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文桌子和餃子

本文已影響2.89W人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桌子雖然不高,桌腿粗細不一,有些搖晃,當是這是祖宗的寶貝,而他們家過生日有規矩,不吃長壽麪,吃的是四種不同餡的餃子。來欣賞情感文桌子和餃子。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1

早先,邊城搬來了兩母子,母親喚作皖娘,舉手投足之間,總能顯出嫺雅與教養。沒有人清楚他們的來歷。有人說皖娘出身望族,只可惜家道中落,又剋死丈夫,才淪落到這偏遠小鎮。

也有人說,皖娘未婚先孕,遭家族嫌棄,被除名。總之,大家對新來的鄰居抱有極大的好奇。這對母子也着實特殊,這樸素之家,也確有祕密。

他自小便隨着母親東奔西走,但無論怎麼搬家,有一樣傢俱是不會變的,那就是他們家的飯桌。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

那桌子上好黃花梨做成,不高,桌腿粗細不一,有些搖晃,細看,原來長短也不同,吃飯還得在桌角墊本書呢。許是日子久了,桌面的漆也掉了,邊緣還毛刺刺的。

他曾嫌棄過這張破桌子,可皖娘說:“扔不得,這可是祖宗的寶貝。”

“桌子腿都是瘸的,爲啥不能扔?”

“桌子造的時候專門這麼設計的。”皖娘蹲下身子,招了招手,示意他過來看。

他佝着腰,鑽到桌底,才發現四條腳腿內側刻着字,分別是:德行,善舉,長壽,富貴。

皖娘指着字說道:“這就好比是一個人,德行是撐起一個人的支柱;善舉讓我們更好地與人相處;長壽的人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而至於富貴,你如果一無所有,就不能實現你的理想和抱負。”

“以前家族鼎盛的時候,聽說每個男子成人禮時都要雙膝跪地,來瞻觀這幾個字,旨在讓他們聆聽祖先的教誨。可惜後來它被放在雜物間裏了。他們都以爲是張破桌子,分家時才讓我佔了這個便宜。”皖娘笑了,笑得有些狡黠和得意。他那時還不大,只記得這是個便宜,不能扔。

他們家過生日有規矩,不吃長壽麪,吃的是四種不同餡的餃子。

餃子皮是皖孃親自擀的,又薄又透,她拿一根竹籤一挑內餡,沾點水,手腕一翻一個荷葉邊的胖餃子便出爐了。若是心情好,再用小刀一劃,一隻小白兔便活靈活現。

鍋裏先放塊豬油,等油燒熱之後,沿着鍋邊將餃子溜下去,每當聽見油鍋裏的“噼啪”聲響起時,他的饞蟲便被勾了上來,待餃子煎得金黃焦脆時,皖娘手腕一抖,撒下一把芝麻,再手腳麻利地打個蘸碟,那真正兒的飄香十里。

哪怕再饞,他還是慢條斯理地端着吃相。太粗魯,皖娘會用筷子打他手背,這月都要吃素了。

“知道嗎?雖然沒多少人守族規了,可這餃子還是按照族規做的。”皖娘盯着餃子突然開口道,“你娘最喜歡的.還是這兩種餡。”他放下了筷子靜靜地聽着。

“首先是這羊肉甜椒苦瓜餡,人生有樂就有苦,禍福總是相依的,面對大起要矜持,面對大落要淡定。方能成爲人上人。據說這是先祖落榜後吃飯時悟到的。我以前最討厭吃它,味道一點也不好。”他有些不解。“但吃的苦多了,便也習慣了。”

“其次就是這蓮藕肉餡,不知是第幾輩曾祖先了,那時正逢戰亂,家族鼓勵子弟上戰場保家衛國,就創了這種餃子。

藕斷絲連,打斷骨頭連着筋,家族想告訴他們,無論你做了什麼都和家族掛鉤,絕不能做有辱家族名譽的事,比如當逃兵,但如果你無愧於自己的良心,無論你做了什麼事,家族都是你最溫暖的港灣。”

