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

本文已影響2.06W人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跟孩子玩耍的時候難免會發生矛盾,這都是不可避免的。這時候作爲家長就要教育孩子處理人際關係,下面分享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1

一、保護孩子不是“護犢子”

反觀整個事件,小林的家長之所以反應這麼激烈,無非是覺得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負,被人搶了玩具還推倒在地,腦袋上磕了一個大包。想要保護孩子是每個做父母的天性,這種心情可以理解也無可厚非。

可是,兩個孩子年齡相仿,身材各方面都相仿,玩的過程中有爭執,也是正常的。孩子需要成長,在成長的過程中,正是這樣的小爭執纔給了他學習處理爭端的好機會。反之,如果是兩個孩子年齡差異比較大,或者是體型差異比較大,明顯地恃強凌弱時,那就強烈建議家長出面協助解決。

上了幼兒園的孩子已經踏出了與人交往融入社會的第一步,也應該試着自己去處理一些簡單的人際關係了,小江的家長想保護孩子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但首先要分清楚孩子的事情是不是屬於霸凌事件,況且在這件事的處理過程中,小江的家長是否把握好了一個度呢?一旦越過那個度,自己反而成了他嘴裏口口聲聲說的“霸凌者”。

後來這件事在家長中傳開之後,班裏很多家長都跟老師交代不要讓自己孩子跟小林在一起玩,有的家長甚至說“我家沒有錢,萬一我家孩子碰到小林了,我可賠不起”。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
  

這個家長本以爲自己用這種方式保護孩子不受欺負,卻沒想到這之後,孩子在班裏受到了孤立。沒有人陪他玩兒,也沒人跟他做朋友,估計連老師都要敬而遠之了吧!聽老師說最近一段時間孩子都有病請假在家,放了寒假之後就準備轉學了。不難想象,這個孩子經歷了怎樣的孤獨和寂寞!

二、孩子有沒有能力處理好爭端矛盾

前段時間我帶三歲多的兒子出去,走到一個要下三層臺階的地方,臺階下面站着一個大概五六歲的孩子,我兒子剛下了一個臺階,這樣剛好跟臺階下那個男孩目光平視,本來是友好地想去跟那個大哥哥玩的,沒想到大哥哥看到他過來,使勁推了他一把,他一屁股坐在了臺階上。

我正想上前拉起他,沒想到他動作靈敏地一骨碌爬起來,毫不示弱反擊似地使勁推了那個大哥哥一把,那個男孩被他一推往後踉蹌了幾步。我生怕小男孩反手打他,但又想靜觀一下事態發展,看他們最終會怎麼樣。沒想到短暫的沉默之後,兩人竟然對視一笑,愉快地聊起天來了。

我們的孩子漸漸在長大,逐漸會建立自己的社會小圈子,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孩子之間更是如此。孩子的糾紛是由他們的天性所決定,而不是好孩子壞孩子的標準來決定,有研究表明,吵架可以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積極性。他們在矛盾中掌握了集體生活方式,並且學會了磨鍊和成長。

三、幼兒產生糾紛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1、 孩子的年齡因素

幼兒時的孩子因其年齡較小,認知能力很低。但幼兒從很小就有強烈的自尊心,渴望與人交往,卻又害怕被人拒絕,由於缺乏生活經驗,他們的道德認識與行爲認識常常脫節,不懂得如何去與人合作,便容易產生矛盾。

比如當別人坐在自己的位置時,孩子便覺得那是自己的位置,一聲不響地去拉,而坐在凳子上的孩子則不知道發生了什麼,這樣就產生了矛盾。再或者孩子喜歡某種玩具,而那種玩具剛好別的孩子在玩,就可能直接去搶,從而發生糾紛。

2、 周圍的環境因素

現在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甚至有的家庭中六個大人圍着一個孩子轉,什麼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由着孩子,家人對孩子的愛和付出是不求回報的,這就讓很多孩子把別人理所當然地接受別人的關心,養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意識。

而來到幼兒園之後,幼兒園裏的一切都需要跟別的小朋友共同分享,雖然也有固定屬於自己的物品,但玩具之類的公共物品還是不能據爲己有,孩子自然心裏不平衡,這就容易與其他孩子發生矛盾。

