溼熱 第3張
  

2、養陰生津。

本品質潤多液能養陰,味甘性寒能生津,有養陰潤燥生津作用。

用於溫熱病後期、邪熱傷津者。

另外,取本品滋陰清熱作用,常用於治療陰虛火旺的口乾口渴、頭暈目眩,處方如六味地黃丸。

消渴病屬熱盛傷津者亦可用生地治療。

3、生地具有清熱涼血功效用於溫熱病熱入營血,壯熱神昏,口乾舌絳。

如清營湯。

治溫病後期,餘熱未盡,陰液已傷,夜熱早涼,舌紅脈數者,如青蒿鱉甲湯。

可用於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血熱毒盛,吐血衄血,斑疹紫黑。

如四生丸,養陰生津功效,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

治溫病傷陰,腸燥便祕,如增液湯。

藥用時煎服,10~30g,鮮品用量加倍,或以鮮品搗汁入藥。

鮮生地味甘苦性大寒,作用與乾地黃相似,滋陰之力稍遜,但清熱生津,涼血止血之力較強。

本品性寒而滯,脾虛溼滯腹滿便溏者,不宜使用。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