皖娘盯着他的眼睛緩緩道,“記住!即使家族支離破碎,族規被毀,這也要紮根於心,心頭的那張桌子也不能塌”……

後來,皖娘不在了,桌子也不在了。

再後來,他長大了。

他經常去文玩市場尋尋覓覓,固執地想找回那張獨特的桌子。至於餃子的味道,他尚能清晰地回憶起。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2

別做父母的陌生人

前段時間,我和先生逛街,一個超市倒閉,折扣很大,我給公公婆婆買了幾件衣服。這一次,我發現先生竟然不知道父母穿多大尺寸的。

他不好意思地說:“要不是媽和我同一天生日,我連她生日都記不住。”那天,我給他上了一堂生動的“孝心課”,那就是要多關注父母,對他們的一切都要熟知,我們不能做父母的陌生人。

我有一個特殊的筆記本,專門記錄父母和公婆的詳細資料,他們的生日,結婚紀念日,衣服褲子尺寸,鞋子碼數,最喜歡的顏色和最不喜歡的款式,他們最喜歡吃的菜和水果,喜歡的娛樂活動,還有他們好朋友的電話號碼等。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 第2張

每次和先生出遠門,我都會給他們帶禮物回家,按照所記錄的尺寸和喜好給他們買衣服、買鞋;帶家人去外面吃飯,挑老人最愛吃的菜,逢上生日或紀念日,提前兩天提醒先生。慢慢的,先生也對這些瞭如指掌了。

有些事記不住,是沒用心;有些數字,在你常常去接觸的時候,就會自然而然地記得了。譬如,你每半年給父母買一雙鞋,不需要幾次,你就會記得他們穿多大的鞋碼,你如果每年都記得給父母過生日,他們的生日日期你也會牢記於心。

別做父母的陌生人,年邁的父母,是需要用心來愛的。而愛,都需要通過這些微小的細節來表達的,記住有關於父母的那些數字,並適時地給他們驚喜和感動,老人才會覺得,爲子女所做的一切沒有白費,他們纔會開心滿足,感到幸福。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3

母親的付出

現在中國的家庭只有一個孩子,他或她就是家庭的中心。爲了讓他們得到更好的教育,有些家庭早早就將孩子送到國外,一些因爲太小,

不能自理,往往是母親放棄了自己的工作,放棄了自己的生活,陪同孩子一起去,一切都是爲了孩子。這是有經濟基礎的。

沒有條件的家庭也不會讓孩子受委屈,是能給多少是多少,盡一切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現在有多少孩子會做家務,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如遇到中考、高考,家中更是全方位的服務,這期間以母親付出最多。

情感文桌子和餃子 第3張

中國的母親在家中,又不僅僅是母親,還要充當父親的角色。現在人都說忙,男人不忙好像就不是男人,更不是一個成功的男人。

於是乎,就出現了許多沒有父親的家庭。父親在孩子睡覺後才醉熏熏地回到家,早上孩子上學時父親還沒起牀,幾乎沒有時間與孩子交流。

有人說:中國有點陰勝陽衰。根在這呢,中國的孩子大多數都是母親教育的,我這裏並不是說母親就教育不好孩子,孩子從母親這裏學到更多的是溫柔、善良,需要從父親那裏學到果敢、堅毅。

不管男孩還是女孩都需要來自父親的關愛、讚許、鼓勵,這是母親無法取代的。有多少父親是知道這點的呢?父親認爲我這麼忙着掙錢,還不是爲了你們。別忘了,中國的母親多數是職業女性,也一樣掙錢。

我們時常在新聞報道中看到母親爲孩子捐肝、捐腎,在大多數中國母親的心中,孩子就是她的一切,孩子本來就是她的血肉,只要是爲孩子好什麼都願做。試問有多少孩子能爲母親這樣做呢?

我記得一本書中有這樣一段對話,有個人問醫生:母親生孩子的鎮痛是多長時間?醫生回答:大概幾小時到幾十小時吧。母親的回答是:十八年。書中是這樣說的,我認爲不貼切,應該是這樣回答:一輩子,只要我活着。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