3、 孩子的個體差異因素

由於遺傳因素和家庭環境不同,每個孩子的性格也不相同,有的孩子性格溫順,有的孩子則相對急躁,有的孩子善於與人交往,有的孩子則喜歡一個人玩,但無論什麼性格的孩子,只要在集體中生活,就避免不了與人發生爭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的孩子可能自身不好鬥,但是在跟孩子交往過程中被搶玩具或者吃了虧,家長知道後可能就會教給孩子用暴力解決糾紛,慢慢地由於外界環境影響,孩子的性格和處事方式也會發生改變。

四、孩子發生糾紛家長應該怎麼辦

1、 家長不要隨意充當裁判

在不瞭解事情經過的情況下,家長不要輕易地判斷對錯,也不要盲目介入。

事實上幼兒之間的`矛盾基本上沒有太多利害關係,幼兒都可以自己解決好,我們作爲家長只需要大膽放手,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去想辦法。如果遇到別人欺負自己時,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與他協商,協商無效時再請求大人幫助。

如果別人不小心碰到自己,我們也要引導孩子學會寬容和原諒,同時也要引導孩子多說禮貌用語,比如說“請”、“對不起”、“沒關係”等等。

2、 讓孩子自然體驗與人交往的規則

平時我們都會告訴孩子遇到糾紛時該怎麼做,也會給孩子灌輸與人友好和自我保護意識,但是一旦與人發生爭執時,孩子也會受其情緒控制而將平時的叮囑拋於腦後。因此我們在教育孩子時,不僅僅要告訴他發生矛盾後該怎麼做,還應告訴他實際發生糾紛時可能對他的情緒和行爲造成的影響,並指導孩子去實踐、練習如何用理智和恰當的方式控制自己的情緒,從而調節自己的行爲。

3、 家長應以身作則

想要孩子成爲什麼樣的人,家長首先就要成爲什麼樣的人。面對與人交往的矛盾,我們也要儘量做到不與人發生過激爭執,採用平和的方式解決爭端。尤其是看到孩子吃虧的時候,首先要分清事實,切不可當着孩子的面威脅恐嚇對方。一旦發生這樣的事,一方面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有了“依靠”,凡事都可肆意妄爲。另一方面也有損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我們都終將成爲家長,我們每個人也都曾經是個孩子,所以我們都應該知道,孩子之間的矛盾和糾紛都是成長的一種必然,是我們作爲羣體生活的人所無法避免的生存方式。我們作爲家長,適當的時候也要放手,讓孩子自己學會處理與人交往的各種矛盾,我們只需要正確引導孩子用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一切,相信一定能收穫一個健康、樂觀的好孩子!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2

1、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當孩子不知道如何處理與小夥伴之間的矛盾,向家長尋求幫助時,家長應引導孩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並且確定最終的解決方法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如果事情較嚴重,應與老師和對方家長共同商量解決之策。

(2)如果責任在自己,應主動向對方道歉。

(3)如果責任在對方,應明確告訴孩子這是一種錯誤行爲,以防止孩子模仿。

(4)如果是原則性問題,要引導孩子學會用適當的方法爭取自己的權益。

2、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在兩個孩子發生矛盾時,總會讓自己的孩子向對方賠不是,認爲這是一種禮貌。然而在沒有弄清楚情況下,很容易讓自己的孩子受到傷害,有可能自己的孩子做的是正確的事情,正在維護自己。而這時父母讓孩子道歉,會讓孩子自尊心受到傷害,甚至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的爸爸媽媽都不可靠。

孩子之間發生矛盾家長怎麼處理 第2張
  

3、與對方家長耐心溝通,鼓勵孩子正常交往。

當了解了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過程後,雙方家長要進行友好溝通,促成問題的解決。孩子還在成長期,對於周圍人處理問題的方法和態度處在一個學習和模仿的狀態,所以家長更應該爲孩子做榜樣。

建議雙方家長在耐心溝通後,不要限制孩子之間正常的交往。孩子會在解決矛盾中得到成長,這也是他們必經的'過程,所以家長應該鼓勵孩子之間的正常交往,創造交往的條件,讓孩子在交往中增長經驗。

4、教會孩子基本的交往技能,幫助孩子積累交往經驗。

平時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有意識地教給孩子一些與人交往的技能,比如,教孩子如何傾聽別人說話,如何向別人道謝和道歉,如何表達自己的意願、如何拒絕別人,等等。這些基本的交往技能,能夠減少或避免一些孩子之間發生矛盾的可能,使他們自己可以嘗試解決問題。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