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風俗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9.76K人 

春節風俗有哪些?春節是我們國家非常盛大的一個節日,這是一個大團圓的日子,春節的風俗習慣是我們國家的文化傳承。接下來就由小編帶大家瞭解春節風俗有哪些的相關內容。

春節風俗有哪些1

1、貼對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貼上對聯,慶祝新年的到來。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着《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

2、掃塵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 ,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掃塵的意義在於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希望來年的生活過得更加的美好。

3、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春節拜年時,晚輩要先給長輩拜年,祝長輩人長壽安康,長輩可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據說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爲“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

春節風俗有哪些

4、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5、吃年夜飯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

6、給壓歲錢

給壓歲錢,壓歲錢是由長輩發給晚輩的.,有的家裏是吃完年夜飯後,人人坐在桌旁不許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長輩發給晚輩,並勉勵兒孫在在新的一年裏學習長進,好好做人。

7、祭祖

祭祖,古時這種禮俗很盛。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將祖先牌位依次擺在正廳,陳列供品,然後祭拜者按長幼的順序上香跪拜。

8、燃爆竹

爆竹,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詩:“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人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

春節風俗有哪些2

初一

在正月初一的時候不能用掃帚打掃衛生,否則的話會掃走這一年的運氣,也有可能會導致財產流失。如果必須要掃地的話,那要全面打掃一遍。至今還有一些地區保留着一個古老的傳統:在除夕之前要把自己的房子院子打掃乾淨,在大年初一的時候,不能用掃帚,也不清理垃圾,準備一個大大的桶,裝滿廢水,並且在這一天倒掉。在新年的時候也不可以打碎什麼東西。因爲打碎了就預示着可能要破產,如果碎了,要趕緊說一下「歲(碎)歲平安」。

初二

在大年初二的時候,出嫁的女兒要和自己的對象同行回到孃家,這一天被叫爲「迎婿日」。在這一天回孃家的女兒要多準備一些禮品或者紅包,當見到親人或者小孩的時候,分發一下這些東西,當然也要在孃家吃午飯,不過必須在晚上之前返回到婆家。

春節風俗有哪些 第2張

初三

大年初三這一天又被叫做“赤狗日”,與「赤口」同音,在正常情況下不會出去拜年,據古老的民俗傳言這一天很容易與他人發生口角爭執。不過時至今日,現在的人對這個看法已經漸漸地淡忘了,春節親人難得團聚,在乎這件事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初四

大年初四是祭財神的日子,在這一天的時候,不宜出遠門,有傳說言,這一天竈王爺會來查戶口。

初五

大年初五俗稱破五,要「趕五窮」,包括「智窮、學窮、文窮、命窮、交窮」。人們通常在天微微亮就起牀,放鞭炮,打掃衛生。鞭炮要從裏往外去放,並且在放的時候要邊放邊往門外走。據說是要將一切不吉利的事情全部轟走。在這一天,民間通行的食俗是吃餃子,俗稱「捏小人嘴」。

初六

大年初六,各種商業店鋪開始營業,並且要大放鞭炮。傳說這一天最受歡迎的是那些滿 12 歲的男孩,因爲 12 是 6 的兩倍,這叫六六大順。這一天,每家每戶要把節日積存的垃圾扔出去,這叫「送窮鬼」。

初七

大年初七是人日,即人的生日。根據《佔書》記載,由初一開始,上天創造萬物的次序是「一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所以初七就是人日。人日要尊敬每一個人,不管做什麼都要懂得尊重。

春節風俗有哪些3

春節的由來故事

春節,顧名思義就是春天的節日。春天來臨,萬象更新,新一輪播種和收穫季節又要開始。人們有足夠的理由載歌載舞來迎接這個節日。於是,節前就在門臉上貼上紅紙黃字的新年寄語。當春姑娘來到門口時,會念一遍寄託新一年美好願望的句子,這一念,好運阿就真的來了。同樣的事情啊,還有掛大紅燈籠和貼“福”字及財神像等,“福”字還必須倒貼,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節風俗有哪些 第3張

春節的另一名稱叫過年。“年”是什麼呢?是以前的人們想象的一種會帶來壞運氣的動物。“年”一來,樹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過”,萬物生長,鮮花遍地。人們就想啊,這“年”如何才能過去呢?最後,聰明的人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用鞭炮轟,於是有了燃鞭炮的習俗。春節一到,家家戶戶都放棄了鞭炮,震耳欲聾,企圖把‘年’給嚇跑。

春節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聖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餃子的作法是先和麪,“和”字就是“合”;餃子的餃和“交”諧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餃子象徵團聚了。節日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竈、祭祖等儀式;節中有給兒童壓歲錢、親朋好友拜年等典禮;節後半月又是元宵節,其時花燈滿城,遊人滿街,盛況空前,元宵節過後,春節纔算結束了。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