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各國父母懲罰孩子方式早教

本文已影響2.13W人 

盤點各國父母懲罰孩子方式早教,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離不開家人的呵護,家長可以多鼓勵孩子主動解決問題,寶寶的健康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耐心教導,家長們應當儘量參與孩子的生活,與孩子共成長。下面跟大家分享盤點各國父母懲罰孩子方式早教。

盤點各國父母懲罰孩子方式早教

盤點各國父母懲罰孩子方式早教1

新西蘭父母冷處理:讓孩子體驗後果

新西蘭Bernny兒子2歲半,女兒半歲

在新西蘭,打孩子是一種違法行爲,因此,父母一般都不會體罰孩子。如果兒子在公共場所鬧騰,只要不影響到別人,Bernny一般都會採取冷處理的方式對待孩子,比如隨他鬧去。如果影響到別人,Bernny會將孩子抱走,將他放在一個比較開闊而安靜的地方,讓他繼續鬧,直到他鬧夠。Bernny認爲,孩子鬧是爲了吸引父母的注意或者通過這種方式來達到他的某些目的。

如果孩子看到自己的鬧騰沒有效果,他自然會選擇放棄。

有段時間,老大總喜歡往花園的魚池裏扔鵝卵石,並且屢教不改。Bernny會對兒子說:“你看看,你把小魚砸痛了,把水池弄亂了。水池不漂亮了吧?”然後Bernny會要求兒子把水池裏的石頭撿出來。有的時候,兒子可能也會耍賴,不肯去撿石頭。如果兒子耍賴,Bernny一般不會強迫他去,他會自己下去把石頭撿出來給兒子看。

如果正好碰上兒子鬧着要跟爸爸玩,Bernny就會藉機對兒子施行教育:“你看看,你把石頭扔進水池了,現在我要去撿石頭,沒有時間陪你玩。”這時候,兒子會體驗到他不良行爲的後果。於是,他會明白,他真的不能把石頭扔進水池。

Bernny認爲,孩子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不懂事,他只是控制能力差一點而已,因此,Bernny主張父母把孩子當成人看,從孩子小的時候起就教他學會承擔責任,學着約束自己。

日本父母避免當衆處罰:給孩子留下尊嚴

日本TsukuBa兒子2歲半

對日本家庭來說,父親是絕對的權威。正是因爲習慣了服從,所以日本人才成爲最守紀律、最富於集體主義精神的民族。如果孩子犯了錯誤,日本父母會採取各種措施懲罰孩子。比如取消孩子外出玩的計劃,甚至讓孩子餓上一頓,或者進行適度的體罰等等。

但是,如果孩子在公共場所犯錯,父母一般不會當衆處罰孩子。

TsukuBa有一天帶兩歲半的孩子到餐館用餐,兒子對於TsukuBa沒有帶他去迪士尼而感到悶悶不樂,在餐館甚至大發脾氣把桌子上的碗碟都掃到了地上。像大多數的日本父母一樣,她認爲在公共場所處罰孩子是不符合禮儀規範的行爲,而且也會損害孩子的自尊。因此,TsukuBa首先向餐館的主人表示了歉意並且進行賠償,冷靜地帶着哭鬧的兒子回家。在回家之後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點評,作爲懲罰她取消了未來一個月帶兒子去迪士尼的計劃。

TsukuBa認爲,孩子在公衆場合發脾氣對父母而言或者會感到尷尬,但是如果父母當衆處罰孩子,會對孩子自尊造成不可磨滅的傷害,爲此,TsukuBa要在公衆場合保持冷靜,在回家之後才教育孩子。

美國家長的法寶:“計時隔離”

在美國的家庭及幼兒園中,父母和老師常常用一種叫做“計時隔離”的方式來“懲罰”一時不守規矩的孩子。

例如:當孩子在家不聽話瞎胡鬧,或者和別的小朋友打架時,父母就會把他抱進他自己的臥室,讓他獨自呆上3分鐘。3分鐘後,父母會準時把他抱出來,並藉機對他進行說服教育,督促其改正缺點。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幼兒園,這種教育方法都很有效而且對孩子具有一定的威懾力。這是什麼原因呢?

