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民俗有哪些

本文已影響1.16W人 

精神民俗有哪些,精神民俗人類在物質生產和社會生活過程中形成的有關意識形態方面的民俗,民俗起源於人類社會羣體生活的需要,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精神民俗有哪些。

精神民俗有哪些1

1、物質生活民俗

(1)生產民俗(農業、漁業、採掘、捕獵、養殖等物質資料的初級生產方面)

(2)工商業民俗 (手工業、服務業和商貿諸業等物質資料的加工服務方面)

(3)生活民俗(衣、食、住、行等物質消費方面)

3、社會生活民俗

(1)社會組織民俗(家族、村落、社區、社團等組織方面)

(2)歲時節日民俗 (節期與活動所代表的時間框架)

(3)人生禮俗(誕生、生日、成年、婚姻、喪葬等人生歷程方面)

精神民俗有哪些
  

3、精神生活民俗

(1)遊藝民俗 (遊戲、競技、社火等娛樂方面)

(2)民俗觀念(諸神崇拜、傳說、故事、諺語等所代表的民間精神世界)

有人認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內容要豐富,要寬泛。我認爲並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間文化”的研究對象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廣。

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民俗學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還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產。

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學研究的對象。這樣的看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文化多樣性宣言》的精神並不矛盾。

由於民俗文化的集體性,說到底,民俗培育了社會的一致性。

民俗文化增強了民族的認同,強化了民族精神,塑造了民族品格,集體遵從,反覆演示,不斷實行,這是民俗得以形成的核心要素。

精神民俗有哪些2

民俗,即民間風俗,指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衆所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於人類社會羣體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不斷形成、擴布和演變,爲民衆的日常生活服務。民俗一旦形成,就成爲規範人們的行爲、語言和心理的一種基本力量,同時也是民衆習得、傳承和積累文化創造成果的一種重要方式。

民俗是民間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把握它的範圍,應該對“民間”和“風俗”二詞的含義加以認真的考察。我們認爲:民俗是人民大衆創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它既包括農村民俗,也包括城鎮和都市民俗;

既包括古代民俗傳統,也包括新產生的民俗現象;既包括以口語傳承的民間文學,也包括以物質形式、行爲和心理等方式傳承的.物質、精神及社會組織等民俗。民俗雖然是一種歷史文化傳統,但也是人民現實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

精神民俗有哪些 第2張
  

民俗事象紛繁複雜,從社會基礎的經濟活動,到相應的社會關係,再到上層建築的各種制度和意識形態,大都附有一定的民俗行爲及有關的心理活動。總體來說,大略可以分爲以下四部分。

物質民俗,指人民在創造和消費財富過程中所不斷重複的、帶有模式性的活動,以及由這種活動所產生的帶有類型性的產品形式。它主要包括生產民俗、商貿民俗、飲食民俗、服飾民俗、居住民俗、交通民俗、醫藥保健民俗,等等。

社會民俗,亦稱社會組織及制度民俗,指人們在特定條件下所結成的社會關係的慣例,它所關涉的是從個人到家庭、家族、鄉里、民族、國家乃至國際社會在結合、交往過程中使用並傳承的集體行爲方式

它主要包括社會組織民俗(如血緣組織、地緣組織、業緣組織等)、社會制度民俗(如習慣法、人生禮儀等)、歲時節日民俗以及民間娛樂習俗,等等。

精神民俗有哪些3

物質民俗文化,以生產、交換、交通、服飾、飲食、居住等爲主要內容;

社會民俗文化,以家庭、親族、村鎮、社會結構、生活禮儀等爲重點;

精神民俗文化,包括信仰、倫理道德、民間口頭文學、民間藝術、遊藝競技等。

婚嫁禮俗,最早出現在古代對偶婚末期和個體婚初期,至西周時期趨於完善,逐步形成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六禮”。在此基礎上又演化爲提親、定禮、迎娶等婚俗,延續至今,成爲中國主要的婚俗。

喪葬禮儀,據考古發掘,中原地區早在兩萬年前就有了葬儀,至周代形成一套比較完整的喪葬禮儀,併成爲中國重要的禮俗。

歲時風俗,如踩高蹺、劃旱船、玩獅子、掛燈籠等“耍社火”,如小年祭竈、歲末守歲、過年吃餃子、拜年,元宵點燈盞,清明祭祖掃墓,端午插艾葉,七夕觀星乞巧,八月中秋賞月,九月重陽登高等等。

文化藝術,服飾、古文、詩、詞、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成語等。

精神民俗有哪些 第3張
  

少數民族風俗,生活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如湘西送儺神等等。

中國民俗是中國五千年的風土人情,精神面貌的文化傳承,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體現在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能夠體現一個地區的風俗特點,以及民俗風貌。

爲了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繼承發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讓更多人瞭解中國民俗,發展中國民俗。

傳承中國民俗現將中國民俗分爲十類,爲:巫術民俗;信仰民俗;服飾、飲食、居住之民俗;建築民俗;制度民俗;生產民俗;歲時節令民俗;生儀禮民俗;商業貿易民俗;遊藝民俗。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