首先,美國法律規定,小孩必須隨時有成人陪伴和保護,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很少被冷落或孤立無援的情感體驗。因此,一旦被隔離而受到“冷落”,必然會從心理上產生強烈的震撼。

其次,孩子一般都具有較強的從衆心理和羣體意識,把孩子從羣體中隔離開來會使他們感到自己被區別對待了,從而產生一種“不平等”的感覺,孩子對此是非常敏感的。

這也暗示他們:淘氣是不爲大家所接受的。另外,讓淘氣的孩子暫時離開,可以緩解大人和孩子的緊張氣氛,使孩子能夠冷靜地反思自己的行爲。

盤點各國父母懲罰孩子方式早教2

寶寶沒規矩表現一:與同伴吵架、搶奪玩具

有趣“懲罰”方式:

1、規勸。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你正在注意和關注;然後詢問孩子爭執、吵架的原因,並耐心聽完孩子的想法;灌輸孩子打人、搶奪是不正確的行爲和觀念,並要求孩子學習說“請、謝謝、對不起”。

2、沒收心愛的東西。將孩子亂丟的.物品予以沒收,作爲懲罰。

溫馨提示:先放下手邊的工作,並走到孩子身旁,讓孩子知道媽媽正在注意和關注;告訴孩子將亂丟的物品收好、停止吵鬧,否則將有所處罰;讓孩子說出爲什麼犯錯,和媽媽生氣的原因。

勿以很大聲音去壓住或威脅孩子;勿直接將孩子拉開,然後大聲訓斥孩子不是;言語間避免傷孩子的自尊心。

寶寶沒規矩表現二:打架、亂丟東西、亂畫、不收玩具

有趣“懲罰”方式:

1、打手心。用報紙製作一紙棒,外觀可包上一層裝紙;賦予它一個名稱,如警惕棒、陳家棒;放在固定的地方作爲警惕。

2、幫忙做家務。準備一條抹布、掃把、盆子等清潔用具,讓孩子學習清理和養成整潔的習慣。

溫馨提示:在心情好的時候製作,可與孩子一起討論製作警惕棒的原因;處罰孩子時,先讓他說出自己錯在什麼地方;提醒處罰的原因;注意安全問題,打的部位以手心、屁股爲主,其他部位則應避免。

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幼兒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事;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家事時學習到什麼。

寶寶沒規矩表現三:吵鬧不休

有趣“懲罰”方式:

1、罰坐。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可取個名字;準備鬧鐘或時鐘,計時處罰時間。

2、排豆子。準備一個盒子、盤子,裏面有紅色、綠色等彩色的珠,幾個塑料罐子;讓孩子在處罰桌上,將各種顏色的珠,擺放在正確位置。

溫馨提示:處罰地點不正對大門、不在太明顯地方;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講處罰多久的時間;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如果孩子本身很叛逆,視情況針對孩子修改來處理,可先罰站、罰坐再做處罰;此目的在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可訓練手眼協調、分辨能力;完成後,讓孩子知道被處罰的原因。

寶寶沒規矩表現四:喜歡罵人、抓人、踢人、咬人等小動作

有趣“懲罰”方式:畫畫。依家庭的情況,在固定處擺放一張小桌子(此處罰桌最好不要是平常使用到的書桌、餐桌、客桌等,以免孩子日後使用到這些桌子時,會產生害怕、恐懼的心理);準備一本畫冊及顏色不同的畫筆,讓孩子畫出、寫出心中的想法。

溫馨提示:當孩子有受傷時,先處理受傷部位再處罰;讓孩子將發生的時間和做錯的事情畫下來;大人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可從孩子的畫中瞭解到,孩子犯錯的心理想法;此爲藝術治療法,較不會傷害到孩子自尊心。

寶寶沒規矩表現五:故意從高處往下跳,車上跑跑跳跳

有趣“懲罰”方式:罰站。在家中規劃一個處罰區,可取個名字,地點以靠牆壁、不正對大門爲主;地上鋪上軟墊;準備一個時鐘或鬧鐘,計時孩子處罰的時間。

溫馨提示:處罰地點不宜太明顯或正對大門,以免傷及孩子自尊;與孩子講處罰時間不宜太久,否則會造成孩子更頑皮的反效果;視孩子的高度來決定墊子高度;處罰完後,詢問孩子被處罰原因,讓孩子自己知道做錯的原因。

相關內容

熱門精選